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以為春天來臨,氣溫會不斷攀升,可最近,風似乎比以往來得更刺骨了許多。</h3><h3> 母親走了,整整三周年。</h3><h3> 三年前的今天,大雪紛飛,茫茫四野,找不到一條路。我們把母親瘦小的遺體安放在一個并不熟悉的地方。從此,我們多了一個故鄉。</h3><h3> 時光好不經用,一晃過了這么久,心里似乎沒有那么多的悲傷。母親離開之后,夜晚常常回來,日子并沒有太多改變,只是她不再那么痛,病魔終于拿她沒有任何辦法。我們希望的所有畫面都可以出現,有時候真的感謝有夢,而且祈禱這個有媽的夢能一直不醒來。</h3><h3> 母親走了,屋前房后積累的大片落葉,夕陽下光芒四射的蘆葦叢,斷垣殘壁的四合院,成了我們心中油畫般的存在。時常會在某個清晨,或者落雨的黃昏,給它添上一兩樣物件,想像成有娘有娃有炊煙的樣子,偶爾還會出現雞鳴狗吠的熱鬧場面,母親站在崖畔上喚我回家的聲音,似乎還出現在昨天。有時候因為一瓶醋,一盅鹽,我常常被派遣,送給那些有需要的老嬸嫂子們,去了總要記得叮囑她們一定不要著急還,這是母親臨走時最多的執念。</h3><h3> 越長大,越失去。雖然我們不愿意時光流逝,不想要衰老來臨,可人世間最公平的莫過于光陰,對誰都不會多一分。</h3><h3> 今天母親離開整整三周年。春光明媚,氣候溫潤細膩,而我們卻禁足于各自的空間,寸步難離。由于新冠病毒肆虐,整個華夏大地無一幸免,那些每天都在上升的數字,提醒著我們目前還健康的所有人,一定不要逆光而行。這些殘酷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靈魂,他們正在經歷生死磨難,骨肉分離。如果善良的母親泉下有知,一定會原諒我們今天的缺席。母親一生節儉,從不計個人得失,總把自己放在最末位。遇到貧苦艱難,常常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因此,我們的生命是在美好祥和中漸漸長大的,應該更懂得珍惜當下所擁有的幸福安康。</h3><h3> 正月二十三,這個日子不尋常。相傳,有種很厲害的病魔叫做"疳",專門吃人耳朵和鼻子,有些控制不住的還會失去內臟和肌肉。而抑制它的辦法就是用火燒,祖先們選在正月二十三這天,與"疳"奮戰。母親在的那些年,下午就開始忙活,用黃紙剪"疳娃娃",找竹簽,粘在上面一長串。然后就著一支香,讓我們各個地方用火點,常常嘴里還要念叨著:"哪疼照著哪里點,今年疾病一定不要來"。父親忙著收集大抱干柴,晚上點著后燃起沖天的火焰,火苗漸漸小點了,母親才讓我們跳著往過竄,說這樣可以燒掉一年里所有厄運,迎來紅紅火火的光景。跳完了,玩兒嗨了,手里戳得千瘡百孔的"疳娃娃"也都隨火一起消逝了。這時候,母親會拿起大掃把,在還未完全燃盡的火堆里美美扇幾下,嘴里念叨著"蕎麥花,糜子花,胡麻花",我們也要跟著大聲念。母親說看到了年后這幾樣莊稼一定能有好收成,我們也說一定成。至于這個美好的愿望日后是否真的實現,再無人去認真考證。</h3><h3> 母親選在三年前的這一天,安然離去。沒有一句遺言,只是在睡夢中脈搏漸漸微弱,直至最后消失。我們守在身邊,誰都沒有呼喚,時間悄悄停留在凌晨兩點。兄弟姐妹所有人,聚在一起,如往常一樣,聊母親生前許多事。似乎她一直不會走遠,就在我們的生命中植根發芽,到我們也離去的那一天。</h3><h3> 只是偶爾,還有點不習慣,聽不到嘮叨,看不到容顏。</h3><h3> 沒有人一開始就會做母親,而所有人都會當孩子。母親在,孩子會任性,會胡鬧,會離家出走,心里頭知道,總有一根線,攥在母親手里,扯也扯不斷。母親不在了,孩子才學著做母親,原來老當年,母親也會暗地里傷心流淚,也會在漆黑的夜晚擔驚受怕,也會遇到許多坎兒,許多埂,默默承受默默付出默默撐過去。</h3><h3> 為我們潛心操勞一輩子,我娘該歇了。只是老家有講究,三周年,一定要燒錢掛紙,換些像樣的房屋。而今天,基于國家有難,我們不能按照老規矩辦,我娘一生不講排場,不攢私房錢,不穿新衣裳,我想我娘一定聽到了我們的呼喚,看到了人間的苦難,她一定不會在意個人的感受,只希望整個世界早日度過難關,讓更多的人能全家團圓!</h3><h3> 娘,我們給您磕頭了!</h3><h3> 愿您在那邊,安好無恙!</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津市市|
郯城县|
库车县|
青田县|
集安市|
元谋县|
策勒县|
乌拉特后旗|
甘肃省|
邢台县|
新竹县|
廊坊市|
盐亭县|
永善县|
罗城|
正镶白旗|
永修县|
蒙阴县|
安溪县|
罗源县|
博兴县|
平度市|
江都市|
东宁县|
定襄县|
教育|
桓仁|
兴海县|
叙永县|
临沂市|
车险|
天柱县|
宜宾县|
响水县|
莎车县|
重庆市|
永城市|
余姚市|
洛南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