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p> <p><br></p><p> 居然有過碼頭文明,</p><p> 必然留下文化基因。</p><p> 騾幫商船往返無盡,</p><p> 八方客商古鎮(zhèn)云集。</p><p> 茶樓酒肆賓客滿堂,</p><p> 文化底蘊更需傳楊。</p><p> 如果說是騾幫的艱苦跋涉和纖夫的奮力拼搏用鮮血和汗水鑄就了碧口古鎮(zhèn)的碼頭文明。那么幾百年來的碧口茶館用茶水澆灌出了碧口古鎮(zhèn)的精神文明。這種優(yōu)秀的茶文化包括戲曲文化逐漸積淀,不斷改變了人們許多不良的陋習,而好的習慣得以世代傳承,逐步形成了優(yōu)良的集體人格。這是我們古鎮(zhèn)文化最寶貴的財富。這種美好的文化品質想起來就充滿幸福感和心情愉悅。古鎮(zhèn)碧口就是將滄桑的碼頭發(fā)展史和現(xiàn)代生態(tài)文明完美結合的一個小古鎮(zhèn)。多么想得到傳承。真不想把它只留在記憶中,而是把它變成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化印記……</p> <p><br></p><p> 除了白龍江這條黃金水道。碧口古鎮(zhèn) 還有一條的茶馬古道,也是絲綢古道。它主要是從成都出發(fā)到西北各省的騾幫馱運(碧口人習慣把馬幫叫騾幫)。把從成都出發(fā)運茶葉和絲綢到蘭州、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又從 這些地方運回西北特產(chǎn),如水煙、皮毛、藥材等物。這是一條重要的旱路交通要道,因必須 經(jīng)過碧口通關,所以碧口又是重要的旱碼頭集散地。</p><p> 至少從南宋開始,由于從長安到西域各國的絲綢之路被西夏國阻斷。而精明的四川人就把茶葉和絲綢從這條古道運往西夏國做生意。在西夏國最鼎盛的時候,他們的足跡以延伸到現(xiàn)在的隴南市了。按說西夏人的生活習慣是不用絲綢的。而聰明的四川商人把絲綢做成圍巾大小的條形狀,作為表達善意和吉祥物賣給西夏人。西夏人欣然接受了這種表達善意制著精美的絲綢,并大量購買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傳播(大概同一時期四川商人在西藏也是這樣對藏族人做生意的,這就是現(xiàn)在藏人對尊貴的客人表達善意和友好的敬獻哈達)。</p><p> 從成都通往西北的這條茶馬古道,到民國后期這條道路上的騾幫和商隊絡繹不絕,非常繁忙。</p> <p><br></p><p> 這是1925年4月美國植物學家洛克,從貴州入境一路走過來。到四川和甘肅省的交界處,既青川縣和碧口鎮(zhèn)李子壩村 交界處的黃土梁關口。此關離碧口約40km,向南約20km是青川縣老縣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青川縣青溪鎮(zhèn)。有必要講一下這個老青川縣城。它是有名的摩天嶺(摩天嶺海拔2400多米)山下一個古縣城。它也是過去陰平(隴南市文縣)古道通往四川的必經(jīng)之路。近兩千年前(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率領3萬多精兵,就是通過偷渡陰平這條 崇山峻嶺人跡罕至的700里古道。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有幾千人隊伍爬上了摩天嶺主峰。鄧艾遠指江油方向對眾將士們說,我們現(xiàn)在沒有糧草退回陰平了。只有大家拼死拿下涪城才有活路,鄧艾身先士卒身裹毛氈滾下懸崖……。當鄧艾率領只有幾千將士的疲憊不堪,但也是如同天而降的神兵到達涪城下時,嚇的蜀國守將馬邈立馬獻城投降。 在得到大量給養(yǎng)后,鄧艾又戰(zhàn)敗和殺死了蜀國大將諸葛瞻等將領。而后鄧艾就是這幾千人的隊伍,居然又迫使成都有幾萬守軍的蜀國劉后主劉禪投降,從此蜀國滅亡。這就是歷史上鄧艾偷渡陰平古道的奇跡戰(zhàn)例。</p><p> 這是兩省護送隊伍在黃土梁交接時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對洛克一行人還是很重視的。兩省軍隊的軍裝也不一樣,而且裝備非常簡陋。隨后洛克一行人路過碧口、武都到達蘭州等地,并且一路拍照留下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摩天嶺山高路陡,騾馬行走非常艱難。所以后來人們不斷開拓鑿通了走黃土梁、李子壩、懸馬關、穿越大道嶺(九道拐)到達碧口,再沿江而上到走陰平到階州。到了清朝時,人們又鑿通了玉壘關險關沿白龍江而上到達武都,比從文縣過路到武都又短了幾十公里路程。他們走的這條路正好是成都到西北各省的茶馬古道,也是絲綢古道。這也是西南各省連接西北各省的必經(jīng)之路。</p> <p><br></p><p> 洛克一行人于1925年4月到達武都城。在一個客棧休息時他打開隨身帶來的留聲機。放出悅耳的聲音,武都城的老百姓從來沒見過這個新奇的玩意,非常驚奇,爭相來聽,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殊不知這時的碧口大戶人家早已從上海進口買得這種留聲機享用了。還有這時碧口的大商戶和戲園也用上了燒煤油的氣燈。這種進口的氣燈亮度很大,相當于現(xiàn)在電燈的幾百瓦和上千瓦的亮度。而這時碧口也有商用電報了,能和蘭州、成都、重慶、上海等地保持信息聯(lián)系。大約兩年后,甘肅省第一條長途電話,既蘭州直通碧口稅務局(厘金局)專用電話建成。( 這時甘肅省的金張掖、銀武威、金銀不換的天水這些城市都還沒有這些東西)這在當時武都以上的地區(qū)是沒有的。由此可見碧口古鎮(zhèn)經(jīng)濟繁榮程度和在甘肅省所占據(jù)的重要經(jīng)濟地位。</p> <p> 這是由洛克1925年4月拍攝的碧口鎮(zhèn)何家灣鐵索橋。這座橋正當在現(xiàn)在的何家灣大橋處,這座鐵索橋建于清朝末期。該座橋于1949年10月由敗退的國民黨軍燒毀破壞。</p> <p>3、1925年4月3日,從碧口沿白龍江往西北40里,洛克一行看到了玉壘關木橋,這是一座懸臂橋,也叫握臂木橋。這么精美的木橋我們只能把它留在記憶中啦!</p> <p><br></p><p> 從清朝早期,碧口一帶就有筏幫放筏子了。因為碧口一帶包括中廟玉壘有漫山遍野茂盛的原始森林,木材儲量非常豐富。碧口放筏子的歷史早于航運史。我還了解到在清朝時期,廣元縣城的建設基本上都是用的碧口水運來的木頭。包括嘉陵江中下游許多城市也是用去碧口很多木頭。這都是筏幫們通過水運運往各地的。大家看,這些木筏又大又長,一次能水運很多木頭。</p><p> 必須給大家說明白,放筏子不在冬天,也不是春天和秋天,而是夏天的洪水季節(jié)。木筏子又寬又長大。秋、冬、春白龍江水量小是不能放筏子的。筏工們一年的等待,只為夏天白龍江第一次洪水來臨。當所有航行的船只為躲避洪水躲進港灣時機。而筏工們卻要借助洪水的力量,木排筏子一架接著一架乘風破浪,以排山倒海之勢,一日千里向下游目的地漂去。引來白龍江和嘉陵江兩岸的人們爭相觀看。那場景真是氣勢磅礴,蔚偉壯觀……。放筏這個職業(yè)非常危險,他們如同弄潮兒,不畏懼狂暴洪水。你可知道他們干的就是虎口拔牙,刀尖舔血的營生。碧口地區(qū)放筏子的歷史從明朝晚期開始一直延續(xù)到上世紀60年代初??梢韵胂髱装倌陙肀炭诘貐^(qū)給下游四川貢獻了多少木材。……</p> <p> 這是一張1950年拍攝的碧口全景老照片,拍攝的地點應該是現(xiàn)在白龍江大橋頭處(母豬灣)。照片中右第二人叫李邦壽,這是他即將離開碧口時和同事們的合影。他是1949年下半年跟隨蔣云臺將軍領導的國民黨軍在武都起義的參加者(將云臺將軍武都起義后,隨后南下參加了解放戰(zhàn)爭,后又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是共和國開國中將)。他是蔣云臺將軍麾下的旅長騎兵大隊長(家屬提供),起義后他沒有跟隨部隊南下,而是留在了地方工作。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出,他們身穿制服。每人都佩戴胸章,應當是新生政權政府里邊的工作人員。由于思念家鄉(xiāng)的妻兒,1950年后他回到老家慶陽,1960年死于勞動改造中。到1980年后慶陽當?shù)卣o予平反,按國民黨起義將領對待。</p> <p> 這是李邦壽在碧口時的留影,時間應當是1949年前后,碧口還沒有解放。因為這張照片他頭上的那塊匾額寫的是“碧口鎮(zhèn)中心國民學?!?lt;/p> <p><br></p><p> 到了清朝后期,隨著社會的日益發(fā)達,大西北通過碧口連接南方的這條水早碼頭更加密切。南來北往運輸?shù)呢浳镌絹碓蕉?。大西北各省的貨物云集階州(武都),還有從南方各省包括上海等地的大量現(xiàn)代百貨日用商品 運來碧口需轉運西北。所以古有“填不滿的階州,運不完的碧口”之說。那時候一兩千匹的騾幫根本滿足不了運輸需求。這就孕育而生了背客,這些背客身強力壯,吃苦耐勞。他們成幫結隊往返于武都和碧口之間,行進的速度比騾幫還快還穩(wěn)。由于他們都是來自于碧口以上特別是武都附近的農(nóng)民。所以碧口人把這些背客叫背老二。而碧口以下的這些背客,碧口人又把他們叫為挑子客,或者叫挑老三。總之,碧口人把跑船人叫船老大,上(江)河來的背客叫背老二,下(江)河上來們背客叫挑老三(這就是碧口人常說的船老大、背老二、挑老三)。這就是以地域為界限,不同文化的表現(xiàn)特征。</p> <p> 韓定山,文縣城關人,一代鴻儒。1933年丁德隆把碧山公園(包括動物園)建成后。其實碧山公園就是碧口高等小學校(這是方圓幾百里修建最美麗的高等小學校,因為公園就是學校,學校就是公園)。韓定山老先生被聘為碧口小學第一任校長,為碧口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碧口人們深切的懷念他的教育之恩。老先生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并且博學多才,知識淵博。他曾擔任甘肅省參議員,蘭州大學教授等許多職務。1953年被聘為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兼秘書并主持文史館內一切工作,行的是館長職責。</p> <p> 古鎮(zhèn)碧口歷史上來往的客商眾多,商貿(mào)活動非常繁榮,古鎮(zhèn)有九大商幫:他們是船業(yè)幫、筏幫、藥材幫、百貨幫、水煙幫、騾馬幫、布匹綢緞幫、飲食幫、旅店幫。這些商幫都有自己嚴格制定的行為規(guī)則和章程,凡是從事這個行業(yè)的都必加入幫會,繳納幫費并必須遵章守法。而由這九大商幫定期推舉選出碧口商會,商會由會長、副會長、文書等多種職務。碧口商會雖然這是民間組織,但碧口商會有很高的威望和權利,因為商會的成員都是來自各幫會中德高望重,能秉公辦事的人員組成。在碧口各行各業(yè)必須服從商會的領導,誰也別想獨霸一方。商幫之間的利益沖突,一切聽從商會的最終裁決。</p> <p> 經(jīng)過幾百年來發(fā)展的碼頭文明,特別是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古鎮(zhèn)碧口人們修養(yǎng)成了禮貌,誠信,勤奮,開放,特別是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所以許多地方的人都愿意到碧口來做生意和求生活。在碧口做生意沒有合同,一般大額交易都在茶館進行。只說碧口輝煌時有四十余家大藥棧,請注意,我說的是藥棧不是小藥店和藥鋪。碧口的這些大藥棧做的都是日進斗銀的大買賣。一船幾十噸的藥材怎么也值上千兩或幾千兩白銀吧,但買賣雙方在茶館就這樣完成交易。當然這還是有中間人做公證雙方簽字畫押就算完成交易。完全基于信任,沒有回扣,沒有阿諛奉承。非常令人向往的是古鎮(zhèn)碧口市井小人少至,地痞流氓少至,惡霸和騙子無賴少至。人人平等,理性,辦事高效。這一切都彰顯出古鎮(zhèn)碼頭文明和優(yōu)良文化所孕育而生的優(yōu)秀集體人格。這就是為什么碧口古鎮(zhèn)沒有出現(xiàn),如陜西青木川鎮(zhèn)的魏輔堂和中廟鎮(zhèn)的趙子厚這些獨霸一方的人物。……這就是歷史上的碧口古鎮(zhèn)文明!這種優(yōu)良的集體人格再加上我們現(xiàn)在為之奮斗的生態(tài)文明,更加美好總是令人向往懷念……</p><p> 大鯢水中漫步游,</p><p> 羚羊高山狂奔走。</p><p> 金絲猴在樹梢竄,</p><p> 熊貓下山到豬圈。?</p><p> 小橋流水吊腳樓,</p><p> 騾幫船隊無盡頭。</p><p> 碧水湛藍映日月,</p><p> 龍池湖光醉神仙。</p><p> 我的家鄉(xiāng)碧口古鎮(zhèn)是一首詩,他就是陶淵明老先生筆下的《桃花源記》。碧口古鎮(zhèn)是一副美麗的歷史畫卷,它就是張擇端老先生畫筆下的《清明上河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图木舒克市|
那坡县|
潼关县|
武宁县|
巴塘县|
保定市|
开封县|
隆昌县|
观塘区|
台北市|
河曲县|
宿迁市|
汝南县|
个旧市|
安新县|
扬州市|
长乐市|
孝昌县|
蓝山县|
祁阳县|
遂平县|
长春市|
南京市|
虹口区|
穆棱市|
介休市|
平遥县|
清涧县|
惠东县|
永春县|
富裕县|
大宁县|
拉孜县|
西安市|
宜丰县|
高邮市|
华坪县|
饶平县|
芦溪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