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h1><p><br></p><p> 1985年1月,炮兵第12師24團(55221部隊)接到赴云南老山前線參加對越自衛防御作戰命令; 3月17日,修理所48名指戰員分別從滕縣(現滕州)、鄒縣(現鄒城)出發,南下徐淮,橫貫中原,進漢水,入劍門,越涼山,穿蜀水,上云貴高原,行程3200余公里,于3月22日抵達昆明;后又經過3天的摩托化行軍,3月25日抵達文山州硯山縣平遠街回龍村;經過兩個月的臨戰訓練;于5月28日,全員進入老山作戰地域,開始了車輛、火炮等武器裝備的維修保障工作。 </p><p> 在長達500多天的時間里,尤其是堅守陣地的300多天里,指戰員們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以“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博大胸懷,在血與火的戰場上,經歷了生與死、苦與樂、得與失的考驗,出色地完成了戰地維修保障等任務。1986年4月27日撤出陣地,在平遠街某機場進行了一個月的休整整頓,1986年5月25日撤離休整地域,6月1日凌晨勝利凱旋至滕州營房。</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章 戰前準備</b></h1><br> 1985年1月21日,我團接到中央軍委命令:“炮兵第12師首長機關率炮兵22、24團、炮兵第8師46團出征西南邊陲參加老山地區對越防御作戰”。<br> 2月1日,團里召開輪戰動員誓師大會,宣布中央軍委命令,傳達敵情通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br> 2月2日,所里召開軍人大會,所領導對做好戰前準備、軍政訓練、裝備檢修等工作進行部署。并強調要嚴格執行保密紀律,任何人不準泄露行動計劃。同時,召開黨支部會議,明確干部分工,做好后勤保障準備工作,同時做好連隊實力統計,武器器材上報等工作。<br><div> 這期間,團里連續一周組織官兵們觀看《上甘嶺》、《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地雷戰》等戰斗故事片,影片中那些激烈的戰斗場面,英勇悲壯英雄事跡,常常使我們熱血沸騰,淚流滿面,心靈受到了極大震撼。</div><div> 李守玉指導員給全體官兵上了《正確認識赴滇作戰的重要性,扎實做好參戰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政治教育課,進行了思想發動,并結合自身實際對大家說:對于這次參戰,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比較重,心里想的比較多,也有所恐懼,但作為一名軍人,一個政工干部,我深知責任重大,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時刻我們要經得起考驗,記住有國才有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因此要正確處理好大家與小家的關系,害怕恐懼也改變不了即將參戰的現實,而唯一能戰勝恐懼的,只有鼓足勇氣,戰勝自我,苦練的過硬的軍事本領,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論是誰,都要認認真真地做好戰前準備和訓練。動員會后,干部戰士信心大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br><h3> 修理所按照團里制定的《開進中政治工作的二十七個怎么辦》等預防方案,結合干部戰士的思想實際,有重點、分層次地搞好戰前教育,特別是針對個別戰士存在的情緒低落、恐懼、厭戰等思想,所領導不厭其煩地做工作,戰士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快轉變了思想認識,并積極投入到戰前準備等工作中去。同時還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軍人大會進行宣傳鼓動,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斗志高漲,紛紛寫決心書、請戰書,全所上下形成濃厚的作戰氛圍。</h3></div> 2月20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官兵家屬們聞訊部隊即將參戰的消息后,紛紛來隊探親、探望,所領導也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不僅要進行戰前準備、戰前訓練,還要做好來隊家屬的接待安排、走訪談心等工作;由于來隊家屬多,吃飯、住宿等都成了問題,一時間家屬院、所長、指導員辦公室、會議室、干部宿舍、就連工房也住滿了來隊的家屬。春節的幾天,干部戰士與家人團聚,倍感甜蜜和歡樂。然而,他們和親人更懂得,當兵盡義務,關鍵時刻報效國家的重要性。除夕夜,所里干部們與戰士一起包餃子,陪同戰士們一起過大年。同時團里也組織了各種娛樂、游藝活動和焰火晚會,使指戰員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br> 春節過后,全團戰前訓練、準備等工作陸續展開,為了讓指戰員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團領導從參戰的整體利益出發,同時也忍痛割愛,“毫不留情”地要求來隊探親的家屬正月初六前必須離隊,返回原籍,為此團里還破例用吉普車將來隊家屬送往火車站,體現出了團領導務實、愛兵的工作作風。<br> 接到參戰命令后,部隊進入作戰準備階段,在家探親、休假的干部戰士紛紛被加急電報召回,干部戰士一律停止休假和外出.干部一律理光頭,隨時做好出發的準備。<br> 1月25日前后,團里為修理所補充了部分業務技術骨干,其中干部1名,志愿兵4名,戰士7名。車輛技師蔣兆忠、汽車修理工蔡偉由炮兵第204團調入;志愿兵、汽車修理工吳秀禮、董守峰由炮兵第4團調入;志愿兵、炮工程炳平,炮工馮秀吉、肖長青、王天龍,電工李寶昌,鉗工江玉海,光學工付光前由炮兵第15團調入;軍械工程車司機張建強由團汽車連調入。<div> 另外,槍技師孫連福、槍工姚鳳江、炊事班長王成柱分別從團家屬工廠、濰坊炮8師濟南軍區后勤槍械訓練隊、團后勤服務部歸建。對此,一個編制滿員、保障有力的修理隊伍得到了加強和充實。</div><div> 1月底,修理所因從外單位調入人員多,連隊出現超編。炮工班孫立法、張善鋒、鞠德群調入炮兵第4團;炊事班徐文喜、蔣巧生分別調入我團4、6連;汽修班錢藝俊調入我團押運排;牽引車修理班秦城調團留守處。確定郭同松、魏念青留守。<div> 這期間,單位和個人裝備得到了補充,團里為修理所配備一臺汽修工程車;干部在已有54式手槍的基礎上,另增發64-2式沖鋒槍1支,彈匣3個,子彈120發,手榴彈4枚,鋼盔1個;戰士配發了64-2式沖鋒槍,彈匣3個,子彈120發,手榴彈4枚,鋼盔1個,另有十人配發了56式半自動步槍,以及急救包、作訓服、行軍背囊等裝具。<br></div></div> 這期間,所里按照被裝管理的有關規定,從實戰出發,認真落實“三分四定”要求,對個人物資按照攜行、運行、后留的物資(品)進行了分類整理,并按定人、定物、定車、定位的要求抓好落實,從而使干部戰士明確了乘車人數、攜帶物資、乘坐車輛及位置,為檢驗個人準備情況,所里多次組織檢查、點驗和督導,3次進行乘車演練。<br> 這期間,團里為干部、志愿兵辦理了工資代供手續,即在保證個人花銷的前提下,將剩余的部分工資通過郵局按月給家人一定數額的生活費;有些農村籍的干部、志愿兵還分別給父母、妻子各寄一份,目的是為了緩和家庭關系,使妻子、孩子得到家人的關照。盡管當時寄給家人的工資很少,干部大約在60-80元左右,志愿兵在50-60元左右,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還是能解決一些家庭實際問題的,這也是對參戰家屬的一份精神慰藉和心靈安慰。<br> 這期間,所里利用早操等時間,組織干部戰士開展了強化體能訓練,多次組織5公里武裝越野訓練、長跑以及單、雙杠等體能訓練,以增強干部戰士的身體素質。<br> <b>春節過后,緊張有序的戰前準備工作開始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b><br> 1、炮工班:戰前準備階段,團里下達了對66式152加榴炮進行全面檢查保養的任務,接受任務后,同志們的積極性很高,認識到這次檢修不同于以往的年度訓練,也不是去濰北打靶,而是要真正開赴戰場,接受戰火的考驗。他們正確處理好業務工作與軍事訓練的關系,從實戰出發,積極做好戰前準備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伊照庚技師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按照火炮技術檢查的100多項標準,逐項開展了檢查保養,為搶時間、爭速度,他們組成了多個小組,對火炮實施檢修,工作中大家冒風雪,戰嚴寒,仔細認真,精益求精,加班加點,手凍僵了沒有叫苦叫累的,經過一周的緊張工作,圓滿完成了全團36門火炮的技術檢查和檢修。同時對全團火炮進行噴漆以及零部件請領,調整充實了攜帶的維修工具,為到營連保障的炮工準備工具箱等。<br> 槍械技師孫連福在伙房后面架起了鍋灶,組織牟進軍、俞宗文、王立軍同志統一對全團的槍支進行發藍,對新裝備的720支槍支進行啟封、射效、矯正,每天消耗子彈200-500發,確保了每一支槍都符合技術性能要求。光學工結合業務特點,深入到各連隊進行瞄準具、觀察器材的檢查、維修、保養。<br> 2、汽車、牽引車修理班:戰前準備階段,運輸股要求對全團的154臺車輛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保養,分別為:運輸車83臺(解放車63臺,東風車20臺);牽引車41臺(奔馳車39臺,解放車2臺);特種車15臺(北京車4臺,解放車3臺,東風車7臺,黃河車1臺);另外還有推土機2臺,挖掘機1臺,平板車1臺,摩托車6臺(此數據由蔣技師提供的資料)。任務下達后,蔣兆忠、林鎖春兩位技師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專門進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工作計劃,汽修班主要以老舊解放車的一、二級保養和小修、噴漆為主;牽引車班主要對牽引車輛進行檢查保養。由于兩個班的業務相近,因此在工作中相互協作,分工不分家,同志們克服天氣寒冷等不利因素,任勞任怨,加班加點,經過十天的緊張工作,圓滿完成了戰前檢查維修任務,得到了運輸股的表揚。同時對準備攜帶到前線的維修工具進行了籌措和改造,請領了部分零部件;為到各營保障的修理工準備了簡便易行的工具箱;協助運輸股做好58臺補充車輛和3臺工程機械車的接車、試車等工作;郭美和同志加強了對吊車的檢查維修,發現故障后,及時將吊車送往泰安維修。期間由于車輛零部件不全,蔣技師還專程到北京總后勤部車船部器材處請領了一部分奔馳車的配件,確保了準備工作的落實。<br> 3、配制班:按照軍械、運輸股的統一部署,重點抓好工程車協同訓練,原清泉技師針對該班人員多、工種多的實際,認真組織車工、鉗工、焊工、電工等工種業務技能學習,并對車內配置的設備、機具進行熟悉,重點掌握設備的性能及操作規程,并進行現場加工、制作、焊接等練習,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各工種的業務技能和協同配合能力。鉗工、焊工為全團各連隊炊事班加工制作行軍灶及炊事工具。車工準備攜帶的各種類型刀具;楊安勇、李寶昌對所有車輛的電瓶進行充電、補充液體及電路維修;俞宗文對全團的軍械單元電池進行了充電維修。司機張建強、電工楊安勇、俞宗文同志完成了軍械工程車與10千瓦發電機的供電調試配合;木工對解放車箱板進行了更換;焊工把氧氣瓶充足氣,將乙炔(電石)桶固定在工程車上;鉗工特意到滕縣城北一高姓鐵匠鋪鍛打各種類型的鏨子。同時各工種還積極做好材料請領、物資儲備等工作,及時完成了一些臨時性的加工制作任務<br> 4、炊事班:按照戰時保障的有關要求,在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從實際出發,積極抓好業務訓練,練野炊,練技能,在提高飯菜質量和做飯速度上狠下功夫。并積極做好籌備、采購各類生活保障物資,改造爐具爐灶,為做好伙食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br> <p> 這期間,各班對維修工房留下的機具設備進行清理、登記造冊、擦拭保養、涂油封存,并將小倉庫、工房、宿舍的鑰匙以及個人留下的物品,統一交給留守人員郭同松、魏念清保管。</p><p> 這期間,干部戰士們根據云南氣候異常、雨多霧大、陰冷潮濕、蛇多、蟲多等特點,有的準備了的確良床單,買了蛇藥、清涼油、打火機、手電筒等個人用品,還有的自制了匕首等防身用具。</p><p> 2月上旬,團里4次組織機關、營、連干部勘察滕縣、鄒縣火車站裝載站點,熟悉地形和道路,在8連召開了現場會,統一鐵路輸送裝載方案,裝載標準和組織指揮要領。2月中旬,先后兩次組織72臺次車輛,12門次火炮進行實車裝載訓練。2月下旬開始,先后3次組織摩托化行軍訓練。</p><p> 2月下旬,團衛生隊為每名參戰人員檢驗確定血型,并要求在領章背面寫上姓名、部隊番號,血型。約有一周的時間里,每天早操后要到衛生隊打預防破傷風、瘧疾、傷寒、菌痢、乙肝等疫苗注射針。</p><p> 據蔣兆忠技師回憶:為了檢驗車輛、火炮等裝備的技術性能,提高司機的駕駛技能,團里在1985年春節前組織了一次摩托化行軍訓練,先后到臨沂、棗莊、山亭等地進行模擬山地駕駛和夜間閉燈駕駛訓練,修理所的軍械、汽修工程車參加了訓練,我帶司機張立進、還有幾個修理工參加了訓練,炮技師伊照庚帶幾名炮工也參加了訓練,我們主要是負責路途保障等工作。通過開展模擬訓練,進一步檢驗了車輛、火炮在實裝條件下的技術性能,提高了司機應對各種復雜條件下的駕駛本領。訓練結束返回時,天下小雪,道路濕滑,司機小心謹慎的開車行駛,記得返回營房時已是小年的前一天了。無論是實車裝載,還是摩托化行軍訓練,所里都會派出各專業保障組進行全程跟蹤保障,隨時解決訓練中遇到的問題,確保了各項訓練工作的萬無一失。</p><p> 3月4日,程炳平班長隨奚滿興副團長率領的先遣組從兗州出發,3月9日17:00時到達昆明牛街莊車站,后經摩托行軍,于3月13日15:30分到達硯山縣平遠鎮回龍村,主要開展熟悉地形、道路、社情、宿營等準備工作。</p> 備注:部分照片來自網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青田县|
孝感市|
富锦市|
嵊州市|
德兴市|
新津县|
桃源县|
安岳县|
龙山县|
张掖市|
永修县|
信宜市|
青阳县|
阜城县|
罗江县|
京山县|
子洲县|
泾川县|
铁岭县|
曲阜市|
本溪|
西藏|
阳朔县|
通道|
都昌县|
右玉县|
含山县|
手游|
阿合奇县|
天津市|
苏尼特左旗|
南开区|
云林县|
香河县|
石河子市|
上饶市|
芦山县|
东源县|
凤凰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