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我們北方的傳統節日小年。從這一天起,年味越來越濃,新春的腳步正向我們快步走來。而對于我們這些旅居三亞的候鳥老人來說,早就祈盼這一天,這是《風華、哈航天涯情》社群一年一度歡聚的日子,這項活動自2014年起已連續舉辦了七屆。</h1><h1> 今年聚會地點定在大東海旅游區。</h1> <h3><br></h3><h3><br></h3><h1> 這是聚會的餐廳:百姓村東北餃子館。</h1> <h3><br></h3><h3><br></h3><h1> 參加聚會的人陸續抵達,他們是從東方、興隆、九所等地遠道而來的,辛苦了。</h1> <h3><br></h3><h3><br></h3><h1> 參加聚會的人員基本到齊了,這是一群早已退休的老人,他們中許多人即是師生,又是校友、還是同事。若想理清他們的關系,得先從哈航校和風華廠說起:</h1><h1> 哈航校全稱哈爾濱航空工業學校,是建國初期由蘇聯專家援建的學校,先后隸屬于三機部及七機部等航空航天部門。學校自1952年起開始招生,至1965年招收最后一屆。早入學的畢業后留校,自然是晚入學的老師,我們即是師生,又是校友。</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哈航校陷入動亂。1969年5月30日,哈航校改建為國營風華機器廠,簡稱風華廠,寓意“風華正茂”。哈航校結束了她17年的學校歷史,變成了企業。1969年12月,65級正式畢業,一部份同學留廠,我們又成為同事。</span><br></h3><h1> 1970年后,陸續有大批復轉軍人、大專院校畢業生、中學畢業生分配進風華廠,風華廠不斷發展壯大,哈航校從此走出歷史舞臺,哈航校是風華廠的前身;風華廠是哈航校的延續。</h1> <h3><br></h3><h3><br></h3><h1> 張玉國賦詩一首,盛贊這次聚會</h1><h1> 賀小年聚會
大東海岸多風景,最美莫過夕陽紅。
百姓村內度小年,風華哈航天涯情。
同校同企共擔當,養生養老又重逢。
萬語句句千鈞重,杯酒滴滴鄉味濃。
<br></h1> <h3><br></h3><h3><br></h3><h1> 我們這一桌有6個是80后,可以稱為耄耋老人,有6個是70后,可以稱為年逾古稀,已經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卻個個精神矍鑠,談笑風生。這才是:“說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須。”(唐·張籍)</h1> <h3><br></h3><h3><br></h3><h1> 王子明老師為了參加海南的新春聚會,特意驅車穿越雷州半島,跨過瓊州海峽,從大陸來到海南島。1月15日到達東方市,參加東方市的風華哈航人聚會;今天,又不辭辛勞趕到大東海,參加三亞市風華哈航人歡聚;下午,還要前往萬寧市參加那里的師生聚會。連日的奔波一點不見疲色,依然精神飽滿,即席演唱了一首學生時代的歌曲,并賦詩一首:</h1><h1> 賀小年聚會
相見時難別也難,
分別一晃數十年。
友情親情師生情,
千山萬水隔不斷。</h1><h3> </h3> <h3><br></h3><h3><br></h3><h1> 老同學、老同事相見甚歡,紛紛合影留念。</h1> <h3><br></h3><h3><br></h3><h1> 擺好pose,來張全家福。</h1> <h3><br></h3><h3><br></h3><h1> 這是1月15日東方市同學、老師、同事聚會時的合影。</h1><h3><br></h3> <h3><br></h3><h3><br></h3><h1> 這是楊忠偉為聚會活動賦寫的兩首詩。</h1> <h3><br></h3><h3><br></h3><h1> 感謝羅濤P圖,讓我們再次重溫航天夢!</h1> <h1> 下午兩時許,聚會結束。大家卻有些依依不舍,并相約明年再見。這才是:“相見時難別亦難。”</h1><h1> 最后,我們應感謝張玉國、何桂英、張春富為聚會提供的服務!感謝于曉群、馬秀云、史江濱、梁平、羅濤、張玉國等提供的攝影作品!</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虎林市|
榆树市|
通榆县|
新泰市|
宁安市|
灵宝市|
沾化县|
萨嘎县|
株洲市|
伊吾县|
广水市|
延长县|
淮北市|
安陆市|
凯里市|
泾阳县|
手游|
石棉县|
巴林左旗|
保康县|
赤壁市|
汤阴县|
西充县|
嘉黎县|
迁西县|
鸡泽县|
高淳县|
舟山市|
金溪县|
福州市|
新干县|
绩溪县|
灵丘县|
太仆寺旗|
绥棱县|
义乌市|
福建省|
宣化县|
黑龙江省|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