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俗話說,軍人心中, 軍旗最神圣;軍人眼里,軍裝最美。而我心中,白衣天使最神圣;解放軍270醫院最美。因為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曾是我的家。我見證了她的初創與輝煌,更經歷了她的撤編與消失。往事如煙,往事豈能如煙,抹不掉的是記憶,忘不了的是懷念……<br></h1><h3><br></h3><h1> 解放軍第270醫院始建于1954年9月,分別由朝鮮戰場回國的志愿軍后勤第一分部第三兵站醫院,志愿軍后勤第五分部第五、六預備醫院和華北軍區后勤衛生部杜北陸軍醫院組成。編制序列初期為解放軍101預備醫院,后改為解放軍第270醫院。1967年10月醫院由山西祁縣遷移到山西太谷,直到軍隊精簡醫院撤編為止。</h1><h3><br></h3><h1> 太谷,位于山西省中部,地處晉中盆地,始建于西漢,歷史悠久,是盛唐詩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大財閥孔祥熙的出生地。明清民國時期,太谷是中國北方金融、商業中心,固有“旱碼頭”、“小北京”之稱。這里交通便利,駐軍較多。醫院在此建立,正是基于這些因素的考慮。<br></h1><h3><br></h3><h1> 解放軍第270醫院坐落在太谷縣城東南方向,距同浦鐵路很近,距省城太原市也不遠。醫院初來太谷時,駐地是原省農科院動物研究所。一座U字形大樓用作病房、辦公和門診,兩棟矩形樓用于工作人員的宿舍,一個食堂,一個水塔和三排玻璃房。除此,沒有其它建筑。初來咋到,醫院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營房建筑。我印象最深的是醫院土圍墻的施工,基本由醫護人員承擔。每天下午,各科室抽調身強力壯人員,到施工現場。先是將四個木樁深埋地下,然后,木樁內放入兩條長木板,再在木板內加入粘土夯實,然后依次重復操作,直至達到規定高度。令人驚嘆的是土圍墻完工后,無論刮風下雨,風吹日曬,圍墻依然屹立,長年不損。其原因應該是,太谷的黃土具有極強的粘性,這種粘土的特性是其它任何地方都不具備和比擬的。<br></h1><h3><br></h3><h1> 經過醫院黨委的精心籌劃,全院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短短幾年,一座環境優美,營院整潔,綠樹成蔭的現代文明醫院拔地而起。尤其是大禮堂,外科大樓,傳染科病房等建筑在太谷縣乃至方圓百十公里范圍內都首屈一指,令人羨慕。醫院的規模,技術水平,醫療設備,管理水平在同行醫院都毫不遜色。<br></h1><h3><br></h3><h1> 醫院黨委是個堅強的領導班子,早期成員都是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精湛醫療技術的老革命老英雄組成。趙潤卿政委是一位具有豐富政治工作經驗的老干部,他的組織和領導才能非常突出。兒時的我,喜歡到他辦公的院子玩耍。他辦公地點是一個地主老財的深宅大院,院子的房頂上有一個日本鬼子侵略中國修建的炮樓。我多次“企圖”混入他的辦公室,然后順樓梯爬進炮樓,但也多次被發現遭斥責,沒有得逞過一次。副院長周巖,曾隨部隊參加過廣西剿匪,抗美援朝,抗洪搶險等,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醫療水平。1965年軍隊取消軍銜制度前,他著中校軍銜,英姿颯爽,令人欽佩。醫務處主任韓志都,是三八式干部,老家在山西五臺縣,據說是民國大軍閥閻錫山的老鄉。可是,兩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意思的是韓主任的小女兒,在會說話的年齡時,叫爸爸韓都都。因此,我們也學她叫韓都都。韓都都最瀟灑的時刻,是帶領醫院各科主任查房。他們身穿白衣大褂,穿梭行走在醫院病房,就象飄飄欲仙的白天鵝,形成了醫院最靚麗的風景線……<br></h1><h3><br></h3><h1> 解放軍第270醫院之所以遠近聞名,婦孺皆知,除黨委領導班子外,還有一大批醫療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療骨干隊伍。外科主任郭亨,是戰火中成長起來的骨科專家,其人長相像及了電影《小兵張嘎》中的鬼子胖翻譯,平時帶著白邊眼鏡,操著太普方言(太原普通話),熱情大方,和藹可親。他精湛的醫療技術,遠近聞名,許多省內外患者慕名而來,提高了醫院的知名度。傳染科主任陳家桐,是軍隊醫大培養的優秀軍醫,雖其貌不揚,但他是一個無私奉獻,精益求精,不畏艱險的好大夫,好主任。筆者曾眼見他搶救危重病人時,站在椅子上,就像戰場上的將軍,鎮定自若,臨危不亂。這些鮮活的,生動的,優秀的白衣天使,在解放軍第270醫院優秀的群體中還有很多很多,在此筆者一一贅述。<br></h1><h3><br></h3><h1> 上世紀70年代前后,部隊文化娛樂單調,業余生活乏味。可是,醫院的業余宣傳隊,卻可以活躍氣氛,調動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那時,宣傳隊人員業余,缺少排練時間,缺乏設備經費。可是,節目的檔次一點不低。獨唱,小合唱,表演唱。小歌劇,小話劇,小舞劇應有盡有。在參加上級組織的文藝匯演中,他們多次獲獎受到好評。有一年,醫院來了一批成都女兵。她們普遍長的小巧玲瓏,能歌善舞,宛如仙女,耳目一新。這批女兵的到來,給宣傳隊注入了活力,增強了節目的精彩程度,極大的豐富了醫護人員的業余生活,讓大家享用了“精神大餐”<br></h1><h1> </h1><h1> </h1><h1> 解放軍第270醫院,從建院初期到中期,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家屬院,家屬子弟們都分散居住在太谷縣城的各個角落。彼此之間很少接觸,相互之間不熟悉,完全沒有軍隊大院子弟“紅二代”的優越感,更沒有軍隊大院子弟身上,特有的大院文化印跡。他們從不抱團,相互之間缺乏溝通,也沒過多地享受什么特權。如果要有,我想每個星期天去醫院洗澡應該算是特權享受。那時,澡堂門口擺放一個無人看管的小木箱,進入澡堂前,大人一角,小孩五分,將錢幣投入木箱。多少年間,從無人動歪心不投幣,或者偷竊錢幣,完全靠自覺自愿,令人感慨萬千。<br></h1><h1> </h1><h3><br></h3><h1> 文革時期,一次暑假。由于社會動亂,醫院黨委研究決定將家屬子弟集中管理,避免社會的不良影響。這些孩子們被集中在醫院的農場,參加政治學習,軍事訓練和農副業勞動。這次集中,孩子們相互熟悉,取長補短,思想和素質得到提升,也算是少有的幾次大院子弟的特權享受。</h1><h3><br></h3><h3><br></h3><h1> 解放軍第270醫院經歷了風雨,經受了考驗,一路走來,在其輝煌時期,卻迎來了軍隊精簡整編,消失在了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中。我們除了更多的感慨和惋惜,就是不能自撥地,對她的懷舊和追憶。</h1> <h1> 懷舊是現代物質生活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現象。有人說,人就喜歡懷舊,但仔細想想,不是故意懷舊,是過去,真的好!那些“忘不了”的歲月,不管是幸福的,還是辛酸的,都是那么的珍貴。它們深埋在心底,就好像深埋在地下的醇酒,年代愈久,就愈香,愈醇,愈美。仿佛一閉上眼睛,那沁人心脾的香氣就會把整個人給籠罩住。</h1><h1> </h1><h1> 時間在走,人卻總舍不得離去,徘徊著過去,現在愈是過得開心,懷念過去的情節愈是強烈。現在愈是過得煩惱,懷念過去的情節愈是難以割舍。懷念過去的解放軍第270醫院,沒有什么可替代,那是永存的另一個世界,它并不屬于你。只可惜我太熟悉了的陳舊畫面卻如此清晰,我無法自拔。<br> <br> 如今,解放軍第270醫院離開我們已經近30年了。過去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一磚一樓,甚至那清冷的秋風,早到的雨雪,冬天的寒冬,目光觸及處,總能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回憶里,更多的是解放軍第270醫院那些個白衣天使的回憶。苦澀的味道已逐漸淡去,取代的是心頭的溫暖,是怦然心動的美麗,是對以往生存、苦難和記憶詩意般的懷念。</h1><h1> </h1><h1> 雖然,過去有失望與悲哀,但它亦給我帶來了快樂,而這快樂,卻是永恒的,不可消失的記憶!<br></h1><h3></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滕州市|
丰顺县|
福州市|
扎鲁特旗|
西青区|
吴忠市|
阳朔县|
鄂托克旗|
玉门市|
遵义县|
攀枝花市|
永登县|
桃江县|
绥中县|
措美县|
惠安县|
裕民县|
那坡县|
孙吴县|
瑞丽市|
周宁县|
皋兰县|
和龙市|
离岛区|
醴陵市|
视频|
临颍县|
东乌|
菏泽市|
祁阳县|
都江堰市|
内江市|
黔南|
镇赉县|
海门市|
平江县|
绥德县|
房山区|
武乡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