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提到江南 ,總會想到周莊……</p> <p>“水鄉(xiāng)小巷多,人家盡枕河”。在周莊古鎮(zhèn)上行走,步伐需緩,因為在這小小的古鎮(zhèn)里藏著太多過往的故事,百年的石板路,古老的民居沿河而建,上百個千姿百態(tài)的古河埠講述著這里曾有的繁華。</p><p><br></p><p>我真想用筆來畫出水鄉(xiāng)的古老,可惜只停留了一個晚上,只能用鏡頭來刻畫了……</p> <p>周莊雖說是江南六大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中,面積最小的,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體驗的內容也不少。古鎮(zhèn)的人文古建,水鄉(xiāng)美食,非遺體驗,鄉(xiāng)村農家樂等,仍在記憶中……</p> <p>周莊位于蘇州城東南,昆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莊境內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稱搖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畝捐于當?shù)厝K聻樗拢挤Q周莊,元代中期,沈萬三利用周莊鎮(zhèn)北白蜆江水運之便,通番貿易,周莊因此成為其糧食、絲綢、陶瓷、手工藝品的集散地,遂為江南巨鎮(zhèn)。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為周莊鎮(zhèn)。</p> <p>周莊鎮(zhèn)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xiàn)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jīng)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p> <p>周莊雖歷經(jīng)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風貌和格局。雖不及意大利威尼斯的壯觀和宏偉,但卻是別有情致,周莊環(huán)境幽靜,建筑古樸,全鎮(zhèn)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筑,僅有0.4平方公里的古鎮(zhèn)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p> <p>同時,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全鎮(zhèn)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zhèn)一體,呈現(xiàn)出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大陸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澤國。波光粼粼的水巷,小船輕搖,綠影婆娑,返樸歸真的小鎮(zhèn)風情,會令游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元代名句: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輯好夷游。</p> <p>據(jù)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chǎn),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但那時的貞豐里只是集鎮(zhèn)的雛形,與村落相差無幾。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于此,人煙才逐漸稠密。</p> <p>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潯遷徙至周莊東面的東宅村(元末又遷至銀子浜附近),因經(jīng)商而逐步發(fā)跡,使貞豐里出現(xiàn)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zhèn)。</p> <p>到了明代,鎮(zhèn)廓擴大,向西發(fā)展至后港街福洪橋和中市街普慶橋一帶,并遷肆于后港街。</p> <p>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柵一帶漸成列肆,商業(yè)中心又從后港街遷至中市街。這時已衍為江南大鎮(zhèn),但仍叫貞豐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zhèn)。</p> <p>另有資料,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于此,周莊的歷史就顯得更加悠久。在鎮(zhèn)郊太師淀中發(fā)掘到的良渚文化遺物,也證明了這一點。</p> <p>周莊元代時屬蘇州府長洲縣。明代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清初復歸長洲縣。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周莊鎮(zhèn)因元和縣一分為二,約五分之四屬元和縣(今吳縣市)。五分之一屬吳江縣(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甪直鎮(zhèn)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澄湖、黃天蕩、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qū),幾乎有半個縣的范圍。</p> <p>周莊由原來的小集迅速發(fā)展為商業(yè)大鎮(zhèn),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fā)跡很有關系。沈萬三利用白蜆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yōu)勢,出海貿易,將周莊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yè)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最突出的產(chǎn)品有絲綢、刺繡、竹器、腳爐、白酒等。</p> <p>周莊,悠遠的歷史,給古鎮(zhèn)造就了諸多勝景。著名建筑學家羅哲文盛贊周莊“不但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p> <p>周莊,是一座江南小鎮(zhèn),有“中國第一水鄉(xiāng)”之譽 ,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qū)。周莊位于蘇州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于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周莊歷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風貌,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是中國水鄉(xiāng)文化和吳地漢文化的瑰寶。 周莊民居古風猶存,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p> <p>“三分水,二分橋,一半是舊城”。水巷、拱橋、石板街、古屋構成了周莊水鄉(xiāng)特有的風貌。鎮(zhèn)內河汊縱橫,四條水道將古鎮(zhèn)分割為“井”字型,形成八條長街;小小周莊,就有14座石橋,分別建于元、明清三代;鎮(zhèn)上的建筑,古色古香,粉墻花窗,傍水而建,全鎮(zhèn)近千座民居中明清及民國初年建筑占一半以上;這些形成了周莊獨特的風景。</p> <p>外婆橋前上的街道,都是石子鋪成的,很狹窄。旁邊是民宅的高墻。晚上很安靜,走在碎石路上,會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很有意思。</p> <p>周莊的河道是江南水鄉(xiāng)有中最窄的,但小巧精致,濃縮的全是精華。</p> <p>周莊現(xiàn)存的14座古橋,每座風格都不一樣,各具特色,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風景畫。</p> <p>有河有街必有橋。周莊古橋多,且橋橋相望,橋橋相連,至今仍保存著建自元、明、清代的石橋。</p> <p>坐在船上游覽,穿橋過洞,頗有情趣。</p> <p>如果不是這古樸秀雅的明清民居,這一片流水也算平常,如果不是這一片流水的生機無限,那青瓦白墻原也顯素淡。</p> <p>在這里,全鎮(zhèn)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就這樣“小橋、流水、人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p> <p>古鎮(zhèn)區(qū)內河道呈井字型,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橫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橋梁,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xiāng)之美”,海外報刊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xiāng)”。</p> <p>有人說:有一種生活叫周莊,有一種稱呼叫水鄉(xiāng)。妙哉……</p> <p>踏上石橋,周莊頓時立在面前,街道古屋參差著,逶迤著,摩肩接踵地向你涌來,橋下的水流淌得如靜止一般,古橋、水巷、老宅燈影,交織如畫,倒影在河面上。</p> <p>眼前這些長街曲巷,古樸中透著似曾相識的親切,那親切又翳著一層久違的新鮮。</p> <p>從高處俯瞰周莊,湖水恰將周莊環(huán)抱入懷。湖水潺緩,雖沒有河流的湍急、大海的善變,卻有它獨特的味道。偶爾湖上劃來一支櫓船,搖櫓人有力的臂膀、櫓船發(fā)出的節(jié)奏分明的吱吱聲與湖水交織成一曲動靜互融的戀曲。</p> <p>周莊的人淳樸善良,樂于助人。如果你在古鎮(zhèn)迷了路,去問問那些當?shù)氐木用瘢还苣信仙伲紩崆榈貫槟阋贰_@兒的人,讓你感到親切。</p> <p>行走在周莊古樸而清秀的風景畫中,漫步小河兩岸,白墻黑檐的江南民居,不時見到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婦女在岸邊搓洗衣服。</p> <p>舊時石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見識世道興衰。尋得清代民居,如春日繁花簇擁在河道兩岸,清澈的河水從身邊流過,唱著回味無窮的水鄉(xiāng)情歌。</p> <p>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xiāng),保留了全人類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p> <p>人文周莊古鎮(zhèn) </p><p>古韻魅力水鄉(xiāng)</p><p>咫尺往來,皆須舟楫 </p><p>河埠廊坊,小橋流水</p><p>嘆古今 </p><p>問自然,未有絕罕此跡</p> <p>周末,逃離城市,帶著對夏日周莊的無限美好想象,我己是第五次來到這中國的第一水鄉(xiāng)……</p> <p>如果你有機會住宿,一定不能錯過周莊的黃昏和清晨,洗去日間的喧囂與繁華,那時的周莊呈現(xiàn)給你的是古樸、真實的美。</p> <p>天涯一煙,而那夜的周莊,卻如同清澈的流水,時時在我夢里流淌——水墨畫般的小橋,通透靈動的河水,從撒落了一地唐詩宋詞的黛瓦深巷中走出來的、如月般的江南女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焦作市|
辰溪县|
图片|
清河县|
南投县|
彰化市|
遂川县|
额济纳旗|
松阳县|
土默特右旗|
洞口县|
公主岭市|
武清区|
德保县|
新疆|
陆河县|
锡林郭勒盟|
黎城县|
蒙阴县|
米泉市|
常山县|
雷山县|
涞水县|
徐汇区|
南岸区|
韩城市|
迁安市|
繁昌县|
南丹县|
元阳县|
连山|
新绛县|
盖州市|
丹巴县|
富川|
塔城市|
深泽县|
贵南县|
吐鲁番市|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