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窯<div><h3> 福建建窯在宋代以盛產黑釉瓷聞名于世。宋代盛行“斗茶”,由于黑釉瓷能清晰的觀察茶面上白沫變化,所以建盞大受歡迎。</h3><h3> 而在黑釉瓷中,兔毫盞又受人鐘愛。宋徽宗趙佶說:“盞以青綠上為,兔毫為上?!碧K東坡在《送南屏謙師》也說:“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三味乎;忽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翁鵝兒酒。”楊萬里也有寫到:“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當然贊美的詩句還有很多很多,都是對兔毫斑建盞形象生動的描繪。</h3><h3> 建窯原為江南地區民窯,在北宋晚期由于斗茶需要,燒制了專供朝廷使用的建盞,部分底部刻有“供御”或“進琖”字樣。</h3><h3><br></h3></div> 2、耀州窯<div><h3> 耀州窯位于陜西省銅川市黃堡鎮,銅川舊稱同官,宋時屬耀州。它是北方一個巨大的燒造青瓷的窯系,為北方民窯中的佼佼者。</h3><h3> 耀州窯早在唐代就已生產瓷器,北宋時期是耀州窯的黃金時代。其間在耀州境內窯場林立。</h3><h3> 北宋時期耀州青瓷胎色多為灰褐色,釉面光潤,顏色青綠。其裝飾技術多為印花和刻花等等?;y有蓮花、波浪紋、魚鳥紋等等。其花紋層次清晰,極具立體感。瓷底胎釉交接之處呈黃褐色。這些都是鑒別耀州青瓷之重要依據。</h3><h3><br></h3></div> <h3>3、磁州窯</h3><h3> 磁州窯位于河北省磁縣的觀臺鎮,古屬磁州,自唐代起,這里就生產陶器,故名磁州窯。</h3><h3> 磁州窯產品是宋代民間瓷窯的杰出代表。其產品大多為日常生活用品,尤以瓷枕造型最為豐富。裝飾以鐵銹花、刻劃花為主。它把制瓷工藝與書畫藝術完美的結合,畫面生動,線條流暢,形成了磁州窯特色。磁州窯瓷器的胎質有兩種,一種質地堅硬、細膩,胎呈灰白色;另一種質地粗松,胎呈紅褐色。其產品表現題材有人物、動物、花草等等。磁州窯工匠往往將日常生活的感受用簡潔的筆法畫在瓷器上,極具生活情趣。</h3> <h3>4、吉州窯</h3><h3> 吉州窯位于江西省吉安永和鎮,吉安古稱吉州,始創于唐,為我國宋代著名產品,故稱之為吉州窯。</h3><h3> 吉州窯中以宋代黑釉瓷最為有名。其體質厚重,釉色深者如漆,淺者似醬,紋樣有灑釉、木葉、剪紙貼花、彩繪、剔花、玳瑁、素瓷等等。這些裝飾的構思新穎,在宋代名產瓷區中獨樹一幟。</h3><h3> 吉州窯產品的施釉并不規則,往往胎腳、圈足胎骨顯露,露胎之處有不公整刀印痕跡。這也是鑒別吉州窯產品重要特征之一。</h3> <h3>5、饒州窯</h3><h3> 饒州窯即現在的景德鎮窯,主要特色為影青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影青瓷又稱青白瓷,是宋代江西景德鎮制瓷匠師的一大創造。饒州窯瓷器在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h3><h3> 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發展到半透明的胎,這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是一個飛躍。由于青白器制作的豐富經驗,為以后青花瓷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h3> <h3>6、龍泉窯</h3><h3> 龍泉窯位于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極盛于南宋晚期,主要燒制盤、碗、壺等日用品和仿玉、仿銅瓷器及塑像等。產品制作工整,普遍使用了刻花技術,釉層較薄,釉色青中泛黃。胎薄、釉厚、不開片。顏色粉青、梅子青,青綠色。</h3><h3> 北宋早期龍泉瓷的產品胎體粗重,釉色淡青。中期釉色轉為青黃,產品以碗、壺、杯、盤等日常用瓷為主。南宋是龍泉青次的鼎盛時期。當時器物甚多,除日常用瓷外,還燒制各種瓶、鬲、觚、鼎、爐等。器物造型古樸,器底與圈足制作規整。裝飾方面北宋以刻花為主,南宋前期尚有刻花,后期無,而是以青玉般釉色取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东宁县|
华池县|
榆中县|
乌鲁木齐县|
元江|
宁都县|
宣化县|
东乡族自治县|
秭归县|
岑溪市|
忻城县|
凤凰县|
屯昌县|
浏阳市|
鹤峰县|
枝江市|
平陆县|
黄骅市|
蓬安县|
中牟县|
棋牌|
龙游县|
长兴县|
北京市|
巴青县|
邯郸县|
珲春市|
栖霞市|
泰宁县|
馆陶县|
津市市|
崇明县|
台北县|
宜宾市|
安平县|
六盘水市|
北碚区|
本溪市|
文山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