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走進神秘多彩富祿】系列之 5</h5><p class="ql-block"><br></p><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高巖,古村落侗寨》</b></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圖/文 楊永安 </span></h5><h5>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引用)</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昨晚同安發群里我背影的那張照片,又撩起了我這段塵封已久的回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世上一切皆是緣。08那年深秋,幸運巧遇中國女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寒梅影友及5位攝影界資深老前輩侗鄉采風,于是敲開了富祿苗族鄉高巖侗寨之行。被那里的古樸、淳厚、平和、安寧和原始深深觸動。?</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高巖,這個并非遙不可及的高巖村位于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一個侗族村寨。與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鄉、從江縣的務墾鄉妣鄰,地理位置獨特,眾多生活習俗,語言、口音、服裝首飾全部貴州北侗習俗,一丁點沒有廣西南侗味。</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高巖,那就是安靜。從八佰街路口走進來,沿著那條急轉崎嶇的山路,在云里霧里轉身,喘氣,向前,直到發現小梯田漸漸多了起來,我便知道離村寨不遠了。聽說高巖附近有著擁有好幾百年樹齡的參天大樹,大概就是村口的這些吧。一路上雖大多都是上坡,但快進寨子時,會有2、3個轉彎,就能看到被大樹隱藏起來的屋頂。</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高巖不大,沒有氣派風雨橋,只有兩座很小的鼓樓,屋舍儼然,雞犬相聞,但高巖的村民非常友善,你只要笑著打招呼,他們都會笑著回應你,有的會停下來問問你從哪里來,有的就靦腆害羞著走過去。這里的老人大多不會說普通話,但當你跟他們一起坐在小木橋上、門檻上,吊腳樓廊下時, 他們都會笑著跟你講很多。有時候,聽不懂也是一種美,因為眼神更加明亮。</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高巖沒有什么客人,有也是匆匆寥寥客人進入,大概轉轉,一兩個小時就走。因交通不便,與外界交流有限,非常安靜的寨子。它依山而建于四面環山的山谷中,一條小溪由東北向西南穿過,主要道路也沿溪河走向,將村寨分西北和東南兩部分。可蔚依山傍水,典型的少數名族侗族村落。村民以糯米為主食,傳統的稻作民眾,往來種作,怡然自樂,是一片自給自足的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匆匆幾個小時,沒得跟寨上老人了解高巖侗家當地祖上相傳,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奇特而神秘婚俗,我們也就打道回富祿街。剛出寨口不遠準備下坡,我回頭疑視著高巖侗寨久久地想,如果,雨和云的霧氣,錯落有致的房頂,裊裊升起的炊煙,連綿的大山、蔥翠的樹木、清澈的水流、純樸的民風和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吊腳樓,讓你沒有理由地愛上了高巖。高巖,一個侗寨古村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整理于: 2020年正月初2</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巨野县|
喀喇|
邵武市|
兴海县|
鲁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朔州市|
金川县|
西吉县|
长兴县|
卫辉市|
蓬莱市|
桃江县|
龙山县|
兴文县|
铜梁县|
隆昌县|
屏山县|
清丰县|
新郑市|
句容市|
常山县|
扶余县|
通河县|
东乡县|
连城县|
启东市|
杭锦后旗|
龙游县|
吉木乃县|
丹凤县|
海口市|
平原县|
徐州市|
阿坝|
四会市|
淮南市|
思茅市|
商城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