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邙嶺鎮周山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村情況簡介</h3><h3> 邙嶺鎮周山村與時俱進,開創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局面,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方面,是邙嶺鎮的典范,是鄉村學習的榜樣!</h3><h3>一、兩委協力,強化黨員隊伍</h3><h3> 周山村兩委共六人,他們始終把班子建設放在首位,把自身素質的提高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保證,為此,周山村始終堅持把學習作為提高素質,完善自我的首要任務。為了強化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素質,為黨員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村兩委班子領導下,投資改善了黨員活動陣地。更換了桌椅板凳,制作了黨建書柜,安裝了空調、音響,配置了投影儀器,優化了學習環境,利用現代化的學習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質量。</h3><h3> 周山村共有黨員43名,這43名黨員,是村里的中流砥柱,是黨聯系農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群眾中的貼心人。全村黨員能自覺站在鄉村振興第一線,黨組織在鄉村振興具體實踐中,把方向、挑大梁、唱主角,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黨支部每月一次碰頭會,傳達上級精神,總結前期工作,布置下期任務。全體黨員定于每月26號為學習日。一方面加強學習教育,提高整體素質,另一方面認真執行集體領導下的個人分工負責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任,努力營造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工作環境,使班子成員之間能互相通氣,互相補充,互相協作。</h3><h3> 黨員是群眾的榜樣!為了體現黨員的服務意識,黨員定期在村里公共場所打掃衛生,清理垃圾,在路邊村口義務植樹。在扶貧攻堅戰中,黨員對貧困戶結對幫扶,無私奉獻,敢于擔當。全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起到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引導和帶領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投身小康村的建設。</h3><h3>二、黨建引領 “三治”并進</h3><h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鄉村治理是其中的基礎一環,關系鄉村振興的成敗。周山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和弘揚“紅船精神”,探索推行以基層黨建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路子,努力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制度基礎和重要保障。</h3><h3>三.因地制宜 抓產業支撐</h3><h3> 周山村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十年九旱。村兩委想盡辦法,為村里打了三眼機井,擴大澆地面積500畝。結合村水利條件優勢,村里又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以種植葡萄,大蔥,紅蘿卜,西瓜創收致富,并打出了品牌。市區常常有外地商販,果蔬前邊都加“周山”二字用周山品牌,可見周山果蔬品牌名聲之大,這也是周山村致富之根本!</h3><h3>四.穩定發展 安居樂業</h3><h3> 村里以發展促穩定,各項工作都在營造整個村子積極向上的氛圍。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全面的、明顯的提高,群眾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守望相助,安居樂業。做到“零投訴,零上訪,零違紀”。</h3><h3>五、抓基礎建設,提升村容村貌</h3><h3> 社會主義美麗新農村的建設永遠在路上。改善村容村貌 ,力促舊貌換新顏, 建設美麗周山村,是周山村的下一步的規劃。</h3><h3> 布置建設文化墻,用宣傳畫扮靚文化墻,把墻壁作為弘揚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為美麗周山村建設增添濃厚的人文氣息。進行綠化建設,用綠色覆蓋裸露山體,溝邊路沿,房前屋后,優化村子人居環境。在街頭門前砌花池,栽上各種花卉,讓花香四溢,美化鄉村容貌,提高生活品質,村民能幸福地行在綠蔭下,游在花海中。繼續修路,造福百姓。完善排污水道,杜絕環境空氣污染。建造太陽能路燈,既給群眾帶來方便,又減少電費支出,對缺少集體經濟支柱的小山村是個福音!</h3><h3> 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部門扶持,周山村的下步計劃一定能實現,如詩如畫的最美鄉村一定成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水富县|
滕州市|
常熟市|
桑日县|
漳平市|
井冈山市|
普定县|
古丈县|
历史|
蓬安县|
邹城市|
大埔区|
新宁县|
中宁县|
略阳县|
剑川县|
松滋市|
修武县|
漳州市|
西乡县|
砀山县|
文安县|
兴隆县|
佳木斯市|
丰镇市|
翁牛特旗|
庄河市|
连平县|
福海县|
镶黄旗|
大化|
商水县|
乃东县|
苗栗县|
旌德县|
石泉县|
涞源县|
濮阳市|
昌吉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