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遨游美麗自然的洲際島國~澳大利亞(上集)

貓爸爸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前 言 </p><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8日,剛結束快樂7人組合的俄羅斯之旅,同行者、學友劉介華一句問話:“俄羅斯也玩了,還想到哪里去呀?”,打開了我新的夢想,不假思索地回答:“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聯邦領土面積769萬平方公里(約為中國的79%)、人口2500萬(約為上海常住人口),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個大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美麗的自然景觀、年輕而具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p><p class="ql-block"> 自97年兩年援外到非洲、2014年6月27日隨女兒自由行到美(國)洲、2017年7月16日隨團游歐洲、2019年1月3日日本之行“游”過亞洲后,南半球的澳洲就是應當去看看的第五大洲了!</p> <h3>  Day1:2019年12月28日17:10時,浦東機場T1航站樓出發層H島下,四家共11人精干的澳洲旅團準時集結!</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領隊房長賀(見圖右上頭像)公布相關事項后,帶領大家取票、托運、通關、安檢,70分鐘辦好手續出關。到16號登機口坐下后,拿出準備好的食品,吃好喝足,靜待19:35按時登機了!</p> <h3>  登機時間已到,16號登機口遲遲未見開放,航班機組人員也和乘客一樣,耐心的等待著(圖上)。停機坪上飛機已接好廊道(圖下),19:50開始登機,20:10后便順利起飛,直奔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機場了。</h3> <p class="ql-block"> 飛機爬升到3萬英尺高空平穩后,空姐送來美味晚餐:盒飯《香菇豉油燉牛腩,配炒青菜、蘑菇、胡蘿卜,白米飯》和紅棗蛋糕,外加一瓶《赤霞珠2018》紅酒(見圖)。</p> <p>  愜意的晚餐后,我們三人幸運地坐了六個位置,站起來活動了一會,便或靠、或躺、或臥,“一覺醒來”已到了悉尼!通關后,大家迅速換好夏裝,來到機場大巴站臺,等著地陪開車入站“對接”(圖上)!又一航班的機組人員正走向機場(圖下),大家向他們投去了一絲羨慕和祝福的目光!</p> <h3>  Day2:2019年12月29日, 地陪朱先生(走在最前者)開車在機場接上我們,直接來到今天的《景點一》:參觀悉尼大學老校區!團友們步履匆匆:走在前面的中年夫婦,出關就換上紅妝,被稱“中國紅”了;后面正步走的最年輕的一對,稱“小年輕”;他們后面是女兒帶著父母與老公的四人,稱“一大家”;回頭望和最后一位是我妹妹和夫人,我們就稱“兄妹組”。于是,一句口令“二二三四”就是我們團的人數和代稱了!</h3> <h3>  悉尼大學不僅是“澳大利亞第一校”,也是世界頂尖大學。始建于1850年的老校區,英倫風格的主教學樓建筑令人景仰(圖左);(圖右)悉尼大學校徽前是來此必須打卡的地方!校徽上傳統浮雕式花紋,以及著名拉丁文箴言“sidere mens eadem mutato”校訓(一般譯為“繁星縱變,智慧永恒”),自從1857年就成為了悉大人袖章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h3> 那黃沙巖塊石建造的一扇扇拱形門廊,綠樹掩映成一處處美景,時不時有幾個游客或學生穿行其間,讓人怎能不愛呢!悉尼大學理所當然是被眾權威媒體譽為世界最漂亮的大學校園之一! 門廊墻上的這部古老電話,根據邊上英文介紹我翻譯后的理解:是當年悉尼大學校區內,上班時供官員使用的電話,估計已逾百余年的歷史了。看到綠茵如氈的草坪,倆姑嫂立馬擺起了 Pose! <h3>  今天的《景點二》:南半球最大的海鮮市場“悉尼魚市”!這是來悉尼的必去之地,市場里人流摩肩接踵、市場外吃客座無虛席!這里有來自澳洲國內外的各種海鮮,巨大的澳洲龍蝦、帝王蟹、生蠔、鱈魚等等應有盡有。</h3> <h3>  午餐時,人流鼎沸之中,搶到幾份熟食守到一個座位,也算品嘗了澳洲龍蝦、海鮮炒飯的滋味,不枉“來此一游”!</h3> <h3>  吃完午餐,來到漁人碼頭打卡,不怕人的海鷗也跟來站在邊上看著我們!吃飯時就有好多海鷗等在邊上,吃客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叼走食物。</h3> <h3>  <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結束悉尼魚市的午餐,開車來到悉尼母親河---帕拉瑪塔河的入海口,進入今天的《景點三》: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span>開始想把歌劇院和大橋拍到一個鏡頭里,在此地左右搖擺也沒找到機位,只能分鏡頭留下合影了!</h3> <h3>  上到二級臺階,拍攝悉尼海港大橋的機位很好找,這張照片中,三個人的表情都很滿意呢!海港大橋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h3> <h3>  來到悉尼歌劇院門前的大臺階下,沒有廣角鏡頭怎么都找不到好的角度,直至下到海邊才給她們拍到了相對全景的照片!</h3> <h3>  行程安排有30分鐘入內參觀體驗時間,<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步入劇場觀眾席落座,體驗氣氛肅穆,整場鴉雀無聲,</span>可惜禁止室內拍照!幸喜排隊<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等候時,在歌劇場休息廳樓梯上、吧臺旁、憑欄邊留下了一點記憶!</span></h3> <h3>  從歌劇院出來,徒步經過《景點四》:悉尼皇家植物園。植物園坐落在市中心,位于悉尼歌劇院的南部,在該園的北部海邊,你可以眺望遠處的悉尼海港大橋和悉尼歌劇院,并拍攝悉尼標志性建筑的照片了!</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景點五》:麥考利夫人座椅,這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麥考利總督為他妻子修建、由工匠雕刻的石椅,于1816年完成,比鄰皇家植物園。</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從“麥考利夫人椅子公園”遠望,可同時拍到歌劇院、海平面和悉尼海港大橋全景圖。</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景點六》:圣瑪麗大教堂,這里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大教堂用當地的砂巖建成,歐洲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的建筑風格,始建于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圣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步入圣瑪麗大教堂,首先映入眼簾是美麗的彩色玻璃門窗,穹頂下莊嚴肅穆的氣氛感染著每位來者,我們也靜坐下來,蕩滌一下浮躁的心境。</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景點七》:海德公園,<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位于悉尼市中心,是一塊鬧中取靜的長方形綠地,周圍高樓林立,與圣瑪麗大教堂僅一條馬路之隔。</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這里恍如上海的人民公園,眾多百年大樹和歷史雕塑、噴泉,留下些許印象!</span></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海德公園內分布著雕塑、噴泉、池塘、小湖,有大片潔凈的草坪,也有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我們以圣瑪麗大教堂為背景,在草坪里、靠椅上拍照留影!<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落地澳洲的首日游覽結束,圖上是一直載著我們、由地陪駕駛、澳大利亞特有、拖車裝著行李的中巴車,這種帶拖中巴據說與旅澳團隊人數和環保有關;圖下是第二天回到“悉尼機場旅客之家”酒店,和“地陪”朱先生告別時的合影!</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Day3:2019年12月30日周一,早上團隊臨時決定:趁上午人少,先去《景點一》:“費瑟戴爾野生動物園”(門票35澳元/人,含拍照)!進園搶在實景處排隊,拍下與澳大利亞國寶“考拉”親密接觸的合影與個人照!</p> 領隊房長賀還為我們提供了精彩的考拉進餐微視頻(上圖),可惜編制美篇書時,只能使用這張考拉進餐的視頻截圖了(下圖)!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費瑟戴爾野生動物園,位于悉尼市區到世界遺產藍山的途中,是一個擁有較多澳洲本土動物品種的野外私人動物園。</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動物園里,觀賞、喂食澳國的象征“袋鼠”,是游客們必須的項目!這里都是中小型、比較溫順的袋鼠,據說有身高近二米、好斗的大袋鼠,但不敢在此展示!</span></p> <h3>   <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小藍企鵝館,這里展示的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普遍身高43厘米,體重約1千克,也是唯一一種有藍色羽毛的企鵝,因此也被稱作藍企鵝!照片中占據C位的飼養員卻身高體壯,搶足了風頭!</span></h3> <h3>  11點鐘從動物園出來,驅車兩個小時<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達《景點二》:藍山國家公園。乘纜車排隊時,吃了份團供</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西式簡餐;</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坐上“斜線風景鐵路”纜車,啟動時腳蹬踏板、手握橫桿,300米距離猶如俯沖直下!(該項目</span>平日價格45澳幣/人)</h3> <h3>  下到山谷里,從下往上看到的軌道(圖下,參照物見軌道邊的扶手欄桿)、穿過隧道俯沖而下的纜車(圖上),放大圖可見張著大嘴的男孩、撲在媽媽懷里滿是驚恐眼神的小姑娘。</h3> <h3>  谷底圖版介紹了“斜線風景鐵路”:1878年,約翰·布里蒂·諾斯開始在巖石下煤層中進行勘探。利用并擴大陡崖邊緣的一條天然隧道,為蒸汽驅動雙傾斜運輸通道,進入懸崖頂下310米處煤層提供了一條路線。1883年,該礦處于停滯。 (圖上)是1884年11月5日拍攝的卡圖姆巴煤礦斜坡照片,那年,煤礦雇用56名工人,開采了大約20000噸煤。早期游客是從巨大的樓梯、臺階和步行道下來,疲憊的徒步旅行者為礦工們提供了額外收入,因為要收取費用才能把他們帶到山頂。最初乘客乘坐的是煤斗,到1933年,一輛名為“杰西”的12座客車制造出來,才在周末或假日正式使用。(圖下)</h3><h3></h3> <h3>  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斜線風景鐵路”,其傾斜度為52°128%,垂直落差206米!乘坐該纜車在世界上,應該是除過山車外,從未有過的體驗。<br></h3> 這是山谷中當年的礦口、保存下來的礦燈和一些工具。 離開礦口,走過一段山間小路,沿途隨處可見這種裸露億年的沉積層,以及還筆直挺立著的“礦化木”! 澳國森林大火全球觸目,圖上是上個月火勢洶涌纜車停運前,工作人員在最高站臺處拍攝到的火情;下圖是在回山頂的另一路纜車上,所拍到相同視角“三姊妹峰”(該景點見圖內紅圈所示)的實景,盡管有天氣不佳的因素,仍可見大火還未散去的硝煙!<br> 從藍山國家公園回到悉尼市“巖石”區才16:40,車停到《景點三》:“DFS環球免稅店”門前。我們沒進去,準備從店右側的臺階下到海邊去玩玩。走下臺階回頭記路時,哇!發現臺階左右兩側墻面原來好像涂鴉的作品,走到30米開外再看時,竟重疊成一幅漂亮的老人頭畫像了!(把照片拉大,方可見臺階欄桿線條。) 欣賞了墻壁畫藝術后,來到海邊的“環形碼頭“,這里與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正好可以拍到全貌,彌補了昨天的遺憾! DFS環球免稅店(悉尼T廣場)共四層,是澳大利亞較大的市內免稅店。不買東西,洗手間還是要去上的,出來時看到免稅店一樓無尾熊(考拉)專賣店,順便和考拉玩偶來了一張合影! Day4:2019年12月31日周二,今天將從悉尼轉場澳大利亞南部海濱城市墨爾本。清晨06:30,每人拿上一份便當早餐,乘上中巴就出發。上午八點登機,10點就降落墨爾本機場了。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澳大利亞聯邦第二大城市,澳洲文化、工業中心,是南半球最負勝名的文化名城。 地陪老司機接機后,載著我們直奔《景點一》: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旅游界常說:東方人到西方,看教堂;西方人到東方,看寺廟!我們看只能是走馬觀花,體味一下民族文化。好在可以照相,教堂內細致的彩繪玻璃窗極為美麗,木雕或石匠技術精湛,隨處可見都是一尊工藝品!與東方寺廟不同的是,西方人舉凡婚喪喜慶都和教堂息息相關。<br>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位于墨爾本市圣派翠克公園旁邊,是1863年由著名英籍建筑師威廉華德爾設計,1897年10月正式啟用,而教堂三座尖塔一直到1939年才完成,以紀念天主教會在維多利亞設立百年。<br> <div>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歌德式建筑的尖塔高103公尺,充分展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與華麗,因此在南半球占了:最大、最高兩個第一,故而是墨爾本游覽的重點行程景點之一。</div> 從裝潢華麗的教堂出來,開車一會兒就到了正宗的中餐館,這尊站立的兵馬俑是最好的物證。坐下來稍事休息,靜待來澳后的第一頓中餐:“美味中式團餐,8菜1湯“(《出團通知》語)。 吃完中式午餐,中巴車將我們送到入住酒店:墨爾本阿爾伯特公園美居酒店(Mercure Melbourne Albert Park)。大家休整梳洗、準備好新年夜露營室外的裝備,歇息片刻便來到《景點二》:位于惠寧頓大道的菲茲洛伊花園,在這里可以敞開胸懷,擁抱藍天和大地! 菲茲洛伊花園是墨爾本市區5大花園之一,位于東墨爾本的惠靈頓大道,綠樹蔥蔥,鳥語花香,帶著濃厚的英國鄉村浪漫色彩。據說,在空中鳥瞰花園,會驚奇地發現這個花園內的林蔭小路,是一幅巨大的英國米字國旗的圖案。 花園是墨爾本市專門為了紀念菲茲洛伊先生而建的一座公共花園。羅伯特 · 菲茲洛伊是英國的海軍中將,作為船長,他指揮英國皇家小獵犬號艦船遠航澳洲探險,船上的“業余水手”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先生。 <h3>  花園現在是一片面積很大的綠地,林蔭小路旁有很多參天大樹,這種需要三人才能合圍的百年老樹比比皆是!感謝妹妹索龍芬為我們拍下了這張完美的照片:“齊心合圍,擁抱年輪”!</h3> 花園里最著名的是【景點三】∶“庫克船長的小屋”。庫克船長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航海探險家,他曾經三次遠渡重洋來到南半球,發現了澳大利亞大陸,也發現了新西蘭和夏威夷等太平洋的眾多島嶼。 庫克船長是1770年最早登上澳洲大陸并宣布它為英國領土的英國人,被視為澳大利亞的開國者。這座石屋是他在英國的故居,1755年建于英國。格里姆韋德把故居買下,一塊塊拆下來,裝在253個箱子里,總重達150噸,由英國海運到墨爾本,然后在菲茲洛伊花園照原樣組建成。1934年當維多利亞州一百周年紀念之際,由格里姆韋德爵士贈送給墨爾本人民。 17:20驅車來到【景點四】∶菲利普企鵝島。到達菲利普島第一個活動就是行程“特別贈送”的:〖直升機環島觀菲利普島迷人海岸線(約6分鐘)〗 進入直升機機場,每架機升空只能最多搭載三名乘客,輪到我們時正好一家同時登機。趁螺旋槳還沒啟動,我們趕緊先來了一張合影!<br> 直升機升空,開始了觀看該島迷人海岸線的6分鐘體驗!在機上并排而坐緊系安全帶的索龍芬,還是挪動身體,為李恭英拍下了這張有海岸線背景的高空照!<div><br><div><br></div></div> 坐在駕駛員左邊的索隆望,扭過身子也為索龍芬拍了張高空直升機上的照片,可惜只看到了窗外的大地,沒拍到大海的身影! 好在索龍芬拍到了清晰迷人的菲利普島海岸線,權當這個行程的高空記憶了! 菲利普島最早名為斯納普爾島,經幾易其名,最后為了對新南威爾士的首任總督菲利普上校表示敬意而改名為菲利普島。登島的第二個活動是【景點五】∶欣賞企鵝歸巢!已晚上八點了,太陽還沒完全下山,人們已早早來到觀景臺,搶占了最佳位置。<br> 菲利普島是以神仙小企鵝聞名于世的度假勝地。這里是島西南面的薩摩蘭海灘,棲息著許多世界上最小的(身高約30厘米)神仙小企鵝,故當地人亦稱之為“企鵝島”。<br>  <br> 每當太陽下山,夜幕降臨,一批又一批的小企鵝才會從大海返回結隊上岸,一搖一擺地返回自己的巢穴。此時游客們便會守候在海邊,等待欣賞企鵝從大海歸來的壯麗景觀! 為了防止企鵝晚上回來時,受到人為光源刺激眼睛,所以小島此時會實行燈光管制;同時由于企鵝非常膽小,“歸巢”又處在傍晚時分,為了避免企鵝們受到驚嚇,因此一律禁止拍照和攝像。 一直等到晚上21:10,我率先發現在看臺西邊,最右側的海灘礁石處,一隊隊小精靈搖擺著跳上了岸邊,一聲驚呼掠起四座!至此,為了再去搶占觀看跨年煙火秀的位置,只得趕快上車回城,好在返回接待大廳時,屏幕上正在播放歸巢視頻,馬上截屏下來,彌補了本景點最后時刻的遺憾! Day5:2020年1月1日周三,昨晚23:30從企鵝島趕到墨爾本的母親河——雅拉河邊時,觀看跨年煙火秀之佳位都已被占滿。擠進人群等到0時煙花騰空時,才想起這里比國內提前三小時就進入2020年了! 根據出團通知,第五天是【自由活動】。新年伊始,恰恰是這“自由活動”日,給我帶來了本命年好運的接二連三! 好運1:凌晨刷屏煙花秀,上海工作時的老總王老師,微信里與我互知同在澳大利亞,真是太巧了! 好運2:早上九點自然醒,領隊建議到市中心打的去好一點,“圖搜”距離3.8km,遂決定步行前往。豈知才行至1.6km便見到有軌電車通過,上車后得知不用買票,乘四站就免費到達市中心弗林德斯火車站了。 墨爾本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有軌電車系統“,且是這座城市的特色!我們乘坐的單節式Z-Class型有軌電車(見前圖),1984年前引入,英國女王曾經坐過,至今仍在運營。11:50在弗林德斯火車站站下車后,還不知道對面這座教堂的名字,馬上就在火車站前廣場,拍下了這張照片! <h3>  靜下來,熟悉了一下環境,走過橫道線來到“聯邦廣場“。通過圖搜才知道,十字路口與火車站在對角線上的這座教堂就是著名的“圣保羅”大教堂!于是或坐或站便拍了起來。</h3> <h3>  圣保羅大教堂建于1891年,<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由英國建筑師威廉巴特菲設計,它是墨爾本最早的英國式教堂,也是墨爾本市區最著名的建筑。之所以聞名還因為它是以藍石砌成的,而且墻壁上有著精細的紋路。1932年,教堂又加蓋3座尖塔后,樓塔高達96.7米,就顯得更加雄偉高聳了!</span></h3> 這里是墨爾本市政廳大門前的花壇!市政廳位于墨爾本的市中心,處在圣保羅大教堂的右側,它除了作為墨爾本的市政府辦公地點外,還是一個多用途的公共場所,比如舉辦戲劇表演、展覽和學校音樂會。 市政廳內部有澳大利亞最富盛名的音樂廳,其中巨大的管風琴是1890年從倫敦用輪船運到澳大利亞,由八千多支琴管裝配而成。大管風琴以其妙不可言的音響效果,給無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拍好照片已12:30,和王老師約好了下午的會面,就沒有進市政廳里去參觀了! 從市政廳過來,在墨爾本中央商務區,順著矩形布置的街區道路溜達,采購了綿羊油、潤膚膏一類的特產禮品。轉回斯旺斯頓街中段,看到與其垂直相交的唐人街,路口兩側可見華人旅行社和中餐館,但已13:15來不及逛,只得拍下照片作紀念了。 約定的時間還差十幾分鐘,我們漫步在斯旺斯頓大街,一個熟悉的身影迎面招手過來,王老師他們早到了!進入休閑愜意的咖啡店,得知王老師夫婦從悉尼飛抵墨爾本到家后,稍事梳洗還沒休息就趕了過來!嘮罷奇遇,了解到她們購置的房子離這兒很近,步行十分鐘可到,這可是和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一樣的市中心呀,其價值不得而知!坐下喝了點咖啡、飲料,沒忘記馬上請妹妹索龍芬幫忙拍下了這張合影。 2003年,受王老師邀請來滬,是我在上海工作的首位領導和引路人,共事期間對我們夫婦也關懷倍加!漫談半個多小時后,邀請王老師以地標建筑——弗林德斯火車總站為背景,拍下這張合影。 弗林德斯車站無疑在很多墨爾本人心目中,是最知名的地標性建筑。它是游覽墨爾本的最佳起點,周圍咖啡館、美術館、電影院鱗次櫛比,我們肯定要在此留影,于是請兒子梁音執機,拍下了此照! 王老師和老公梁超、兒子梁音,都與建筑行業有著不解之緣,對地標建筑也頗有興趣,于是6個人又拍下了合影。火車站1901年開始奠基動工,1905年一個來自巴拉瑞特的建筑承包商中標,并開始興建主體建筑, 1909年面對斯旺斯頓和弗林德斯兩條大街交叉路口的銅質圓頂屋面建筑才最后完工。<br> 交談中得知梁音春節后,將擇日回國舉行婚禮,王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孩子的結婚照。盡管還沒公開,在我的請求下,出于信任,王老師還是將這張靚照發給了我! 圖上綠色地標(中心白點)位置,是我們入住的“墨爾本阿爾伯特公園美居酒店”(參見圖下),小紅點則是一個多交路口,上午步行去市中心,就是在這里走過兩個路口斑馬線右轉上坡,于“③”處站臺上了有軌電車。下午三點結束會面原路返回,在多交路口過斑馬線時,誰知走錯一個路口,誤入“歧途”,走至標紅虛線之處,進而留下了一段佳話! 誤入歧途加上領隊所發定位錯誤、元旦休假店鋪閉門行人寥寥、隨身wifi電又用完,正在身心疲憊困難接踵之時,還是老天保佑,給我們送來了洋雷鋒,可惜的是照片都沒來得及拍一張,只能靠文字留下記憶了。這就是:好運3! 墨爾本的市內道路都很寬,車也少,私家車載著我們開了一二十分鐘,最少也有一二十公里吧!送到家不收錢,足見世上好人多,感恩不如傳遞善意,謹祝世界更加美好! Day6:2020年1月2日周四,今天的行程是:“墨爾本-大洋路(海岸線去陸路回)-墨爾本”,早上7:00在美居酒店吃好早餐,8:00準時出發。大洋路位于澳國南部,維多利亞州的西南部,以其險峻的地勢和令人眩目的沿途風光,被譽為全球最美的沿海公路之一。10:19途經大洋路海濱度假勝地“龍恩鎮”(Lorne),索龍芬拍攝勝景,我則給她搶拍了一個特寫! 大洋路是海濱公路,是為紀念參加一戰的士兵而建,許多參戰老兵也參加了施工,共3000多人歷時十余年建成。起點是在離墨爾本一個多小時的(Geelong)吉朗,全程276公里,終點是(Warrnambool)瓦南布爾。 隨著一處美麗的海灣映入眼簾,拍下的照片地址顯示為Separation Creek,百度翻譯叫“分離溪”,不知準確與否,暫且記之。 一路向西南,沿途經過這Wye River,百度翻譯稱之“瓦伊河”的地方,海水碧綠,海邊游人或在帳篷內歇息、或在海里面游弋,盡情地享受著生活。只可惜距離太遠,只能(用手指頭點擊并)掰大照片,才能看清!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行駛在位于“瓦伊河”的海邊,眼前左彎右拐的道路迎面而來,邊上那蜿蜒曲折的海岸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午11:30,來到享用“美味中式團餐(八菜一湯)”的地方——美麗海邊小鎮阿波羅(Apollo Bay)。落座餐廳,墻上掛著的幾張京劇彩照,證明了中餐館的本色。一陣“風卷殘云”,待想起拍照時,滿桌的菜肴已所剩無幾了,哈哈! 吃完午餐出來,認真看了一下餐館的招牌,才知道這一帶正是大洋路上大名鼎鼎的《阿波羅沖浪海岸》,餐館也是正兒八經的“CHINESE RESTAURANT ”中餐館!門口跑著也是正宗的老爺車呢! 既然看到了“面條、水餃”、正宗《龍華中餐館》,咱們姑嫂肯定要在此幫你做個廣告了! 餐后導游安排了20分鐘自由活動時間,讓大家領略一下《阿波羅沖浪海岸》的旖旎風光。一到沙灘上,活躍的索龍芬便展開紗巾,來了一張擁抱藍天的風光照! 中午13:40,來到舉世聞名的景點--12門徒巖。大洋路邊的十二門徒石柱(Twelve Apostles),被譽為維多利亞州的地標。那巨大的石柱孤獨矗立在碧波白浪之中,映著午后的驕陽,仍有一種厚重的滄桑之感。 沿著人工鋪筑的棧道小路進入海邊,快到觀景臺時游客眾多,都在搶拍經典照片——十二門徒!據說這里是二千萬年前的石灰石、砂石和化石巖體,被海水沖刷和風雨侵蝕,在海中形成了十二個獨立的巖柱,矗立于南冰洋洶涌的波濤之中。因形態各異,剛好是十二個,讓人聯想到圣經中追隨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于是便將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稱之為“十二門徒”(也稱為十二使徒巖)了。 站在棧道上左右清點,怎么也沒有十二個,只見到七個獨立的巖柱。原來十二門徒巖逐漸被侵蝕,慢慢倒塌,2005年7月3日,其中一塊45米高的巨大巖柱,在眾多游客面前,數秒之內轟然崩塌;2009年9月25日又坍塌一塊,現就只剩下七塊半巖柱了,科學家說,眼前的巖柱終究也會逐漸消釋!無法想象,這些著名而寶貴的自然景觀真的全部消失,對人類將是無限的遺憾!祈望我們照片中的這些門徒巖,不會再從人們視野黯然釋去! 趁著人流閃開的間隙,我們趕快在此拍了張合影,盡管受逆光影響,還能拍到背后幾塊巖石的影像,雖說已有幾根被大自然吞噬了,但絲毫未影響其鬼斧神工的力量,而成為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自然景觀,企望它們永久矗立不要離去! 這是單獨佇立在東邊的兩塊門徒巖,不能在記憶里忘了它們,姑、嫂分別用手掌托起、永遠存于心中! 從海邊出來,看到這塊牌子不知啥內容,拍個照片再說!百譯才知是:“歡迎來到 十二使徒 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為此聯想到常為途中錯過的美景而后悔,而且有些錯過,也許就一輩子錯過了。盡管自我安慰:沒關系,還有下次!殊不知也許根本就沒下次,即使有下次,或許美景早已不在……。因為日久天長經歷自然的力量,將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再也無法看到,它就是大洋路上的“十二使徒巖”(The Twelve Apostles)。 結束“十二使徒巖”的參觀,驅車沿陸路返回墨爾本市區。17:30根據行程安排,吃完“美味”中式晚餐:八菜一湯后回到酒店。在大堂邊上的餐廳,看到了同時寫有中文的海鮮價格牌,按當時澳幣匯率1A$=4.89¥計,每磅(LB)價格也算不菲了!<br> 昨天澳大利亞“雷鋒”送我們回到酒店門前時,都沒來得及留下影像,明天就要離開墨爾本了,給《墨爾本阿爾伯特公園美居酒店》拍張照片吧!今天一路下來,坐車八、九個小時,觀光一個多鐘頭!這才體驗到澳國地大人少,雖沒有悠久的歷史,卻有無數原始的天然風光。 <p>  隨著新年漸去,我們的澳洲之旅已行程過了大半,由于篇幅所限,“遨游美麗自然的洲際“島”國~澳大利亞(上集)”告一段落,更多精彩的內容將在下集展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蒙城县| 潞西市| 五大连池市| 涿鹿县| 雅安市| 通河县| 揭西县| 台南县| 东阿县| 茶陵县| 南部县| 故城县| 兴隆县| 张家港市| 黔江区| 托克逊县| 榆社县| 翁牛特旗| 宿松县| 长泰县| 德化县| 黄浦区| 尚义县| 高陵县| 华亭县| 夏河县| 三原县| 临高县| 京山县| 永新县| 长治县| 曲麻莱县| 榕江县| 赤壁市| 南城县| 芷江| 德州市| 射洪县| 西城区|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