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2020年新年伊始,開始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旅程,十四日主要行程:西安-里斯本-塞維利亞-阿爾赫西拉斯-直布羅陀-摩洛哥(艾西拉)-格拉納達-巴倫西亞-庫列拉-巴塞羅那-馬德里-里斯本-西安。汽車從里斯本始末,3200公里中,途徑的幾個小鎮和古城印像深刻,反應了當地歷史文化的一個側面。</font></h3><h3></h3>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ff8a00"> 一、埃武拉(葡萄牙)</font></h1><h3></h3><h3> </h3><h3><br></h3><h3> 1986年,埃武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這里包含有四千多幢自羅馬帝國時代以降不同時期的古建筑,既有羅馬式、哥特式,也有曼努埃爾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歷史遺產豐富,被稱為“博物館城市”。</h3><h3> </h3> <h3>小鎮的廣場</h3> <h3>蜿蜒幽深的小街巷</h3> <h3>街道</h3> <h3>埃武拉大教堂,建造于1280年至1340年,是葡萄牙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葡萄牙境內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了,由奧·德·斯蒂略設計,融合了哥特、文藝復興、曼努埃爾和巴洛克等幾種不同的建筑風格,極其雄偉壯觀。大教堂的入口,雕刻著十二信徒。</h3> <h3>教堂大門主入口在兩座塔樓間。</h3> <h3>羅馬帝國之后統治埃武拉的西哥特人,經濟、文化還是社會都不可避免的大倒退,倒退到比羅馬帝國落后得多的地步;之后從非洲來的摩爾人在取代西哥特人,帶來發達的文明,重振和發展了當地的經濟文化;可惜,取代了摩爾人統治的基督徒,對摩爾文化采取趕盡殺絕的態度,作為摩爾文化代表符號之一的清真寺在埃武拉全數被毀。至今統治埃武拉超過四百年的摩爾人,在這里只留下一個個零碎的片斷。</h3> <h3>購票后,登上教堂頂部,這里是至高點,可以俯瞰整個小鎮。</h3> <h3>向內通透的拱廊</h3> <h3>長廊圍成的院落。</h3> <h3>狄安娜神廟(Diana Temple)。這個建于公元一世紀的羅馬神廟(Roman Temple of Evora),不僅是埃武拉最古老的遺跡,也是全葡萄牙現存的獨一無二的古羅馬神廟。從基拉爾多廣場的圣安東尼教堂旁,沿埃武拉那著名的蜿蜒小巷,來到接近城墻的地帶,就是埃武拉狄安娜神廟所在。正如神廟的名字源出古希臘的崇拜,這個羅馬神廟也明顯是古希臘傳統,科林斯式柱子,簡潔,有力,威嚴,具有刺破青天的氣勢。神廟全部共有十四根花崗巖石柱,每根7.68米,準確勾勒出當時的輪廓。狄安娜神廟聳立在“廣場“中央。</h3> <h3>神廟遺址邊的白色的建筑,就是人骨教堂,全名叫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前后歷時三十年于1510年建成,當時是作為皇族的祈禱堂,因此正門上方用大理石雕有葡萄牙王徽。這是一座哥特式,曼努埃爾式和巴洛克式各種風格的完滿結合,教堂的西廳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人骨教堂。</h3> <h3>本地特產:路途看到了成片橡木林,樹干皮被剝了,涂上不同的顏色。葡萄牙是軟木生產的主要來源國。 軟木是軟木橡樹(Quercus Suber L.)的樹皮,它是100%天然的植物組織。每棵軟木樹皮需要25年的時間才能第一次收割,后每九年采剝一次,軟木樹皮會生產無數的產品,從傳統到最具創新性和意想不到的產品。</h3><h3> 圖片是一塊未經加工的橡樹皮,很輕。<br></h3> <h3>橡樹的樹彎皮,可能用來做盛物器具。</h3> <h3>軟木不僅用來做玩具,桌墊,項鏈,筆身,還可以制作鞋帽,</h3> <h3>甚至可以用來制作時裝,可以機洗嗎?</h3> <h3>自然的軟木瓶塞。</h3> <h3>鑲嵌彩色瓷片的桌墊(或裝飾品)。</h3>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ff8a00"> 二、龍達小鎮(西班牙)</font></h1><h3> </h3><h3><br></h3><h3> 龍達小鎮,坐落于西班牙南部,誕生于羅馬帝國時代,三千多年前,一批旅人風塵仆仆地爬上這座七百五十公尺的峭壁,發現這里地勢險要,河流豐沛,于是安營扎寨,造出了第一座房子,隨后一幢幢白色小屋矗立于青山之巔,劇院、教堂、街道依次蔓延整個山坡,最終成為一座至今繁榮的小鎮。</h3><h3></h3> <h3> 為什么被稱為全世界最合適私奔的地方?海明威在他的小說《逝世在午后》中說:“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話,龍達是最適合的地方,全部城市目之所及都是浪漫的風景……如果在龍達度蜜月或私奔都不勝利的話,那最好去巴黎,各奔前程、另覓新歡好了。” 這便是私奔之說的緣起。</h3><h3> 其實,即使不想私奔,有機會親身感受一下也不錯。</h3> <h3>早晨陽光明媚,當地人不多,小鎮彌漫著悠閑自在的氣氛。</h3> <h3>公園大道盡頭有觀景臺。</h3> <h3>觀景臺</h3> <h3>作為斗牛士的故鄉,龍達有著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場,曾見證過那個時代斗士們的愛恨情仇。</h3> <h3>看似危險的房子,巖石地基應是很堅固的。</h3> <h3>送貨員匆匆穿過漂亮的街道。</h3> <h3>龍達最著名的景點便是建于1735年的龍達新橋,橫跨埃爾塔霍峽谷,越于萬仞峭壁之上,將龍達新舊兩城連接起來。</h3> <h3>購票下到橋洞,進入小門橋身(橋墩與橋拱結合部),有一間約70平米的帶窗房間。</h3> <h3>橋身中的房間。</h3> <h3>早晨的街道行人很少,寧靜而清新。</h3> <h3>懸崖之頂著名的Parador古堡酒店位于這新橋邊,酒店的前身是龍達市政廳所在地,1761年的建筑物完整地保留至今。</h3> <h3>橋的另一側懸崖邊的小酒店,條件看來也不錯。</h3> <h3>橋頭開闊的小廣場。</h3> <h1><br></h1><h1><font color="#b04fbb"> </font><font color="#ff8a00">三、米哈斯小鎮(西班牙)</font></h1><h3><font color="#b04fbb"> </font></h3><h3><font color="#b04fbb"></font><font color="#010101"> 米哈斯,一座典型的地中海風格白色小鎮,位于安達盧西亞南部,已有上千年歷史,白色建筑群在海拔428米高的山巒上,俯視著地中海,也眺望著大海對面的非洲大陸。同西班牙其他城市相比,米哈斯小鎮建筑更接近希臘風格,白色外墻,紅色筒瓦,依山而建,高低起伏,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透出濃郁的悠閑和優雅。</font></h3><h3></h3> <h3>觀景區的小花園</h3> <h3>佩爾圣母禮拜堂,這是十六世紀的修道士在山巖上鑿出的洞窟,供奉著小鎮的守護圣母-佩爾圣母像,禮拜堂附近的瞭望臺是俯瞰小鎮風光的最佳地點。</h3> <h3>小禮拜堂內的陳列間。</h3> <h3>打扮漂亮的毛驢,個個都有驢牌。</h3> <h3>沿著崖邊一條很長的觀景步道。</h3> <h3>小鎮皮具。</h3> <h3>又是一個安靜的小鎮,藍天下,山坡錯落著白色的房子,整潔悅目。空氣濕潤清新,冬季游人不多,真是靜養的好地方。</h3> <h3>店家的布藝圣誕樹。</h3> <h3>彩陶花罐</h3> <h3>廣場</h3> <h3>小鎮的標志(毛驢小鎮)。米哈斯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小鎮,作為交通代步和貨運,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使用毛驢作為運輸和游覽工具。</h3>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ff8a00">四、托萊多古城(西班牙)</font></h1><h3><br></h3><h3><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010101"> 托萊多位于馬德里西南70多公里處,是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首府和托萊多省會,距離馬德里的車程不到一個小時。從八世紀阿拉伯統治時期,阿拉伯人、基督徒和猶太人共居此城,托萊多成為“三種文化之都”。基督徒、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幾百年生活在一起,給托萊多留下了偉大而珍貴的藝術和文化遺產。198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font></h3> <h3>公元711年,托萊多被阿拉伯人攻陷。1085年,阿方索六世收復托萊多,成為卡斯蒂利亞王國首府和全國主教中心。 1561年,西班牙國王遷都馬德里,托萊多的大都市身影開始逐漸淡出。</h3> <h3>托萊多古城地勢險峻,建筑在山崖上的城區被泰加斯河三面環繞,由三座古橋通入城區。老城內街道縱橫交錯,所有風景在步行范圍之內。</h3> <h3>托萊多還被譽為“中世紀的建筑博物館”,如今古城內還保留著很多中世紀留下的各種風格的建筑。</h3> <h3>白色的圣瑪利亞·拉布蘭卡猶太教堂(1180年)。</h3> <h3>托萊多市政廳</h3> <h3>托萊多著名的建筑--阿爾卡薩城堡,這是十六世紀中葉時是查理五世國王的王宮。城堡呈正方形,四角有四個方形尖頂塔樓。</h3> <h3>托萊多大教堂。1247年動工。它采用了當時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國哥特式建筑形式。1493年完成。</h3> <h3>從山下乘滾梯上山方便很多。</h3> <h3>刀劍,是這個城市獨特經營的手工藝品。</h3> <h3>圣血門和堂吉訶德塑像。</h3> <h3>圣馬丁橋 (puente de San Martín) 建于十三世紀,橋頭矗立兩座防衛塔,屬哥特風格。</h3> <h3>從橋洞看到另一端。</h3> <h3>橋頭的防衛塔</h3> <h3>火車站,從馬德里乘火車到此約半小時。</h3> <h3> 托萊多確實是一座值得仔細品味的城市。因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多個種族的交匯點,曾是各種思想的熔爐,曾是文化的發源地。這座城市足以闡明西班牙特性的完整的歷史。</h3><h3> “趁著銀白色夜間的幽靜,細聲低語地漫步在托萊多的寺院區,悄悄地等待寺院的鐘聲劃破寧靜的氛圍;在清晨從河谷的彼岸觀賞太陽映射下絢麗的金黃磚瓦和青灰的黃崗石門庭;在太陽下山城市趨于平靜神妙的魅力籠罩大地的時刻,親身體會匿跡在陡峭崎嶇道路上的滋味。”(魯菲諾·米蘭達)</h3> <h3><br></h3><h1><font color="#ff8a00">寫在最后:</font></h1><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1. 伊比利亞半島還是需要走一趟,不僅是地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里悠久的歷史文化。簡單復習一下西班牙古代的歷史:</h3><h3>(1)歐洲古老國家 伊伯利安部落人,塔爾特索人等,現代西班牙人主要是古代伊伯利安人的后裔</h3><h3>(2)經過舊、新石器,青銅,鐵器時代,到公元前兩千年,從事農業,航海,制陶和飼養。曾是歐洲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h3><h3>(3)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十五世紀漫長的歷史時期,先后受羅馬人,日耳曼部落的西哥特人,阿拉伯人的相繼入侵和統治,各種文化在這里相互融合。</h3><h3> 到了十五世紀,西班牙為代表的早期帝國,冒險探索航道,發現新大陸,開啟航海爭霸和開辟殖民地。不管被冠以多么偉大的壯舉,但最終目的,還是為自己國家掠奪和積攢財富,這是一部早期帝國掠奪的發家史。這與三寶同志屢次遠洋的目的截然不同。</h3><h3> 今天的西班牙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歐洲國家第6名,世界第13名。人均GDP 30524美元(2018年)</h3><h3>2. 在宗教信仰普及的國度,大量的財富都被用于興建教堂神廟,修建少則幾十年,多則幾百年,匯集幾代藝術家、工匠的努力和智慧。這些地方最高大,最雄偉,最精美,匯集當地各種藝術之精華。正是因為宗教的影響力,一般情況下,這些藝術品(包括建筑和周圍的自然環境)又得到很好的保護。它很像一地的博物館。假如旅游離開“看廟”,多少會有些缺失。</h3><h3>3. 到西班牙南部,可以順便去直布羅陀(英海外領地),地方雖小(6.5平方公里),卻是地中海的咽喉,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緊鄰西班牙,人口兩、三萬人,英、西為歸屬問題發生爭議300年。</h3><h3> 從西班牙南部城市阿爾赫西拉斯乘船80分鐘過直布羅陀海峽,去趟摩洛哥北部丹吉爾也很方便。</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边坝县|
元朗区|
额济纳旗|
西峡县|
东至县|
鄂尔多斯市|
泸溪县|
手游|
新野县|
云梦县|
清原|
和顺县|
克山县|
沙洋县|
永善县|
吉木乃县|
城市|
根河市|
五河县|
桓台县|
咸丰县|
宣恩县|
靖江市|
上栗县|
巢湖市|
广德县|
澜沧|
青河县|
沧州市|
桃园市|
综艺|
都安|
贡觉县|
厦门市|
云林县|
双流县|
修武县|
庐江县|
井陉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