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埃及之行

虹里

<h3>&nbsp;&nbsp; 一直以來對非洲這塊神秘的土地充滿了好奇,蜚聲世界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到底在向人述說怎樣的秘密?孕育了五千年古埃及文明的尼羅河、木乃伊、神廟、古埃及神秘象形字……該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從昌北機場直飛埃及阿斯旺,連續十多小時的顛簸,終于踏上這塊神秘莫測的土地。</h3> <h3>尼羅河是非洲的母親河,河水的起伏,將上游的沃土滋潤在廣袤的非洲大陸,是阿斯旺大壩的修建改變了尼羅河恒古不變的規律。不曾想我們的第一站就是阿斯旺古城,由于這里長年無雨,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因此,1960年埃及在當時的蘇聯幫助下,歷經十年建成大壩, 將尼羅河攔腰截斷,從而使河水向上回流,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湖。這既給缺水的埃及提供了優質水源和電力,又調節了下游的水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濫,還利用蓄積的水量擴大了灌溉面積,使之后埃及面臨的數次洪水和旱災都化險為夷。</h3> <h3>大壩建成時的照片</h3> <h3>站在遠處極目遠眺,大壩就像是鋪在大湖上的一條公路,陳舊的設施,平靜的湖水,和導游介紹的宏偉景觀相差甚遠,卻讓我們對埃及的母親河肅然起敬。</h3> <h3>和照片中的大壩相差甚遠</h3> <h3>盧克索是埃及一座著名的古城,因埃及古都底比斯文化遺址而著稱,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埃及人說:沒到過盧克索就不算來過埃及,所以這是埃及之行的打卡地。尼羅河將底比斯一分為二,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同太陽一樣東升西落,東岸主生,西岸主死。所以居住地主要集中在東岸,而遺跡、陵墓等文化遺址大多分布在西岸。</h3> <h3>盧克索</h3> <h3>盧克索酒店</h3> <h3>盧克索小市場</h3> <h3>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時期安葬法老和貴族的地方,法老們在世時就在這片石灰峽谷的峭壁上開鑿墓室準備安放他們的遺體。這些帝王陵墓埋葬著18—20王朝期間64位法老,同時也附庸出許多神廟。</h3> <h3>帝國谷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峽谷中</h3> <h3>孟農神像在帝王谷和尼羅河西岸之間</h3> <h3>卡納克神廟始建于3900年前,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最大最壯觀也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神廟。神廟內有大小20余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當你穿梭于廊柱之間,徘徊于神殿之中,觀賞著獅身公羊石像、大塔、方尖碑等眾多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內心會久久不能平靜!近四千年過去了,那些雕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畫,竟還能如此的精致清晰,你可從中尋找文明的萌芽和文化的發展。當然歲月的摧殘也使更多古埃及鼎盛王朝的宏偉建筑,變為破敗不堪的殘垣斷壁,凝視著這片殘缺不全的廢墟,你會唏噓歲月的無情和歷史的滄桑,感嘆在浩瀚的歷史星空中自身的渺小!</h3> <h3>卡納克神廟</h3> <h3>廊柱</h3> <h3>大塔</h3> <h3>近四千年前的文字竟如此清晰</h3> <h3>方尖塔</h3> <h3>獅身公羊像</h3> <h3>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石像</h3> <h3>古埃及人崇拜太陽,卡納克神廟還是太陽神阿蒙神的祭祀中心。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卡納克神廟前迎接太陽的升起。在古埃及人心目中,一歲一枯榮的農耕收獲和富足恩愛的生活都仰仗這位神明的恩澤。</h3> <h3>距卡納克神廟約2.5公里處是盧克索神廟。這是專門為底比斯的三神太陽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月亮神孔斯所建。每年穆斯林回歷8月,盧克索會舉行三天的狂歡節 ,在兩座神廟之間的斯芬克斯大道上舉行盛大的游行。這個稱之為“奧佩特節”的傳統延續至今。</h3> <h3>盧克索神廟</h3> <p class="ql-block">紅海之濱的城市,代表著埃及的現代文化。赫爾格達原來是個并不起眼的小漁村,由于坐落于撒哈拉沙漠邊緣,又瀕臨紅海,終年陽光充足,氣候宜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上個世紀末,埃及政府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奇妙景觀,開發修建了大批旅游設施和酒店,吸引了全世界大批量的游客,于是這里很快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著名紅海度假勝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入住的酒店具體名字已記不清了,可酒店之奢華服務水準之高令人過目難忘!真不敢相信這是在一個經濟衰落的北非國家。進入酒店,宛如進入人間仙境,大廳金碧輝煌,房間整潔舒適,設施一應俱全,落地窗外是漂亮的泳池,再遠處是碧藍的大海。露天的咖啡廳全天免費供應各種咖啡飲料,膚白體碩的歐洲游客,每天躺在沙灘上日光浴后,喝著咖啡,或安靜看書或仨倆交談好不休閑自在。酒店的自助餐從早上7點一直供應到晚上10點,以西餐為主,亦有埃及餐。我不太喜歡埃及口味的飯菜,放著各種調料香精的菜煮得稀爛,湯特別咸,放了香料的米飯也是咸的。各式甜點像工藝品一樣琳瑯滿目,味道甜的膩人。水果和飲料種類也不少,我最喜歡喝埃及的鮮果汁,特別是早餐現榨的鮮芒果汁濃濃粘粘的香甜糊口,我一喝就是二大杯。</p> <h3>紅海酒店</h3> <h3>我們就住在這里</h3> <h3>酒店泳池</h3> <h3>露天咖啡廳</h3> <h3>自助餐廳</h3> <h3>紅海的酒店都面朝大海,享有自己獨立的海灘,從我們的住所到海灘不過五六分鐘路程,海邊沙灘上一頂頂遮陽傘,一張張躺椅,一座木質小棧橋。紅海并非海水是紅色的,據說是西奈山巖在日光照耀下發出炫目的紅色,倒映在海水中,使得海水看起來像紅色的而得名。其實紅海的海水是我見過最藍的海水!由于海邊全是沙漠,沒有生活垃圾的污染,海水特別清澈透亮,在玻璃船里可清晰看到海下的珊瑚礁,上面有魚兒游來游去。如果你近距離看海,海水由淺到深,色澤也發生著變化,海面上出現一條條淺藍與深藍相間的色帶,層層疊疊色彩斑斕,陽光灑在海面上,形成了璀璨的星芒,熠熠生輝,亦夢亦幻,美的讓人窒息!</h3><h3>&nbsp;&nbsp;&nbsp;&nbsp;</h3> <h3>酒店享有獨立的海灘</h3> <h3>清晨去紅海看海</h3> <h3>木制小棧橋</h3> <h3>紅海海水是我見過最藍的海水</h3> <h3>玻璃船可看到魚兒在珊瑚礁上游來游去</h3> <h3>白天的自由活動大多數人都選擇潛水海下觀光,而我對沙漠情有獨鐘。幾個人扎上阿拉伯人頭巾,乘越野車前往沙漠沖沙,這是最能體驗阿拉伯風情的一項刺激活動了。四驅車在沙漠上顛簸前進, 駕駛員不停地轉動方向盤,以防車輪陷落到暗藏的沙窩中。看似溫柔的沙漠就像安了彈簧一樣,我們坐在奔馳的車上緊緊握牢把手,在震耳欲聾的阿拉伯音樂聲中體驗過山車般翻騰狂奔的心跳刺激。</h3> <h3>四驅車沖沙</h3> <h3>開的像回事吧?</h3> <h3>還沒玩過癮,又乘騎摩托沖沙,一望無際的沙漠就像是凝固的海洋,摩托在沙漠里橫沖直撞一路飛飆。看似質樸老實的摩托騎手會突然沖上60度的斜坡,然后加速沖下,在我們驚悚的尖叫聲中一陣壞笑,又沖上另一個沙丘……我緊捂胸口,心臟好像會蹦出來!頭巾早已顛散開,嗓子也喊得嘶啞。那一刻真忘了年齡,忘了性別,玩的好嗨啊!</h3> <h3>頭巾都顛散了,胡亂扎起來</h3> <h3>玩的好“嗨”啊!</h3> <p>“折騰”累了,我們來到了貝都因人部落。貝都因人是一千多年前從阿拉伯半島遷徒過來的游牧民族,他們性格堅韌,吃苦耐勞,酷愛自由而不受約束,多年來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深處及寸草不生的石頭山谷、荒原、戈壁地帶,靠飼養駱駝為生。騎著高大的駱駝在撒哈拉沙漠中漫步,是我一直心存的愿望。腦海里揮之不去是這樣一幅畫面:廣袤無垠的沙漠中,夕陽把黃沙染的血紅,一隊人騎著北非獨有的單峰駝漸行漸遠,隊伍中有我的的背影……。</p><p> 我們每人花了10元人民幣,騎著駱駝在駱駝營地悠哉悠哉地晃悠了幾圈,雖然和想象中的意境相差甚遠,也算是享受了一下沙漠上難得的樂趣和地道的阿拉伯風情。牽駱駝的貝都因漢子還不斷比劃著手勢,示意可為我們拍照留影,并搗騰著用一塊小石頭放在手機上為我們照出了頗為壯觀的“特技”照片,看了照片大家都樂不可支。望著貝都因漢子露著白牙黝黑的笑臉,再看看周圍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真為他們簡單艱苦而又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而感嘆不已,其實幸福往往就是心領神會的簡單。</p> <h3>貝都因人營地</h3> <h3>貝都因人居住地</h3> <h3>美眉們騎駱駝</h3> <h3>我騎的還行吧?</h3> <h3>“特技照片”!</h3> <h3>“壞壞笑”的摩托騎手</h3> <h3>太陽快落坡了,部落里的狂歡節目拉開了序幕。我們一邊品嘗著香氣撲鼻的美味燒烤,一邊欣賞著貝都因人激情狂野的肚皮舞表演,在奔放的阿拉伯音樂聲中,忘情地在大漠中享受著獨特的異域風情。直到我們和沙漠快被夜幕緊緊地包裹起來,才戀戀不舍地乘車返回度假酒店。</h3> <h3>狂歡節目拉開序幕</h3> <h3>開羅是非洲及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埃及的首都,有書說:從未見過開羅的人,就等于沒有見過世界的人。這讓我對這個城市有著無限的好奇和向往。可真正來到開羅卻有點失望,四周一片灰黃色,霧霾沉沉的天空,塵土飛揚的街道,由于房屋建成后要交高額的修建稅,很多房屋未完工便入住,所以到處是裸露著鋼筋水泥沒封頂的爛尾樓似的建筑。房屋下成堆的生活垃圾,裹著毛毯睡在路旁長椅上的流浪漢,仿佛都在向我們數落著這個城市的衰落和混亂。</h3> <h3>沒有屋頂的房屋建筑</h3> <h3>到了開羅,當然要去參觀吉薩金字塔了。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后的陵墓,因為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漢字中的金字,我們稱之為“金字塔”。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頭建筑物,有的已經屹立了4600多年了,大部分位于埃及的尼羅河畔和開羅廣袤無垠的沙漠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開羅西南郊的吉薩金字塔,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h3> <h3>其實吉薩金字塔是一個群體的統稱,而不是單獨的一座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是三座最具代表性且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又叫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呈立方錐形,四面正向方位 ,高138米,相當于40層高樓,四周底邊各長230米,比幾個足球場還大,由230余萬塊平均重約2.5噸的石塊層層疊疊堆砌而成。神奇的是石塊間沒用任何粘合劑卻合縫嚴密,世人至今不明白在極其原始落后的條件下,古埃及人是怎樣把它建成的?哈夫拉金字塔,雖然比胡夫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建在山坡上,也不失高大壯觀。而孟卡拉金字塔由于建于第四王朝的衰落時期,加上國王的早逝,僅有66米高。</h3> <h3>胡夫金字塔</h3> <h3>盡管在教課書和影視上多次見過金字塔,但真正近距離接觸金字塔我還是激動的難以言表!仔細端詳金字塔表面的石塊明顯已經磨損風化的非常嚴重,原本尖尖的頂部因為風化已有所磨平,處處透露著歲月的痕跡。當我把手放在金字塔擁有四千多年歷史的石塊上時,似乎在觸摸歷史,忽然想到幾千年前會不會也有一只古人的手,剛好也觸摸此處呢?我們在不同的時空,撫摸著同一塊石頭的同一處,那是穿越時空的傳遞?還是前世因緣的輪回?</h3> <h3>全由巨石層層疊疊堆砌而成</h3> <h3>著名的獅身人面像聳立在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之間的一塊洼地中央。除了前爪外,全由一整塊天然巖石雕琢而成,高20米,長57米 。石像雙目凝視東方,嘴角似笑非笑,形似力大無比,面容卻陰沉憂郁,既似睡意朦朧,又似清醒警覺。幾千年來,笑看時光流逝,冷觀滄海桑田,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更迭。如今獅身人面像已是痼疾纏身,千瘡百孔,仍像個忠誠的衛士似的守護著金字塔。</h3> <h3>獅身人面像</h3> <p class="ql-block">埃及文化敞露在藍天白云之下,要想探個究竟開羅解放廣場附近的埃及博物館是非去不可的地方。磚紅色二層建筑古樸無華,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建于1881年,收藏的各種文物有30多萬件,陳列展出的僅約6.3萬件,約為五分之一。藏品包括發老的巨型石像和大量遺物以及史前的陶器、石器,和古代藝人精心制作的各種藝術品,以及記載古埃及科學、文學、歷史、法律等內容的紙莎草紙文獻。</p> <h3>埃及博物館</h3> <h3>一樓從史前時代到遠古、中古、帝國時代,至希臘和羅馬的展品皆有。二樓是以專題陳列室的形式展出,且展品比一樓的更加貴重,有棺木室、木乃伊室、史前遺物室等。其中最著名的圖坦卡蒙陳列室,有 3000多件陪葬品,你可親眼目睹法老的黃金面罩、黃金棺材和黃金寶座,這些光輝燦爛的金制品,可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的文物媲美。木乃伊陳列室是博物館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要另外收取100埃鎊。里面安放20多具埃及歷代法老及后妃們的木乃伊,有的已有3500多年的歷史,但仍保存完好,躺在黃金、寶石鑲嵌的棺木里,甚至可清楚的看到頭發和腳指甲。 </h3><h3> 唯一遺憾的是博物館內不允許拍照。</h3> <p class="ql-block">進入博物館的大門,歷史的厚重氣息撲面而來,肅穆、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讓人仿佛穿越時空隧道,你可看到神,看到發老,看到帝王的跋扈,歷史的沉浮……你會唏噓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奈!從法老的顯赫一世到歸盡塵土的空無,可謂名利都是過眼云煙,財富皆為身外之物!</p> <h3>短暫的埃及之行結束了,但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真是一個有著太多秘密和故事的國家。在這里奢華和貧窮、美好和丑陋共存;驚喜和沮喪、歡樂和悲傷同在。當你經歷了這一切,你會發現:它不僅僅是為你帶來幾張用以炫耀的照片,它還能讓你大開眼界,茅塞頓開,讓你在一個別人呆膩的地方學會包容和寛恕、學會隱忍和堅毅,讓你不斷地反思和自省、不斷地學習和完善,從而變成一個內心豐富的更好的自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太和县| 古浪县| 三原县| 德江县| 通榆县| 黑水县| 河北省| 常州市| 思南县| 彰武县| 社旗县| 甘泉县| 柯坪县| 常州市| 临海市| 彰化市| 顺昌县| 道孚县| 岳池县| 汉阴县| 大名县| 逊克县| 丹江口市| 乌兰县| 汶上县| 龙州县| 锦州市| 闽侯县| 北碚区| 桐梓县| 普兰县| 甘泉县| 九龙县| 汨罗市| 息烽县| 咸丰县| 眉山市| 富民县| 会理县| 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