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額爾齊斯河流經福海烏倫古湖,烏倫古湖水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素有“準噶爾明珠”、“塞外江南”之美譽,是阿勒泰“千里畫廊”、環阿勒泰山旅游圈的重要節點。它是中國十大內陸淡水湖之一,素以“戈壁大海”和盛產鮮美的“福海 魚”而著稱。作為新疆北部最大的天然漁業基地,冬季冰上大拉網捕魚是福海縣烏倫古湖的傳統捕魚方式,至今已有55年歷史。<br> 2020年元旦我應邀來到福海縣,拍攝、觀摩、冬捕的壯觀場面。目前僅存于我國東北松花江和新疆福海縣烏倫古湖。每年開始冬捕時,漁民們都會宰殺牲畜,拜祭湖神,以祈求捕魚 期間風調雨順,喜獲豐收。<br> 冬捕的由來:冬季拉網捕魚起源于270多年前俄國伏爾加河一帶 的湖泊河流,后引入我國東北松花江一帶地區,1958年阿勒泰地區組建第一支冬季捕撈生產隊,從吉林引進拉網捕魚技術至烏倫古湖,當年引進兩套大網。 從此這種蔚為壯觀的冬季捕魚活動成為福海縣的重要漁業生產方式,并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 當時的勞動作業全靠人力和馬拉。80年代初,開始改用拖拉機牽引絞網。 烏倫古湖的冬捕極富情趣。冬季的烏倫古湖由于氣候寒冷,湖面冰層厚達50厘米,積雪也達30厘米,在這種環境和條件下捕魚,當地人叫“踏冰尋魚”。 先由一名技術員根據冬季湖區冰上情況用紅旗標定捕撈范圍,首先是3-4名跟網人員用冰釧(鉆冰工具)鑿開一個長約2米、寬約1米的長方形下網眼,以下網眼為中心由兩個冰穿組每組各6—8人按照技術人員標定的捕撈范圍每隔約15米左右鑿開一個直徑約20公分穿桿 (冰下引網的工具) 進走的冰眼, 根據捕撈范圍大小的不同,冰眼由幾十個不等。每鑿開一個冰眼,一縷縷蒸汽便在剔透的冰面上散開, 接下來兵分兩組,開始下網了,從下網眼插入穿桿后用鈕峁(用于掌握穿桿走向的一種工具) 固定好方向再用走鉤 (用于穿桿前進的工具)進行冰下水線傳遞,一直到呈體形的出網眼,隨著拖拉機絞網機的隆隆聲,大拉網便隨著網繩被牽入冰下運行至出網眼,絞網機牽引著左右兩側的拉網合攏于出網眼,到此才算下網完成,整個過程最短也需要5 個小時。<br>最壯觀、最激動人心的要數起網了。在絞網機的牽引下,左右各 十幾名漁民排著隊吆喝著將大拉網緩緩拉出,拉出的大拉網長達2公里左右,漁人一旦看到網上零星掛著的小魚,趕快將未成形的小魚摘 下來放入放生孔,小魚的眼還沒看清冰上世界,便又出溜到湖底養生 去了。據老漁民說,烏倫古湖曾一網打過83噸魚,幾十個壯小伙子從冰窟窿里撈了一天一夜才撈完。當您在寒冬吃著捕撈的鮮魚時,一定會別有一番滋味涌上心頭……。<br> 文稿編輯:陳 輝<h3>攝 影:丁興國 梁橋生 陳 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房山区|
永宁县|
宝清县|
遂溪县|
疏勒县|
五台县|
本溪市|
双鸭山市|
柳江县|
高州市|
庐江县|
凤冈县|
利川市|
潢川县|
色达县|
鹤山市|
富阳市|
呼伦贝尔市|
麦盖提县|
迭部县|
赤壁市|
沁源县|
海晏县|
全州县|
和顺县|
崇信县|
桃江县|
临城县|
巴塘县|
绥滨县|
金阳县|
奉新县|
太仆寺旗|
宜兰县|
灵璧县|
武功县|
都昌县|
定日县|
仙游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