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近幾年,我留意觀察紀錄自家及周邊生態環境變化的物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城鄉的生態環境逐漸形成良性循環,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漸改善,人與野生動物的距離逐漸縮短,逐漸和諧。我與鳥的關系越來越融洽,多種鳥類來我們住宅樓周圍的茂密樹林中棲息,那時清晨的鳥鳴聲清脆悅耳,像民樂演奏把人吵醒;一種白頭鳥喜歡秋天來吃我們花盆栽培的金桔果子,冬天來吃我們陽臺晾曬的臘肉香腸;春夏之交鳥兒來我家筑巢孵化。以下記錄的是近幾年鳥類動物來咱家筑巢繁衍的故事。</b></h1> <h1><b>一、 2011年4月,斑鳩來家繁衍的美好時光。</b></h1> <h3> 2011年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在家窗戶拍攝的戶外樹上一對斑鳩過夜的照片。</h3> <h3>我在沙坪壩住宅一窗戶的外景。</h3> <h3> 斑鳩來家繁衍的環境,一對斑鳩在2011年4月初,在我家書房外的這個窗戶花架上的空調壓縮機下面靠墻的花盆上筑巢。</h3> <h3> 2011年4月5日,這天早上突然發現我家書房窗戶外的花架上,靠墻邊一盆蘆薈植物上住進了一只斑鳩,這是一種珠頸斑鳩。估計是二天前筑的巢,正好在空調外機下面可避風遮雨。斑鳩在筑巢時還叼來了一只塑料袋放在窩邊準備下雨使用。第二天早上開窗就看見窩里斑鳩下了一個蛋。</h3> <h3> </h3><h3> 2011年4月10日,近距離拍攝時斑鳩飛走了,發現窩里又多了一個蛋,比第一個蛋要大一點,約為2.3cmX2.8cm。剛產下的蛋比較透亮。</h3> <h3> 2011年4月13日,連續幾天兩只斑鳩夫妻輪換晝夜孵化鳥蛋,后來發現多數時間是雄性斑鳩在孵化。</h3> <h3> 2011年4月18日,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孵化,斑鳩蛋的顏色已發生了變化,不那么透亮了,說明蛋里斑鳩的胚胎在逐漸發育成雛鳥。</h3> <h3> 2011年4月23日,連續幾天兩只斑鳩夫妻輪換晝夜孵化鳥蛋,后來發現多數時間是雄性斑鳩在孵化。</h3> <h3> 2011年4月25日,二只雛鳥全身絨毛,左邊是第一個蛋孵出的,要小點。但是沒有看到蛋殼,估計是被親鳥(大斑鳩的統稱)吃了。</h3> <h3>2011年4月25日,母斑鳩呵護著小斑鳩。</h3> <h3> 2011年5月1日,親鳥守護雛鳥。</h3> <h3> 2011年5月3日,雛鳥長的更大了,兩個雛鳥已擠滿了鳥巢。</h3> <h3> 2011年5月3日,親鳥每天上午九點多鐘和中午一點多鐘給雛鳥喂食。</h3><h3> </h3> <h3> 經觀察,斑鳩父母每天二次輪流出去采食后回來喂小斑鳩,小斑鳩的嘴插入大斑鳩的嘴里。大斑鳩也稱為親鳥,到樹上或地面覓食植物的種子及少量昆蟲等經嗉囊消化后制造出一種黃色的粒狀食物,叫“鴿乳”,喂給雛鳥。</h3> <h3> 這是斑鳩“媽媽” 采食回來,給寶寶喂食的視頻。</h3> <h3> 2011年5月3日,由于兩個雛鳥就裝滿了鳥巢,大斑鳩只好站在窩邊的植物上,放心的守護著雛鳥。</h3> <h3> 2011年5月3日,親鳥喂食后嘴上還殘留有黃色的“鴿乳”,注視著周圍動靜。</h3> <h3> 2011年5月3日,雛鳥長的更大了,兩個雛鳥已擠滿了鳥巢。</h3> <h3> 2011年5月4日,親鳥喂完“鴿乳”后。</h3> <h3> 2011年5月4日,親鳥出去采食后,兩只雛鳥在嬉戲。<br></h3><h3><br></h3> <h3> 2011年5月4日,親鳥出去采食后,兩只雛鳥嬉戲累了靜靜的休息。</h3> <h3> 2011年5月5日,斑鳩爸爸來了的“全家福”。</h3> <h3> 2011年5月5日,兩只雛鳥長的更大了,鳥身已超出了鳥巢。</h3><h3><br></h3><h3><br></h3><h3><br></h3> <h3> 2011年5月5日18:22拍攝,斑鳩媽媽回來了的“全家福”。</h3> <h3>2011年5月5日,斑鳩媽媽回來了的“全家福”。</h3> <h3> 2011年5月6日,小斑鳩兄弟倆靜靜地呆在窩里。</h3> <h3> 2011年5月6日,雛鳥吃飽后,老大展翅練習飛翔。</h3> <h3> 2011年5月6日15:01拍攝,斑鳩媽媽又回來了,另一只小斑鳩躲在親鳥的身子下,斑鳩媽媽似乎在對老大說,你應該出去闖蕩了。到17:30,雛鳥老大飛走了,勇敢地闖蕩江湖去了。</h3> <h3> 2011年5月7日8:27拍攝,親鳥就在巢外約3米遠的樹上呼叫,就是不去喂幼鳥。</h3> <h3> 2011年5月7日14:10拍攝,幼鳥一天未進食了,似乎感覺有些餓了,試著飛翔,但它膽小不敢出巢,只有忍受饑餓了。</h3> <h3> 2011年5月7日19:02拍攝,小斑鳩父母就是不來喂食,雙雙在巢外約80米的樹上監視著它,似乎是說,你該出巢自立了。</h3> <h3> 2011年5月8日8:08,這只幼鳥昨晚又只身過了一夜,我們看它可伶,給它食物又不吃。8:10在我的幫助下,終于飛出巢,到大自然中去了。</h3> <h3> 2011年5月8日8:11拍攝,鳥飛巢空,只留下了一片鳥糞和美好的回憶</h3> <h1> 這是當時重慶商報對這事的報道。</h1><p><br></p> <h1><b>二、2012.4.22 麻雀孵化</b></h1> <h3> 2012年4月22日,大學城虎溪花園一樓頂上菜地里麻雀孵化的一窩雛鳥,個個張口待食!</h3> <h1></h1><h1><b>三、2015.5 鴿子孵化</b></h1> <h3> 2015年5月9日,重慶大學城虎溪花園四棟某單元九層樓,我家入戶花園一間房未裝空調壓縮機的位置,估計五一節前野鴿子就在里面安家了,鋪窩下蛋,這是鴿子的生態環境照片。</h3> <h3> 2015年5月9日,野鴿子幾天前在里面下了二個蛋,看這蛋的顏色,估計有一個星期了。</h3> <h3> 2015年5月9日,這只野鴿子正在孵化。鴿子不如斑鳩大方,比較怕人,一聽見聲音就飛出去了。加之墻壁上有木質百葉片柵欄隔著,照像很不方便。</h3> <h3> 2015年5月15日,一個星期后,二只小鴿子已經孵化出來,估計有二三天了,一大一小,好可愛啊!</h3> <h3> 2015年5月22日,破殼約十天后的小鴿子,絨毛顏色不那么鮮艷了,并且可以看出小鴿子先天不足,瘦小有點無精打彩。</h3> <h3> 2015年6月11日,出殼約二十天后的幼鴿,仍是一大一小。</h3> <h3> 2015年6月11日,出殼約20天后的幼鴿,仍是一大一小。</h3> <h3> 2015年6月19日,黑色的大鴿子已經出巢,回歸大自然了,出世40天后先天不足的小鴿子夭折,也可能是病死 ,有幾天了,尸體發硬。因為我們沒有住在那里,一個星期才去一次,可能死了幾天了1。趕快消毒后,把鳥尸弄出來埋到外面的土里。把里面的鴿子糞也陶出來處理掉,原地打掃干凈并消毒。</h3> <h3> 2015年6月19日,小鴿子夭折,兄長大鴿子不愿離去,守護在窗前,有義氣有感情。</h3> <h3> 2015年6月19日,夭折的鴿子家族在此盤旋不愿離去。</h3> <h3><b>四、2016年 4月 黑八孵化</b></h3> <h3> 2016年4月23日,在重慶沙坪壩重大C 區住宅樓的窗臺花架上,黑八在一只塑料桶里筑巢下了五個蛋,中景圖片,能看到部分環境。</h3> <h3> 2016年4月23日,在重慶沙坪壩重大C 區住宅樓的窗臺花架上,黑八在一只塑料桶里筑巢下了五個蛋,特寫鏡頭,能看清黑八蛋上的花紋。</h3> <h3> 2016年4月27日,黑八在塑料桶的窩里孵化五個蛋。黑八鳥比較怕人,發覺稍有驚動立即飛離。</h3> <h3> 2016年4月27日,黑八在塑料桶的窩里孵化五個蛋。換了個身位,非常警惕。</h3> <h3> 2016年4月27日,黑八在塑料桶的窩里孵化五個蛋,下午又換了個位置,非常警覺。</h3> <h3> 2016年4月27日,黑八在塑料桶的窩里孵化五個蛋。半夜用閃光燈拍攝,可能驚動了它。第二天就不見了黑八的蹤影,從此黑八就拜拜了,五個黑八卵也完蛋啦,只好作了肥料。這窩黑八孵化繁衍失敗,主要是因我拍照打擾它造成的,應負主要責任。</h3> <h1><b>五、 2016年5月 鴿子孵化</b></h1> <h3> 2016年4月30日,仍然是大學城虎溪花園的我家,還是原來地方,今年野鴿子又來鋪窩下蛋了,還是下了二個蛋,估計鴿子已孵化幾天了,鴿蛋已不怎么透亮了。</h3> <h3> 2016 年 5 月13 日,我們還是一個星期才上去一次,沒有住那里,近半個月時間,二只小鴿子就孵化出來了,看樣子這對雛鴿發育正常。</h3> <h3> 2016 年 5 月13 日 ,我們一開窗戶,里面的大鴿子馬上就飛出去了,飛到對面的樓上遠視著我們。</h3><h3><br></h3> <h3> 2016 年 5 月21日 ,又隔一個星期后去看它,碰到大鴿子正飛離柵欄。</h3> <h3> 2016 年 5 月21日,一個星期后的鴿子生長狀況。</h3> <h3> 2016 年 5 月27日,又一個星期后的鴿子生長狀況。</h3> <h3> 2016 年 6 月3 日,又一個星期后的鴿子生長狀況。</h3> <h3> 2016 年 6 月8日,又一個星期后的鴿子生長狀況。</h3> <h3> 2016 年 6 月8日,又一個星期后的鴿子生長狀況。</h3> <h3> 2016 年 6 月12日,幼鴿出巢后的鴿子空窩。</h3> <h1><b>六、2019年1月 黑天鵝</b></h1><h3>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數年來堅持人工養殖黑天鵝,在縉湖和云湖中搭建鵝屋,配備專人飼養和管理,為黑天鵝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有二只黑天鵝從2019年1月開始,已陸續數次成功孵化繁衍后代。</h3> <h3> 2019年2月3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縉湖,黑天鵝和鴨子形影不離,給校園增添了生氣。</h3> <h3> 2014年在縉湖修建的鵝房。</h3> <h3> 2018年在云湖修建的鵝屋。</h3> <h3> 2019年2月3日,縉湖和云湖中時常有野鴨子出沒。</h3> <h3> 2019年2月3日,市民在虎溪校區縉湖觀賞黑天鵝。</h3> <h3> 2019年2月3日,市民在虎溪校區縉湖岸邊與黑天鵝零距離接觸。</h3> <h1><b> </b></h1><h1><b><br></b></h1><h1><b> 黑天鵝第一窩孵化</b></h1> <h3> 2019年1月上旬,重大虎溪校區的一只黑天鵝在圖書館前的荷塘中筑巢產下四個蛋,并且于14日成功孵化出一只幼鵝,窩里還有一個報廢的蛋,一個蛋掉入水中,一個蛋送到有關部門人工孵化失敗。</h3> <h3> 2019年1月28日,雌雄黑天鵝守護著剛出世不久的幼鵝。</h3> <h3> 2019年1月28日,雌雄黑天鵝守護著剛出世不久的幼鵝。</h3> <h3> 2019年2月3日,黑天鵝媽媽高興地在窩里展翅迎接出去游玩歸來的幼鵝。</h3> <h3> 2019年2月3日,黑天鵝媽媽在水塘里訓練小天鵝的生存技能。</h3> <h3> 2019年2月3日,黑天鵝父母帶著這個第一窩的“獨生子”、“幸運兒” 在水塘里游玩。</h3> <h3> 2019年2月3日,黑天鵝父母帶著這個第一窩的“獨生子”、“幸運兒” 在塘里覓食、游玩。</h3> <h3><br></h3><h3><br></h3><h3><br></h3><h1><b> 黑天鵝第二窩孵化</b></h1> <h3> 2019年4月12日,還是在這個水塘里,還是這對黑天鵝“夫妻”,三天前又孵化出4只小天鵝,這次成功率100% ,黑天鵝媽媽阿護著可愛的小天鵝。</h3> <h3> 2019年4月12日,黑天鵝“全家福”,窩里是黑天鵝“媽媽”和四只幼鵝,水里左邊是黑天鵝“爸爸”,右下是上一窩的“獨子”。</h3> <h3> 2019年4月12日,黑天鵝全家共進“早餐”,在水塘里吃工人剛丟的菜葉。</h3> <h3> 2019年4月12日,黑天鵝一家“早餐”后,在水塘里暢游。</h3> <h3> 2019年4月12日,黑天鵝一家“早餐”后,在水塘里暢游。</h3> <h3> 2019年7月7日,三個月后黑天鵝一家在云湖岸邊覓食、游玩,小天鵝長大了。請仔細瞧,照片左上遠處是黑天鵝“父母”,中間四個是小天鵝,右下這只黑天鵝是第一窩的“獨子”,也算是這家的長子,它們配合得很好。</h3> <h3> 2019年7月7日,天下著雨,雨點打在水面濺起波紋,黑天鵝一家在云湖覓食、游玩。“長子”呆在遠處站崗執勤。</h3> <h3> 2019年7月7日,黑天鵝一家暢游云湖。黑天鵝“父母”帶領全家游向遠方,中間四個是寶貝小天鵝,最后老大“長子”收尾、壓陣,你看它們安排組織得多好!</h3><h3> </h3> <h3> 不幸的是,這個“長子”(上圖右下這個大點的黑天鵝)今年春節前夕被狗咬死,1月19日中午,我還在校園里縉湖邊的馬路上駕車為它讓過路;不久它的那四只黑天鵝“兄弟”也飛離虎溪校區(上圖左上和中間這4只麻的黑天鵝,還沒有長大顏色還沒變黑)。2019年7月7日拍攝。</h3> <h3> 后來單位又去找回來二只黑天鵝(上圖),現在已經長大了,羽毛也變黑了,嘴殼也變成紅澄色了。圖片2020年2月13日拍攝。</h3> <h3><br></h3><h3><br></h3><h3><br></h3><h1><b> 黑天鵝第三窩孵化</b></h1> <p> 2020年1月中旬,還是那對黑天鵝“老夫妻”又繁殖了一窩,產下四個蛋成功孵化出三只幼鵝,拍照時快滿月了,黑天鵝“父母”在水塘里訓練幼鵝的覓食能力。</p> <h3> 2020年2月13日,這一家黑天鵝上午在水塘里玩膩了,下午爬上岸到草坪里玩耍覓食。</h3> <h3> 2020年2月13日,對這窩小黑天鵝,學校倍加愛護,專門安排有保安24小時值守。</h3> <h3> 2020年2月13日,執勤保安跟著黑天鵝轉移。</h3> <h3> 2020年2月13日,執勤保安阻止黑天鵝往遠處跑。</h3> <h3> 2020年2月13日,黑天鵝一家往水塘里移動。</h3> <h3> 這二只老黑天鵝在這水塘里繁殖了三窩(代)共八只黑天鵝了。它們進入水里如魚得水,自由自在。</h3> <h3> 2020年2月13日下午,游蕩在回家路上。</h3> <h3> 這就是他們的家(窩),窩里還有一只孵化失敗的蛋,晚上它們才回窩,白天有一只烏龜值守。</h3> <h1><b> </b></h1><h1><b> 后 記</b></h1><h3><b> 無數事實證明,保護野生動物,可以促使生態平衡,也許可能避免災難。本集作品為紀念世界愛鳥日(4月1日),因新冠病毒疫情而提前制作發布。</b></h3><h3><b> END </b></h3><h3><b> 宋明琨攝影制作</b></h3><h3><b> 2020.02</b></h3><h3><b> </b></h3><h3><b><br></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阿城市|
郴州市|
临汾市|
东阳市|
奇台县|
扎兰屯市|
延长县|
丹棱县|
桂东县|
锡林浩特市|
监利县|
阿荣旗|
黔西县|
太谷县|
华阴市|
九江县|
石渠县|
耿马|
根河市|
嵊州市|
宣恩县|
沙湾县|
普陀区|
罗山县|
隆昌县|
体育|
抚顺县|
郓城县|
澄迈县|
尼勒克县|
晋中市|
固安县|
康平县|
手机|
肃南|
峨边|
晋中市|
环江|
娄烦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