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如果諸葛亮跟隨了曹操,只能說是諸葛亮的不幸。</h3><h3><br></h3><h3>曹操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自身素質一流。在東漢末年的亂世,曹操興義兵,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滅了袁紹、掃了袁術、斬殺呂布、破了張繡,平了荊州劉表,基本上統一了中國北方,使這一地區的人民免遭戰火,恢復了生產,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某種程度上曹操可以說是功高至為。</h3> <h3>曹操善于挖掘人才,曾經發布過兩次招賢令,并且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是人才都能為我所用。曹操麾下的謀士如云,荀彧、荀攸、郭嘉等等,猛將也是那個時代最多的。</h3><h3><br></h3><h3>老板本來就這么牛,在老板手下打工估計不會出太大的成績。荀彧、郭嘉都是當時最牛的謀士,這些謀士對曹操都是贊嘆有加。如:劉備投靠曹操,謀士荀彧等就建議曹操乘機殺了劉備,曹操不同意。《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途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過了一段時間,曹操派劉備討伐袁術,《三國志。程郭董劉蔣劉傳》中記載:“公前日不圖備,昱等誠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異心?!碧婊?,追之不及。</h3> <h3>根據以上文字我們知道,程昱等謀士也意識到了前幾天建議殺劉備的想法確實不如曹操有遠見,但程昱等認為曹操派遣劉備領兵出征是放虎歸山,曹操有點后悔了。當然了,這只是后話。</h3><h3><br></h3><h3>無論如何,曹操都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其遠見和膽識確實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陳壽對曹操的評價就非常高: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鋸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h3> <h3>太祖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東征西討,足跡遍九州,運用申不害、商鞅的治國之方,兼采韓信、白起的奇謀妙策,視才授官,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計私怨,最終能夠總攬朝政大權,完成建國大業,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超出常人的緣故。他也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非凡的人物,超絕一世的豪杰吧!</h3><h3><br></h3><h3>再來說說諸葛亮。</h3><h3>《三國志》記載: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h3> <h3>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于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杰,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br></h3><h3><br></h3><h3>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h3> <h3>諸葛亮年輕時就顯露出超群才華、英雄氣概,他身長八尺,容貌偉岸,當時的仁人志士都對他甚為看重。然而諸葛亮的才干,長于整治訓練軍隊,奇謀制敵方面卻有所短缺。治理百姓之才干,強于他為將的謀略,諸葛亮治理國家的才能或許和管仲、蕭何差不多。可惜蜀漢沒有城父、韓信那樣的名將,致使自己的功業難成,恢復漢室的理想不能實現。</h3><h3><br></h3><h3>想想也是,曹魏集團的一個司馬懿已經就讓諸葛亮精疲力盡了,諸葛亮的才能和曹操手下的荀彧郭嘉差不多。如果諸葛亮跟隨了曹操,以曹魏集團的根基和壯大,再加上曹操的膽識和胸襟,諸葛亮只會湮沒在曹魏集團的人才庫中。如果發揮的好也是多了一個郭嘉式的人物而已。</h3> <h3>劉備蜀漢集團人才匱乏,諸葛亮才能體現出作用。劉備幾次大的行動諸葛亮甚至都沒有參加。尤其是劉備死了以后,諸葛亮的作用才越來越明顯,成為了蜀漢的棟梁。但謀士就是謀士,再牛的謀士也比不過老板的雄才大略,歷史也不會隨著一個人的改變而改變。還是詩中說的好“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l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东海县|
琼中|
巴中市|
广州市|
咸阳市|
凌源市|
湟源县|
西峡县|
惠安县|
鄂州市|
化德县|
五指山市|
萍乡市|
维西|
巴林右旗|
澄城县|
库车县|
五指山市|
华安县|
北辰区|
山阳县|
蓝山县|
青冈县|
酉阳|
富顺县|
郸城县|
汤原县|
禹州市|
襄汾县|
迭部县|
广汉市|
临猗县|
泸水县|
永新县|
垣曲县|
方城县|
琼结县|
邓州市|
德昌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