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新疆阿勒泰牧民轉場大遷徙

戚錦洪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上走得最多的是哈薩克人</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薩克人</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薩克人的歷史就是在游牧中譜寫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薩克人的繁榮就是在遷居中誕生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薩克民族用自己的雙腿丈量著世界</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追隨著生命的綠色</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薩克詩人·唐加勒克</p><p class="ql-block"><br></p><h1>新疆,我國土地面積最大的自治區,春夏秋冬都蘊藏著數不勝數的美麗風光,諸如耳熟能詳的哈納斯、禾木村、五彩灘、賽里木湖、喀拉峻、那拉堤等。然而,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動物大遷徙卻鮮為人知,如果不是新聞記者或者是攝影愛好者,很少有游客知道有動物大遷徙這一奇觀的存在,因為旅行社根本無法組團到這個窮山僻壤的地方游覽。</h1><h1>動物大遷徙即是人們所稱的“轉場”,是蟄伏了一個冬季的哈薩克牧民,攜家帶口,趕著自家的牲畜,從薩爾布拉克春秋牧場出發,遷徙到數百公里外的阿爾泰山脈深處的夏季牧場,到那里繁衍生息,接羔育駒;到了九、十月間,又趕著更多的牲畜回到原來的春秋牧場,蓄膘過冬,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保留著較為原始和古樸的游牧文化。</h1> <h1>2015年5月28日,我們幾位攝影師影好友一行7人在新疆烏里木齊市租了兩輛豐田越野車,驅車幾百公里去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拍攝哈薩克一年一度的動物大遷徙。</h1><h1>哈薩克動物的拍攝地點是位于中蒙邊境的紅山嘴薩爾布拉克古牧道,由于緊鄰蒙古國邊境,因此,若要前往這一地區必須辦理邊境通行證,否則一律不予準入。我們在福海縣的朋友達木大叔的協助下,辦理了邊境通行證后,立馬趕到紅山嘴薩爾布拉克牧民區,居住在當地牧民那簡陋的家里,或者是住在蒙古包里,但是居住環境真的不敢恭維,連洗澡的地方都沒有,這對于南方人來說真的是周身不舒服,而且睡覺的床被比較贓,衛生條件很差,想要去的朋友要做好思想準備呀!</h1> <h1>轉場開始的第一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牧民遷徙線路的古牧道始發點,各人獨自尋找拍攝位置,有的選擇在靠近路邊用中長焦鏡頭仰拍,有的則爬到半山腰,支好三腳架安裝了長焦鏡頭腑拍。一切準備就緒,剩下的就是靜候牧民趕著牛羊遷徒到來的那一刻。這里山巒起伏、道路彎曲、高低不平,高山與低谷的落差足有幾百米,我們首拍的轉場地點是落差較大的一個山坡,牛、羊、馬等牲畜是從山頂上下來的,當數百只牛羊從山頂上俯沖下來時,卷起的灰塵遮天蔽日,氣勢磅礴。</h1> <h1>“尋草而牧、逐水而居”是哈薩克游牧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在這條千年的古牧道上,成千上萬的牲畜組成的大大小小、色彩斑斕的遷徒隊伍,綿延數十公里,一撥接著一撥,源源不斷,浩浩蕩蕩。牛哞、馬嘶、羊咩,聲聲不斷;吆喝聲、馬鞭響、摩托嗚,此起彼伏,尤如奏響了一曲激昂的生命贊歌。如果不親臨現場,就很難想象到動物遷徙那氣勢磅薄的場景,也無法感受到哈薩克牧民為了生活而奔波的艱難歲月。</h1> <h1>據資料介紹,阿勒泰地區由南至北有十多條古牧道,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長、最完整的游牧遷徒路線。千百年來,他們趕著牛群、羊群、馬隊,牽著駝隊,舉家遷徙,追趕著生活的足跡。哈薩克牧民每年都要轉場兩次,周而復始,不變的是在同一條牧道反復遷徙,變化的是歲月的流逝。</h1><h1>對于攝影人來說,我們此時見到的是他們每天都趕著畜牲,沿途餐風露宿,會感受到他們游牧生活的艱辛,然而,感受最多的側是哈薩克牧民那種勤勞、勇敢、樂觀的精神,以及佩服他們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的生活方式!</h1><h1><br></h1><h1><br></h1> <h1>要想拍好轉場的照片,就必須開著越野車不斷轉換拍攝點,跟隨著它們一起“轉場”,最好是在早晨或傍晚選擇山坡陡峭的地方,站在逆光或側逆光位置等候它們的到來。這一處埡口可能是遷徒中最難走的一段路吧,埡口兩旁聳立的山峰夾著一條長約一、二公里、寬兩三米的弓形牧道,亂石阻塞,崎嶇不平,不要說車輛難通過,就連牛羊也很艱難地翻過,況且隊伍龐大的牛羊前呼后擁地“羊從眾”似的蜂擁而過,有的則干脆爬上道的山峰從巖石上通過。無法用更確切的語言來表達這種場景,只可惜此時沒有陽光,未能捕捉到光影下羊群奔跑而卷起滾滾煙塵的震撼畫面。</h1><p class="ql-block"><br></p> <h1>據說轉場之路要走幾百公里的崎嶇山路,每天至少走四五十公里,持續行走十多天。輾轉路上,一隊隊負重的駝隊,一群群奔走的牛羊,每一個蹄印都表現出遷徒的沉重和牧民的艱辛。古往今來,哈薩克牧民世世代代都行走在這千年的古牧道上,或許,這就是哈薩克民族的魂吧!</h1> <h1>由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讓牧民定居的政策,采取傳統的方式轉場或許已越來越少了,現在有牧民已開始雇用汽車將老人和孩子及所需的生活用品提前運送到目的地,只需攜帶轉場途中的食物和帳篷就可以了,如果這樣,原生態的牧民大遷徙就將成為一段永恒的歷史瞬間···。</h1><h1><br></h1><h1>圖/文 戚錦洪 </h1><h1><br></h1><h1>(2015年6月攝于新疆薩爾布拉克古牧道)</h1><p><br></p> <h1><br></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永善县| 静安区| 新乡市| 澳门| 东安县| 西青区| 嘉祥县| 赞皇县| 调兵山市| 嘉善县| 富顺县| 梓潼县| 遂平县| 余姚市| 沿河| 富源县| 平南县| 汉沽区| 新泰市| 西和县| 郯城县| 东城区| 封丘县| 斗六市| 龙海市| 达日县| 公主岭市| 安宁市| 房产| 吉水县| 丰顺县| 皮山县| 高平市| 仪征市| 荃湾区| 襄垣县| 交口县| 铜山县| 莱阳市|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