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川藏線騎行回家已經一個禮拜了,好幾次想碼字寫騎后感,但人就是懶得很!這一個禮拜吃了睡,醒了躺椅子上看肥皂劇。</p><p class="ql-block">體重沒有增加,反而日漸減輕。也許是前面二十幾天一直超負荷運動的原因。懶在家越懶越感無力。</p><p class="ql-block">今天開車去朋友廠里幫忙干活,頓時感覺精神了許多。下班回家,應了單車老師開玩笑的催我要交這篇作業,才提起精神實實在在的寫幾句。其實就如我上班時和群友們開玩笑講的,騎了川藏線后,干啥活都是輕松松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川藏線美如畫,是不少騎行愛好者挑戰自己、證明自己的一條線路,但川藏線由于天氣、地形、高海拔等種種因素,騎行川藏線艱辛而危險,真正騎完川藏線的勇士更是屈指可數。一步騎向拉薩!</p><p class="ql-block">很多騎友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貿然上路,往往半途而廢。就算這少數真正騎行完川藏線的人流出的少量照片,也美的讓人窒息。正是這些年復一年的流毒,讓川藏線的騎行者們前赴后繼,一年比一年多。變成了小資、文青們的三大俗之一。而我們三個年過半百的中年人,也折騰著俗一回。</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遇見騎友,無數次的問他們,為什么要來騎318。整理一下,不外乎下面幾種:</p><p class="ql-block">一、本身對騎行運動感興趣,聽說G318國道號稱中國 人的景觀大道風景很美,因此來騎行了。</p><p class="ql-block">二、只想做人生中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在大學畢業前或者畢業后還沒有參加工作之前難得的放松一回。</p><p class="ql-block">三、對 拉薩 對西藏 特別充滿神秘,四、為騎行而騎行,一定要用自已的雙腳一步一步前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自己這一路上也無數次的問自己為什么?今天又認真的再問兩位老師為什么?楊老師的回答是:@雨虹?,就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證明別人傳說中的川藏線到底有多難!然后可以用一句牛B的話一一318也不過如此!</p><p class="ql-block">單車老師就二字:折騰!單車一路上一直說,今年先折騰了一百公里越野,再折騰完騎行川藏線,以后再也不折騰什么了。本來還想走個東坡什么的,這次嘗到高反的痛苦難受了,五千以上的山再也不想爬了。</p><p class="ql-block">而我呢?也許去時只是任性,趁現在還能任性,趕緊抓住機會,挑戰一下自我。當然,對自己體能還是有點自信的,因為所以,仗著自己環騎過千島湖,環過半個浦江的百公里山路,仗著徒步珠峰東坡時沒有高反,于是就興沖沖的跟著來騎318了。可是最最最重要的還是靠對兩位老師的絕對信任,才給自己這個挑戰自我的勇氣!不是兩位老師去,我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謝謝兩位老師的成全!在此衷心感謝楊老師,張老師!至于后悔嗎?說后悔,那是后悔沒有早十年去騎!在最漰潰最艱難之時,也毫無后悔之念!</p><p class="ql-block">天麥排龍錯過住宿那段路,很是艱難,在荒山野嶺烏鴉叫聲不斷伴奏,及其陰森恐怖的時候,思緒萬千地含淚騎行著,但心中決沒一絲絲的后悔!因為我不是一個懦弱的人!</p><p class="ql-block">單車老師曾經說過,在他高反難受的一剎那內心閃現過為什么要來騎,受這等罪之念。但只是剎那閃現,立刻振作起來了。</p><p class="ql-block">所謂川藏線,有南線北線,川藏公路南線由四川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東俄洛、雅江、理塘、巴塘,西藏芒康、左貢、邦達、八宿、波密、林芝、工布江達、墨竹工卡、達孜至拉薩,全長2146公里,是318國道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北線由成都至東俄洛與南線重合,再由東俄洛與南線分開北上,經八美、道孚、爐霍、甘孜、德格、西藏江達、昌都,至那曲縣,到拉薩,全長2412公里。</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騎行川藏線的南線,難度在于先后要翻14座大山。按順序,常常提起的14座大山依次:二郎山(2182米)、折多山(4298米)、高爾寺山(4412米)、剪子彎山(4659米)、卡子拉山(4432米)、海子山(4685米)、宗拉山(4150米)、拉烏山(4369米)、覺巴山(3911米)、東達山(5008米)、業拉山(4685米)、安久拉山(4475米)、色季拉山(4720米)、米拉山(5013米)。 </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西,新建的川藏公路不理會天全河的咆哮,逆著激流和驚濤,直接伸向巍峨的二郎山。 </p><p class="ql-block"> 千年縱橫,萬里牽延,一條條險峻山道在二郎山逶迤的峰嶺間斗折蛇行,在天全河壁立的崖岸邊臨淵攀緣,它就是在歷史隧道中遁跡了半個多世紀的茶馬古道。如今有了二郎山隧道,已化解險境。</p><p class="ql-block">第一險,海通溝。海通溝,未到其地卻早聞其名,不論是武警護路部隊,還是川藏兵站部的汽車兵,都多次提到這個名字。這里氣候多變、地質復雜,是川藏公路上令人望而生畏的“鬼門關”。由于全程都是飛石路段,加之常年大面積塌方,在汽車兵中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大塌方”。 這次我們被溜留在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長達十二個小時。就是這段路有三處路基被泥石流沖毀了。</p><p class="ql-block">第二險,覺巴山埡口覺巴山(又稱腳巴山)——位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和西藏東部的左貢,地處橫斷山脈的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包圍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嶺、拉烏山等群山中。風景名勝覺巴山并不高,埡口的標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瀾滄江千百年來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騎過318線的眾多騎友對這段山路都談虎色變,加之在上山的入口處立了許多警示牌提醒注意一路飛石、塌方、泥石流,更讓人對此山多了些畏懼的心理。翻越覺巴山埡口的路,不少地段的路面都是緊靠堅硬的花崗石山體硬生生的開鑿出來的,路面窄而陡,急彎別多,像是在不停的寫著Z字。我們這次很運氣,在如美鎮出發后不久,遇見了浦江自駕游的朋友,仨人的馱包卸了裝汽車上,直接送達榮許兵站的教授二分店了。</p><p class="ql-block">第三險,怒江72拐走在怒江大峽谷的時候,開車的司機都會讓車上的人不要大聲說話,因為山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大石頭,每年都有十來輛車在怒江大峽谷被砸。騎行在這段路上時,當有大石從頭頂凸兀而出時,單車不斷的問我一一貨車司機怎么敢開過??</p><p class="ql-block">第四險,通麥天險。現在五隧兩橋已將其除險了。102隧道、飛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號隧道、帕隆2號隧道和通麥特大橋、迫龍特大橋“五隧兩橋”穿山跨河,取代了原有危險難行路段,成為川藏公路新的地標性景觀。整個通過時間由過去的2個多小時縮短到20分鐘,更加安全便捷。通麥鎮(通麥大橋開始)——排龍鄉的14公里路段天險,號稱“通麥墳場”(有的人統稱為通麥天險,有的人細分為通麥天險—排龍天險),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p><p class="ql-block">最折騰人的山,該屬折多山了。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海拔4962米,是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處于過渡地帶,主要分布著有“嘉絨”之稱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又是“折多”二字。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坡陡又綿長,還有一個高反來報到。</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早上7點半從康定老城區出發,到下午5點,才到折多山埡口。這還是在單車一再堅持下才當天翻越。所以,領隊的判斷正確,決定果斷很有必要。西出折多山的成功很鼓勵人的。許多騎友就在這兒折返了。</p><p class="ql-block">折多山埡口到新都橋的下坡騎的爽快!當然更鼓舞人心的還是新都橋的美景!</p><p class="ql-block">最最最逆襲的是相克宗到紅龍鄉,騎行的第六日,我們仨上午一般都精力旺盛,天路十八灣用力點就騎上去了,過剪子灣隧道,真的恐怖之極。剪子彎山隧道全長2238米,進口海拔4200米,出口海拔4300米。2014年12月24日,G318線東海路剪子灣隧道正式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行。是川藏線里海撥最高的遂道。烏寧漆黑,里面都是積水。單車就在過這個隧道時咽炎了,可能汽車尾氣呼吸后過敏,后面一直咳嗽,要他吃藥,硬脾氣不吃。當然難受的還是他自己。</p><p class="ql-block">隧道過后要翻卡子拉山4432米,還有一百多米的上升,天又下雨了,單車老師的車剎車出了點問題。休息時修修,午覺時可能受涼了,單車開始高反了,他落后面了。意志力極強的單車差點漰潰了,我從沒見過他如此差的狀態,脾氣也好大。最后六公里上坡,他攔下一輛皮卡車,搭車。</p><p class="ql-block">楊老師也高反,到紅龍鄉客棧晚飯都不想吃了。至此我只想說一點,五十多歲的人了,不能折騰壞身子。假如真的因為高反堅持不住,就應該明智的選擇搭車。</p><p class="ql-block">然后強調一點,我們五十以上的人重裝騎行全憑毅力,幾乎每天都精疲力盡,然后睡一覺,第二天繼續。但這只是身體上的。只要堅持,還是有盼頭的。</p><p class="ql-block">騎行的隧道有,老虎嘴隧道長382米;二郎山隧道長4215米;別托隧道136米;江家灣隧道142米;列衣隧道長2222米;拉拉山隧道3453米;黃草坪一號隧道1336米;黃草坪二號隧道1152米;嘎拉山隧道2707。</p><p class="ql-block">其中高爾寺山隧道最長, 高爾寺山是國道318線川藏南線上著名的一段險途,位于康定市新都橋與雅江縣之間。隧道全長5682米,于2011年5月開工建設,進出口海拔400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最恐怖的當屬第一個老虎嘴隧道。伸手不見五指,那種對黑暗的恐懼前所未有,雖然后面還有六七個無燈隧道,但初次相見,記憶尤其深刻。</p><p class="ql-block">這次騎行經過的河流依次有:天全河,大渡河,折多河,雅箬江,金沙江,瀾滄江,玉曲河,怒江,帕隆藏布江,拉月曲,尼洋河,拉薩河。</p><p class="ql-block">比較聞名的豐富一下知識。瀘定橋坐落在瀘定縣城西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并立御碑于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赤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緣鐵索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敵,紅軍遂過大渡河。瀘定橋自此聞。</p><p class="ql-block">金沙江發源于青海境內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達縣和四川的石渠縣交界處進入昌都地區邊界,經江達?貢覺和芒康等縣東部邊緣,至巴塘縣中心線附近的麥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匯口處入云南,然后在云南麗江折向東流,為長江上游。金沙江全長2,316公里,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由于流經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水流湍急,向東南奔騰直下,至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附近突然轉向東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峽。金沙江河床窄,岸坡陡峭,呈“V”型河床,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點,為典型的高山深谷型河道。水量豐沛穩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p><p class="ql-block">瀾滄江源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頭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主干流總長度4909千米,其中國內長2139千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后始稱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p><p class="ql-block">玉曲河是怒江的一條支流,河的兩岸,不時有看起來較肥沃的牧場,牛羊、清稞地、草垛,勞作的藏民,籬藩,構成一幅田園圖畫。</p><p class="ql-block">帕隆藏布江中國的雅魯藏布江主要支流之一,它發源于西藏八宿縣然烏湖。主要由兩條二級支流匯合而成,涓涓流水,自東向西,經波密、通麥等地后,水流量逐漸加大,直到在大拐彎處注入雅魯藏布江時已是奔騰咆哮的巨龍了.通麥大橋 帕隆藏布峽谷流域分布有米堆冰川、然烏湖、易貢湖等西藏東部著名景區景點。</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中國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全長307.5公里,流域面積1.75萬平方公里,在雅魯藏布江眾支流中排第四,但水量豐足,僅次于帕隆藏布江。</p><p class="ql-block">尼洋河發源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米拉山西側的錯木梁拉,由西向東流,在林芝縣的則們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尼洋河是西藏自治區工布地區的“母親河”,又稱“娘曲”,藏語意為“神女的眼淚”。尼洋河沿河兩岸植被完好,風光旖旎,景色迷人,途徑景點眾多,是青藏高原的河流之一。尼洋河風光帶野生鳥類眾多,這里也是西藏著名的黑頸鶴越冬區。拉薩河(Lhasa River),中國西藏自治區河流,全長551千米。藏語稱吉曲。發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經拉薩市,至曲水縣匯入雅魯藏布江。下游河谷開闊,是西藏的主要耕作區。海拔5200米匯入雅魯藏布江。</p><p class="ql-block">怒江72拐”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的八宿縣境內,也是位于川藏南線上昌都邦達至八宿區間,也稱“川藏99道彎”。作為川藏南線必經之路,對許多騎手來說,正是因為它的險,才更具有挑戰價值,每年從這路過的行人無不對這條路充滿感嘆。“怒江72拐”從最低點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業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盤旋下降至邦達鎮海拔4100米。長約12公里。作為川藏南線必經之路,對許多騎手或車手來說,正是因為它的險,才更具有挑戰價值,每年從這路過的行人無不對這條路充滿感嘆。美景無數,險惡種種在此不一一細說了。.</p> <p class="ql-block">感謝我出發前勸阻我的朋友們,因為在乎,才會擔心你的安危。</p><p class="ql-block">謝謝女兒的理解,出發前女兒說:老媽,去年她自駕親眼目暏了騎行者的艱辛和付出!老媽,騎到哪箅哪!別玩命堅持!</p><p class="ql-block">謝謝小妹的知心,沒有勸阻。知道我既然選擇了去,以我的個性跪著也要走完她!很幸運,沒有摔跤,沒有受傷。</p><p class="ql-block">更感謝萍水相逢,一路上給我打氣加油,提水的路人。當然,還有山東威海的宋先生,泥石流被抯時,一口答應讓我們搭車,并暗自送達到海通兵站,且分文不收,連發給的祝福紅包都不開,真的很感謝!最后,感謝一直關注我們騎行的群友,微友們,真誠感謝大家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騎完318后,到達上海,女兒請我們仨吃飯。</p><p class="ql-block">女婿出差了,出差前買的送我項鏈,慶祝318安全回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太原市|
博湖县|
长春市|
天柱县|
新余市|
阿尔山市|
盐池县|
浦城县|
加查县|
张家口市|
洪泽县|
贺州市|
交城县|
安陆市|
隆化县|
新密市|
黄平县|
昌都县|
屏东市|
阳高县|
唐山市|
延吉市|
射洪县|
墨竹工卡县|
建湖县|
林西县|
彭水|
同德县|
南开区|
衡水市|
柘荣县|
白城市|
大名县|
汉沽区|
舟曲县|
健康|
泊头市|
兴化市|
赣榆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