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顏伯龍(1898─1954年)滿族,正黃旗,北京人。名云霖,字伯龍(以字行),號長白布衣,所居椿草堂。著名的花鳥畫家,工山水、人物、翎毛、走獸。名云程,字云霖,號長白布衣。舊時祖上為大金國完顏氏,后又在清朝世襲鑲藍旗佐領之職,辛亥革命清朝覆滅,一夜間淪為布衣,又因顏先生祖籍長白,故稱“長白布衣”。</h3> <h3> 幾年前,看到天水市收藏協會首任會長范東堂老師的一幅顏伯龍花鳥畫,其筆法精到,畫面層次清晰多樣。今在頭條見其作品甚多,但均為達到范老收藏的那張,摘發以同好學。</h3> <h3>顏伯龍早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校,繼入北京藝術專門學校國畫系,(顏伯龍初時就讀北平藝專,師從齊白石、陳半丁、陳師曾、王夢白等名師,為王夢白入室弟子。文學上師從林琴南。與李苦禪、汪慎生、王雪濤、邱石冥皆為同窗之友。畢業后被聘為北京師范學校及藝術專門學校國畫教師,中國畫學研究會評議委員。</h3><h3><br></h3><h3>2 .教學相長</h3><h3><br></h3><h3>常言道“西畫有人物、靜物、翎毛諸種,形象真實,但只是標本畫,而配景極少。或于風景畫中偶然出現花鳥而已”。顏伯龍先生深知國畫不同于西畫,以已之所長,對花鳥畫深究獨創,為使國畫藝術弘揚于世界而盡自己之職責。除講課授徒之外,并觀摹歷代名跡,深諳古法,教學相長,于國畫中之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各有所長。在不斷擬古的過程中,逐漸做到兼收并蓄,集宋、元、明、清歷代花鳥畫法之大成,亦在不斷融入自己的丹青意趣,終成一代花鳥大家,形成了顏氏“兼工代寫”的獨特花鳥畫法。</h3><h3><br></h3><h3>3 .金蘭之好</h3><h3><br></h3><h3>顏伯龍先生少年時期與舒慶春(老舍)、盧松安等五位同窗結為金蘭之好,直至辭世始終不移,老舍先生的公子舒乙先生知其淵源。顏伯龍成名之后與梨園界名家王瑤卿、梅蘭芳、馬連良、荀慧生、尚小云等交往甚密,其后人至今留有先人之畫作,伯龍畫作梅家至今仍有收藏,并視其為家傳之珍寶。梅葆玖先生稱:“顏先生乃家父之師”。顏伯龍于上世紀初經陳師曾前輩力薦結識齊白石、張大千,后與二位交往甚密,稱齊為前輩、師長,齊稱顏為弟,齊、顏、張每周必見于椿草堂,齊、張曾合作《拜石圖》,出于伯龍構圖布局,其中奧秘未示于后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东平县|
通州区|
金川县|
眉山市|
阜城县|
商城县|
木里|
永顺县|
都匀市|
甘肃省|
南宫市|
米林县|
白山市|
延吉市|
台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铜陵市|
宜川县|
云和县|
玛曲县|
仙居县|
雷山县|
车致|
上思县|
祥云县|
贵定县|
宣恩县|
嘉祥县|
婺源县|
偃师市|
介休市|
沙湾县|
渝中区|
清镇市|
余干县|
镶黄旗|
通渭县|
福安市|
凯里市|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