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梁祝》 樂曲背后的悲涼

老馬的那片草地

<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來自網絡</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佚名 標題為編者所加</h5><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  為什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總是催人淚下?這首經典名曲的背后有你所不知道的故事。</h3><h3> “梁祝” 的影響力不容置疑,它被譽為中國民族交響樂之魂。“梁祝” 于1959年首演,陳鋼是曲作者之一,而他的父親陳歌辛當時正被勞改,陳鋼是家中的長子,他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完成了這件作品。</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音樂家陳歌辛</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7年,陳歌辛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安徽山溝里的白茅嶺勞改農場,沒什么東西吃,瘦得皮包骨頭,從肉體到精神飽受折磨,而他的家人也未能幸免。大兒子陳鋼被冠以 “右派孝子賢孫” 的罵名,二兒子陳鏗是數學奇才,原來在復旦大學,竟被送到江西去喂豬。幼子陳東年齡尚小,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女兒陳小麗則終日一語不發,夫人金嬌麗扛起了全部的生活重擔,過著艱辛的、暗無天日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青年時代的陳鋼</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 就是在這種極度艱難的情況下,當時在上海音樂學院的陳鋼接受了學院黨委的安排,為慶祝 “新中國” 成立十周年,創作獻禮音樂作品。難以想像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心情寫下了這不朽的名篇——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的,或許正因為遭受了如此的徹骨之痛才得以創作出震撼心靈的聲音。在如泣如訴的旋律里,不知揉進了陳鋼多少難言的心聲與抗爭。</h3><h3> 遠在安徽農場的陳歌辛從廣播里聽到了 “梁祝”,他激動萬分,讓陳鋼盡快將譜子寄給他,陳鋼多么想將作品送到自己的啟蒙老師——父親的手里,可是,在那個年代是不能實現的。不僅如此,陳鋼的愛情也在風雨中飄搖。</h3><h3> 陳鋼與心上人純真的愛情無法沖破世俗的屏障,姑娘的家人一致反對和一個右派的兒子交往,盡管姑娘情深似水,她的家人卻始終不同意。陳鋼忘不了那個漆黑的夜晚,北海公園里一片寂靜,心碎的??陳鋼不得不與他心愛的姑娘訣別。就在這時,公園的廣播喇叭里竟然飄出了 “梁祝” 的旋律。此情此景,竟如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訣別,“梁祝” 竟成了他初戀的絕響。</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梁祝》曲譜</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陳鋼的舉世才華與他的父親陳歌辛密不可分。陳歌辛在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人中是人人皆知的,他是著名的音樂人,“夜上海” 、 “玫瑰玫瑰我愛你” 、 “薔薇處處開” 、 “永遠的微笑” 、 “恭喜恭喜” 、 “夢中人” 等等優美的歌曲,都出自于陳歌辛之手,他因此被人們譽為 “歌仙”。</p><p class="ql-block"> 在老上海時期,陳歌辛聲名顯赫,紅歌星周璇所演唱的電影插曲,至少有三分之一由陳歌辛譜曲,姚莉、龔秋霞、李麗華、李香蘭、陳娟娟、白光等著名影視歌星,也都演唱過陳歌辛的許多作品。而且他作品的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鄧麗君、蔡琴、梅艷芳、張惠妹、羅大佑等人,也都在演唱會上唱過陳歌辛的作品,每每唱起都深情款款。</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陳歌辛和夫人金嬌麗</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陳歌辛一生共寫了二百多首歌曲,其中 “玫瑰玫瑰我愛你” 還被翻唱成英文歌曲 “蘿絲蘿絲我愛你”, 流行于世界各地。年輕的陳歌辛溫文爾雅,英俊瀟灑,盡管生活非常節儉,沒有光鮮亮麗的衣著,但渾身仍然散發著書卷氣和非凡的才華。在上海任教期間,贏得了一位女學生的愛慕,她叫金嬌麗,是個富家千金,又是學校的校花,然而才子佳人的相互愛慕卻遭來了金嬌麗家人的反對,但金嬌麗不顧父母的阻攔,勇敢的沖破重重障礙,終于與才子老師喜結良緣,開始了共同相伴的音樂人生。</p><p class="ql-block"> 此時的陳歌辛不僅對音樂熱衷,而且也是個熱血青年,心系祖國安危。1941年,曾被日本人關押,受盡各種酷刑仍不屈服,終被釋放。這段特殊的經歷卻并未使他消沉,而是更豐富了他的內心,激發出更多的靈感用以創作。1942年的 “薔薇處處開”,1943年的 “玫瑰玫瑰我愛你”,1944年的 “鳳凰于飛” 和 “不變的心”,1945的 “夜上海” 都堪稱經典之作。這些看似風花雪月的背后卻暗含隱喻,表達了陳歌辛希望抗日勝利,以及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抗日戰爭勝利后,陳歌辛一家來到香港,繼續著他的創作,這段時間他們一家人生活的非常安逸,其樂融融。可是,之后的一個決定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1950年,他應夏衍之邀,放棄了香港較優越的生活,滿懷憧憬和希望重回已是 “新中國” 的上海,那時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決定注定了他日后悲慘的命運。</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當年《新聞日報》批判陳歌辛的文章</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7年,陳歌辛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安徽山溝里的白茅嶺勞改農場,1961年,陳歌辛連餓帶病死在了勞改農場。可憐的他,僅僅回國十馀年的時間,一位老上海的 “歌仙” 就這樣悲慘的長逝于他曾向往的 “新中國” 的土地上。1962年,金嬌麗來到白茅嶺,她帶去了一只小小的木箱,撿回了陳歌辛206根遺骨。之后,在漫長的歲月里,伴隨她的只有丈夫留給她的那些歌曲以及兒子陳鋼的 “梁祝”。這些音樂財富凝聚著陳氏父子對自由美好生活的追尋,最終化為美麗的蝴蝶翩翩飛去。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詮釋,往往離不開它的創作背景。不了解真實情況的人做夢也想不到, “梁祝” 的背后隱藏著的竟然是那樣一個悲涼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總想以 “正面為主” 做理由不讓別人說出真相,然而歷史,我說的是真實的歷史它就是一枚硬幣,它天然是由兩面組成的。只說一面,那不是歷史,那不真實。大音樂家陳歌辛用他的生命和全家的苦難,成就了兒子陳鋼,完成了偉大的作品 “梁祝”。</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音樂家陳鋼</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 ~~?.....☆…… ? ~~☆……?~~?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陳歌辛和陳鋼父子倆的音樂往事</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 美在高處</h5><h3><br></h3><h3> 1941年,一首充滿上海城市風味的流行歌曲《玫瑰玫瑰我愛你》橫空出世,這是中國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譯成英語走向世界樂壇的名曲,它的作曲者便是陳歌辛。<br></h3><h3> 1959年,一首感人至深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登上舞臺,成為了全世界演出和錄音版本最多的中國管弦樂曲,而它的作曲者之一是陳鋼。<br></h3><h3> 陳歌辛和陳鋼這對父子,一位把中國的流行音樂推向世界,一位則使中國的交響音樂走向國際,而且至今還是唯一。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對父子的音樂往事。</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許多三四十歲的人,都曾經把歌手羅大佑當成偶像。而如今年過六十歲的羅大佑,在音樂上卻一直有著一個自己的偶像,他就是人稱一代歌仙的作曲家,陳歌辛。<br></h3><h3> 2006年,陳鋼隨東南電視臺到臺灣錄制一場大型演出。演出的前一天深夜,羅大佑來到陳鋼住處,他跟陳鋼商量,要加一段即興的互動節目。</h3><h3> 舞臺上,唱完《童年》的羅大佑,又唱了《薔薇處處開》、《初戀女》、《鳳凰于飛》、《恭喜恭喜》等幾首老歌的片段。</h3><h3> 羅大佑問觀眾,“你們熟悉這些歌嗎?它們都是陳歌辛先生的作品。下面我請陳歌辛先生的公子陳鋼跟我一起演出!”在雷動的掌聲中,陳鋼彈著一架白色的鋼琴徐徐升到舞臺中央,合作了那首《永遠的微笑》。</h3><h3> 打動羅大佑的那首《永遠的微笑》,是陳歌辛寫給妻子金嬌麗的。陳鋼說,那是母親的一幅音樂素描,母親長得像蒙娜麗莎,不僅有蒙娜麗莎一樣“笑的臉龐”,也有蒙娜麗莎式的“心的寶藏”。</h3><h3> 這首歌短到只有六句,卻直抒胸臆纏綿真摯,或許正是這種情緒打動了羅大佑。其實被陳歌辛打動的,又豈止羅大佑一個。</h3><h3> 導演王家衛也是陳歌辛的一個鐵桿粉絲。他那部優雅的《花樣年華》深深地打上了陳歌辛的印記。在電影《花樣年華》講述完那段凄美迷離的愛情故事后,片尾響起了周璇的原音,老唱片吱吱作響,將電影的懷舊情懷推向“化境”。</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讓羅大佑和王家衛一直追隨和懷念的陳歌辛,是一個典型的舊上海文人。他生于1914年,很早就投身于歌臺舞榭,曾師從德籍猶太音樂家梅也學習鋼琴和作曲,也曾跟著名作曲家弗蘭克學習曲式。</h3><h3> 在30年代的上海,有幾百位猶太、白俄的音樂家,他們中的許多人生活窘迫,靠教授私人學生為生,這也為陳歌辛等人學習西方音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h3><h3> 陳歌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彈得一手好琴。1930年,黎錦暉在上海創辦了明月歌舞團,陳歌辛成為明月社的鋼琴教師。這一年,他與學員金嬌麗相識。</h3><h3> 陳歌辛風流倜儻才華橫溢,自然受金嬌麗這樣喜愛藝術的小女孩所喜歡的。于是,十七歲的陳歌辛與十五歲的金嬌麗,開始了他們的早戀。</h3><h3> 金嬌麗的父親是一個大酒店的老板,陳歌辛則是一個平常的文人,他們的戀情遭到金家強烈的反對,但兩個墜入愛河的年輕人對一切都不管不顧。</h3><h3> 這對私奔的鳳凰并沒有把金家大老爺放在眼里,在一張陳歌辛寄給未來岳父的賀年卡上,陳歌辛只寫了四個字:膽大包天。女兒遇到這么一個才華橫溢又無拘無束的音樂家,金家老爺真是束手無策,直到女兒有了身孕,金家才默許了這樁婚事。</h3><h3> 有愛人相伴,有大上海寫不盡的風浪樂事,陳歌辛的創作一直處于一種巔峰狀態,《薔薇處處開》、《夜上海》、《夢中人》、《可愛的早晨》、《漁家女》等歌曲,一首接一首。</h3><h3> 據陳鋼描述,他在幼年的時候,經常看到父親半夜時興奮地叫醒母親,展示他的得意作品。據陳鋼回憶,父親寫歌稱得上神速,有時一晚上能寫出三四首來,“明天一拿出去,全流行”。</h3><h3> 陳歌辛這個階段主要是給電影寫插曲,但這些歌有幾十首在上海灘的酒吧歌廳里傳唱。據說,當時上海有四十多個大小電臺,有時會同時播陳歌辛的新作。</h3><h3> 除了給電影寫歌,陳歌辛在他的青年時代,還創作過許多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作品。他在1936年發表在《音樂教育》上的歌曲《春花秋月何時了》被視為中國音樂史上的第一部現代歌曲。</h3><h3> 陳鋼說:“現在譚盾他們搞的東西,早幾十年我父親就搞過了,他沒有學過作曲,沒進過國立音專,是跟洋人學習音樂。父親接受的西洋音樂的知識和信息,與歐美國家是同步的。”</h3><h3> 陳歌辛在當時也給國立音專的刊物投過幾次稿,前兩期刊登了,后來父親被告知,他的音樂太前衛了,恐怕以后不能刊登了。</h3><h3> 思維活躍、追求進步的陳歌辛,在1937年時,還創作了一首《度過這冷的冬天》的愛國歌曲,一度傳到了新四軍中。而當日軍撤離上海,國民黨“還都”南京,上海光復時,興奮的陳歌辛還創作了一首后來廣為傳唱的歌《恭喜恭喜》。</h3><h3> 1949年后,陳歌辛到上海電影制片廠擔任作曲,上海音樂學院專門把他聘請去給作曲系的學生講配器。一個沒有留過洋,沒進過音樂學院的人給作曲家們上課,這在現在是不能想象的,但當時的上海確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鋒面,而陳歌辛這些后世看起來完全是天才的人物,正是那個特別的年代留給中國文化史的禮物。</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在陳歌辛的幾百首作品中,那首《玫瑰玫瑰我愛你》最具有傳奇色彩。這首歌在二戰結束后,由兩個美國人翻譯成英文,20世紀40年代美國最著名的爵士歌手弗蘭克?萊恩把它唱遍了全美,在1951年,它登上了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第一名。弗蘭克還出版了同名的唱片,風行全美。</h3><h3> 按照當時美國的版稅計算方法,這首歌陳歌辛可以得到一百萬美元的收入。陳歌辛獲悉這個消息的時候,非常興奮地表示,自己要去美國把這筆錢領回來,買一架戰斗機捐給志愿軍,去打美國鬼子。但在當時,這是無法實現的。</h3><h3> 三十年后,陳鋼的弟弟陳東在美國演出時,遇到了弗蘭克?萊恩,因為《Rose Rose I Love You》在美國影響實在太大了,所有的人都以為它是一首美國歌,但當陳東與弗蘭克講起這首歌是父親創作的時,弗蘭克興奮得無以復加。</h3><h3> 從那年開始,弗蘭克每年圣誕節時都會給陳鋼寄一張賀卡,一直到2004年,九十歲的弗蘭克在接受上海電視臺記者采訪時,還沙啞著嗓子,表露出異常興奮的情緒。而在1999年,中國女足在亞特蘭大與美國女足決戰世界杯時,全場華人高唱的,也正是這首《玫瑰玫瑰我愛你》。</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像許多從“舊社會”走過來的文人一樣,新中國成立后,陳歌辛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新社會的建設中。作為上海電影制片廠的專職作曲,他先后為故事片《紡花曲》、《人民的巨掌》、《情長誼深》,美術片《驕傲的將軍》、《烏鴉為什么是黑的》,戲曲片《蓋叫天舞臺藝術》等作曲,并擔任了《女籃五號》、《山間鈴響馬幫來》等影片的音樂指揮。</h3><h3> 可是,也像許多從舊社會走過來的文人一樣,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他的作品也失去了很多光澤,寫慣了十里洋場、才子佳人,突然要歌頌人民歌頌黨,陳歌辛和他許多同代人一樣,有點轉不過彎來。</h3><h3> 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怎樣鑒別黃色歌曲》在音樂界很快就開始了批判“黃色歌曲”的運動。剛剛卸任的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當年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批斗黃色音樂》,黎錦暉的歌成了黃色歌曲,陳歌辛的歌也成了黃色歌曲。在回顧這段往事時,周巍峙曾說,那時的他,真是“從無知到狂妄,從狂妄到亂說。”</h3><h3> 在反右運動一開始,擅寫“黃色歌曲”的陳歌辛就成了右派,天才的作曲家,成了安徽白茅嶺農場里的工人。妻子金嬌麗每次輾轉來到白茅嶺,看見心目中的白馬王子變得如此瘦弱和驚恐時,她都能真切體味到“心如刀絞”的感覺。饑餓、疾病,時時折磨著這個來自大上海的右派。音樂,成了一個遙遠的模糊的抽象的東西。</h3><h3> 1959年的一天,陳歌辛突然被生產隊里的大喇叭喚醒了,里面播放著優雅、細膩而又激情四溢的小提琴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作曲何占豪、陳鋼。“ ”陳歌辛依稀聽到了這些詞語。“陳鋼,那不是我兒子嗎?”</h3><h3> 陳歌辛此時的興奮無以復加,他給妻子金嬌麗寫了一封信,索要一本《梁祝》總譜,他說要兒子陳鋼簽上名字,并給兒子提些建議。當時正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的陳鋼,已經與父親劃清了界限,金嬌麗也沒有為這件事麻煩兒子,她買了一本總譜,帶著它來到白茅嶺。</h3><h3> 沒有人能夠知道陳歌辛看到這本沒簽名的總譜時是怎么樣的一種“悲欣交集”的心情,更沒有人知道,陳歌辛要給兒子提些什么樣的建議。陳歌辛沒有能夠度過1961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在這一年的1月25日,他那顆一直為音樂澎湃的心臟衰竭了,生命只有四十六年。</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時隔多年,陳鋼還是不太愿意回憶起這段不堪的往事――除了情感上的原因,一定還有音樂方面的。</h3><h3> 在1957年后,中國大陸的老百姓最常聽的只剩下了一種音樂,那種激昂的、嘹亮的與政治生活結合緊密的軍歌式的音樂。在這種環境下,《梁祝》確實算得上是一個奇跡。</h3><h3> 已有太多文章描述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誕生:1958年,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個創作小組,準備創作一首民族化的小提琴曲。浙江越劇團來的進修生何占豪,提議把越劇《梁祝》改成弦樂作品。這一提議得到了校黨委書記孟波的支持。因為弦樂系的同學只能寫出旋律,卻作不了大的協奏曲,于是正在作曲系讀大四的陳鋼加入進來。</h3><h3> 陳鋼起初并不情愿參加這個創作小組,因為那時候他正在準備他的畢業作品。而且生在音樂世家的陳鋼,對管弦系的小師弟小師妹搗鼓的東西,多少還有點看不上。但是他的老師丁善德說服了他,丁先生說:“這部《梁祝》,是要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做好了,也可以算你的畢業作品。”于是,不會拉小提琴的陳鋼,開始與越劇團二胡演員出身的何占豪,創作一部小提琴協奏曲。</h3><h3> 在1959年的5月27日,上海的蘭馨大劇院,十八歲的俞麗拿與音樂學院的樂團一起首演了這部小提琴協奏曲。在最后一個音符落下之前,一直站在幕后的陳鋼心里還非常沒底,但聽到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陳鋼熱血沸騰起來。</h3><h3> 首演獲得了巨大成功,觀眾太熱情,俞麗拿不得不與她的同學們把這部作品從頭到尾再拉一遍。</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有陳歌辛這樣一位天才的作曲家父親,陳鋼成為音樂家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陳鋼卻一再說,父親對他作曲技術上的直接指導并不是很多。</h3><h3> 陳鋼幼年時是跟隨一位匈牙利籍的鋼琴教師學習鋼琴,當時風華正茂的陳歌辛正處于創作的最旺盛階段,他并沒有刻意培養兒子。兒時的陳鋼非常怕那位嚴厲的匈牙利教師,在十四歲的時候,陳鋼就虛報年齡參了軍。</h3><h3> 但是命中注定要與音樂相伴的陳鋼,到了部隊里還是成為了一名文藝兵,并在195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h3><h3> 作曲方面,父親對他的影響主要是概念上的。陳歌辛是一個涉獵廣泛的雜家,他從小就跟兒子說,要用三只耳朵聽音樂,“一只耳朵聽古典音樂,一只耳朵聽現代音樂,一只耳朵聽流行音樂”,這種視野與概念的影響伴隨著陳鋼的一生。</h3><h3> 或許正是這方面的原因,在《梁祝》之后,陳鋼不斷地寫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苗嶺的早晨》、《金色的爐臺》和《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等。這些創作于“文革”中的作品,在那個年代是最受歡迎的。</h3><h3> 當時在上海交響樂團任首席小提琴的潘寅林,是這些作品直接的催促者。當時國外的經典作品都已經禁演了,流行歌曲不讓唱,潘寅林等人演奏的小提琴作品,成了音樂愛好者的最愛。</h3><h3> 陳鋼用他那敏銳的神經捕捉到人們的脈搏,“那個年代是抑郁的,我就寫光明,寫《苗嶺的早晨》;那時候人們是寒冷的,我就寫《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這些音樂溫暖了一個時代的心靈,它們怎么會不受歡迎呢?”</h3><h3> 有趣的是,許多人在那首《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的鋼琴伴奏中,發現了爵士樂的切分節奏,這段伴奏有效地烘托了曲子熱烈的氣氛,更成為小提琴曲創作中一個新穎動人的片段。</h3><h3>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音樂學院的課堂上,是不大會出現爵士樂的內容的,或許正是陳鋼血脈里流淌著的歌仙的血液,在創作的一瞬間澎湃起來,然后從指間滑落出這一段奇異的音符。</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芭蕾舞《梁祝》</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戲劇《梁祝》</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小提琴協奏曲《梁祝》</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雕塑《梁祝》</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繪畫作品《梁祝》</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梁祝》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文化符號</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嘉峪关市| 榕江县| 平凉市| 同仁县| 石门县| 武汉市| 凤山县| 微博| 定陶县| 黄大仙区| 察雅县| 家居| 卫辉市| 汉源县| 澎湖县| 忻州市| 郸城县| 石台县| 开封市| 蒙城县| 淮阳县| 新沂市| 望江县| 象山县| 天长市| 顺平县| 东光县| 延安市| 富源县| 古蔺县| 徐闻县| 马山县| 永城市| 会昌县| 闵行区| 准格尔旗| 大安市| 石景山区| 嫩江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