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己亥十一月。初涉隸書。初學即《西狹》。</p><p>庚子年。正月二十。凡六時余。通臨十三屏。</p> <p>《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亦稱《李翕頌》、《黃龍碑》)是東漢建寧四年(171年)六月仇靖撰刻并書丹的摩崖石刻、隸書書法作品。現位于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天井山魚竅峽。</p><p>《西狹頌》是石刻摩崖,粗獷雄強,字跡顯得簡潔古質,結構美觀,刀法有力。《西狹頌》與陜西省漢中市的《石門頌》、略陽縣的《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三頌”。</p> <p>《西狹頌》正文原文:</p><p>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君諱翕,字伯都。天姿明敏,敦詩悅《禮》,膺祿美厚,繼世郎吏,幼而宿衛;弱冠典城,有阿鄭之化。是以三剖符守,致黃龍、嘉禾、木連、甘露之瑞。 動順經古,先之以博愛,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不肅而成,不嚴而治,朝中惟靜,威儀抑抑,督郵、部職不出府門,政約令行,強不暴寡,知不詐愚,屬縣趨教,無對會之事;徼外來庭,面縛二千馀人;年谷屢登,倉庚惟億,百姓有蓄,粟、麥五錢。 郡西狹中道,危難阻峻,緣崖俾閣,兩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測之溪,阨芒促迫,財容車騎。進不能濟,息不得駐,數有顛覆霣隧之害,過者創楚,惴惴其栗。 君踐其險,若涉淵冰。嘆曰:“《詩》所謂‘如集于木,如臨于谷’。斯其殆哉!困其事則為設備,今不圖之,為患無已。”敕衡官有秩李瑾,掾仇審,因常繇道徒,鐉燒破析,刻芻磪嵬,減高就埤,平夷正曲,柙致土石,堅固廣大,可以夜涉。四方無雍,行人懽悀,民歌德惠,穆如清風,乃刊斯石。 曰:赫赫明后,柔嘉惟則,克長克君,牧守三國;三國清平,詠歌懿德。瑞降豐稔,民以貨稙。威恩并隆,遠人賓服。鐉山浚瀆,路以安直。繼禹之跡,亦世賴福。 建寧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造時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和顺县|
万源市|
桓台县|
汾西县|
镇康县|
永兴县|
无极县|
德阳市|
大城县|
平江县|
天水市|
安福县|
澳门|
方山县|
鄂托克旗|
吕梁市|
策勒县|
江达县|
高雄县|
黄冈市|
遂平县|
宁海县|
永寿县|
蓬溪县|
四平市|
莱芜市|
老河口市|
宝鸡市|
保亭|
北票市|
新建县|
景德镇市|
临桂县|
凤山县|
镇坪县|
银川市|
石嘴山市|
当雄县|
锦屏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