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拂去歷史的灰塵,打開封塵的記憶。</p><p> 曾經艱難的歲月,苦澀的學習生涯,是我們這代人心中的痛和共同記憶。</p><p> 八十年代初,一場浩劫剛剛結束,國家百廢待興,教育部開始招收成人高考專科學生。初期主要是廣播教學,它就是國家開放大學前身中央電大。</p><p> 八二年,教育部委托北大,北師大,中國人民大學協助創辦中央電大文科專業,并由他們學校中文系的一批全國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本專業主干課程的主編和主講。</p><p> 我們就是第一批八二級漢語言文學專科學生。</p><p><br></p><p><br></p><p><br></p> <p> 中央電大教學采取學分制教學,每個學生只有修滿學分方能過關,這是教育的改革,一個學生每學期有三科學分未修滿,即被淘汰。初期的廣播教學,只有教學大綱,沒有課堂老師,我們每天坐到教室聽錄音。 </p> <p> 電大教學一周六天課,只有周日休息,教學分白班和夜班,白班是單位支持學習的,給你時間并帶薪學習,夜班單位不支持,只能自己擠時間,白天要上班,晚上去聽課。</p><p> 我們是夜班學生,每天晚上七點半開始聽課,大家都坐在教室里,講臺上是一臺磚頭式的錄放機,每個學生手里只有一本教學大綱,按照大綱順序放兩節課的錄音。</p><p> 教室里鴉雀無聲,每個人都低頭奮筆疾書,兩節課,中間休息15分鐘,學習結束就是晚上9點多鐘,然后騎車急匆匆各自回家。</p><p> 課堂密密麻麻的記錄,只有自己能看懂,第二天必須認真整理,不能拖延,時間太長就模糊了老師的講課內容。</p> <p> 82年秋季電大開學,我7月剛剛生完孩子,半學期沒有參加學習。</p><p> 平時白天上班,晚上上課,我常常下班急匆匆趕到教室,累的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一覺,課畢同學友善地推醒我,我不好意思的摖摖嘴角留出的口水,又急匆匆騎車回家…</p><p> 學習是需要物質做基礎的,需要良好的身體為前提,我兩樣都不具備,這么淺顯的道理,,多年以后我才認識到。當年只憑心中的一份執念,走進去再沒有退路...</p><p> 饑,困,累是當時我的全部感受,吃頓飽飯,美美睡一覺的簡單愿望整整五年沒有實現過。</p><p><br></p> <p> 83年,西安市開始環城河改造工程,要求各機關單位派一個同志參加,每個月補助23元,為了這份補助,為了攢夠每學期的學費,我自愿從工商局外調到環城工程指揮部工作,指揮部的同志來自各個不同的單位,我被分配到秘書組,下情上達,搜集資料,寫簡報是我們的主要工作。</p><p> 城建局局長郁時對我很關照,我就多些時間學習,整理筆記,背誦課文,回想起來很感激他的寬厚仁德。</p> <p class="ql-block"> 吃不飽,對許多人來講,不可思議,對我,卻是每天現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餓,最難捱,最苦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窘迫的收入,捉襟見肘的日子,緊張繁重的課業,卻沒有起碼的物質基礎,饑腸轆轆已經習以為常。全憑年輕的身體和不服輸的性格做資本,跌跌撞撞、連滾帶爬...</p> <p> 那時候,我們的學習環境及條件極差,有限的復習資料,幾個教學點集中的大課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探討,相互講解,憑勤奮,努力和自己的悟性。 </p><p> 每學期的考試和現在的高考一樣。緊張而興奮。</p><p> 考試前一周,我們幾個同學集中一起復習,每天上午十點到夜里四點,公園的樹蔭下,單位的辦公室,都是我們集中學習的地方。</p><p> 你講的時候,我聽、記、背,我背的時候,你又過一遍,相互糾正,相互提點,雖然苦,卻樂在其中,那是我最難忘的日子!</p><p> 沒有同學們的幫助和鼓勵,我完成不了學業!</p> <p> 論文導師是我的學生家長,曾任陜西教育學院副院長,他對我論文的評價并不是優秀,我在他的指導下完成,最后評論小組給與我肯定。</p><p> 知情題材是我的下鄉經歷,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是那個年代有名的傷痕文學,引起知青及社會的強烈共鳴,《今夜有暴風雪》以它細膩,鮮明的人物刻畫反映了一代知青命運,為知識青年這一特殊產物豎起一座豐碑!</p> <p> 82級漢語言的創辦,激發了在文革中被耽誤的一代人強烈的求知欲望,82級漢語言的成功舉辦,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各種調查和座談會都在肯定這屆學生的刻苦和質量。</p><p> 我也看到我的許多同學在各自崗位上成績斐然。</p> <p> 近四十年了,昔日艱苦的學習經歷,是我們今天親密無間的感情基礎,今日的鶴發童顏,精神矍鑠都是以當年青澀稚嫩、堅強執著為資本。</p><p> 我們一路走過,收獲了友誼和知識。</p><p> 讀書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也永遠是自己個人的事,知識是最私有的財產,知識可以改變命運!</p> <p> 84級黨政班是組織部委托中央電大舉辦的,旨在培養第三梯隊,事實證明,我的許多同學后來都提拔了。</p><p> 我是80年招收的民族干部,區組織部的一紙公文,單位批準我公費帶薪脫產學習,彌補了漢語言自費、不脫產、時間和經濟上的壓力,我簡單的想法,給自己招致了五年“暗無天日”的學習生涯。</p> <p> 黨政班的同學有機關的,也有企業的,有許多同學在單位有領導職務,就是沒有學歷,黨政班就是那個特殊時期的產物。</p><p> 機關里的做派帶入學校,這個本應純凈的環境里,各種本事,各種手段,應有盡有,酸腐且可恨。</p><p> 這個環境對于一個耿直,毫無城府,不知死活的人來講,已經宣告壽終正寢,86年畢業,96年才拿到畢業證。</p><p> 打開證書,暫扣兩字飄出...</p> <p class="ql-block"> 兩科同時進行,對于其他同學來講,不算什么,目的就是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兩科平時的學習不沖突,我只是再付出別人加倍的努力,無論時間還是精力。而每學年兩次的學分考試,用“疲于奔命焦頭爛額”去形容一點不過,別人只有三、四科,我就有七、八科,不能掛科,否則前功盡棄,累計掛科三門不能畢業。</p><p class="ql-block"> 五年,最后一門科考結束,同學們都興高采烈的離開考場,我癱坐在學校門前的臺階上動彈不得,直到打掃衛生的大爺來催促,我才步履蹣跚的挪出校門...</p><p class="ql-block"> 沒有付出不知其中的苦澀,我的簡單為自己刨開一個玫瑰色的陷阱,繁重的學業沒有絲毫的喘息,加倍的努力不為高分只為完成,沒有人理解,反而招致嫉妒,沒有精力顧及其他...</p><p class="ql-block"> 權勢只是一時的,只有知識才是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 絕大多數正直善良的同學給與我的幫助和關愛,我銘記于心。</p> <p> 黨政班的畢業論文《西安回民解放前后文化教育情況的調查》的完成,我為詳盡的敘述,真實的記錄回民文化教育的真實狀況,在西安市檔案局里整整一周,翻閱資料,整理數字;又走訪了許多回民知識分子,馮增烈,馬士年,巴瑞明等老師;閱讀他們的文章,整理談話記錄,集結而成。它被當年市政府政策研究刊物登錄。</p> <p class="ql-block"> 我的兩科論文優秀,它是我刻苦努力的見證。</p><p class="ql-block"> 當年回到單位,沒有畢業證,所有費用自己承擔,對于經濟據拮的我來講,那是滅頂之災,手段之卑 ,登峰造極。</p><p class="ql-block"> 不是所有的錯誤可以被原諒,不是所有的傷痛可以被抹平,總有時間也無能為力的時候...</p><p class="ql-block"> 常常感念漢語言任新春老師,我當年欠60元的學費,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提醒我,否則,我無顏走進教室...</p><p class="ql-block"> 苦澀的記憶留到至今,沒有經歷不會有體味!</p><p class="ql-block"> 近四十年了,梳理走過的路,遠去的,淡去的...</p><p class="ql-block"> 我依然執著,不改初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12.</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浮梁县|
南安市|
辽阳县|
二连浩特市|
灵石县|
巫溪县|
定襄县|
江源县|
仙桃市|
永泰县|
利川市|
乐安县|
微山县|
汉源县|
精河县|
莒南县|
宜阳县|
中卫市|
达日县|
澜沧|
镇巴县|
富宁县|
定结县|
永德县|
昆明市|
义马市|
阿拉善盟|
衡水市|
上林县|
东乌珠穆沁旗|
福清市|
兴海县|
临洮县|
彭阳县|
西和县|
昭苏县|
荆州市|
韩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