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龍,生于東方,云游于地天之間。</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載大德大仁,承于水至于心。</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作</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為中國人一種文化的凝聚與積淀。</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象征著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圖騰。</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已</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經扎根與深藏于每個中國人的潛意識之中。</span></div></h1> <h1> 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龍的形象吸取時代風云的營養,隨著歷史的演變而發展。龍這個深受中國人民所喜愛的神物,作為一種共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體現了祖先們對美的追求,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龍的藝術形象也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樸素到華麗,由不足到充實的過程。龍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特征和氣息,成為反映各個時代經濟、文化面貌的佐證。<br> 今天是2020年2月24日,恰逢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的傳統日子,岳老師帶大家欣賞幾件和龍有關的文物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br>而關于龍的形象也多種多樣。<br>但你知道,<br>早期的龍是什么樣子嗎?<br>一起來看看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紅山文化玉龍</b></font></h1> <h1>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數量高達100余萬件,這其中就包括一件彌足珍貴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玉龍。</h1> <h1> 它通高26厘米,墨綠色,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h1><h1> 它有著“中華第一龍”的稱號,它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但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對于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為這是熊。其用途尚不明確,多認為是宗教禮器。</h1><h1> </h1> <h1> 戰國中晚期 <font color="#ed2308">《人物御龍帛畫》</font>軸、絹本、水墨淡設色、37.5×28cm、現湖南省博物館藏。<br> 畫面正中描繪一有胡須的男子,側身直立,腰佩長劍,手執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龍頭高昂,龍尾翹起,身平伏,略呈舟形。在龍尾上部站著一只鷺,圓目長喙,頂有翰毛,仰首向天,神態十分瀟灑。畫的上方為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左下角為一鯉魚。畫幅中輿蓋飄帶、人物衣著和龍頸所系的韁繩,都是由左向右拂動,表現了風向的一致。</h1> <h1> <font color="#ed2308">鎏</font><font color="#ed2308">金鏨龍紋銀冠</font><font color="#010101">這</font>件遼代的鎏金鏨龍紋銀冠,現為遼寧省博物館藏。主體紋飾為兩坐龍相對做吞珠狀,二龍身姿矯健,有動態感,火焰珠由五朵蕃草裝飾的如意云紋烘托。</h1><h1> 鎏金指將黃金溶于汞中,為成漿糊狀的金汞合金,用金汞合金均勻地涂到干凈的金屬器物表面,加熱使汞揮發,黃金與金屬表面固結,形成光亮的金黃色鍍層,這叫火法鍍金。</h1><h3></h3> <h1> <font color="#ed2308">《六龍圖》</font>是南宋陳容的作品,縱440.7厘米,橫34.3厘米,書法尺幅縱83厘米,橫35.1厘米?!读垐D》最開始收藏在御書房,屬乾隆的收藏,后經頒賜又進入了恭王府。后為藤田美術館所收藏?!读垐D》被乾隆帝的《石渠寶笈續編》評為水平極高的重要作品。作品上有南宋理宗皇帝和諸大臣的題跋以及陳容自題的古詩一首。此卷代表了南宋時期畫龍的最高水平,在中國繪畫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巨幅杰作的絹質和色澤都十分完好,品相完整,堪稱陳容作品的標準件。</h1><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龍圖》局部</h3></font></h3> <h1> 天朝絕響<font color="#ed2308">金編鐘</font>清代16枚,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最高28厘米,最大徑16.5厘米。自乾隆年間鑄成,用于重大典儀中,在清朝傾覆后被偷偷典賣出宮(傳言說,曾藏于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在外漂泊了29年。</h1><h1> 金編鐘系用純金制成,是清代皇帝舉行大典時使用的一種宮廷樂器。龍首頭部飽滿,雙目突出,須髯飄動,軀體彎曲,龍爪擒攫火珠,騰游于海濤流云之間,姿態飄逸。</h1> <h3> 今天農歷二月二,春回大地,萬物萌發。這一天,民間習俗眾多,“剃龍頭”“引龍回”“吃龍食”…但疫情尚未畫上休止符,避免功虧一簣,再忍一忍,少出門,不聚集,我們一起,等春暖,待花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三明市|
松潘县|
大港区|
宜君县|
楚雄市|
平凉市|
密云县|
池州市|
沂源县|
咸丰县|
沙雅县|
兰考县|
图木舒克市|
静海县|
桃源县|
开平市|
新营市|
玉山县|
遂溪县|
乐亭县|
富裕县|
遂平县|
宁明县|
临洮县|
敦化市|
灌云县|
莱州市|
余干县|
基隆市|
无极县|
绥德县|
集安市|
云林县|
华池县|
谷城县|
奉化市|
中阳县|
容城县|
惠来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