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的防疫形勢嚴峻,有人說現在疫情傳播快,毒性低,傳染一次就等于打了一次疫苗,但接種過疫苗的還是有人得傳染了,死了,結果怪罪于基礎病,君和堂上線討論防治對策,很有意義,今天想與大家探討一下,共同努力保護好自己和周圍的人。</p> <h3>吳君斯論,謂疫癘非風寒暑濕四時常氣之為病,乃別感戾氣。邪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募原:即膜原,胸膜與膈肌間的部位。]去表不遠,附近于胃。越出某經,因現某經形證。其傳有九,統在表里,出表斯頓,入里為逆。可謂深悉病機,適合仲景奧旨。至其治法,吃緊在達原一散,乘邪初發,破其伏結,使邪從中潰,出表汗解,不致牽纏反復,變生他患。(清·鄭重光巜溫疫論補注·補注溫疫名實引經析義下篇》)</h3>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預防,一熏、二開、三漱、四營養、五曬。一熏可以用艾葉或艾條熏空間消毒,平時也可把洋蔥切碎放在房間里熏空間,外出口罩內貼一片大蒜,可以維持四小時,二開,多開窗戶通風,三漱,經常用鹽水或米醋漱口,漱完吐掉,四營養,保證一定的蛋白質攝入,提高免疫力,五曬,多曬太陽。</p> <h3> 病疫之由,昔以為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得非時之氣,長幼病似以疫。余論其不然,夫寒熱溫涼,乃四時之常,因風雨陰晴,稍為損益,如秋晴多熱,春雨多寒,亦天地之常事,未必為疫也。傷寒與中暑,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氣有多寡,在方偶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多少強弱,觸之即病。邪之口鼻入,舍于伏膂之內。(明·吳有性《醫門普度溫疫論·卷上·原病》)</h3> <h3>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戰國·巜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h3> <h3> 疫癘一癥,都從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非比傷害六經,可表可下,夫疫為穢濁之氣,古人所以飲芳香,以襲芬芳之氣者,重滌穢也。及其傳變,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是以邪在上焦者,為喉啞,為口糜,若逆傳膻中者,為神昏、舌絳,為喉痛、丹疹。(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h3> <h3>復習古人的智慧,對今天抗疫會有啟發,明清時期,醫家對于疫的認識相當成熟了,數千年來,我們祖先已經歷過無數次的抗疫斗爭,從最早的黃帝內經中都有記述.現在在國家的強有力領導下,在黨中央的指揮下,中西醫結合定能戰勝病魔。</h3> <h3> 這次疫情來勢兇猛,從中醫角度分析,應屬瘟疫,但不是溫疫,其特點是寒濕型,這基本上得到共識。寒濕特點,往往患者畏寒,胸悶氣短,乏力,精神不振,咳嗽,甚至脘腹痛,腹瀉,低熱連綿,甚至寒熱往來。</h3> <h3> 在進入中、重期,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那時寒久必凝,濕遏氣滯,陽氣漸衰,由低熱或寒熱往來轉而高熱神昏。實際上,這次新冠病毒通過人體粘膜侵入,直接影響人體免疫功能,造成人體免疫混亂,而感冒病毒或流感病毒也會引起人體免疫混亂,但沒有這次來勢兇,發展快,因此在預防和治療上都注意到這一點。</h3> <h3> 在預防上要顧護衛氣,有強壯的防護能力,才不會被病毒感染,我們常會用黃芪、防風、干姜、黃芩、生甘草。來預防。</h3> <h3>對于腸胃不好,有濕氣的,我們用益氣,芳香化濁的方子,藿香、佩蘭、炒蒼術、炒白術、干姜、枳売、黃芩、太子參、焦楂肉、萊菔子、生甘草。</h3> <h3>己經感染了,確診或疑似病例,有發熱或寒熱往來,咳嗽,痰少,胸脹不舒,頭脹而無明顯腸胃道癥狀的,可用柴胡、干姜、生麻黃、桂枝、炙麻黃、杏仁、細辛.黃芩.生甘草。如無痰,干咳、咽痛,加麥冬、川貝母、射干。</h3> <h3>如有腸胃道癥狀,脘腹不舒,甚至疼痛,伴腹瀉,低熱,胸悶,口干的。可以用芳香化濁,健脾和肺,藿香、佩蘭、干姜、柴胡、炒白術、化橘紅、羅漢果、黃芩、生甘草來治療。</h3> <h3>如遇高燒,口干舌燥,咳嗽頻頻,伴胸悶氣短的可以用水牛角、細生地、柴胡、干姜、生麻黃、炙麻黃、桂枝、杏仁、細辛、生甘草。</h3> <h3>如出現呼吸窘迫,頭脹,說話困難,咳嗽胸痛,肢冷,出現重癥危象,說明陽氣漸衰,水濕停留。應益氣溫陽利水。生曬生、炮附片、干姜、柴胡、葶藶子、豬苓、炙芫花、紅芽大戟、甘遂、大栆、炙麻黃、杏仁、細辛、生甘草。來救治。</h3> <p class="ql-block">抗疫已三年了,我每次防疫方都會有變化,原因在于形勢不一樣,初期疫情雖嚴峻但離我們還不近,先要筑好長城抵抗外敵侵入,到后來進入夏季,濕氣漸重防疫方出現變化,芳香化濕提到議事日程了,現在疫情就在身邊,而且又是寒冷冬天,隨時要防止敵人入侵,同時祛入侵之小股敵人外出,防疫又變。</p> <p class="ql-block">初期方,生黃芪、防風、干姜、藿香、黃芩、生甘草。</p> <p class="ql-block">這次是柴胡、防風、干姜、黃芩、生甘草。有腸胃不舒服的加藿香、佩蘭。這次方子是注重防治,對輕癥或無癥狀但已中招的都可以起到作用。</p> <p class="ql-block">預防也不能不變,須隨機而變,千萬注意慎用重復用清熱解毒藥而造成傷害,退熱不要隨意吃西藥,防止發生付作用,不要隨意中西藥混用。</p> <p class="ql-block">這是治療方,在臨床反饋中有較好反響,退熱快,減輕癥狀快,在這里我把預防方和治療方再發一下,預防方。柴胡、防風、干姜、黃芩、生甘草。治療方,柴胡、干姜、生麻黃、炙麻黃、杏仁、桂枝、細辛、黃芩、焦谷麥芽、生甘草。注意孕婦和中風和高血壓病人慎用生麻黃和桂枝,咳喘,氣急的加炮附片,大便困難的加大劑量生白術慎用如生大黃之類瀉藥,腹瀉加炒白術、藿香、佩蘭。</p> <p class="ql-block">我這是一家之言,在這期間,用這指導思想治療了些病人,談點體會供參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逊克县|
乐安县|
汽车|
颍上县|
嘉鱼县|
新泰市|
合川市|
原阳县|
蓬安县|
曲松县|
永靖县|
余姚市|
永嘉县|
铁岭市|
林甸县|
抚顺市|
九龙坡区|
沙雅县|
临湘市|
潜江市|
德清县|
锡林郭勒盟|
汉沽区|
伊宁市|
静海县|
黄平县|
大邑县|
治县。|
文登市|
汽车|
营山县|
长乐市|
玉田县|
江津市|
巴林右旗|
若羌县|
汨罗市|
朔州市|
湟中县|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