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健康真的很簡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許建國學習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本集課程中,郭文斌老師主要講"健康其實很簡單"這個關系到每一個人的話題,自己也有深切地體會一一健康真的很簡單!幾年來,行走在學習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體會頗深,收獲多多。</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健康關鍵在轉念</b></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好多覺悟是在實際生活中才能體會到的。我在學生時代時曾對毛主席提出的"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三好學生標準感到納悶。難道身體好能算一好嗎!即使算,能擺在第一條嗎?后來,又對幾個類似的提法感到不解:</p><p class="ql-block"> 一是毛主席有一題詞:健康第一。</p><p class="ql-block"> 二是大思想家愛默生說: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p><p class="ql-block"> 三是圣經上說:一個星期的開頭應是星期天,星期六叫周末。意思是說人類總是先休息一天才開始工作。</p><p class="ql-block"> 這些說法實在有點怪,是不是大人物們把道理搞顛倒啦?待我過了青少年,到了中年,自己一身病的時候,我才知道是我自己可笑!</p><p class="ql-block"> 機器先要加油充電才能發動,做生意先有本錢才能盈利,人必須有充足的睡眠與營養才能工作,健康正是人的動力源泉!健康幾乎就等于生命,要健康就是要命。沒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健康才是人生真正幸福的根本。這么樸素而偉大的真理,我居然花費四十多年才悟到!正所謂:“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視健康。”</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圖:2000年3月母親十周年紀念日八兄</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妹相聚!如今再相聚只能是至多6人(下圖)</span></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2016年9月6日于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山</span></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接觸傳統文化后,明白注重健康也是孝親的起點。《孝經》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身體、毛發與皮膚屬于父母,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本人于2011年暑假,參加蘇州市傳統文化論壇時,為何會痛心得淚流滿面?我兄妹8人,大哥今年已79歲,本人排行老七也57歲。在那艱苦的年代,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吃盡了人間苦,母親1990年去世,近70歲;父親1994年去世,近80歲。我的二哥1994年47歲時腦溢血后遺癥,2003年57歲去世;大姐身體一直不好,2009年春節前不足60歲去世。二哥和大姐沒有父母吃苦多,且生活條件要比父母好得多,為何沒有父母壽命長?事實證明:壽命與生活條件的好壞沒有太直接的關系。我就在想,自己也年過47歲,身體又這么地糟糕。假若,人生為了名利而世俗地活著,身體一旦暴發重病,或失去生命,人生就這么悲慘和短暫嗎?人生若沒了健康和生命還有什么?生活中為了所謂的面子、交易、友誼,進而以健康為代價是不上算的,非人道的,也是最愚蠢的!</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圖2010年暑假前的生命狀態!下圖</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學習和踐行國學后,僅體重減少30斤!</span></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二、健康真的很簡單</b></p><p class="ql-block"> 上面兩幅照片,反映了我在一個時期的身體變化,2011年之前僅體重就嚴重超標,而且有嚴重的"三高癥"、心臟病、肝病等等,一身的病,每天得吃三頓保命的藥(因為,西醫的觀點:"三高癥″要終生用藥)。2011年始,真正踐行傳統文化后,開始健康生活,努力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一年后僅體重就減少30余斤。2012年8月7日通過一個老中醫的檢查,身體健康全面恢復,至今八年多來沒感冒過,從沒再找醫生開過藥。健康真的很簡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三、健康關鍵在習慣</b></p><p class="ql-block"> 學習傳統文化這十年,真的是轉運的十年!是改命的十年!是恢復健康的十年!改命的關鍵在于放下對名利的追求,樹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因為,身體健康的前提是心理健康,不為名利所累!中醫講平人不病,心平氣和是健康的基礎,如何才能心平氣和?持續學習圣賢之學,讓自己活明白、好好活一一放下名利,去除虛榮,愛敬存心,以誠待人,敬畏天地,讓自己真實坦然地活著!在此基礎上還要著力于改變一切不良的生活習慣,做到依道生活。</p><p class="ql-block"> 第一,食飲有節。</p><p class="ql-block"> 1、吃一一堅持以素為主,多年來很少主動去夾一塊肉吃,尤其注意晚餐盡量不參加飯局,少食或不食的堅守。沒再吃過一次方便面類垃圾食品,因為專家講:一包方便面中的防腐劑、色素、毒素等有害身體的元素,需要肝臟30多天才能排完。方便面是在極不方便時才吃一次,多少家庭把它當成主食。家庭做飯不用所謂的養舌頭的調料,在飯店吃飯也盡量不讓添加。</p><p class="ql-block"> 2、喝一一多年來,盡量不喝酒,若拒絕不了,一般白酒不超過3兩。專家說喝白酒三盅是人參,喝三兩就是毒品。之前幾乎是天天不少于六兩以上呀!近八年來超3兩的次數,不會超過30次。也從不喝任何飲料,白開水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起居有常。</p><p class="ql-block"> 2010年之前在教育局工作,難免應酬多,經常喝酒過量,甚至打牌熬夜,不能按時休息和起床,對自身的健康處在無知的狀態!踐行傳統文化這十年來,基本養成了良好的生活規律:</p><p class="ql-block"> 1、按時起床一一基本做到冬季五點半前起床,夏季五點前起床。</p><p class="ql-block"> 2、及時休息一一基本做到晚上十點半前休息,盡量保證十一點前進入深睡眠。</p><p class="ql-block"> 第三,完善習慣。</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健康來自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在不斷地學習中加以完善并不懈堅守。今后,我會從四個方面努力:</p><p class="ql-block"> 1、發愿立大志:努力為祖國健康工作七十年!</p><p class="ql-block"> 2、堅持已經養成的好習慣,彌補不足的地方。如在"適量運動"方面,今后做到每天早起后堅持做"八段錦"健身操,每天活動量不少于6000步。</p><p class="ql-block"> 3、在″不妄作勞″方面進一步努力。</p><p class="ql-block"> 4、堅持讀經典活動,每早至少半小時以上。經典是有能量的,讀經典也是最好的養生術!</p><p class="ql-block"> 健康是我們最終的追求。人的墓碑上留下的不是你的官位,不是你的錢財數,而是你逗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生于哪一年卒于哪一年。有人打趣,把人成功的標準定在一一″3歲不尿床,5歲會自己吃飯……80歲還能自己吃飯,90歲也不尿床,100歲還沒掛墻上"。這個標準背后其實就是“健康”兩個字吧。健康是人們頭上的一頂無形王冠,是我們的終生追求。</p><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的觀念并堅守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真的并不難!健康,需要從我開始!我的健康從當下開始吧!</p><p class="ql-block"> 一一2020年2月9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一一2020年5月13日修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峨山|
石阡县|
潢川县|
土默特右旗|
康乐县|
衡阳市|
繁昌县|
吉木乃县|
揭东县|
荃湾区|
抚顺市|
海晏县|
扶余县|
汝州市|
成都市|
黄大仙区|
曲沃县|
米易县|
常德市|
宜宾县|
六枝特区|
盐津县|
仁怀市|
宜章县|
洞头县|
星子县|
银川市|
高平市|
建水县|
台前县|
丽江市|
三台县|
丰宁|
嘉鱼县|
嘉黎县|
天台县|
马边|
郁南县|
青海省|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