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0 年1 月10 日上午07:00在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二樓國際出發廳2 號門集合,辦理出境登機手續,準備跟團參加【緣來緬甸】曼德勒+眉謬+敏貢四晚五日游。按照出國游要求,跟團導游魏文先向團員們講解了到緬甸旅游的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并將30人的大團按報名時的團隊分成了7個家庭,我們一行7人組成了3號家庭。3號團友們在機場同租了兩個WiFi,每個一天租金21元,不限量使用,每個WiFi可連3~4部手機,真是出國旅行的好幫手。</h3><h3>乘坐的緬甸航空“煙臺/曼德勒8M821” 客機原定 09:15起飛,因故延誤。同行的六姐妹在登機口留下出發前的紀念。 </h3> <h3>同行中年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男同胞徐大哥,是我們此行的御用攝影師。</h3> <h3>10時飛機起飛,飛往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h3><h3>飛機上團友們小酌一杯。</h3> <h3>經過5個半小時的飛行,緬甸時間下午14時順利到達曼德勒國際機場。剛出機艙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從零下5度的煙臺穿越到20度左右的曼德勒,第一件事迅速脫下毛衣換上夏裝。出了安檢就看到地接導游阿樂已舉著煙臺貴賓的牌子在迎接我們。</h3><h3>曼德勒國際機場在2000年9月17日開幕,位于緬甸中部曼德勒市中心以南35公里,從機場到市中心需要1小時的車程,是目前緬甸最大的機場,也是緬甸的第二個國際機場。</h3> <h3>曼德勒是緬甸幾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最后一個雍笈牙王朝的都城,它見證了緬甸最后國王的輝煌。緬甸歷史上曾有的古都,只有曼德勒王城被完整保存下來。這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熱鬧,卻保留著更加純樸的文化和田園風光,佛教勝跡和歷史文物數不勝數,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有“多寶之城”的美譽。因曾經是阿瓦(AVA)王朝的首都,又俗稱“瓦城”。是個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也是華僑大量聚集的城市。<br></h3> <h3>曼德勒皇宮</h3> <h3>曼德勒山</h3> <h3>出關后乘車前往參觀位于烏本橋西頭的馬哈伽納揚僧院。車上導游阿樂教了我們兩句緬語:你好“敏格拉巴"和謝謝“杰蘇巴",一路上就成了全車的流行語。</h3><h3>馬哈伽納揚僧院是全緬甸最大的僧院,創建于1914年,學生人數近2000人,其中有不少年齡很小的小僧侶和小沙彌。緬甸僧侶被認為是佛的弟子,不愁吃穿,受人尊重。 </h3> <h3>僧院里的教學樓。</h3><h3><br></h3> <h3>僧侶們的宿舍樓,樓外有晾曬的衣服(大塊的布,像床單一樣)</h3> <h3>給路過這里口渴的行人準備的水</h3> <h3>僧侶們的洗漱用品</h3> <h3>僧侶們使用的掃帚</h3> <h3>僧院周邊美景</h3> <h3>緬甸僧侶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點鐘,一餐在上午10點鐘,過午不食,只能喝水。僧人化緣,得到什么就吃什么。每天上午10點,各國游客云集至此,目睹“ 千人僧飯”的畫面,千名僧侶從宿舍走出來,不分等級、不分年齡,手捧化緣缽,安靜地在馬路上排隊化齋,到餐廳內領取分給自己的飯菜坐下就餐,場面非常莊重,沖擊震撼。由于我們是傍晚參觀該景點,無緣親眼目睹這一壯觀場面。</h3> <h3>穿白色衣服的小僧人是進院不足三個月的新僧。</h3> <h3>出了佛院大巴車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趕往眉謬。眉謬市因愛國佛寺和植物園而聞名。舊稱彬烏倫,原是緬甸中部撣邦高原西部邊緣地帶上的一個小村。位于曼德勒市東北方向67公里,這里海拔1070米,一年四季氣候涼爽,空氣清新,風景秀麗,花卉盛開,有緬甸“花都”之美譽。1896年英國殖民占領時期,英軍梅上校在這里按照英國城堡的樣式建造起房屋和街道,把小村建成了英國人的度假別墅區和避暑小鎮,并將小鎮命名為眉謬。</h3> <h3>眉謬愛國塔是一座緬式風格新建的佛寺,夜幕下神秘而莊重。佛塔前有座牌樓,三根柱子上各有一條造型獨特昂首頂冠的緬式祥龍。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廊道通向佛寺中心---佛殿,整座佛塔裝飾豪華,金碧輝煌,三層金色的殿頂四角高蹺,塔身金燦燦的像個大菠蘿,裝飾精巧的塔剎金光耀眼直指藍天, 佛殿中間須彌座兩側供奉著金色的佛像,粗大的柱子包著金色的裝飾,墻上掛著金色的浮雕畫。佛殿后面供奉著被緬甸人稱為“愛國佛”的白色釋迦牟尼佛像。</h3> <h3>緬甸是個佛教的國度,生活中的各種禮俗都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不論何人,進入佛塔或寺廟時,都必須脫鞋。我們也只能入鄉隨俗,赤腳入寺。</h3><h3>阿樂導游非常暖心,讓其助理(緬甸人)提前準備了濕巾,每次我們赤腳從寺廟出來都會及時遞給我們擦干凈腳再穿鞋,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h3> <h3>眉謬皇家植物園是緬甸三大植物園中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植物園,建于1719年,距眉謬市3公里,是一座歐式風格的園林,植物園里綠草如茵,常年繁花似錦,有一千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曾經是皇家貴族度假勝地,現為緬甸國家公園。</h3> <h3>植物園中碧水清澈的坎多吉湖,一群群的黑天鵝、白天鵝在湖面上游弋。遠處的一座金佛塔、一座瞭望塔和藍天白云倒映在湖中,人、塔、天鵝恍若與天空融為一體,鑲嵌進湖中的藍天里。</h3> <h3>植物園中一步一景,樹林中小路蜿蜒,點綴著精致的涼亭和典雅的別墅。我們被群芳斗艷的鮮花吸引,徜徉在花海湖邊流連忘返。</h3> <h3>裝點美麗的小店</h3> <h3>植物園綠樹叢中的咖啡館別具一格,巨大的落地窗仿佛是一個超廣角鏡頭,將整個景區納入取景框內。坐在窗前,品著當地正宗的咖啡、喝著鮮榨牛油果茶,欣賞著窗外碧水清澈的坎多吉湖、綠草如毯的田園風光、如詩如畫般的美妙風景,放松身心,十分養眼,讓人心曠神怡。</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br></h3> <h3>阿尼薩坎瀑布位于從曼德勒到彬烏倫路上的阿尼薩坎小鎮。雖然不及國內著名瀑布那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但也獨具特點。即使是現在的旱季,往下俯沖的水也擊打在陡峭的石壁上濺起大量水花,站在瀑布下會讓人倍感清涼。</h3> <h3>翡翠佛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昂貴的翡翠作為建筑材料的佛塔,坐落在曼德勒的阿馬拉布拉。佛塔高約25米,佛塔所需之翡翠毛料均由緬甸翡翠商人捐贈,全塔所用翡翠多達1000 多噸,價值11 多億美金,雄偉壯觀。佛塔的外墻雕刻著樹葉、護身符,以及各種銘文,還有佛祖的玉腳印。寶塔內部的雕刻則更加精美而獨特。</h3> <h3>玉石佛塔</h3> <h3>經過一條枝葉覆蓋的長廊,長廊盡頭是一條通往佛塔的密閉通道,通道內全為翡翠雕刻裝飾,刻有花鳥魚蟲,高山流水,神態各異的佛,用料奢華,工藝精湛。</h3> <h3>這是我見過戴著百余個翡翠手鐲的最長手臂。</h3> <h3>固都陶佛塔位于曼德勒山下的東南方,始建于緬甸敏東王時期的1857年,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塔院。整座塔林有四個長廊,交叉成十字形狀,一座大金塔位于寺廟中心, 金塔四周整齊地排列著 729座精致的白色小佛塔,所有建筑都富麗堂皇,令人贊嘆。不少當地緬甸人來此虔誠坐拜。漫步塔林,感慨信仰力量的偉大,是它造就了這座舉世無雙的功德佛塔。</h3> <h3>固都陶佛塔的長廊</h3> <h3>大金塔修建完成時,敏東王召集了東南亞各國的2400名高僧,經過六個月完成《三藏經》,并用巴利文篆刻在729座石碑上,歷時7年5個月完成。后來又在每座石碑上建起白色的小佛塔。這些經文石碑和塔林,舉世無雙,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大經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h3> <h3>從固都陶佛塔步行不遠便可到山達穆尼佛塔。山達穆尼佛塔面積只有固都陶佛塔的一半,但小塔數量卻遠遠超過固都陶佛塔,山達穆尼佛塔群內的小塔更為密集,一排排的佛塔幾乎是前后相連,不留一點空隙,在這里也可以看見許多類似固都陶佛塔的三藏經文石碑。山達穆尼佛塔建于1866年,是敏東王為了紀念被殺害的弟弟所建。沿著大門,穿過長廊,就可以到達正中間的金色的大佛塔(里面存有敏東王弟弟加襄王的骨灰),正中還供奉一座金色佛像,據稱是遷都時,敏東王從阿瑪拉普拉古城迎過來的。旁邊還有一座小金塔。圍繞著大的金塔,以此往四個方向呈正方形延伸,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塔758座,形成一個白色方陣。每個塔頂都有金色的鈴鐺,微風拂過,聲聲鈴鐺響,仿佛是敏東王在向弟弟訴說自己的哀思。</h3> <h3>加烏庫奇佛塔建于公元1853—1878年,塔內有一尊大佛像,由一整塊重800 噸的大理石鑿成,約7.9米高。據說從附近伊洛瓦底江畔搬運這塊大理石到現在的地方,用了1 萬名人工,費時13 天。塔四周另有80 尊塑像,代表佛祖的門人。</h3> <h3>佛塔外廳鋪設著光潔的地板,采用的曼德勒特色的馬賽克裝飾,十分漂亮。佛塔外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四條裝飾很美的帶頂的走廊,色彩鮮艷。這里每年10月都會舉行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非常熱鬧。</h3> <h3>兩天的時間從中國煙臺飛到緬甸曼德勒,再乘車到緬甸高原眉謬,又返回曼德勒,馬不停蹄的參觀游覽了與佛教有關的5個景點和與佛教勝跡不一樣的植物園及瀑布,雖然有時差,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半小時,但仍興奮地沉浸在"瓦城"里。</h3><h3><br></h3><h3>未完待續…后面的行程更精采。</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中牟县|
垫江县|
永顺县|
额济纳旗|
千阳县|
如皋市|
潼关县|
辽阳市|
元谋县|
龙游县|
阳西县|
澄城县|
灯塔市|
富锦市|
清水县|
四子王旗|
西充县|
盐池县|
阿尔山市|
汉寿县|
凤山县|
保亭|
杨浦区|
祁阳县|
贡嘎县|
二手房|
秦皇岛市|
合肥市|
靖宇县|
九江县|
章丘市|
福安市|
姜堰市|
西平县|
南城县|
绥棱县|
扶余县|
尼勒克县|
巧家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