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代時,建水稱臨安。因此,建水古城又叫臨安古城。叫臨安的還有一個城市,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杭州。杭州在宋朝時也稱臨安。</h3><h3> 最初對建水(臨安)古城的了解來自于《舌尖上的中國》。映像深的是建水有很多古井和烤豆腐,豆腐都是用井水做的。只是不明白豆腐怎么會是那樣烤著吃,很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味?</h3><h3> 因此這次來建水,幾乎就是沖著吃烤豆腐來的。</h3> <h3> 古城小吃和它的古井</h3> <h3> 建水古城到處都是烤豆腐。小街小巷的小店內外,矮桌矮凳,什么時候都圍著一圈一圈的人。一個碳盆,一個鐵箅子,上面烤著小豆腐塊。</h3> <h3> 賣烤豆腐的除了老太太外,也有小姑娘。</h3> <h3> 除了豆腐,其他東西都能烤。</h3> <h3> 有烤豆腐的,就有做豆腐的。在西門外的小街兩旁,都是做豆腐的作坊。有不少放假的中小學生在幫著自己的媽媽。</h3><h3> 做豆腐吃烤豆腐,大概是這個小城有別于其它地方最有特點的民俗。</h3> <h3> 建水的小吃實在太多,烤豆腐因了《舌尖上的中國》顯得最為有名。聞名的還有燕窩酥、獅子糕我們都沒錯過一嘗。</h3><h3> 在古城的小巷里有很多掛著杏黃旗的食肆,里面的地方小吃和美食可以說應有盡有。</h3> <h3> 汽鍋雞是其中之一。</h3> <h3> 然而最令人情有獨鐘的,是這樣一種東西:草芽。我們每餐必食。草芽有清炒或者和肉片雞肉火腿魚片炒,也可以做湯。這草芽看著潔白嬌嫩多汁,吃在口里清脆盈香爽口微甜,有口齒留香之感。天下的蔬菜有千百種,其中不乏珍品,人也各有所愛,因此沒有哪一種可以稱為天下至尊。唯今吃過草芽后,余以為這草芽當?shù)锰煜率卟酥械臉O品!</h3> <h3> 這是草芽配紅米飯。清香的紅米,配清脆的草芽,食欲陡增。</h3><h3> 這草芽究竟為何物、為什么之前從沒見過吃過呢?</h3><h3> 草芽屬香蒲科,為多年水生宿根生草本植物。可食部分為香蒲長在泥里的根莖,類似田藕。它的原產(chǎn)地就在建水,別處不生。</h3><h3> 在離開建水后,這草芽還讓我們對它念念不忘,幸好,在淘寶上看到有賣。</h3> <h3> 古城真的有很多獨特的百年千年古井,而且建水人對這些古井還很癡迷,做豆腐時非井水不可;日常飲用,也離不開它。</h3> <h3> 例如這口古井,人們鐘情于它的水質,都提著自家的水桶前來汲水,專供一家人飲用。</h3> <h3> 翰林街</h3><h3> 翰林街是古城的步行街,也是古城保存最完整和最重要的街道,基本還是清代的風貌,集吃住游玩一體。</h3> <h3> 這是翰林街的街口。我們就住在這條街上的客棧——一所傳統(tǒng)宅院里。</h3> <h3> 翰林街上古色古香的民居。</h3> <h3> 建水最重要古跡之一,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朱家花園就在翰林街上。</h3> <h3> 古城街景</h3><h3> 去過的古城古鎮(zhèn)不少, 建水古城古色古香,有它獨有的韻味。</h3> <h3> 古城遺跡</h3><h3> 建水有文物古跡五十余處,是國家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市里處處都有歷史遺跡,無不彰顯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蘊。</h3> <h3> 古城有四座古城門。</h3> <h3> 行人與車輛依舊從城門洞里穿梭往來。</h3> <h3> 城隍廟。</h3> <h3> 云南提督考棚。</h3> <h3> 朝陽門</h3><h3> 朝陽門是古城內最久遠聞名的古建筑之一,建水人稱它小天安門。這是因為朝陽門建于明朝朱元璋的洪武年間,早于朱棣在北京建都,建水人民對此很自豪。他們會告訴我們外地人,北京的天安門是照著朝陽門蓋的。</h3> <h3> 城門上架著古代大炮。</h3> <h3> 從城門上俯瞰下去,建水城的民居都是一色的青瓦粉墻,證明古城的保護和規(guī)劃還是很不錯的。</h3> <h3> 朱家花園</h3><h3> 朱家花園有“西南邊陲大觀園”之稱,現(xiàn)在看它,它就是一個滇南園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相融合的建筑群落。但在當時,它是由建水清末鄉(xiāng)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h3><h3> 花園占地2萬多平方米, 建筑面積5千多平方米。主體建筑呈“縱四橫三”布局,為建水典型的“三間六耳三間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傳統(tǒng)民居的變通,內里卻有大小天井42個 。因為太大,我們在里面轉著如同迷宮一般。很難想象,在清末的邊陲,能有這樣豪闊的人家。<br></h3><h3> 朱渭卿兄弟靠經(jīng)營錫礦發(fā)家。他們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廣東越南香港等地,把個舊的錫賣給英國人和法國人,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朱家后來參加反清的民國革命,以后又加入到了民國初期軍閥之間的利益爭奪。朱家兄弟雖然在商業(yè)上很成功,但并不擅于政治,他們最終在混亂的軍閥派系的傾軋中失敗衰落,最終家破人亡。</h3> <h3> 如果去建水旅游,千萬不可錯過朱家花園。因為這么大的私家園林在全國也不多見。花園里院落迭進,環(huán)境清雅,空間豐富,形制復雜。所包容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深刻廣博,是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結合的經(jīng)典之作,有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h3><h3> </h3><h3> 下面是朱家花園的平面圖,大家粗看一下就知道它有多大的規(guī)模。</h3> <h3> 花園在翰林街一側的大門。</h3> <h3> 花園里有很多很多各樣的門,通往不同的院子。</h3> <h3> 這里是小姐們居住的繡樓。古代民居有一點很特殊,其它成員的住房都是一層,唯有未婚小姐們的居所是有樓的兩層。</h3> <h3> 里面有很多這樣的院落。</h3> <h3> 也有很多這樣的漏窗。</h3> <h3> 朱家花園有兩個戲臺。在側門外有一個浩大的,可以容納上千人,大概是請鄰里看的。在門內,有一個這樣的水榭,估計是給自家人和重要賓客看的。</h3> <h3> 文廟</h3><h3> 建水文廟建于元代,有700多年的歷史,占地7.6萬平方米。這樣的規(guī)模和它都建筑水平以及保存完好程度,除了孔子老家山東曲阜的孔廟,全國再沒有第二家。僅憑這一點,建水古城就很了不起。<br></h3><h3> 建水文廟基本上是仿照曲阜孔廟的風格規(guī)制建造的,建筑有一池、一壇、一圃、二殿、二廡、三堂、三閣、四門、五亭、六祠、八坊等37座。現(xiàn)除射圃、尊經(jīng)閣、魁星閣、敬一亭和齋宿亭被毀外,其余32個建筑都得到很好的保存。</h3><h3> </h3> <h3> 門頭似乎不怎么顯眼。</h3> <h3> 一進門,就是孔子塑像。看著像是當代之作。</h3> <h3> 這尊孔子塑像是我看著最舒服的一座。記得2006年,孔子基金會頒發(fā)孔子標準像,我怎么看也不覺得孔子該是他們搞出來的那個樣子。</h3> <h3> 這是泮池。古代的學館前面都會有這樣一口池塘,如果沒有天然的,挖也要挖出一口來。因為泮池象征著學海無涯,用以激勵學子,不能沒有。</h3> <h3> 這么大的泮池,已經(jīng)不像池塘,更像一個湖泊了。在夏天,里面會開滿荷花。</h3> <h3> 文廟里面有很多個牌坊。所以,要看老牌坊,一定要到孔廟來看。</h3> <h3> 這兩個漢白玉的牌坊,一個叫禮門,一個叫義路,象征孔子的四維八德之說。</h3> <h3> 這是進入大殿之前兩邊的碑廊。</h3> <h3> 這是杏壇。</h3> <h3> 杏壇的石雕立柱十分的華美。</h3> <h3> 遇到一個老婦,向賣香的老者買了三根大香。</h3> <h3> 老者不僅賣香,還負責燃香,負責擔當司儀。</h3> <h3> 然后他們兩個人攀談起來。我也湊個熱鬧,問老婦為誰拜廟祈福?</h3><h3> 老婦從昆明跟團來旅游,說是為了兒子。她的兒子去年從軍校畢業(yè),分配去了西藏服役。賣香的老者聽后說,他原來也在西藏當兵。于是,老婦和老者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我在一邊倒有些不解了。拜文廟都是為子女求學業(yè)的,求官或者求平安,好像應該去寺院,怎么來了這里呢?</h3><h3><br></h3> <h3> 這是大殿。</h3> <h3> 大殿角上石龍抱柱的立柱,為鏤空石雕,是元朝的原裝貨,被視為文廟的重寶。</h3> <h3> 洞門里,古柏森森。</h3> <h3> 臨安府學舊址。</h3> <h3> 這里是縣學。</h3> <h3> 文廟里的古建筑每一幢都無不十分的精美。</h3> <h3> 我們在建水住了四晚,離開時依然意猶未盡。這真的是一個很值得一游的地方。</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山东省|
隆安县|
六安市|
潼南县|
卢湾区|
岗巴县|
手机|
桓台县|
天等县|
军事|
万安县|
金塔县|
海南省|
新兴县|
东方市|
梅州市|
阜新|
昆山市|
上思县|
保亭|
东辽县|
衡东县|
璧山县|
荣昌县|
宜昌市|
连州市|
千阳县|
嘉义市|
皮山县|
社会|
平安县|
隆德县|
眉山市|
安顺市|
贵州省|
丹棱县|
东平县|
岱山县|
武清区|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