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正月十六燎百病</h1><h1> 在陜北的正月,幾乎每天都有習俗和講究,這些民俗現代人稱它為迷信,而且隨著進城的步伐,一些風俗習慣已經遺棄了。</h1><h3></h3><h1> 正月十六燎百病這個習俗大家還記得嗎?每年的正月十六這天,陜北的農村里,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來,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今天一天的生活都是圍繞著撂百病主題展開的。每一項活動都極具儀式感。婆姨們在農村始終家庭瑣碎事情的執行者。她一起來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排一家的上午飯食,而正月十六這天陜北家家戶戶上午的食譜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吃扁食,我們現在稱做餃子。捏扁食的寓意是把瘟疫百病的口捏住不要再害人,然后放鍋里煮熟吃了,這樣也就消滅了災病。</h1><h1> 吃過扁食,婆姨女子們就開始了大掃除。一般是將家里各人穿的衣服,鋪的床單進行一次清洗,晾曬。這叫洗百病。 </h1><h1> 然后開始收拾家,她們會將炕席揭開,打掃炕底,窯里角角落落圪里圪垃徹底干凈地清掃一遍,包括院子也打掃的干干凈凈。這叫掃百病。</h1><h1> 而家里的主人,男人們則要么安排家里的二卜榔后生,要么親自扛了老镢頭,肩挎麻繩,去山里砍格針、檸條,準備晚上的煙火。大家青睞格針、檸條的原因是,這樣的柴有油性,火硬。這樣家里有勞壯力就會砍回一大堆的格針、檸條,有的直接從腦畔上將一堆格針、檸條,山一般地滾下來,咚一下就從窯面上掉到院里。免不得婆姨家里一陣驚咋,看!狼武小子。有的愛好男人則將干樹枝整的齊齊一捆從鹼畔下背回來,靠了碾磨一放,順勢就橫置在院里 ,摸摸額頭的汗,一臉的成就感,一臉的滿足感。有的家庭,男人出門在外工作過年也不得回來,就只能依靠還弱小的兒子也去山里弄點柴火回來,這時,往往,這些肩嫩的小子們沒有力氣砍粗壯的格針檸條,只能砍些黃蒿草,看似一堆的回來充數。更有家里兒子還小,靠不上勞力,就只能在溝溝畔畔揀拾一些干樹枝湊數。反正晚上的煙火一定是要打的,柴最好是野外砍拾的,這樣據說干凈。</h1><h1> 打煙火的柴準備好了。大家就會這家看看,那家走在,看誰家的柴準備的旺瘋,預論著誰家今晚能打個足勁的大煙火。婆姨女子們這時也歇下了,她們也會出去串串,說這是撂百病。</h1><h3></h3><h1> 天一黑下來,孩子們可就按耐不住了,一個勁地催促大人們 能開始打煙火了。煙火打著了!那些備足柴火的院落,火焰丈二高,如果誰家的火頭能高過窯腦畔,這個煙火是打好了!這時,婆姨們會抱著事先準備好的家人衣服出來在火堆上烤。如果有家人在外沒回來的,就會拿著他的枕頭代表了本人來烤,一邊烤一邊口中念念有詞:烤利身,烤干凈,滿年四季不害病。而后生們便直接從火堆這邊一躍而過,跳到火堆那邊。大家一個接著一個地飛躍,一邊挑一邊嘻嘻哈哈,也是嘴里哼著,烤百病烤干凈……待火焰下去,婆姨們又會從家里拿出一些饃饃,甜糕放火堆里烤 ,黑焦火燎的逼著家人每人吃一點,說吃了這滿年四季不害病了!最后火逐漸熄滅,大人們帶頭讓家人都就地揀兩根柴棒當筷子從火堆里舉拾一枝帶火星的柴,說這是火蝎子,舉著扔到溝底,意味著扔百病。至此,消災消難,瘟疫驅散,一年的防瘟防病愿景以這一天莊重的儀式表達完結。</h1><h3>2020年正月十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石泉县|
铜鼓县|
潍坊市|
科技|
梨树县|
吉水县|
育儿|
肇州县|
安仁县|
阿克苏市|
景泰县|
伽师县|
三门峡市|
花莲县|
濉溪县|
民权县|
洪雅县|
鱼台县|
宁波市|
乐业县|
仪陇县|
秭归县|
青岛市|
巧家县|
申扎县|
左云县|
乌鲁木齐市|
永福县|
磐石市|
南溪县|
茂名市|
东平县|
鹤岗市|
太谷县|
滨州市|
凤凰县|
额尔古纳市|
甘孜县|
建始县|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