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老仲</h3> <h3>隨筆雜文:</h3><h3><br></h3><h3>庚子春節雜筆閑談</h3><h3><br></h3><h3> 老 仲</h3><h3><br></h3><h3>總是感嘆時光流逝,幾天前還在為春節忙碌著準備著,這一轉眼就到大年初二了。原本計劃著今天開車去外地,探望久未謀面的親朋,可是一場突如其來莫明其妙發自武漢流傳全國的疫情,限制了行程。</h3><h3><br></h3><h3>對于這場疫情,官方媒體上各種報道、信息。自媒體上更是消息亂飛,各種的調侃吐槽,摘錄幾段:</h3><h3>其一、什么叫鼠年?關上門過年,備足食物在自家"洞"里慢慢的吃,慢慢的喝……互不來往。吃完了,喝完了,年也過完了。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又都出來了,在大街小巷里面串,這就是鼠年。乖乖在家過新年!<br></h3><h3>其二、大門一關、小酒一端、一醉一天、被窩一鉆、疫情一過、再去狂歡、利人利已、互不傳染。<br></h3><h3>其三、今年春節計劃: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初四巋然不動;初五依然不動;初六原地不動;初七繼續不動;何時才能夠動?鐘南山說動才動!<br></h3><h3><br></h3><h3>經過漫長的歲月文化傳統習俗的沉淀,春節已經成為了國人的一部史書、一卷檔案、一種情感信仰寄托,它記錄著中國人的喜怒憂樂,延續著中華民族的古老信息,那古樸而又親切的味道悠長,值得我們久久回味。</h3><h3>準備年貨,舉家團圓,祭奠祖先,各種慶典……中國人確實能把春節的隆重氣息推到極致。<br></h3><h3>而走親戚、訪朋友、拜新年,大家借機相聚,既增進了親情,也密切了上上下下、遠遠近近的人際關系。人心和和美美了,前程才有奔頭盼頭啊!<br></h3><h3>毫不夸張的說,春節是能把所有中國人的心像珠子一樣一顆顆串連起來的神圣日子。<br></h3><h3>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不論時光如何流轉,家與故園永遠是每一個中國人最后的情感歸宿!春節文化,歸根到底就是家的文化。春節其實更像是一條歲月的河流在一個規定的日子,從分離流向團聚,從理性流向感性,從等待流向希望,從一種幸福狀態流向另一種幸福狀態!<br></h3><h3><br></h3><h3>這場疫情發生在庚子春節期間這個特別的時間段,打亂多少人的計劃,又失落了多少人的情感,就像我上面說的,本該在這個日子串起的珠子,有多少無奈地散落在各處。</h3><h3><br></h3><h3>平心靜氣地想想,其實這也很正常,世界很多的事情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小家總要服從大家,局部總要服從全局,細節總要服從整體。再上升一點——生命中有許多你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生命中有許多你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這也是責任。既然是責任,那還有什么好說的,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呀!</h3><h3>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的一個命題:什么是幸福美好?如果要給美好的人生下一個定義,我的答案那就是愜意與自由。如果要給愜意一個定義,那就是天倫家常,三五知己,談笑風生。如果要給自由下個定義,那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能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br></h3><h3><br></h3><h3>且勿燥,別著急,你看這年復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會遲到,過去的都會過去,該來的都在路上,一切都是剛剛好 ????。</h3><h3><br></h3><h3>最后還是借助網上的一首打油詩結束這篇閑談,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動吧:</h3><h3>國家有難,咱不添亂。坐在家里,就是貢獻。親戚不走,來年還有,朋友不聚,日后再敘。保護家人,保護親友。打贏這場仗,以后天天是春節!<br></h3><h3>祝親們:身體健康,大年初二好!??????<br></h3> <h3> 2020、1、26(農歷庚子年正月初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锡林浩特市|
衡东县|
鲁甸县|
阿城市|
四平市|
龙川县|
安图县|
芦山县|
苍梧县|
惠来县|
铁岭县|
寿光市|
石林|
班玛县|
海阳市|
和田县|
宜丰县|
潜江市|
隆德县|
新余市|
海丰县|
黑河市|
登封市|
平武县|
洪洞县|
杭州市|
姜堰市|
保靖县|
车险|
西峡县|
水富县|
中山市|
南江县|
焦作市|
郴州市|
江津市|
红河县|
康马县|
仁布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