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敦煌人民一直把黨河視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河,母親河。</h3> <h3>黨河鹽池灣上游景色</h3> <h3>黨河鹽池灣大橋</h3> <h3>黨河位于我國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與肅北縣境內,發源于祁連山,流經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敦煌市。是中國內陸河疏勒河的一級支流。</h3> <h3>黨河鹽池灣下游景色</h3> <h3>黨河養育了敦煌綠洲,是敦煌人民的母親河,生命河。隨著流域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量增加,黨河水資源問題也十分突出。</h3> <h3>黨河發源地位于肅北縣鹽池灣自然保護區,全長390公里,其中肅北縣境內280公里,流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89億立方米。</h3> <h3>黨河主要依靠冰川雪融水,泉水和大氣降水補給,冰川融水補給量約占黨河全年經流量的39.8%。</h3> <h3>肅北縣景色</h3> <h3>肅北縣景色</h3> <h3>黨河峽谷肅北段</h3> <h3>黨河五個廟下游景色</h3> <h3>黨河水源的冰川大小有336之多,南部源頭為大水河,北部源頭為開騰河。各各支流在兩河峽口匯合,匯眾泉水而成巨流,沿黨河谷地向西北流。出黨河水峽口,經肅北縣黨城灣鎮..蘆草灣.浪灣,出肅北縣境后,進入敦煌市境內的黨河水庫。</h3> <h3>經黨河水庫,拐向東北,進入敦煌綠洲,在北土窯墩匯入疏勒河,最終消耗于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h3> <h3>黨河水庫景色</h3> <h3>黨河水庫景色</h3> <h3>黨河水庫景色</h3> <h3>黨河水庫景色</h3> <h3>黨河水庫于1975年建成,總庫容為4640萬立米,主壩高56.8米,是黨河流域最大水庫。</h3> <h3>黨河水庫下游峽谷</h3> <h3>黨河峽谷</h3> <h3>黨河西千佛窯景色</h3> <h3>河道景色</h3> <h3>血脈</h3> <h3>血脈</h3> <h3>黨河流域內有黨河,敦煌南湖,肅北黨城灣,阿克塞紅柳灣等四個灌區,總灌溉面積48.5萬畝,黨河為最大灌區41.7萬畝。</h3> <h3>黨河河道景色</h3> <h3>黨河流域內的敦煌市,肅北縣和阿克塞縣三縣市總人口2O多萬人,敦煌市人口18.9萬。肅北縣1.13萬,阿克塞縣0.9萬。</h3> <h3>黨河秦家灣景色</h3> <h3>黨河黑山嘴景色</h3> <h3>黨河中上游水電資源比較豐富,大部分河段坡降大,水流急,潛藏著巨大的發電能力。從1983年開始到2016年以分別建成6座梯級水電站,全部并網發電。</h3> <h3>敦煌市城區南北黨河景色</h3> <h3>黨河風情線景色</h3> <h3>黨河風情線景色</h3> <h3>黨河鐵路大橋</h3> <h3>黨河鐵路大橋</h3> <h3>為了保護綠洲,拯救敦煌,2011年國務院批準實施(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規劃),雙塔水庫和黨河水庫,近年來下泄生態水量逐年增加,下泄的生態水和汛期洪水匯聚于歸來后的河道,如今生態治理初見成效,2017年干涸半個多世紀的哈拉湖重現碧波。</h3> <h3>黨河黃渠芭子場大橋</h3> <h3>芭子場大橋南景色</h3> <h3>芭子場大橋北景色</h3> <h3>西湖南泉景色</h3> <h3>哈拉湖日落</h3> <h3>2020年春節由于新型寇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發。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家中休息,正好有時間,把近幾年外出拍攝的黨河部分照片,整理出來加上網絡下載的文字資料,編輯制作成了美篇分享給大家。</h3> <h3>攝影:祁常青</h3><h3>制作:2020年1日29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丹阳市|
晋江市|
疏勒县|
太康县|
博客|
桐柏县|
黔东|
福建省|
水富县|
乌拉特中旗|
司法|
来安县|
渝北区|
苗栗县|
静乐县|
奉新县|
什邡市|
西和县|
扎鲁特旗|
义乌市|
沂水县|
荆州市|
景泰县|
香港
|
吴川市|
同德县|
元江|
武清区|
晋州市|
班戈县|
西安市|
长武县|
嘉鱼县|
商都县|
库尔勒市|
富蕴县|
合作市|
广宁县|
江都市|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