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攝影:三石</p><p>時間:2020年1月5~6日</p><p>地點:福建省寧化縣</p> <h3>2020年1月5日下午5點我們來到了寧化</h3><h3>詩畫般的寧化真是給了我大大的驚喜!這還是我認識的小縣城嗎?從進入寧化外圍開始就被蜿蜒著沿著江邊有著白色護欄的游步道所吸引,沿途鱗次櫛比但錯落有致的高樓,整潔寬闊的馬路以及帶有紅軍長征集結(jié)地的廣告路燈柱,休閑的市民廣場以及旁邊高大的體育場館,沿江紅色塑膠跑道還有氣勢磅礴的跨江廊橋,城鎮(zhèn)建設(shè)很現(xiàn)代也很有氣勢,城鎮(zhèn)的景觀設(shè)計很有前瞻性。</h3> <p>1975年我從02廠子弟學校來到了寧化縣一中讀書,在這里度過了我的高中時代,我們是住宿生,每周有廠車接回家,這是有爸爸在身邊的難忘時光。</p> <p>記憶中整個縣城只有一條大街,其余都是鋪著光滑的鵝卵石的小路,小路二邊是一條條豎直木板鋪就的小店,店內(nèi)很深,昏暗中坐著一位掌柜老人。似是而非的問你買什么?仿佛是你打擾了他的平靜,惶恐之中趕緊逃之</p> <h3>寧化的晚霞特別美,不愧是英雄城,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天。呆呆的看著,模糊的回想當年事,一樣的天,一樣奔騰而過的江水,早已經(jīng)不一樣的我們。</h3> <h3>高中住校的二年接觸了很多的人和事,才知道這就是外面的世界。美好的時光,那時還不理解且行且珍惜,總想著來日方長…</h3> <h3>晚上偶爾我們一幫同學會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全縣只此一家既是電影院也是戲院(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地處閩西一隅的寧化為何會有浙江的越劇團)。特別的紀念日會去照相館拍照,記得當時全城只有一家照相館,好像叫城關(guān)照相館</h3> <h3>當時從學校到熱鬧的大街上一路上經(jīng)過的都是小路,記憶中光滑的鵝卵石路面,兩旁是一間間小小深長的鋪面,豎直的門板,進門還有木門檻,店內(nèi)是硬土的地面,賣著最普通的日雜食品</h3> <p>匆匆那年,揮手之間,曾經(jīng)閉塞落后的小城鎮(zhèn)仿佛脫胎換骨??吹搅诵骂亝s找不到舊貌。歲月如白駒過隙,往事如煙真值得眷戀,那時總以為未來很長…</p> <h3>寧化簡稱:翠</h3><h3>翠江,翠紅酒…</h3><h3>江邊紅色塑膠跑道,跨江的廊橋,美麗的晚霞</h3> <h3>夜間橫跨翠江二岸的廊橋輪廓非常美,美到有點輝煌。物質(zhì)的貧窮或繁榮終將被歷史長河淹沒,留下的一定是精神上的永恒</h3> <h3>廊橋如臥龍般的橫跨兩岸,靜謐的夜景美極了,仿佛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尤其是橋頭堡很有氣勢。</h3> <p>寧化青少年藝術(shù)中心,很現(xiàn)代也很有文化韻味,外觀是一塊塊寫有不同形體字的玻璃幕墻。遠遠就看到很有中國風的漢字,水中的倒影非常美</p> <p>壯觀的廊橋,晚霞如火燒云。</p><p>奇怪!從我身邊跑過三三兩兩的男女,卻沒有一個持寧化口音。望著伸沿到遠方的紅色塑膠跑道。一回眸,恍惚間昨日青澀的高中女生迎面跑來。</p> <h3>第二天一早來到寧化紅軍長征出發(fā)集結(jié)地—紅土地廣場</h3> <p class="ql-block">《如夢令·元旦》 毛澤東</p><p class="ql-block">寧化、清流、歸化,</p><p class="ql-block">路隘林深苔滑。</p><p class="ql-block">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p><p class="ql-block">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p> <h3>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在寧化結(jié)集長征,當時寧化縣人口13萬,參加紅軍13700人。長征途中,有6600位寧化籍紅軍犧牲倒在了長征路上</h3> <h3>寧化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的四個集結(jié)地之一,是中國革命的搖籃</h3> <h3>這就是我的高中母校:寧化一中</h3> <p class="ql-block">這是讀高中時在老師家拍的“藝術(shù)”照。</p><p class="ql-block">活脫脫的文藝小兵!作為軍人的后代,骨子里是很喜歡當兵的,但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爸爸媽媽都被“打倒”,政審第一個過不了關(guān),只能這樣過過癮。</p> <h3>耳旁是朗朗的讀書聲 ,背后是陌生的教學樓。感慨時光荏苒…</h3> <h3>現(xiàn)在的體育館大的出乎意料!看不到一丁點當年模樣</h3> <h3>塑膠跑道非常好,卻找不到一丁點當年的印記。</h3><h3>過去真值得眷念,那時我們總以為未來很長,長到可以長相廝守,時光不老我們不散,可時光未老,物是人非。</h3> <h3>當年我們可是最簡樸的硬土操場,大喇叭播放著第~套廣播體操</h3> <h3>我們曾經(jīng)在這個場地上整齊劃一的做廣播體操,老師在一旁巡視</h3> <h3>站在學校藝體館面前還是挺自豪的,盡管是一個全新的認識</h3> <h3>陌生的教學樓</h3> <h3>熟悉的旗桿</h3> <h3>離開學校四十載,再回首,往事如煙,看著身旁走過的陌生面孔的學生和老師,仿佛看到昨日青澀的自己</h3> <h3>匆匆而過,學校門前留個影,再見了母校。</h3> <h3>一路開車準備離開寧化,可巧在路的右邊看到規(guī)模龐大的一組群雕,原來是寧化中央紅軍長征紀念館</h3> <h3>廣場整潔寧靜,莊嚴肅穆,藍天白云下格外圣潔。共和國不能忘記,也不會忘記</h3> <h3>群雕表現(xiàn)了紅軍長征親人依依不舍的送別,殘酷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前仆后繼的堅毅,讓人肅然起敬</h3> <h3>在藍天的映襯下,紅軍群雕銅塑像格外清晰,讓人感動,心生敬畏</h3> <h3>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環(huán)境,軍人保家衛(wèi)國才有你我的歲月靜好。</h3> <h3>仰望栩栩如生的群雕肅然起敬,雕塑表現(xiàn)的紅軍戰(zhàn)士前赴后繼,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精神尤其讓人感動</h3> <h3>那個灰色的年代是什么樸素的信仰,讓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如此綻放。</h3> <h3>作為軍人的后代,很有感觸,浮想聯(lián)翩…</h3><h3>父輩扛槍打仗從山東一路南下打到福建,橫渡長江,攻打金門…</h3> <h3>英勇無畏的小戰(zhàn)士們化入藍天白云,護佑著江山大地</h3> <h3>面對英雄墻,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戰(zhàn)士,心生敬畏,感慨萬千</h3> <h3>共和國確實沒有忘記這片紅色的土地,革命的搖籃,寧化建設(shè)的如此美好,告慰了先烈。</h3> <p class="ql-block">再見了!寧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古交市|
西藏|
田东县|
合肥市|
温州市|
巫山县|
建瓯市|
疏勒县|
大同县|
乌鲁木齐市|
武川县|
绍兴市|
禹州市|
紫云|
怀仁县|
闵行区|
如东县|
阳曲县|
通辽市|
尚志市|
交口县|
望都县|
西乌珠穆沁旗|
通榆县|
河津市|
武安市|
英吉沙县|
麦盖提县|
江永县|
桂林市|
庆云县|
江山市|
平顺县|
九龙坡区|
沙河市|
涪陵区|
朝阳县|
新和县|
双桥区|
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