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魏 壁畫 敦煌莫高窟254窟右壁 縱73厘米 橫126厘米</p><p class="ql-block"> 這個故事的壁畫時常畫在莫高窟各時代的洞窟中,但所據經典和構圖各不相同。此圖是根據《賢愚經》繪制的。經文說:寶典國國王有三子,其中最小者明摩訶薩埵。一日,三王子出游山林,見一母虎和七只小老虎仔因饑渴相逼,生命危在旦夕。在歸途中,王子薩埵決心以身喂虎,行至山間,脫去衣服,委身于虎前。餓虎因瀕臨死亡,無力啖食,薩埵又以干竹刺。,從山崖跳下,投身虎旁。虎舐其血、食其肉,因而活命。二兄因不見弟弟歸來,。路尋找,卻只見弟弟衣服、 血、骨骸,隨即驚惶回宮告知父母。國王和夫人趕到現場,只見尸骨狼籍,悲號欲絕。二兄收拾遺骨,起塔供養。</p><p class="ql-block"> 這幅故事畫構圖別致,把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情節,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統一而又富于變化的情節性構圖,故事的發展和主題表現得很鮮明。在畫面的中部,作者突出描繪了“喂虎”一節:薩埵安然臥于虎前,毫無痛苦之狀,有如進入了美妙夢境;瘦骨嶙峋的母虎和小虎仔正圍繞薩埵的身撕抓啖食,母虎張嘴呲,前抓壓住薩埵的身體,正在撕吞其腹部的肌肉;圓瞪的雙眼,以石綠點睛,突出了餓虎迫不及待、兇惡貪婪的本性。圍繞這一陰森佈、痛苦殘忍的主題,輔以其它相關聯的故事情節:王子見山下餓虎,刺頸、投崖;二兄收骨;父母抱尸痛哭;起塔供養等。盡管人物反復出現,情節起伏發展,但每一情節都起到了強化主題的作用。在情節表現方面,還值得一提的是:當國王與夫人趕到慘不忍睹的現場時,作者沒有表現佛經中所說的“食肉已盡,唯有骸骨,狼籍在地”的情景,相反 表現為抱尸痛哭的場面。薩埵的衣冠、形體完好如故,神情安祥如睡,仿佛已進入了向往美好已久的“天國”。這種新穎的構思,沖淡了故事本身。鮮血淋淋、悲慘殘酷的氣氛,強調了“犧牲”以后心靈上得到滿足,增強了畫面的和諧統一。</p><p class="ql-block"> 畫面以深棕色為主調輔以青、綠、灰黑、白等冷色,使畫面的氣氛深沉凝重、剛中有柔“行云流水”般的線描,則比較準確和生動地勾畫出具有動態的人體和虎的形象。此原地封對與集原地封的愛好者是比較難得的佳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晋城|
永吉县|
观塘区|
南华县|
渭南市|
塔河县|
毕节市|
庄河市|
平远县|
通道|
阳信县|
阿合奇县|
炉霍县|
临汾市|
赤壁市|
金沙县|
黄大仙区|
宁化县|
荣昌县|
始兴县|
塔城市|
莆田市|
周口市|
巴马|
木里|
孟州市|
瑞丽市|
黄骅市|
静乐县|
象山县|
景德镇市|
呼图壁县|
都安|
时尚|
河东区|
宁强县|
乐都县|
兴海县|
泸西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