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 9月的中東歐之行,己過去幾個月了,但奧地利壯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蕰,仍清晰地似在眼前,使人難以忘懷。</h3><h3><br></h3><h3>奧地利田野風光</h3> <h3><br></h3><h3>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風光</h3> <h3><br></h3><h3>維也納美泉宮皇家花園凱旋門</h3> <h3><br></h3><h3>薩爾斯堡風光</h3> <h3><br></h3><h3>中世紀梅爾克小鎮</h3> <h3><br></h3><h3>夢幻小鎮哈爾施塔特</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講起奧地利,我們早在十多年前就己去過,但那次就像蜻蜓點水,僅在維也納轉了一下,沒留下多少深刻印象。而這次就不同了,我們不僅將盡情游覽音樂之都維也納、文化古城薩爾斯堡,更將深度游覽著名的多瑙河最為幽美深邃的瓦豪河谷、風光勝地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中世紀小鎮梅爾克及世界最美的梅爾克修道院、阿爾卑斯山下的夢幻小鎮哈爾施塔特,自然風光與歷史人文兼有,真是太讓人期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音樂之都維也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這是一座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城,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留下的宏偉建筑,海頓、莫扎特、舒伯特、小約翰斯特勞斯等在此譜下的輝煌樂章,使古城成為當之無愧的浪漫之城和音樂之都,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歐洲的秋天,陽光明媚、晴空萬里,我們當天從布達佩斯驅車200多公里,午飯后到了維也納,興致勃勃前住市區觀光。維也納的主要景點都集中在古城環城大道周邊,我們首先到市政廳,這是一座宏偉的新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872年,正立面主體是高98米、直指云天的中央塔樓,兩邊各有兩個稍低的側塔,顯得壯觀而主次鮮明。</p> <h3><br></h3><h3><br></h3><h3> 市政廳內共有七座中廳,其拱廊、陽臺、尖頭窗都極具特色,特別是走廊上美觀的花式窗格、陽臺上豪華的精雕細琢、窗棱上檐站立的一尊尊3米高的披甲持矛的武士雕像,都體現了新哥持式的典型風格,使整個建筑凸現了壯觀豪華的氣質。</h3> <h3><br></h3><h3><br></h3><h3> 繼續前行,是白色的宛如希臘神殿般的國會大廈,建成于1883年。大廈的正面三角檐上雕刻著當年憲法頒布的埸景。大廈前聳立著莊嚴而神圣的雅典娜女神雕像,其左手的權杖代表著公正,右手的天使代表自由,被譽為歐洲最美國會大廈。</h3> <h3><br></h3><h3><br></h3><h3>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在老城環行大道上,始建于1861年,外觀古色古香、典雅精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歌劇院之一,也是維也納的主要象征。</h3> <h3><br></h3><h3><br></h3><h3> 過了議會大廈一直向南走不遠,就是建于1819年的特雷西婭女皇廣埸。廣埸宏偉壯觀,四周草地如毯,花木修剪得整整齊齊,中間聳立著壯觀的特雷西婭女皇紀念碑。她是奧地利君主查理六世的長女,23歲就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女君主,是奧地利國家歷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h3><h3><br></h3><h3> 紀念碑高達近20米,精湛的女皇青銅雕像栩栩如生端坐碑頂。碑座上有8根精美的石柱支撐雕像主體,四周還有眾多精美的人物雕像,共同構成了氣勢恢宏的青銅群雕,成為廣埸上最典雅優美的藝術品。</h3> <h3><br></h3><h3><br></h3><h3> 分立紀念碑兩側、完全對稱的兩棟建筑是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建筑外觀具有文藝復興時期莊嚴壯麗的特色,顯得莊重而精美。</h3><h3><br></h3><h3> 尤其是藝術史博物館,是世界四大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收藏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畫家作品最多的博物館,還有眾多古埃及石柱和羅馬建筑古典珍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觀賞。</h3> <h3><br></h3><h3><br></h3><h3> 特蕾西婭女皇廣埸的正前方,就是著名的霍夫堡宮,始建于1275年,是曾經統治奧地利長達700多年、古羅馬之后歐洲最顯赫、統治時間最長久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宮殿。</h3><h3><br></h3><h3> 這是一座龐大的古典宮殿,占地面積達24萬平方米,有18棟樓房、19座庭院、2500間房間,氣勢磅磗、雄偉壯觀,是歐洲最為壯觀的皇宮之一。這座宮殿里的主人,從13世紀起到1918年奧匈帝國滅亡的700多年里,統治稱霸神圣羅馬帝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波蘭、西班牙、匈牙利等國家,歷史上找不出有第2個家族,曾這么長久地主宰決定著歐洲的命運。</h3><h3><br></h3><h3>霍夫堡宮莊嚴的正大門</h3> <h3><br></h3><h3><br></h3><h3> 霍夫堡宮有新皇宮和舊皇宮之分,新皇宮建于1926年,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我們從大門進入宮內,迎面就是呈弧形格局的新皇宮,氣勢磅磗、莊嚴壯觀。導游介紹說,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就是在新皇宮正中的陽臺上宣布奧地利與德國合并的。</h3><h3><br></h3><h3> 新皇宮前是氣勢恢宏的英雄廣埸,綠茵的草地、修剪整齊的植物,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廣埸一端有歐根親王躍然馬上的青銅雕像,他原是法國貴族,后來成了率領奧地利軍隊擊退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廣埸另一則是成功抵御拿破倫的卡爾公爵青銅雕像。</h3> <h3><br></h3><h3><br></h3><h3> 如今新皇宮里是人類、武器、古典樂器等博物館。其中一層的奧地利國立圖書館名氣很大,藏書240萬卷。圖書館最精華部分是稱為“豪華大廳”的閱覽大廳,有“世界最華麗閱覽大廳”美譽,對此我們早就做了功課,向導游打聽好入口,每人7歐買票入內觀賞。</h3><h3><br></h3><h3> 一進去,第一眼就被大廳的豪華精美給震住了,其高大的空間、巨型的大理石柱子、五彩繽紛的穹頂壁畫、古樸名貴的落地木書架、古舊而精致的書籍,無一不令人嘖嘖稱奇。大廳中間是查理六世的白色雕像,周圍廊柱上有16位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雕像,還有四個巨大的古地球儀,極富皇家氣派,其豪華壯觀的程度不亞于頂極的宮殿。</h3> <h3><br></h3><h3><br></h3><h3> 最棒的是這里沒有團隊游客,非常安靜,你在這里,可盡興觀賞拍攝“世界最美閱覽大廳”的驚艷,也可在浩瀚的書海中盡情瀏覽;更可席地而坐,靜心地細細品味這一切給心靈和視覺帶來的雙重震撼。</h3> <h3><br></h3><h3><br></h3><h3> 新皇宮和舊皇宮連接之處有一座建于1840年的禮儀大廳,過去是皇帝登基和舉辦舞會的地方,如今是聯合國和其它機構舉行大型會議和宴會的埸所</h3><h3><br></h3><h3>新皇宮禮儀大廳</h3> <h3><br></h3><h3><br></h3><h3> 我們時間有限,匆匆瀏覽一圈,穿過禮儀大廳就來到了霍夫堡宮的舊皇宮,這里是皇帝寢宮、宴會廳、銀器館、珍寶館等,是霍夫堡宮最值得參觀之處。皇帝寢宮共有二十一間陳列室,包括有約瑟夫皇帝居室、伊麗莎白皇后居室、朝見大廳、會議室、宴會廳等。</h3><h3><br></h3><h3> 銀器館展出的是當年皇帝舉行宴會所用精雕細琢的銀制餐具,而有名的珍寶館則收藏著皇朝家族用過的純金皇冠、權杖、皇袍衣物、珠寶首飾、名貴家具等。可惜不是公眾開放日,我們無緣進去參觀,但老皇宮古典優雅的建筑、精湛而富有藝術美感的雕飾己讓我們大飽眼福。</h3><h3><br></h3><h3>舊皇宮氣派非凡的廊廳</h3> <h3><br></h3><h3>舊皇宮廊廳精美的雕象</h3> <h3><br></h3><h3><br></h3><h3> 舊皇宮外面是弗蘭茨皇帝廣場,廣埸右側是古老的瑞士人城門,穿過城門的庭院里是城堡小教堂和宮延樂室,如今分別是高雅人士舉行婚禮處和維也納童聲合唱團。</h3><h3><br></h3><h3>舊皇宮及弗蘭茨皇帝廣埸</h3> <h3><br></h3><h3><br></h3><h3> 走出老皇宮就是人流量很大的米歇埃爾廣埸,站在廣埸上回看舊皇宮北門,典雅的建筑、精美的雕像讓人感嘆。霍夫堡宮,不負城中之城的美譽,是維也納老城建筑與藝術精華的匯聚之地啊!<br></h3><h3><br></h3><h3>舊皇宮北門及米歇埃爾廣埸</h3> <h3><br></h3><h3><br></h3><h3> 從霍夫堡皇宮出來,我們在導游帶領下,穿過一條大街后右拐,經過黑死病紀念柱,就來到了著名的圣史蒂芬大教堂。遠遠看去,大教堂比我們上次來維也納時顯得新而亮麗,但那種歷史的淪桑感卻淡了許多。</h3><h3><br></h3><h3> 大教堂始建于12世紀未,由主體樓和三座塔樓組成,其中以南塔樓最為壯觀,高134米的哥特式尖塔成錐體形直插云天,浩繁眾多、直刺蒼穹的尖頂給人向上的視覺沖擊力十分強烈,是維也納的重要地標和象征。</h3><h3><br></h3><h3>大教堂及南塔樓</h3> <h3><br></h3><h3><br></h3><h3> 大教堂外部裝飾繁復華麗、古樸精致,屋檐、立柱每個輪廓都精雕細琢。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筑外墻、柱頭、門窗上端都是高、直、尖的造型,其直聳而上的線條非常峭拔,在頂上會合成眾多鋒利的小尖頂,使教堂充滿強烈向上的動勢和言語很難表達的神圣氣埸,歐洲文明的博大精深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每位觀者無不為之震撼。</h3><h3><br></h3><h3>大教堂東北面及北塔樓</h3> <h3><br></h3><h3>大教堂外部精美的尖頂長窗及雕飾</h3> <h3><br></h3><h3><br></h3><h3> 大教堂內部也十分令人震撼,高遙巨大的穹頂和空間、飄渺迷離的光線、教堂盡頭顯得極其深遠神秘的主祭壇,使每個走進教堂的人不由自主地肅然起敬。</h3> <h3><br></h3><h3><br></h3><h3> 兩排哥特式的巨大立柱,將正殿隔成三部分,四周墻上鑲嵌了彩繪玻璃和各種壁畫雕塑,整個內部建筑和裝飾顯得莊重肅穆、繁復精美,充滿神圣的魅力。<br></h3><h3><br></h3><h3> 我們先在大教堂正殿觀賞,后從左側殿轉到后殿,再從右側殿轉出繞教堂一圈,仔細欣賞著大教堂的每一處精華,最后坐在教堂長長的木椅子上,一邊休息,一邊靜靜地凝視、感受著大教堂外在的精美與內在的神圣魅力,實為不虛此行啊!</h3> <h3><br></h3><h3><br></h3><h3> 走出大教堂,我們看時間還來得及,就每人化5歐買票上最高的南塔樓觀景平臺觀賞。</h3><h3><br></h3><h3> 登塔的臺階非常狹窄,如兩人狹路相逢要錯開身小心翼翼才能通過。在無數次轉圈的暈頭轉向中,塔頂終于到了。站在這里,可以俯瞰納也納全城,剛走過的霍夫堡宮、遠處的市政廳和環城大道都一目了然。</h3> <h3><br></h3><h3><br></h3><h3> 特別是大教堂巨大的斜面屋頂光彩奪目,其上鑲嵌了25萬片黃綠黑三種顏色的馬賽克,拼出了大面積色彩繽粉的圖案,和巍峨高聳的柱廊空間、斜直的大屋頂、高聳入云的塔樓一起,共同構成了圣史蒂芬大教堂獨特的壯麗外觀。</h3> <h3><br></h3><h3><br></h3><h3> 第2天早餐后,我們又前往著名的美泉宮游覽。皇家氣派、磅磗壯麗的美泉宮是特蕾西婭女皇于1743年下令建造的,是皇家昔日的夏宮,哈布斯堡家族大部分時間居住于此。弗蘭茨約瑟夫皇帝1830年就出生于此,1848年一1916年在位期間也在此發號施命,并在此迎娶了美麗的茜茜公主,而他生命的最后時光也是在此渡過的。</h3><h3><br></h3><h3> 眼下我們到了美泉宮,遠遠望去,三層樓高的宮殿建筑因兩翼伸展得很長而顯得氣派端莊,赭黃色的墻體鮮亮醒目,凸顯了皇家建筑的華麗莊重。</h3> <h3><br></h3><h3><br></h3><h3> </h3><h3><br></h3><h3> 宮殿總面積2.6萬平米,共有1441間房間,規模僅次于法國凡爾賽宮,與凡爾賽宮并稱為世界上兩大巴洛克宮殿杰作。</h3> <h3><br></h3><h3><br></h3><h3> 上次我們在維也納時沒能進美泉宮內,這次總算如愿進宮觀賞了,而且除了門票,再加買5歐的票,就可隨意攝影,真是太好了。</h3><h3><br></h3><h3> 宮殿內處處金壁輝煌、精致奢華,裝飾風格有18世紀歐洲流行的洛可可式,也有鑲嵌紫檀、象牙的中國古典式和飾以泥金、涂漆的日本式。</h3><h3><br></h3><h3> 禮儀大廳埸面壯觀,墻壁、屋頂、門拱、窗拱上采用造型玲瓏的金箔片和纖細的金色線條裝飾,構成典雅優雅的圖案,和白色的墻壁背景相間,營造出華貴精美的氣息。這里昔日是皇家舉行盛大接見活動和舉行宴會的地方。</h3> <h3><br></h3><h3><br></h3><h3> 輝煌的大節日廳是昔日皇室用以舉行大型盛典和舞會的地方,十九世紀有名的“維也納和會”上,各國君王就在此參加舞會。廳內天花板上布滿巨大的壁畫,下面是一排氣派的波西米亞水晶吊燈。</h3> <h3><br></h3><h3><br></h3><h3> 臺球廳也很別致豪華,是弗朗茲-約瑟夫皇帝接見客人的私人房間,墻上有三幅反映哈布斯堡皇朝的歷史重要事件油畫,中間有一張1837年的臺球桌,看樣子當時臺球是頗受宮廷歡迎的娛樂活動之一。</h3> <h3><br></h3><h3><br></h3><h3> 宮殿東翼的漆畫廳風格與其它廳室完全不同,一走進去就令人感到極致奢華,這是特蕾西婭女皇在丈夫死后,為紀念他而進行昂貴改建和裝飾的。墻壁上用貴重的、鑲有金邊框飾的東方漆畫板鑲飾,屋頂有著金壁輝煌的花紋,地板是拼嵌著精致花紋的細密木地板,室內擺放著珍貴的古董瓷器,墻上有三幅名師繪就的家族油畫。</h3><h3> </h3> <h3><br></h3><h3><br></h3><h3> 一圈轉下來,感覺美泉宮的每一處都無不凸現出哈布斯堡家族昔日歐洲霸主的輝煌豪華,它在空間處理和內部裝飾上,比我以前看過的歐洲皇宮更為細致柔美,更具優雅華貴的生活氣息。1996年,美泉宮因它重要的歷史價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3><h3><br></h3><h3> 出了宮殿,我們又來到了美泉宮花園,它是歐洲最瑰麗的法式園林之一,占地約2萬平米。廣闊的花園中間是幾組歐式花壇,花壇兩側伸展出修剪的整齊優美的高大樹墻。</h3> <h3><br></h3><h3><br></h3><h3> 樹墻中點綴有幾十尊古希臘神話的人物精美雕像,頗有文化內涵。<br></h3> <h3><br></h3><h3><br></h3><h3> 花園的中央景線層次十分豐富,視線縱深一直伸向遠方山丘上的制高點奧式凱旋門,凱旋門下是大型海神噴泉群,突顯出立體的空間效果,讓人不禁深為感嘆花園設計格局的高雅及效果的美倫美奐。</h3> <h3><br></h3><h3><br></h3><h3> 我們在花園里盡情觀賞拍攝后,又沿著旁邊的沙石大道爬坡而上,沿途有幾處觀景平臺,可一覽花園的全貌。</h3> <h3><br></h3><h3><br></h3><h3> 終于,我們到達了觀賞山頂凱旋門最佳的平臺,正是上午攝影最好的時間,心滿意足地留下了凱旋門壯觀的景像,在藍天映稱下,水中倒影也較清晰。</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歷史古城薩爾茨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2站我們到了薩爾茨堡,它是奧地利歷史最悠久的古城,歷史上是古老的凱爾特民族居住地,為古羅馬時的貿易及交通中心。公元8世紀一18世紀,一直是奧地利天主教大主教駐地及統治中心,1802年才脫離宗教統治,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薩爾茨堡是一座山城,市內有多座原始的山丘,美麗的薩爾茨河把城市分成老城、新城兩部分,幾座古老的橋將兩者連接。其城市建筑也與一般歐洲的古城不同,以白色為主色調,大大小小歷史久遠的教堂穹頂錯落有致地組合在一個畫面中,盡顯古老時空的恬淡優雅</p> <h3><br></h3><h3><br></h3><h3> 我們先到最著名的老城僧侶山上的古城堡,它歷史悠久,是中歐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堡。在山下遠遠望去,高踞山頂的古城堡如同給老城戴上了一頂皇冠,幾公里外就能看見,是該城的標志性建筑。</h3> <h3><br></h3><h3><br></h3><h3> 它是1077年為抵御巴伐利亞公爵的侵略,由當時的大主教主持始建的,后又經歷代大主教擴建。因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天生具備了易守難攻的優勢,再加城堡的堅固完好,近千年來從沒被攻陷過。<br></h3><h3><br></h3><h3> 我們乘纜車上到山頂古城堡,近距離更感覺其古樸壯觀,尤其是古城墻又高又厚,實為歐洲罕見。<br></h3> <h3><br></h3><h3><br></h3><h3> 城堡內面積很大,有庭院和多座建筑物,內部大多簡樸,斑駁滄桑的石墻和狹窄的通道,可窺其歷史之久遠。現在城堡己改為博物館,分別展示著城堡的歷史變革、武器盔甲、主教居室、音樂廳、中世紀刑器等。<br></h3><h3><br></h3><h3> 在這里,還能看到古代的大炮,黑色的炮口仍然監視著遠方,仿佛遙遠的戰火仍未結束。</h3> <h3><br></h3><h3><br></h3><h3> 離開古城堡,我們來到了主教官邸廣埸,這是老城最大的廣埸,道路四通八達,是游客必到之處,廣埸中央是建于1656年的巨大巴洛克式噴泉。</h3><h3><br></h3><h3> 廣埸東面龐大的建筑群就是歷代大主教的官邸,自1120年以來,這里是他們的居所,更是他們統治薩爾茨堡長達1000多年的權力象征。</h3> <h3><br></h3><h3><br></h3><h3> 與主教官邸廣場相鄰的是莫扎特廣埸。薩爾茨堡是這位音樂天才的出生地,他36年短暫的生命中,一半以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渡過的。故鄉人民以他為傲,在廣埸中心建了莫扎特青銅雕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h3> <h3><br></h3><h3><br></h3><h3> 糧食胡同是薩爾茨堡老城最著名的步行街,街道不寬,兩側都是古色古香的中世紀房子,如今整修后都是各種商店和咖啡屋,漫步其間,令人賞心悅目。</h3><h3><br></h3><h3> 這條小街之所以有名,主要因為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就出生在這條街的9號。這是一座米黃色的6層樓房,莫扎特一家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773年才去了維也納。現在這里是莫扎特紀念館,游客絡繹不絕,一面長長的奧地利門型旗從6樓一直垂到二樓。</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米拉貝爾宮殿及花園也是老城的著名景點,當時的大主教為取悅情人建于1606年。我們因時間關系沒進宮殿,直接到布滿噴泉和雕塑的法式花園游覽。花園雖然不大卻十分精美,修剪整齊的草坪上蜿蜒著幾條鮮花帶,噴泉、雕塑分布其間,抬頭還能看見遠處山頂上的古城堡,很是賞心悅目,是電影“音樂之聲”的主要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瓦豪河谷及梅爾克修道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天午餐后,我們就離開薩爾斯堡,驅車前往著名的瓦豪河谷游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汽車沿著山區公路行駛,秋色正濃的阿爾卑斯山區,湖光山色就像一卷山水長畫在窗外不時閃過。不像平時午餐后上車容易瞌睡,2小時左右的車程中,我們睡意全無,一個個左顧右盼,看得眼晴都舍不得眨一下。</p> <h3><br></h3><h3><br></h3><h3> 有時我們太過于在乎目的地的景觀,卻忽略了路上的風景,其實很多時候,旅行途中的風光才更純粹自然、清新脫俗而迷人。</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瓦豪河谷是多瑙河下游的一條狹長山谷,全長35公里。這里散布著許多靜謐的小鎮、古老的修道院和城堡廢墟。山區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它在悠悠的歲月長河中,較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中世紀風貌,與起伏的丘陵、清澈的河流一起,構成了瓦豪河谷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色,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瓦豪河谷到了,天氣也更加好了,藍天白云下的河谷兩岸,絕色的風光決不是徒有虛名啊!</p> <h3><br></h3><h3><br></h3><h3> 瓦豪河谷的梅爾克小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小鎮,大部分房子都建于16一17世紀,歷史上曾是巴本貝格王朝的居住地,具有典雅的文藝復興時代氣息。 小鎮寧靜祥和,街道上看不到什么人,兩旁的商店挺有特色,慢慢逛感覺不錯。</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在小鎮上隨意抬頭,都可看見屹立在高處山巖上金壁輝煌的梅爾克修道院,它是小鎮標志性建筑,小鎮也正是因它而出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梅爾克修道院始建于1089年,它的美麗絕非金玉其表。它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歷史上曾經是奧地利第一個有記載的統治者利奧波德一世的城堡,后來又成為歷代奧地利皇室避暑休閑的行宮。那高聳的塔樓高居山頂,居高臨下地俯視著整個小鎮和瓦豪河谷,有著君臨天下不可一世的氣勢,其地位和價值不同凡響。</p> <h3><br></h3><h3><br></h3><h3> 導游去買門票的時候,我們迫不及待登上了修道院門前的一座立體花園觀景平臺,在高處一覽整個梅爾克小鎮全貌,真是美不勝收啊!</h3><h3><br></h3><h3>修道院大門前立體花園觀景平臺</h3> <h3><br></h3><h3>梅爾克小鎮風光</h3> <h3><br></h3><h3><br></h3><h3> 走進修道院,迎面是氣勢非凡的巴洛克式宮殿群,黃白相間的外墻,有一種調和過的靜逸之美。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哪能想到這金壁輝煌之處居然是座修道院,那氣勢宏大的格局、富麗堂皇的建筑,足以同任何一座皇宮相媲美。</h3> <h3><br></h3><h3><br></h3><h3> 穿過主教庭院,深邃高挑的門廊展露著經典的巴洛克風格。</h3> <h3><br></h3><h3><br></h3><h3> 當天參觀修道院的游客較多,我們來到皇帝臺階時,被要求在外面等候,待里面走了一批才可進,得以有時間仔細打量這有名的臺階。</h3><h3><br></h3><h3> 它精致優雅得讓人驚嘆,扶手、羅馬柱、弧形穹頂都是粉紅和奶黃的香檳色,這樣大膽鮮艷的色彩在歐洲眾多的皇宮、教堂里從未見過,使人眼前一亮。轉角處拱門廊、穹頂上都有雅致的浮雕,臺階上還有白色的雕塑,豪華的程度決不輸一般皇宮,真是讓人開眼了。</h3> <h3><br></h3><h3><br></h3><h3> 通過皇帝走廊,來到修道院側翼長約200米的長廊,當年這里是奧地利皇室成員來此度假休閑時下榻的房間,如今一間間房間打通,成了修道院博物館,共有十一個展廳。</h3><h3><br></h3><h3> 展廳兩側掛著奧地利歷代統治者的畫像,展示著修道院的歷史和收藏的珍品,大部分都是十七、十八世紀天主教本篤會的歷史文物,非常珍貴。其中最著名的鏡廳陳列的宗教文物,經過燈光和鏡面的反射以后,顯得無比深邃,像鏡花水月般撲朔迷離。</h3><h3><br></h3><h3>修道院博物館鏡廳</h3> <h3><br></h3><h3><br></h3><h3> 再往里走,就是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大理石廳了,原是餐廳和接待貴賓的地方。大廳的墻面和地面都用大理石裝飾,上面有金橘色和淡黃色的彩繪,墻上及廊檐壁上都有精美的壁畫。</h3> <h3><br></h3><h3><br></h3><h3> 最引人注目的是穹頂的巨幅壁畫堪稱絕美,使整個大廳呈現出古典優雅、光彩逼人的格調。</h3> <h3><br></h3><h3><br></h3><h3> 從大理石廳出來便來到了連接著圖書館的修道院大露臺。這里是眺望多瑙河和梅爾克小鎮的絕佳視野,藍天白云下,一棟棟紅頂的小房子點綴在綠色原野上,風景如畫的小鎮風光盡收眼底。</h3> <h3><br></h3><h3><br></h3><h3> 轉個角度,還可清楚地看到多瑙河在這里進入蜿蜓曲折的瓦豪河谷,河道旁丘陵上是郁郁蔥蔥的葡萄園,一派生機勃勃、歲月靜好的風光。</h3> <h3><br></h3><h3><br></h3><h3> 我們現在站在了修道院神學圖書館內,它建于12世紀,華麗的裝飾同樣令人驚嘆。天花板上有巨大優美的壁畫,厚實古樸、格調高雅的木質書柜一直排列到屋頂,十多萬冊排列整齊的中世紀古籍,讓你感受到滿滿的歷史韻味。</h3> <h3><br></h3><h3><br></h3><h3> 從圖書館出來,團友們還在贊嘆連連,深深為修道院的博大精深所折服。</h3><h3><br></h3><h3> 下面的參觀路線是下到一樓的修道院教堂,需要走下一段鐫刻著華麗圖案花紋的旋轉樓梯。旋梯整個空間層層環繞延伸,走到底下再抬頭仰望,那正走在旋梯上的人似乎有從時空隊道里走出來的感覺,很有視覺沖擊力。</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修道院教堂是整個修道院最重要的地方,走進教堂,我們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一個個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傻傻地看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主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堂內部金壁輝煌的巴洛克風格裝飾簡直是奢華極致、無與倫比。高聳穹頂上有栩栩如生的宗教故事濕畫,穹頂下是巨大的鎏金吊燈,美倫美奐得讓人癡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神壇及兩側禮拜堂的墻壁、柱子、欄桿上有各種浮雕和人物雕像,名類名貴的寶石鑲嵌其中,在燈光的折射下金光閃耀,顯現著教堂尊貴而神圣的地位,難怪被譽為“世界上最金壁輝煌的大教堂”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金神壇</p> <h3><br></h3><h3>教堂禮拜堂</h3> <h3><br></h3><h3><br></h3><h3> 修道院還有一座占地面積很大的公園,園內草坪修剪得十分平整,一片寧靜莊嚴的氛圍。</h3> <h3><br></h3><h3><br></h3><h3> 梅爾克修道院,處處都充滿了不凡的皇家氣勢,建筑格局宏偉壯麗、歷史文化內涵深厚、內部裝飾精美絕倫,無愧為“世界上最美修道院”的美稱,是絕對值得你一生中來一趟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湖區及哈爾施塔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梅爾克修道院出來,我們將驅車近200公里,到著名的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游覽并住宿,今天是好戲連臺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奧地利的田野風光大片看得我們如癡如醉,養眼又養心。不記得是在哪里看到的行家評論:奧地利的原野風光是世界上最漂亮、最精致的。山水之美,雖得自天賜,但能夠收拾得如此精致,保護得這樣和諧,唯奧地利也!</p> <h3><br></h3><h3><br></h3><h3> 奧地利人在處理和自然界的關系中,信奉的原則是“順應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這是奧地利人在和自然長期相處之中悟出的真諦,也是奧地利民族特有的生活智慧。<br></h3> <h3><br></h3><h3><br></h3><h3> 我們己經接近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了,這里原是奧地利歷代的皇家領地,整個湖區山巒起伏重迭,湖泊星羅密布,自然風光優美,如今是奧地利著名的自然與文化景區。</h3> <h3><br></h3><h3><br></h3><h3> 暮色蒼茫中我們到了湖區,沒想到住宿的酒店又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這個四星級的酒店位于薩爾茨卡默古特的鄉間,由三幢木結構的房子組成,看上去象個鄉村莊園,別有一番風情。</h3><h3><br></h3><h3> 我們到了房間,其內飾具有濃濃的奧式鄉村風格,打開窗子,窗外就是綠茵如毯的田野。</h3> <h3><br></h3><h3><br></h3><h3> 等我們收拾好行李再往外看,哇,太漂亮了,才一會兒功夫,亮麗的晚霞竟然不聲不響地登埸了,染紅了天際、驅散了暮色,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原始優美的風光一覽無遺,美的讓人窒息。</h3> <h3><br></h3><h3><br></h3><h3> 我們忙不迭的拿起相機、手機,搶著把美景留下。又匆匆走出酒店,在晚霞中穿過田野,沿湖邊步道走了一段,最后走上了一座伸向湖中的古舊木棧道席地而坐。此時此刻,四周靜謐安寧,湖面上波平如鏡、視野開闊,晚霞靜靜地眷顧著我們,多么美好而令人難忘的湖區之夜啊!</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將前往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的古老小鎮哈爾施塔特,它是湖區十幾個湖泊中最出色的觀光勝地,有著絕色的湖光山色之美,是奧地利旅游的出色名片和經典代言,真是太讓人期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往哈爾施塔特的車子穿行在阿爾卑斯山的山間公路上,這里天空特別純凈,映稱著逶迤起伏的群山,沿路的湖泊清澈透底,熠熠閃著綠波;間或閃過一馬平川的牧埸,小木屋帶著歐式的玲瓏點綴在綠色的草地上,茂密的樹林則自作多情地想用綠色的溫柔將村莊覆蓋。奧地利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造就了如此美妙的湖光山色,真是太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途中沃爾夫岡湖風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爾施塔特很快到了,它座落在阿爾卑斯山余脈的山坳里,沿著山腳下與哈爾斯塔湖之間的狹長地帶伸展開來,獨享著海拔3000多米的壯美山巒和旖旎的高山湖泊構成的優美自然風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迫不及待下車,無沒心思聽導游介紹了。下車處走幾步就是小鎮的游船碼頭,這里視野開闊,這座在險峻的斜坡和翡翠色的湖泊間佇立的小鎮,以它古樸靜謐、風光唯美的經典畫面,第一眼就征服了我們,讓你心動的無法自拔。</p> <h3><br></h3><h3><br></h3><h3> 哈爾施塔特的美帶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很難用語言描述。這個古老的小鎮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900年起,古老的凱爾特人就在此開采山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而正是鹽壙的開發,促進了小鎮的發展,優美的環境又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到訪,留下了眾多古跡遺址,造就了小鎮悠久的歷史文化,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3> <h3><br></h3><h3><br></h3><h3> 第一輪激動的拍攝過后,我們開始仔細觀賞四周。只見純凈的天空下,成片的綠蔭草地從山上一直延伸到山腳下,湖畔和山坡上都是鱗次櫛比的民居小木屋,碧綠清澈的湖水倒影著山坡和建筑,這在哈爾施塔特隨處可見的畫面,美的像仙境啊!</h3> <h3><br></h3><h3><br></h3><h3> 小鎮與外界的交通不很便利,也許正因為此,才讓它的天生麗質,在塵世中得以完好保存,讓世人還能欣賞到這難得的童話般的清幽美好。</h3> <h3><br></h3><h3><br></h3><h3> 我們跟著人流向小鎮中心走去,隔湖遠望依山傍水的小鎮,除了教堂的尖頂,到處是高低錯落、多姿多彩的木屋。</h3> <h3><br></h3><h3><br></h3><h3> 換一個角度看的更清楚了,緊貼陡峭的斜坡依山而建的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向遠處伸展,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典畫面。</h3> <h3><br></h3><h3><br></h3><h3> 這些臨湖而建的木屋,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臨水一面都建有獨具一格的木船屋,用來停泊自家的木船和游艇。</h3> <h3><br></h3><h3><br></h3><h3> 住在這里的人們,每天推開窗戶,往外都能看到美景,該是多么幸福啊!</h3> <h3><br></h3><h3><br></h3><h3> 我們一邊走一邊看,跟著人群先上小鎮北邊哈爾施塔特最經典的明信片景點處,經過小鎮中心廣埸等處都沒逗留,怕晚了近正午光線不好。</h3><h3><br></h3><h3> 終于到了,多次在媒體上看到的小鎮網紅畫面現就在我們眼前,這美的像明信片似的畫像吸引著無數旅游者遠行,純美的令人心醉神迷啊!</h3> <h3><br></h3><h3><br></h3><h3> 我們相機和手機一起上陣,一番緊張的拍攝。想著好不容易來一趟,在這么美好的地方應該來張合影,就將手機遞給旁邊的年青人請他幫忙。搞笑的是,或許是想在鏡頭中避開人群抖動了,或許是不熟悉我的手機操作,照片居然模糊了,而且角度也不對,背景中沒有了教堂的尖塔,但我們還是很感激他。</h3> <h3><br></h3><h3><br></h3><h3> 我們從小鎮北邊折回,解決了午餐后,就休閑地沿主干道邊逛邊走,并多次拐入主干道臨湖一邊的小巷“尋幽探秘”,滿足著游興。</h3> <h3><br></h3><h3><br></h3><h3> 小巷深處的湖邊有著幽靜的小半島,遠遠地看過去,島上的人家就像現代版的世外桃源。</h3> <h3><br></h3><h3><br></h3><h3> 折射的午后陽光,把山巒、湖水染上了濃淡相宜、明暗對比的色彩,真是處處是景啊。</h3> <h3><br></h3><h3><br></h3><h3> 逗逗轉轉又來到了小鎮中心廣場,這里是小鎮居民的生活中心。廣場不大,但精致安祥,有一座哥特式的雕像噴水池。</h3> <h3><br></h3><h3><br></h3><h3> 不遠處一座古老的尖頂教堂也位于鎮中心,它始建于748年,是小鎮人們心靈寄托的地方,折射出歐洲的社會文化特征。</h3> <h3><br></h3><h3><br></h3><h3> 漫行小鎮你可發現,這里沒有奢華,有的只是簡陋的木屋,只是這里的人們對美的營造以及將生活與原生態如何融為一體,有著獨到的思維。</h3> <h3><br></h3><h3><br></h3><h3> 這里的居民熱愛生活,每家每戶的屋型、色彩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似乎個個都是藝術家。他們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僅裝飾家的里面,也裝扮家的外面,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樓閣陽臺都開滿鮮花,點綴了家園,也愉悅了過客。</h3> <h3><br></h3><h3><br></h3><h3> </h3><h3><br></h3><h3> 這些看似簡單的木屋,被他們打造的既精致優美,又具歷史風韻,處處充滿唯美的藝術感,令游人們沉醉其間、流連忘返。</h3> <h3><br></h3><h3><br></h3><h3> 小鎮居民不多,每天卻有大量的游客到訪,但小鎮仍然沒有吵鬧、不顯喧嘩,居民們安靜地過著自己平淡的生活,保持著小鎮安寧怡淡的氣質。</h3> <h3><br></h3><h3><br></h3><h3> 走出了主干道,又回到了上午我們下車的地方,看著還有時間,我們又向相反方向的湖邊漫游。這里沒有了鎮中心的熱鬧,游客也很少,更顯湖光山色的幽美,太喜歡了。</h3> <h3><br></h3><h3><br></h3><h3> 你只要有心,總能邂逅一些美好的東西。開滿鮮花的陽臺、爬上小木窗的藤蔓,或一扇花葉掩隱的窗戶,都是一道風景線,總能在不經意間打動你的心。</h3> <h3><br></h3><h3><br></h3><h3> 有時既使時間、方位不理想,只要你心中有景,逆光也能拍出不同意境的片子。</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山不老、人生苦短,很快我們要離開哈爾施塔特了,很是不舍。這些年去過歐洲很多地方,哈爾施塔特是我眼中最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奧地利于我們,是人生的短暫經歷,但它卻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和震撼。把文字和圖片融于遠行的腳步,就能留住它絕色的風光,并永久珍藏于遠行的記憶回味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芳草地 </p><p class="ql-block"> 圖片:上上水、芳草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阿克陶县|
白沙|
太康县|
鄂尔多斯市|
甘谷县|
富裕县|
汨罗市|
隆化县|
容城县|
博客|
辛集市|
呼伦贝尔市|
庆安县|
武义县|
盱眙县|
通化市|
泗水县|
建湖县|
神木县|
密山市|
双江|
独山县|
增城市|
舒城县|
瓦房店市|
辛集市|
雷州市|
兰西县|
横山县|
望江县|
芷江|
中山市|
鄱阳县|
保德县|
合水县|
高唐县|
运城市|
隆昌县|
海盐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