<p>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匡廬奇秀甲天下”。</p> <p>廬山之望江亭</p> <p>廬山是鑲嵌在北緯30度上一座與人類居住有著極深淵源的風景名山。</p> <p>廬山之含鄱口</p> <p>左圖廬山觀音橋 右圖廬山烏龍潭</p> <p>廬山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更有瞬息驟變的祥云及霞光萬道的佛光。</p> <p>廬山之五老峰</p> <p>廬山之山間小溪</p> <p>廬山腳下之野郊</p> <p>“山看腳,屋看頂”便是廬山的寫照。自公元126年司馬遷登上廬山,“觀禹疏九江”即始載于冊。</p> <p>廬山之碧龍潭</p> <p>左圖廬山三疊泉 右圖廬山石門澗</p> <p>廬山腳下之野郊</p> <p>廬山田園牧歌式的別墅建筑因山就勢,高低錯落,多元共存的融入了豐富多彩的自然。</p> <p>廬山別墅之白云觀路3號</p> <p>左圖廬山別墅之河南路49號 右圖廬山別墅之河西路27號</p> <p>廬山別墅之中山路16號</p> <p>上圖廬山別墅之中山路6號 下圖廬山別墅之廬林路4號</p> <p>廬山別墅既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自然比德的胸懷,又表現出西方文化追求個性自由、享受安逸恬靜的生活方式。</p> <p>廬山別墅之窯窪路20號</p> <p>廬山別墅之中五路3號</p> <p>廬山別墅也更應了大學者胡適所寫的那樣:“牯嶺,代表了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的趨勢”。</p> <p>廬山別墅之美廬</p> <p>左圖廬山別墅之河南路25號 右圖廬山別墅之河南路27號</p> <p>廬山別墅之大林路101號</p> <p>廬山別墅皆以小勝大,以質勝文,無不體現出自然華麗的雅趣和樸實厚重的風度。</p> <p>廬山別墅之白云觀路4號</p> <p>廬山別墅之大月山路3號</p> <p>公元1995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德·席瓦爾考察廬山時所說“廬山別墅從外觀和環境看是外國的東西,但內在的精神上卻是民族的,是修建者和保護者精神上的一種折射”。</p> <p>廬山別墅之河南路93號(原陳三立故居)</p> <p>廬山別墅之中八路1號</p> <p>廬山別墅既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更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載體。</p> <p>廬山別墅之河西路35號</p> <p>廬山別墅之太乙村吳氏大院</p> <p>廬山白鹿洞書院(朱熹重修白鹿洞書院始為中國古代教育中心和理學基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铁岭市|
印江|
巴林左旗|
马公市|
永川市|
陇川县|
观塘区|
尤溪县|
闸北区|
河南省|
思南县|
道孚县|
永胜县|
康马县|
梅州市|
双牌县|
平山县|
富平县|
潮安县|
白河县|
长宁区|
贡觉县|
托里县|
原阳县|
昭觉县|
惠州市|
正宁县|
崇文区|
南康市|
兰州市|
永清县|
饶平县|
永德县|
吉木乃县|
明溪县|
邵阳市|
玉门市|
安义县|
余干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