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冬天是一個讓人沉思的季節,于是在這白雪皚皚的正月里又懷想起老家長條堰,冬日的長條堰溫暖、潔凈,翠柏掛丹巖,玉龍臥山澗;陽光映雪山,牛羊見炊煙。這一切的一切是那樣的親切而遙遠,似亙古、似眼前……</h3> <h3>小時候常回老家長條堰,最多是冬日假期大家都空閑的日子里。開始是母親送我去,步行在里沙瑤村口南行二三里望見西山腳下半坡有一戶人家,姓什么我記不起來了,她們見到母親都很熱情,母親也像見到親人一樣稱呼她們。要是在夏秋季節都會摘下樹上的水果,園里的甜瓜給我吃,后來她家的一個兒子娶了我們趙家的女子,我還的叫他姑父哪。</h3> <h3>從這家下來南下方的大石巖平臺上有一個規整的四合院,住著張姓祖孫三代兩戶人家,院子里長著一顆高大的梨樹,幾乎覆蓋了整個院子。老爺爺,老奶奶都很慈祥,就是在路上遇見我們都會笑呵呵給我們打招呼,有一個老爺爺外號叫老玉茭,不知是什么意思以致都不知道他的真實名字了,細說起來他還是我們趙家的外甥,好像在土改當過農會主席,爺爺們被評為上中農成份挨批斗時,他也是暗暗進行保護的。這個地方好像叫石板片,院子東邊靠近河畔,一層層光潔的粉紅色石板巖向后鋪開,上面晾曬著蘿卜片、紅薯片,好有農家氣息。</h3> <p>從院子通過峰回路轉就看到了老家長條堰村。小路旁的山巖下是碾棚,昔日里小山村里的人們套著驢、騾在這里拉碾子磨面,刮風下雨都不受影響。</p> <h3>這里是馬棚還是牛圈記不清了,倒是山根的小晾圈里的小牛,小馬??萌呆呆的樣子還記憶猶新。</h3> <h3>沿著長條堰村口這條山谷而上就到達了趙家的老墳四巖溝,原先曾祖父、曾祖母以下六個爺爺們都安葬在這里,小時候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一我們這些趙家兄弟姐妹都會相約上墳燒紙,那時人多男女老幼十幾人,到了哪里由長者主持一起擺上各色貢品,點燃五色紙,一起三磕頭三鞠躬。感受家族的團結力量,祈求家族興旺。在這里有必要說一下英雄的曾祖母昔陽馬韂(革占)巖村人岳氏,她為曾祖父生下11個兒女(6男5女),6男就是我的爺爺們,他們就住在長條堰。5女就是我的老姑們,大老姑嫁林黃鋪村王家,二老姑嫁馬韂巖趙家,三老姑嫁孔氏村來家,四老姑嫁勺鋪村杜家,五老姑嫁馬韂巖村王家。你看他們兄弟姐妹們比一個加強班的人都多。</h3> <h3>這個院子坐北朝南的房子是六爺爺和六奶奶以及玉棠大爺家的房子,六爺爺六奶奶也是我見過并記得的長輩,在這里我們一起見證過送走二老時的隆重場面,在這里我送素榮姐姐到朝天溝完婚。每一代的長者都是宗族的主干。他們在大家才像枝葉一樣聚攏在一起。不在了就一輩輩漸行漸遠,直到形同陌路誰也不認識誰。西側沒有屋頂的房子就是我父母當初的婚房吧,好像當初就是一座草房(就是用谷粟秸稈綁扎的屋頂)大哥就出生在這里,如今母親,大哥都已不在,父親已是耄耋之年。只能聽他老人家講過去的事了。</h3> <h3>這個院子我不知道南房是誰家了,東房是我大爺家,在他們家沒有搬到井陘前,就住在這里。有一天兄弟建斌將西側那個沒有屋頂的父母曾經居住過的草房子,給個特寫照發了過來。我也是感慨萬千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h3> <h3>下面的房子從村口由北向南排第一個是二大爺家的房子,二大爺應該是父親他們這一輩最有本事的人了,是他們的領軍人物。倒也不是他有多高的文化和官職,是因為他嫻熟的處事能力及人格魅力,超高的情商,綿里藏針的好口才能夠駕馭一切。二大爺、二大娘都是精明能干的人,他們在時院子里常年支著一口大柴鍋,迎接著南來北往的客好不熱鬧。記得哪年我就要去北京當兵了,家里需要幫手父親他們不太同意,當我見到二大爺時他卻旗幟鮮明地支持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好馬出在腿上,好漢出在嘴上,男孩子有機會就的出去闖闖”。他嘴含煙袋身在山溝,卻胸懷天下。</h3> <h3>再下來就是愛棠叔叔的家了,他一輩子和六爺爺一樣養羊放羊,家里孩子們多并且都勤勞肯干,生活過的一直很殷實。</h3> <p class="ql-block">接下來第三個院子是成棠叔叔家,這個院子最規整,原先我大叔叔和小叔叔也住在這個院子的南房和西房,后來搬到里沙瑤村住了。記得那年(好像是92年春天)建軍哥哥要結婚了,我和翠榮姐姐、姐夫一起翻山去北巖村接新娘子(就是我的嫂子),早上從長條堰走中午在朝天溝姑姑家看了看,下午才到北巖村,第二天出門可費勁了村人用柴火堆堵住路口要酒要煙要水果糖,姐夫負責應付這些人,我乘機才把嫂子飛快地背出村口。年前弟弟來電話說建軍哥哥的女兒出嫁了,真是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啊!</p> <p class="ql-block">最后面的院子就是長條堰村除了我們趙家唯一的外姓呂家,家里的老大爺是個非常會講故事的人,講的生動神奇有人說是吹牛,但人家也有吹牛的本領和資歷,聽說當年他騎著高頭大馬腰挎手槍,帶著警衛員回到山村好不威風凜凜!妻子是大城市的新青年。后來隨其隱居深山。我很喜歡這個老大爺他能說會道,不論在哪見到我們都是笑臉相迎很親切。后來他的兒子與我二大爺家的女兒結婚了,就是現在的海明姐夫了。</p> <h3>曾經的羊圈,當年牧羊晚歸,炊煙升起也是溫馨時刻。</h3> <h3>山村老家居住的人日漸寥落,也許不久這里會無人居住,逐漸荒蕪游客來到這個深山古村來探險。他們不知道這個村叫什么,不知道是誰最初建造了它,也不知道誰在這里居住過?他們不知道這里演繹過的一切故事,但我知道。也許將來像村前修建的嶄新寬闊公里,及正在作業的大型挖掘機、鏟車建設出一個世外桃源式的山村景點,但愿如此!只是換了一批人他們不知道從前這里的一切一切,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不停的在變,不是嗎?</h3> <h3>長條堰的故事就像這條長長的田地修修補補地變換著它倔犟蒼勁的容顔。</h3> <h3>父親說小時候的長條堰可熱鬧了,那時沒有戲劇表演更沒有電視??,但他們會請一個說書匠來山村說一個正月的書。講楊家將、呼家將、隋唐演義、封神榜這些傳統小說,每每講到最精彩處來一句(欲知詳情如何,我們下次再說),把你的胃口吊起來,有時一個正月就講一本小說故事。老姑們家的孩子也來了,幾十個孩子在一起玩很是高興,走的時候就得準備大包小包帶的東西了。</h3> <h3>世事滄桑變幻,以前農耕時代一個家族聚在一起生活的時代過去了,城市化席卷天下。城市里的人多如螞蟻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山村就像山野廢棄房屋旁的柿子樹,孤零零地佇立在山間,春華秋實只有鳥兒來探看,那一個個紅燈籠似的柿子掛滿枝頭,在為你照亮回家的路,是老父親期盼的眼神、是綿綿鄉愁,是火紅的蓋頭。2020年正月初三于北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高雄市|
垫江县|
湘西|
博野县|
克山县|
玉田县|
勐海县|
元阳县|
禄劝|
赤城县|
安多县|
伊川县|
卓尼县|
肇州县|
河间市|
砚山县|
五指山市|
徐水县|
南安市|
铜川市|
抚远县|
石首市|
达孜县|
壤塘县|
保山市|
达州市|
新乡市|
马关县|
长丰县|
泾源县|
宁阳县|
浏阳市|
石门县|
唐河县|
辰溪县|
射洪县|
岳阳县|
乐昌市|
尤溪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