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西歐行:浪漫法國

Peter

<h3>1月4日下午,我們結束了在瑞士的行程,行車前往法國</h3> <h3><br></h3><h3>巴塞爾(瑞法邊境城市)的晚霞</h3> <h3><br></h3><h3>從瑞士出發的時候是下午一點,入境法國之后已臨近天黑<br></h3> <h3><br></h3><h3>抵達法國東部小鎮<b>科爾馬</b>(Colmar)</h3> <h3><br></h3><h3>科爾馬雖然位于法國境內,但它其實是一座德式風情小鎮,當地的建筑大多是德式木筋屋</h3> <h5><b>這里是宮崎駿動漫《哈爾的移動城堡》里的小鎮的原型,據說當年宮崎駿和他的團隊在法國停留了十二天,四處尋找合適的取景地。而最終他們將目光鎖定在了科爾馬,并因此誕生了《哈爾的移動城堡》</b></h5> <p><br></p><p>鎮中心的教堂</p> <h3><br></h3><h3>農貿市場的外觀,咋看上去像是一間禮堂</h3> <h3><br></h3><h3>科爾馬小鎮街頭</h3> <h3><br></h3><h3>街邊商店櫥窗里的商品</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店里出售的一種可以復讀人聲的玩具</p> <h3><br></h3><h3>在科爾馬小鎮的<b>酪赫河</b>邊留影</h3> <h3><br></h3><h3>在科爾馬小鎮停留了兩小時左右,接著我們前往位于法國東部阿爾薩斯大區的Campanile酒店入住</h3><h3><br></h3><h3>這家酒店是2014年修建的,各種設施都比較新,房間也很干凈</h3> <h3><br></h3><h3>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我們就出發了,因為從法國東部去往巴黎(法國北部)需要近五個多小時的車程</h3> <h3><br></h3><h3>法國中部地區高速公路周圍的風景</h3> <h3><br></h3><h3>下午一點多,我們進入<b>大巴黎地區</b></h3> <h3><br></h3><h3>在大巴黎地區的一家中國餐館吃午飯,王導在餐館里還為我們點了兩瓶法國勃艮第紅酒</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的右下側我手中拿的杯子里盛的就是紅酒</b></h5> <h3><br></h3><h3>午飯后前往附近的凡爾賽宮參觀</h3> <h5></h5><h5></h5><h3><b>凡爾賽宮</b>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建于1689年(<b>路易十四時代</b>),曾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h3><h3>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家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h3><h3>(<b>和圓明園類似的遭遇,看來法國人喜歡燒殺搶奪的劣根性真是從骨子里帶出來的</b>)</h3><h3>在那之后,凡爾賽宮淪為廢墟達40年之久,一直到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才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b>歷史博物館</b></h3><h3><b><br></b></h3><h3></h3> <h3><br></h3><h3>下圖是凡爾賽宮的大門</h3> <h3><br></h3><h3>準備進入凡爾賽宮參觀的各國游客們</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h5><b>據說旅游旺季的時候這兒的隊伍能排好幾個來回</b></h5></h5> <h3><br></h3><h3>語音講解器</h3> <h3><br></h3><h3>入宮</h3> <h3><br></h3><h3>在墻壁上游蕩的“鬼魂” (投屏影像)</h3> <h3><br></h3><h3>天花板上的壁畫</h3> <h3><br></h3><h3>貴族們曾經的居室</h3> <h3><br></h3><h3>凡爾賽宮的鏡廊</h3> <h3><br></h3><h3>凡爾賽宮的花園</h3> <h3><br></h3><h3>凡爾賽宮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b>陰森灰暗</b></h3><h3>雖然周圍有很多游客,但我行走于宮內的時候還是感到有些不寒而栗</h3><h3>整座宮殿的光線都不是很好,二樓有很多地方散發著一股又潮又霉的味道</h3><h3>而且很奇怪的是,進宮之后我就開始大量的出汗,最后臨近參觀結束的時候,我的衣服里層已經濕了好大一片</h3><h3><br></h3><h3>也許是那些已作古的君主政要和王親貴族們的靈魂還游蕩于宮中,以另一種方式來讓今人感受到他們的存在</h3> <h3><br></h3><h3>在正門口拍照留念</h3> <h3><br></h3><h3>離開凡爾賽宮的時候已是天黑,在大巴經過宮殿正門口的那一會兒能看見宮殿里亮起的燈光(下圖)</h3> <h3><br></h3><h3>當晚我們住在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附近的一家旅館,地理位置比較偏</h3> <h3><br></h3><h3>在旅館附近的肯德基解決晚餐</h3> <h3>薯條??味道還可以,袋裝蘋果也比較新鮮</h3> <h3>法國肯德基發放的飲料杯上都印有一個二維碼,將二維碼對準飲料機的掃描器,系統識別以后可以連續打兩次同一種飲料(<b>也就是說客人享有一次續杯的機會</b>)</h3><h3>但每個二維碼只能續杯一次,第二杯飲用完之后若再將二維碼放上去掃的話,出來的就不是飲料,而是冰水</h3> <h3><br></h3><h3>第二天早上八點,我們出發前往巴黎市區<br></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是位于巴黎郊區的圣丹尼斯體育場</b></h5><h3 style="text-align: right;"></h3> <h3><br></h3><h3>因為巴黎的公共交通系統從業人員都在鬧罷工,所以當地人出門只能選擇步行或開車</h3><h3>因此我們在從酒店去往市中心的路上花費了近兩個半小時,塞了好幾次車??</h3><p style="text-align: right;"></h3> <h5><b>我在紐約的時候都沒有因為路上塞車而被耽誤過這么長的時間??,可見巴黎的路況真的不算好</b></h5> <h3><br></h3><h3>進入巴黎之后,我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b>凱旋門</b></h3> <h3>打卡凱旋門<br></h3> <h3>全團合影<br></h3> <h3><br></h3><h3>因為在路上被塞了兩個小時,膀胱的承受能力已近達“極值”,所以我們在凱旋門拍過照之后,王導帶著大家去一旁的街頭咖啡館上衛生間</h3><h3>而在巴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要想去咖啡館解決內急,必須先買一杯咖啡?再說</h3><h3>因此,我們每人買了一小杯“站式咖啡”,只為了“釋放”膀胱??</h3><h5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b>下圖是我坐在那家咖啡館的臨街窗口手拿咖啡拍的照,我后面的不遠處就是凱旋門</b></h5><h3></h3> <h3><br></h3><h3>自由活動的時候,我來到附近的香榭麗舍大道拍照(下圖)</h3> <h3>至此,全世界最頗負盛名的三條商業街道(<b>日本東京的銀座大道</b>、<b>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b>、<b>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b>)我已全部打卡</h3> <h3><br></h3><h3>協和廣場</h3> <h3><br></h3><h3>協和廣場上用來鎮壓邪氣的埃及方尖碑</h3> <h5><b>法國大革命之時,有很多無辜的人命喪協和廣場(斷頭臺)。之后此地常年陰氣逼人,連拉車的馬都不敢經過這一帶。因此法國政府從埃及盧克索神廟弄來了一座方尖碑,將其立于廣場中心,以此鎮邪</b></h5><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吃午飯之前,我們來到塞納河邊,遠觀<b>埃菲爾鐵塔</b></h3> <p><br></p><p>2007年秋天,我在電影院的銀幕上第一次看到<b>《美食總動員》</b>這部迪士尼動畫電影,當時的我對片中描繪的巴黎還有埃菲爾鐵塔特別特別的向往,心想自己什么時候也能去巴黎親眼看看埃菲爾鐵塔</p><p>也正好是在那一年的國慶節,我的信息課老師因公赴法出差,去了巴黎。回來后他在班上向我們講述了他登上埃菲爾鐵塔的經歷,聽得我羨慕不已</p><p><br></p><p>如今,在塞納河邊,當我看到佇立在河對岸的埃菲爾鐵塔的那一瞬間,醞釀了十三年的夢想終于在這一刻變為現實。而那十三年里所累積的種種委屈、苦痛和淚水,也在巴黎的耀陽下變得不值一提</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圓夢</font><font color="#808080">埃菲爾鐵塔</font> ~</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坐在塞納河畔,感受異國冬日的艷陽?</p> <h3><br></h3><h3>我們吃午飯的那家餐廳位于塞納河的一條船上,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旁邊的埃菲爾鐵塔</h3> <h3><br></h3><h3>午飯后在塞納河邊走走逛逛</h3> <h3><br></h3><h3>下午去盧浮宮參觀</h3> <h3><b>盧</b><b>浮宮</b>建于1204年,坐落在巴黎塞納河北岸(右岸),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h3> <h3><br></h3><h3>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下的內景</h3> <h3><br></h3><h3>在盧浮宮排隊參觀達芬奇名作《<b>蒙娜麗莎的微笑</b>》的游客們</h3> <h3><br></h3><h3>終于見到蒙娜麗莎女士“本尊”了</h3> <h3><br></h3><h3>脖子上圍著“蒙面紗”的我與蒙娜麗莎“合影”</h3> <h3><br></h3><h3>盧浮宮內的某個長廊</h3> <h3><br></h3><h3><b>斷臂維納斯</b></h3> <h3><br></h3><h3>正在展區實地寫生的法國小學生們</h3> <h3><br></h3><h3>盧浮宮埃及館里的展品</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b>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埃及館也看過相同的展品</b></h5><h3><b><br></b></h3> <h3>盧浮宮的展品雖然很多很經典,但這座博物館<b>出入口的位置劃分</b>真是太讓人無語了</h3><h3><br></h3><h3>我們在盧浮宮停留了三個小時,頭一個小時去看三大鎮館之寶,后面兩個小時就在博物館里面迷失了方向。我和另外幾名團友為了找上到地面的出口簡直使出了洪荒之力,又是問工作人員又是看指示牌</h3><h3>有幾個工作人員只是給我們指出一個大概的方向,但具體的出口在哪兒他們都沒有說清楚;而盧浮宮的指示牌所指的方向有時候也模棱兩可,根本無法準確的讓游客弄明白Where am I</h3><h3><br></h3><h3>直到最后我們回到安檢口詢問,才得知出口真正的位置,而且這期間我們因為來回跑來回問,身上都出了不少汗,很不舒服</h3><h3><br></h3><h3>盧浮宮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在為游客提供便利這一方面還有待改進??</h3> <p><br></p><p>上到地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盧浮宮的<b>玻璃金字塔</b>(Glass Pyramid),畢竟它的建造者是美籍華裔建筑師<b>貝聿銘</b>,華人的驕傲</p> <h3><br></h3><h3>盧浮宮外觀</h3> <h3><br></h3><h3>離開盧浮宮之后,我們將進入“夜游巴黎”環節</h3><h3>包括我在內的部分團友將由一名巴黎當地的華人導游帶領去往一些比較出名的地點看夜景,而剩下的團友則跟著王導自由活動</h3><h3><br></h3><h3>下圖是我坐在塞納河岸邊的<b>莎士比亞書店</b>門口的椅子上“閱讀”的照片,每位團友都有在此留影</h3> <h3><br></h3><h3><b>巴黎圣母院</b></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已經沒有尖頂了</b></h5> <p><u>巴黎圣母院起火的那天下午(2019.04.15),我在學校的宿舍里準備熄燈就寢(</u><b><u>國內時間是深夜十點</u></b><u>),一切都看似風平浪靜。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以后,手機已被各種有關圣母院被燒毀的新聞報道刷屏,周圍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在討論著這件事,當天學校午間廣播的內容也有近一半都與之相關</u></p><p><br></p><p>看著眼前巴黎圣母院的“殘骸”,那一刻真的有種說不出的難過</p> <h3><br></h3><h3>希望下次來的時候能看見巴黎圣母院被修復完好的樣子</h3> <h3><br></h3><h3>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b>拉丁街</b>吃晚餐</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中的食物是拉美卷餅,飲料是法國的芬達</b></h5> <h3><br></h3><h3>晚餐后天色已暗,我們步行來到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b>先賢祠</b></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安德烈·馬爾羅、居里夫婦和大仲馬等許多曾經為法蘭西共和國做出過貢獻的名人</b><br></h5> <h3><br></h3><h3>離開先賢祠之后,我們去往塞納河岸邊視野最佳的地方取景拍照</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b>這角度確實不錯</b></h5> <h3><br></h3><h3>下圖,我背后的建筑是<b>巴黎大皇宮</b>,2016年的維密大秀就是在這里舉行的</h3><h5><b>(我超級喜歡16年的那次維密秀,所以我一定要在此擺出一個性感的Pose??)</b></h5> <h3><br></h3><h3>夜游行的最后,我們來到巴黎<b>夏約宮</b>的廣場上,近距離觀賞夜晚的埃菲爾鐵塔</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現場的風刮得非常猛</b></h5> <h3><br></h3><h3>與夜晚的埃菲爾鐵塔“合影”</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b>這應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吧</b></h5> <p><br></p><p>結束夜游并與其他團友們匯合的時候已是晚上八點</p><p>乘車回到酒店之后,我獨自一人去往附近的肯德基買炸雞和茶</p><p><b>在大城市夜游很耗體力,因此需要一點“能量補給”</b></p> <h3><br></h3><h3>第二天我們還是早八點就上路,因為大家都想避開巴黎的堵車高峰??</h3><h3>好在這次只堵了一個小時多一點,天大亮的時候車就已經開到巴黎十六區的<b>紅磨坊劇院</b>附近了</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是紅磨坊劇院,隔著車窗都能感受到一股情色味</b></h5> <h3><br></h3><h3>在巴黎市中心下車后,大家就開始各自實行各自的“計劃”:</h3><h3><u>女性團友們都去老佛爺商場排隊買包買化妝品</u></h3><h3><u>男性團友們則自行組團去附近的幾個地方“自由行”</u></h3><p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大家相約下午兩點在老佛爺的退稅點集合</h3><p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我與團友小馬哥和王教授三人成團,利用長達五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去打卡三個地方:<b>心鎖橋</b>、<b>奧賽博物</b><b>館</b>、<b>埃菲爾鐵塔</b></h3> <h3><br></h3><h3>在去往心鎖橋的路上,我們經過了一個小公園,公園里靠近塞納河的那一邊有一排整齊的樹干(下圖),于是我就請小馬哥幫我在那里拍照,而王教授則在公園的另一邊拍照</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教授的胸前掛著一臺索尼相機)</h3><h3></h3> <p>正當小馬哥和我在樹干那兒拍照的時候,我遠遠的看見王教授在公園的出口附近被一群<b>手拿寫字板的女孩</b>給圍住了</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好,他被那些<b>吉普賽小偷</b>給纏上了”</p><p><br></p><p>于是我和小馬哥以最快的速度朝出口方向跑去,跑到王教授身邊的時候我就用英語告訴那些吉普賽女孩“<b>請離我們遠點,我們趕時間</b>”,可之后她們仍然纏在我們三人身邊,最后直到我們走出了公園才擺脫她們</p><p><br></p><p>雖然王教授背在身后的背包被那些吉普賽小偷全部打開了,但幸好當時他身上沒帶什么貴重物品,而我們的護照也都在王導身上,所以三人沒有丟失任何東西</p><p><br></p><p>不過,我們都驚嘆于這群吉普賽女孩的手速:她們把畫板放在王教授背包上的時長也就<b>三秒左右</b>,之后再將畫板拿起來的時候,背包上的兩個拉鏈<b>均已被打開??</b></p><p><br></p><h5>(“<b>業務能力</b>”這么強,干嘛不去評個“<b>職稱</b>”?興許還能提個“<b>中層干部</b>”呢??)</h5><p><br></p> <p><br></p><p>出了小公園,街對面就是心鎖橋</p><p>此時小馬哥拿出他早已準備好的鎖,按計劃完成他的“心愿”</p><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小馬哥在橋上掛鎖</b></h5> <p><br></p><p>心鎖橋的不遠處就是奧賽博物館,可惜因為奧賽博物館那天正好在舉辦一個市政級活動,所以下午兩點前不對外開放,因此王教授只能遠距離拍攝“愛館”了</p><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王教授正在用他的索尼相機拍攝奧賽博物館</b></h5> <p><br></p><p>離開奧賽博物館之后,我們便沿著塞納河岸向埃菲爾鐵塔走去</p> <h3><br></h3><h3>從奧賽博物館到埃菲爾鐵塔的這段距離,我們三個大男人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所以兩地之間相隔還是有點遠的??</h3><h3><br></h3><h3><br></h3><h3>天色再怎么不給力,也影響不了埃菲爾鐵塔的氣質</h3> <h3><br></h3><h3>仰望塔身</h3> <h3><br></h3><h3>塔下</h3> <h3>與過去不同,現在埃菲爾鐵塔的登塔門票需要提前一個月在網上預約,所以我們這次是無法上塔了</h3> <h3><br></h3><h3>我對埃菲爾鐵塔的感情是很多旁人都難以理解的,因為這份感情比起喜愛與向往,更多的是尊重與敬畏</h3><h3>在我心中,埃菲爾鐵塔就像一個人,一個值得我用心去感受,用手去觸摸的人。他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神態,都能使我為之動容甚至是陶醉其中</h3><h3><br></h3><h3>從07年到現在,我經歷了好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方式,對于同一個事物的看法也會因此有所變化。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十三年來,我對埃菲爾鐵塔的感情幾乎從未改變(雖然曾有過幾次動搖,不過最終都還是回歸了本心)</h3><h3><br></h3><h3>希望下次再來埃菲爾鐵塔的時候,我能依然保持著這份感情,永不改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因為這份感情,只屬于我和埃菲爾鐵塔</b></h3> <h3><br></h3><h3>在埃菲爾鐵塔周圍逛了一個多小時之后,我們坐出租車返回老佛爺商場</h3> <p class="ql-block">在巴黎體驗出租車還是挺有新鮮感的,畢竟除了一路上的風景之外,看著計價器每隔幾秒就跳動的那種感覺是很mmp的??</p><h5 style="text-align: right;"><b>這趟車費最后是由王教授支付??</b></h5>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老佛爺商場附近下車之后,在我的提議下,我們三人乘坐escalator上至老佛爺商場頂層的<b>露天觀景臺</b>,拍攝巴黎的全景</p><h5 style="text-align: right;"><b>因為圖片數量的限制,我在此只能放一張照片</b></h5> <h3><br></h3><h3>下圖是王教授幫我拍的,這背景真是絕了??</h3> <h3><br></h3><h3>午飯我們是在附近的一家中國餐館解決的</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左邊盤子里裝的是蝦燒麥,0.5歐一個</b></h5> <h3><br></h3><h3>下午兩點半與大伙集合后,我們來到巴黎<b>花宮娜香水博物館</b>參觀,并購買心儀的香水產品</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下圖,花宮娜香水博物館的大門口</b></h5><h3 style="text-align: right;"></h3> <h3><br></h3><h3>三點多,我們即將完成在巴黎的最后一個觀光項目:<b>乘坐塞納河游船</b></h3> <h3><br></h3><h3>游船上</h3> <h3><br></h3><h3>塞納河中央的風刮得有些大,所以拍照的時候發型基本都是處于“放飛自我”的狀態</h3> <h3><br></h3><h3>華燈初上的埃菲爾鐵塔</h3> <h3><br></h3><h3>下游船,離開碼頭</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黑后,我們去往戰神廣場附近的一家中國餐館吃晚飯,之后我們就要離開巴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圖是我在大巴經過埃菲爾鐵塔的時候隔著車窗拍到的,有位臺灣朋友在Facebook上刷到了這張我發上去的照片,就留言了下面這句話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看到這張照片之后感覺心情都變好了許多</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h3><br></h3><h3>當晚,我們離開了巴黎,并在法國東北部城市蘭斯附近的一家汽車旅館入住</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次日早晨,我們就要向法國說再見了</h3> <p><br></p><p>至此,我在法國的行程已接近尾聲,而我們在歐洲的行程也已過大半</p><p><br></p><p>在這兒寫一下法國的旅行總結:</p><p><b>1、眾所周知,西歐旅行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法國,而法國的重中之重就是巴黎,除了東部小鎮科爾馬之外,我們在法國的剩余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巴黎</b></p><p><b>(所以由此可見,巴黎對于法國來說就是心臟)</b></p><p><br></p><p><b>2、巴黎雖然道路清潔程度不高,但它所擁有的獨特魅力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也代替不了的,行走在塞納河畔的那種感覺永遠只有在巴黎才能找到</b></p><p><br></p><p><b>3、埃菲爾鐵塔白天和晚上的樣子都很漂亮,雖然它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歲月在它身上沉淀下的痕跡絲毫不會影響世界各國的人們對它和它所在的這座城市的向往</b></p><p><br></p><p><b>4、盧浮宮是這次在巴黎的行程中唯一一個留給我的印象不算太好的地方,碩大的展廳,依稀模糊的指示標志,錯綜復雜的出口,實在令人頭疼,以至于我這次在盧浮宮都沒怎么拍照</b></p><p><br></p><p><b>5、凱旋門的體積比我想象中的要龐大很多,因為去的那天天氣非常好,所以拍的照片都很不錯</b></p><p><br></p><p><b>6、法國人給我的感覺有些高冷,不怎么熱情。而且他們在很多情況下只說法語,極少說英語(就算知道你是外國人他們也只會跟你說法語)</b></p><p><b>當然,也有比較熱情且愿意用英語與游客溝通的法國人,只是不多而已</b></p><p><br></p><p><b>7、這次在巴黎我雖然沒有丟東西,但著實見識了一把吉普賽人那嫻熟的偷竊技術</b></p><p><b>(所以亞洲人在巴黎街頭行走的時候一定要保管好個人物品,千萬不能掉以輕心)</b></p><p><br></p><p><b>8、法國這幾年因為外來人口逐漸增多,導致白人與外族人的比例慢慢出現失衡。現在住在大巴黎地區的很多居民都已不再是清一色的白人,更多則是黑人、北非人、中東人和東亞人。而且法國現在的許多流行音樂的節奏咋一聽起來感覺走的是國內新疆那邊的風格(偏中東風)</b></p><p><b>所以由此可見,法國的本土文化正在慢慢的被掩蓋、被取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連法國的總統都有可能不是白人</b></p><p><br></p><p><br></p><p>總體看來,法國確實是一個在浪漫風格上“走”得比較好的國家,但在治安管理工作、城市街道清潔工作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巴黎)</p><p>而且我個人覺得,法國人需要將自己的傲慢收斂一點,再更國際化一點,這樣的話他們能為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p><p><br></p><p>來法國旅行是個不錯的選擇,也是一件挺酷的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第一,時刻提高警惕</p><p><br></p> <h3><br></h3><h3>文章的最后,我在此放上一段記錄了我們夜游巴黎全過程的視頻</h3> <p><br></p><p>下一篇游記的內容是我在盧森堡的行程,敬請期待哦 ~</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南开区| 忻城县| 德庆县| 神木县| 三穗县| 田东县| 阜新市| 汝州市| 蓝田县| 丰县| 贵德县| 武夷山市| 白玉县| 房产| 敦化市| 伊金霍洛旗| 乐亭县| 梅河口市| 临安市| 自治县| 阜新| 长武县| 中超| 玛纳斯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乐昌市| 榆中县| 紫阳县| 元阳县| 罗江县| 固阳县| 忻州市| 安徽省| 南平市| 婺源县| 滕州市| 津南区| 广汉市| 邳州市|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