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五十年再回首一一回憶在邗江絲廠的日子

于魯山

<h3>高旻寺位于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的三叉河口,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名剎之一。七十年代初這里新建了一個現代化工廠一一邗江絲廠</h3> <h3>1970年5月9日,我們揚州100多名學生分配到邗江絲廠工作。這一天我終生難忘,那天我們在渡江橋碼頭登上輪船,揮手向前來送別的父母好友告別,就在輪船鳴笛啟航的那一刻,船倉里哭聲一片,當時我沒有哭,腦海里浮想聯翩,對即將去的地方和未來的新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憧憬</h3><h3>當年高旻寺大門也是出入邗江絲廠的大門</h3> <h3>憑著這封縣勞動局的介紹信,在那個上山下鄉的年代,我們是第一批進國營企業當工人的幸運兒</h3> <h3>我的工作證</h3> <h3>不記得行駛了多少時間,船終于停在這個碼頭,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高高的圍墻,從此后這座寂靜的寺廟大院里,由于我們的到來充滿了勃勃生機</h3> <h3>進廠后的第二天跟隨領導參觀廠區,與其說參觀工廠還不如說游覽寺院,除了一棟新建的廠房外,看到最多的是古老的廟宇和園林式建筑,可以想象這里曾經是一座規模很大香火興旺的寺廟,一時的新鮮好奇過后,哪里想到那些什么山門殿(食堂),大雄寶殿,水閣涼亭竟陪伴著我們一住就是許多年,如今一提到高旻寺會感到格外親切</h3><h3>如今高旻寺內一角</h3> <h3>雖然當了工人,但大家還是習慣稱呼男生女生.初中生高中生,因高中生是學生中的佼佼者受到尊敬,而有的調皮的小男生因上樹掏麻雀而成為閑談趣聞,如今當年的小男生都己成為教授白領和政府官員</h3><h3>當年錢小寶韋立華謝克敏三個男生和女生們合影</h3> <h3>進廠后我被分到二連一班,住的是集體大宿舍,分上下鋪有十幾個人,雖然條件簡陋仍覺得很溫馨,大家相互幫助聊天嬉鬧,宿舍里天天充滿著歡聲笑語</h3><h3>74年我們全班同事合影(后調到二班)</h3> <h3>還記得第一次領到工資的時候,全宿舍的人別提有多高興,當時學徒工初中生每月13元.高中生18元,其中8元飯票只有5元零花錢,那個年代當一個普通工人很知足了</h3><h3>當年與宿舍的好友在瘦西湖留影</h3> <h3>每逢上早班,清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一聽到連長那句起床啦輕輕的呼喚聲,就好象聽到了集合號,大家立刻起床洗漱一番,然后拿起飯盆魚貫而出直奔車間</h3><h3>71年二連二班全體戰士在立繅車間前合影</h3> <h3>當年二連四班全體戰士在煮繭車間前合影</h3> <h3>站在這臺熟悉的立繅機前,我思緒萬千仿佛又回到當年,索緒理緒添緒穿磁眼繞鼓輪,左右巡視眼到手到,多么熟練的繅絲女工啊</h3><h3>2020年4月我們夫婦參觀蘇州一絲廠并留影</h3> <h3>車間里熱氣騰騰,小yue子飛快旋轉機器沙沙作響,姑娘們在聚精會神的操作,送繭工推著小車穿梭往返,偶爾會傳來‘修機’和‘落絲哦’的聲音</h3><h3>這是七十年代的高郵絲廠(圖片下載)</h3> <h3>炎熱的夏天車間溫度很高,大家依然站立在崗位上,防暑降溫發一根冰棒一塊雪糕就是我們的最愛,那個年代我們不會偷懶.不懂報酬.更不知什么是苦,單純樸實只會默默工作,用辛勤汗水譜寫著美好青春</h3><h3>看看這張71年三連一班的合影照,一張張青澀稚嫩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當年我們就是這樣一群純真無暇的陽光女孩</h3> <h3>廠里經常組織員工到無錫蘇州兩地培訓,蘇州一絲廠的錢老師就是我們的啟蒙老師,在外培訓期間有機會游覽江南風光</h3><h3>當年自動繅培訓人員在蘇州留影</h3> <p>當年我們二連培訓人員在無錫蠡園留影</p> <h3>領導和生技科同事與錢老師在絲廠合影</h3> <p>生技科和我們車間代表陪同蘇州絲綢工學院潘老師在瘦西湖游玩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德高望重的老領導祝主任,是我們的引路人,深受大家尊重和愛戴,我十分珍惜這些在絲廠與老領導的合影照(左一是我)</p> <h3>張明本是廠里的政工干部,也是尊敬的領導,大家都習慣直呼老張,是他把我們從學校招進絲廠,年復一年姑娘小伙們漸漸長大,那些年曾經有歡樂也有過彷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和磨難,最終大家都如愿地回到揚州</h3> <p>那個年代我們青春陽光激情滿懷,渴望知識熱愛學習,業余時間政治理論學習必不可少,團支部和班組活動豐富多彩,在黨的陽光沐浴下茁壯成長不負芳華</p><p>73年我和陳秀芳程自功參加縣團代會留影(中排左二是我)</p> <p>當年我參加的政治經濟學習小組學員合影(前中是我)</p> <h3><font color="#010101">1973年率先上大學的三位佼佼者</font></h3> <p>歡送首批上大學的工農兵學員(二排左二是我)</p> <p>1974年車間班組小姐妹們歡送我上大學合影(前中是我)</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恢復高考后歡送程自功上大學(后來成為我的先生)</span></p> <p>我和工廠領導及中層干部合影(前排左一是我)</p> <h3>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是那個時代的記憶,每一次的演出就象春晚深入人心,那些美女帥哥就是我們心中的明星。中國好聲音趙巧玲、邵建國,揚劇票友顧玉霞、李桂芳都深受大家歡迎</h3><h3>當年宣傳隊全體隊員在絲廠合影</h3> <p>有一年廠里新來了三個縣籃球隊的南京知青,高高的個子成了廠里的體育明星,我有幸成為籃球隊一員,最讓我開心的是,夏天和小伙伴們一起到大門口運河里游泳,至今都懷念那段沒有煩惱簡單快樂的青蔥歲月</p><p>當年籃球隊參賽獲獎后集體合影</p><p><br></p> <h3>我和夏新霞蘇州上學時.參加校游泳隊在陽澄湖集訓時的留影</h3> <h3>絲廠也是女兒國美女如云,聽說在戀愛季的那些年里,一撥又一撥的揚州帥哥,都以找同學為由到高旻寺來找對象,絲廠的女神一直都是這么驕傲</h3><h3>看看這些姑娘扎兩個小辨兒,雖然沒有時髦的衣服沒有化妝修飾,個個都是那么清純靚麗樸實無華</h3> <h3>二連的‘姐妹花’美麗綻放</h3> <h3>三連的‘姐妹花’清新芬芳</h3> <p>75年我與在蘇州上大學的同事合影(坐著的是我)</p> <p>絲廠的男人很少但多數都是真正的男子漢,遇到職工夜里生病或生孩子的突發狀況,他們二話不說輪番上陣抬著擔架直奔揚州,來回50里路程十分艱辛,他們是護花使者有擔當,正是有這樣一批男神使絲廠團隊更具有凝聚力</p><p>當年的男神如今的老頑童(中間者是我的先生攝于2015年干燈)</p> <h3>當年男生們也喜歡拍照</h3> <h3>熊技和鄧醫生這兩位知識分子都是廠里的公眾人物,他們沒有架子與青工打成一片受到大家尊重,改革開放后很多人不斷繼續學習取得文憑,絲廠人的學習風氣一直在發揚傳承</h3><h3>當年鄧醫生和大家在高旻寺大門口合影</h3> <h3>有許多建廠元老,熟悉的司務長.朱班長.老李夫婦等老同志,還有如沈大姐.李大姐.謝大姐等許多大姐他們可親可敬,大家非常珍惜在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建立的那種樸素的感情和真摯的友誼</h3><h3>如今仍健在的絲廠老人姜秀英今年93歲</h3> <h3>那時男生宿舍在小山上.女生住在山下,宿舍前面是一片農田和一個水光十色的池塘,池塘中有個水閣涼亭和一個小島景色迷人,說不清是鄉村還是園林,用現在的眼光看那就是度假村。生死關在那個神秘的小島上,島上有個四方形小亭子,還有一個斷橋和許多傳說,當年大家都喜歡在這個幽靜的池塘邊留影</h3><h3><br></h3> <p>絲廠人與生死關有著難舍的情懷,多少年后我們還是喜歡在這兒留影</p> <p>生活中總是充滿樂趣,不回家的時候閑著無聊,我們女孩子也會學著下河摸螺絲釣龍蝦,還悄悄地到田里弄點山芋黃瓜什么的,回到宿舍開個小灶美美的吃一頓</p><p>90年代姐妹們重返高旻寺找尋曾經的芳華(右二是我)</p> <p>如今聚會一提到往事話匣子就打開了,什么趣事.揭密.段子一串串的笑聲不斷,大眾二哥二嫂被大家親切地叫了幾十年,經典的‘婁子.賴鼓輪子’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絲廠人在一起從來不談負面話題總是那么開心快樂</p><p>老廠長過七十歲生日的場面(后排左四是我)</p> <h3>一到夏天放暑假的那批孩子們就會來絲廠度假,最熟悉的小四小五小懷林他們的到來,讓廠里一下子喧鬧起來,充滿了生活氣息</h3><h3>兩代絲廠人.李懷林和父母及全家人合影</h3> <h3>當然我們也想家更想回揚州,最盼望大禮拜,一到周六我們的心早就放飛了,為省錢常常步行,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一點也不覺得累,回家的感覺真好,走在運河兩岸的大堤上田間小路間感到無比的幸福</h3><h3>這條曾經走過無數次的運河大堤如今己完全看不出原貌</h3> <p>趙風云是我的發小鄰居同學又一起進廠,從水校大院到三汊河高旻寺,在這條路上從開始步行到騎自行車我們倆結伴而行,一同走過了許多年。</p><p>我和趙風云.漆翠萍初中畢業合影(中間是我)</p> <p>記不清哪一年,一群老朋友相約重返高旻寺,看看擺渡船上的大人孩子們多么興奮(我和兒子老公都在船上)</p> <h3>71年顧玉霞秦振華劉小華在三汊河留影</h3> <p>當年四個男生在三汊河上留影(后右一是我的先生)</p> <p>絲廠沒了.高旻寺變了,唯有三汊河的水還在靜靜的流淌,多年后我和朋友重返故地在岸邊留影(中間是我)</p> <p>青春也是一場相遇,在絲廠的日子里,許多年輕人從相識相戀而走到一起,一對對新人譜寫旳一段段佳話成為美談,我也在這里找到真愛,雖然沒有花前月下沒有轟轟烈烈,卻給我留下許多甜蜜的回憶</p><p>在絲廠結合的十幾對夫婦20年廠慶時留影(前排左八是我.后面是我的先生)</p> <p>幾年后,隨著改革開放高旻寺恢復寺廟工廠搬遷,大家陸續離開絲廠回到揚州,從高旻寺走出來的我們.不管走到哪里,始終保持著旁無雜念不入市俗的清高氣質,春蠶到死絲方盡,從這里走出的青年人就象春蠶繼續編織著五彩的人生,許多同事成為社會精英成功人士,這也是絲廠人的驕傲(我離開絲廠后在外貿部門工作)</p> <p>1990年5月6曰,絲廠人首次相聚在槐泗新廠區,兩百多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慶祝建廠20周年,此后我們十年一大聚.經常一小聚。外人很不理解一個小廠竟然有這么大的凝聚力,首先團隊有牽頭人,其次有一大批鐵桿粉絲,重要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絲廠情結,是緣分讓大家相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三位牽頭人,朋友圈公認的常委班子,想當年都是絲廠精英</p><p class="ql-block">趙志祥絲廠廠長.如今仍是大家的領頭人</p><p class="ql-block">張寅富車間主任.中層骨干.高中生代表</p><p class="ql-block">程自功團支部書記.政治文化學習帶頭人</p><p class="ql-block">當年三人在瘦西湖留影(中間是我的先生)</p> <h3>如今建了幾個微信群,大家經常相約聚會并集體過生日,更多的外出旅游,豐富多彩的活動照片頻頻刷爆朋友圈</h3><h3>十馬集體過60歲生日(十位屬馬的同事,2013年)</h3> <h3>《相聚是緣》群里的人數最多,就象廠里的職工之家,在任成霞群主的帶領下運行的紅紅火火,這是群友在瘦西湖游玩后合影</h3> <h3>《拽》群里的拽友在福建旅游(2017年)</h3> <p>《絲廠老朋友》群里美女在日照海邊游泳(左四是我旁邊是我的孫女.攝于2019年)</p> <h3>《揚州拽友》群里的模特兒在彩排走秀</h3> <p>《絲廠蘇州朋友》群里的老朋友在蘇州園區春游(左一是我.攝于2016年)</p> <p>50年過去了,當年的花季青年如今已兩鬢白發,那是一段難忘的經歷,邗江絲廠是我工作成長的搖籃,是我和先生程自功相遇相識的地方,我們共同走過50年,今年也是我們結婚40年的紀念日,一路走來雖然平平淡淡,但回顧往事依然感慨萬分,今天做這樣一個美篇,以紀念5月9號我們走進邗江絲廠參加工作50周年</p><p><br></p> <p>在此衷心感謝提供照片的老朋友,那些封存了幾十年的黑白照片雖然模糊不清,但帶給我們的是回憶懷念令人激動倍感親切</p><p>向曾經在邘江絲廠工作的同事致敬!</p><p>向逝去的青春致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富源县| 荆门市| 大石桥市| 南京市| 桐乡市| 杭锦后旗| 韶关市| 鹤庆县| 汉阴县| 凉城县| 从化市| 琼结县| 南涧| 抚州市| 牟定县| 福海县| 冀州市| 普兰店市| 屏东市| 特克斯县| 湟中县| 泸西县| 天全县| 宜阳县| 霍邱县| 白水县| 鄂托克前旗| 公主岭市| 吉木乃县| 台山市| 怀安县| 朔州市| 弥勒县| 阿图什市| 江门市| 延寿县| 福海县| 新郑市| 定州市|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