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這十位元帥各自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特點非常鮮明。在長期并肩協作的過程中,毛澤東曾對他們有過詳略不一、獨到生動的點評。</h3> <h3>朱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朱德參加革命近70年,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歷史時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自從井岡山會師后,朱德就成為我軍偶像級的人物,各個時期擔任總司令,與毛澤東的配合相當默契。朱德的寬和忍讓、純樸謙遜、忠厚綿長,也令毛澤東對他贊譽有加,“度量如大海,意志堅如鋼”。</h3> <h3>彭德懷:“誰敢橫槍勒馬,唯我彭大將軍”</h3><h3><br></h3><h3><br></h3><h3><br></h3><h3>彭德懷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杰出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湖南曾出現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他們當中關系特殊、命運相關、性格最具特色的兩個,當數毛澤東和彭德懷。彭德懷在平江起義后就把井岡山作為明燈,從此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戰斗了三十余年。在許多重大的歷史關頭,兩人并肩戰斗,相互配合。毛澤東還曾贈詩給彭德懷,發自肺腑地贊許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作戰精神。“山高路險溝深,騎兵任你縱橫。誰敢橫槍勒馬,唯我彭大將軍”也成為彭德懷一生最生動的寫照。</h3><h3><br></h3> <h3>林彪:“這個娃娃堪當大任”</h3><h3><br></h3><h3><br></h3><h3><br></h3><h3>井岡山會師時,毛澤東看見一個娃娃模樣的軍人在給部隊講話:“其實這個土匪,那個軍閥,只要有槍,就有一塊天下。我們也有槍,也能坐天下!”毛澤東得知這個人是指揮部隊在敖山廟、耒陽城打了勝仗的林彪營長,于是感慨道:一般的營長也只是領兵打仗,沒什么政治頭腦,而面前這個娃娃營長卻滿是“紅色割據”的道理,與自己的主張完全一樣,今后堪當大任。后來,毛澤東時時提攜、指點對林彪,使林彪成為年紀輕輕的軍事指揮員。</h3><h3><br></h3> <h3>劉伯承:“一條龍下凡”</h3><h3><br></h3><h3><br></h3><h3><br></h3><h3>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劉伯承是一位具有革命家的智慧、軍事家的韜略和學者風范的杰出領導人。劉伯承一生指揮了無數次戰役戰斗,9處負傷,失去右眼,屢建奇功。紅軍長征途中,在后有數十萬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險的情況下,許多人怕部隊過不了江,毛澤東卻風趣地說:“朱德同志說,四川稱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江水怎么會擋得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劉伯承果然不負眾望,使大軍安然渡江。</h3><h3><br></h3> <h3>賀龍:“紅二方面軍的旗幟”</h3><h3><br></h3><h3><br></h3><h3><br></h3><h3>賀龍在軍事上多謀善斷、英勇頑強、堅定沉著、機智靈活,打了許多惡仗、硬仗、巧仗,立下赫赫戰功。他剛直不阿,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廉潔自律,關心部屬,平易近人,樹立了一個真正共產黨人的崇高榜樣。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曾以賀龍“兩把菜刀起家鬧革命”的例子鼓勵起義軍。在甘孜會議上,賀龍與朱德等堅決反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迫使張國秦同意北上。到達陜北后毛澤東對賀龍的革命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贊揚,稱他是“紅二方面軍的旗幟”。</h3> <h3>陳毅:“是個好同志”</h3><h3><br></h3><h3><br></h3><h3><br></h3><h3>陳毅參加南昌起義,為創建人民軍隊,創建新中國作出了一份光榮的貢獻。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陳毅先后在上海、華東、中央政府任領導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了奠基性的、探索式的工作。毛澤東和陳毅從井岡山相見開始,在長達幾十年的崢嶸歲月中,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而且彼此談詩論文,抒發情懷。1972年1月6日,陳毅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光輝一生。1月10日,陳毅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毛澤東意外出席,并在追悼會上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他為革命立了大功勞。”</h3> <h3>羅榮桓:“國有疑難可問誰</h3><h3><br></h3><h3><br></h3><h3><br></h3><h3>羅榮桓是我軍一位杰出的領導人,為中國革命事業立下赫赫戰功,深得毛澤東信任和器重。他從1927年跟隨毛澤東走上井岡山,到1963年逝世,風風雨雨伴隨毛澤東,毛澤東稱其為“一生共事的人”。羅榮桓逝世后,毛澤東親自參加他的追悼會,一句“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表達了對羅榮桓的信賴、依重和惋惜之情。</h3> <h3>徐向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h3><h3><br></h3><h3><br></h3><h3><br></h3><h3>1937年盛夏,原紅軍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延安。當時,一些人埋怨他把幾萬人馬給搞光了,一個光桿司令還回來干什么?然而,毛澤東對徐向前不但沒有責備,反而安慰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了雞何愁沒蛋呢?”后來,毛澤東派徐向前奔赴抗日前線,重擔大任。徐向前率領的部隊在華北艱難的環境下不斷發展壯大,地方部隊6萬余人全部轉變為主力部隊,僅僅一月之內,就消滅了閻錫山的精銳部隊10萬人。</h3><h3><br></h3> <h3>聶榮臻:“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h3><h3><br></h3><h3><br></h3><h3><br></h3><h3>聶榮臻曾在上海、香港從事秘密地下工作,在紅軍長征途中打先鋒,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刻,他為創建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地,作出了特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聶帥又為國防科技事業,特別是“兩彈一星”的研制殫精竭慮、鞠躬盡瘁。1938年6月,毛澤東在延安同白求恩交談時說:“中國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說,叫做《水滸傳》。《水滸傳》寫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故事,五臺山就在晉察冀。”毛澤東接著風趣地說:“五臺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h3> <h3>葉劍英:“呂端大事不糊涂”</h3><h3><br></h3><h3><br></h3><h3>1986年葉劍英逝世時,中共中央的悼詞稱他“在重大的歷史轉折關頭,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的決斷”。更為人們傳頌的,是毛澤東送給他的兩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毛澤東借呂端評價葉劍英,主要是指他能夠在大關節處看清要害,做事情從大局出發,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素有“儒將”之稱的葉帥,其過人之處大概是每臨大事有靜氣,能在歷史的重大關鍵時刻明斷是非,果敢抉擇。</h3> <h3>譚政(1906-1988年),原名譚世銘,號舉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鄉。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1927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三十一團秘書,紅四軍軍委秘書長、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后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中局常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第三政委,中南局第一副書記,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常委等職。</h3> <strong>66位首任軍長名錄及照片</strong><h3></h3> <h3>一軍軍長賀炳炎</h3> <h3>二軍軍長王震</h3> <h3>三軍軍長許光達</h3> <h3>四軍軍長王世泰</h3> <h3>五軍軍長列斯肯</h3> <h3>六軍軍長羅元發</h3> <h3>七軍軍長彭紹輝</h3> <h3>八軍軍長姚喆</h3> <h3>九軍軍長趙錫光</h3> <h3>十軍軍長杜義德</h3> <h3>十一軍軍長曾紹山</h3> <h3>十二軍軍長王近山</h3> <h3>十三軍軍長周希漢</h3> <h3>十四軍軍長李成芳</h3> <h3>十五軍軍長秦基偉</h3> <h3>十六軍軍長尹先炳</h3> <h3>十七軍軍長王秉璋</h3> <h3>十八軍軍長張國華</h3> <h3>十九軍軍長劉金軒</h3> <h3>二十軍軍長劉飛</h3> <h3>二十一軍軍長滕海清(中)</h3> <h3>二十二軍軍長孫繼先</h3> <h3>二十三軍軍長陶勇</h3> <h3>二十四軍軍長王必成</h3> <h3>二十五軍軍長成均</h3> <h3>二十六軍軍長張仁初</h3> <h3>二十七軍軍長聶鳳智</h3> <h3>二十八軍軍長朱紹清</h3> <h3>二十九軍軍長胡炳云</h3> <h3>三十軍軍長謝振華</h3> <h3>三十一軍軍長周志堅</h3> <h3>三十二軍軍長譚希林</h3> <h3>三十三軍軍長張克俠</h3> <h3>三十四軍軍長何基灃</h3> <h3>三十五軍軍長吳化文</h3> <h3>三十六軍軍長劉萬春</h3> <h3>三十八軍軍長李天佑</h3> <h3>三十九軍軍長劉震</h3> <h3>四十軍軍長韓先楚</h3> <h3>四十一軍軍長吳克華</h3> <h3>四十二軍軍長萬毅</h3> <h3>四十三軍軍長洪學智</h3> <h3>四十四軍軍長鄧華</h3> <h3>四十五軍軍長黃永勝</h3> <h3>四十六軍軍長詹才芳</h3> <h3>四十七軍軍長梁興初</h3> <h3>四十八軍軍長賀晉年</h3> <h3>四十九軍軍長鐘偉</h3> <h3>五十軍軍長曾澤生</h3> <h3>五十一軍軍長張軫</h3> <h3>五十二軍軍長王勁修</h3> <h3>五十三軍軍長彭杰如</h3> <h3>五十四軍軍長丁盛</h3> <h3>五十五軍軍長陳明仁(右)</h3> <h3>五十八軍軍長孔慶德</h3> <h3>六十軍軍長王新亭</h3> <h3>六十一軍軍長韋杰</h3> <h3>六十二軍軍長劉忠</h3> <h3>六十三軍軍長鄭維山</h3> <h3>六十四軍軍長曾思玉</h3> <h3>六十五軍軍長邱蔚</h3> <h3>六十六軍軍長肖新槐</h3> <h3>六十七軍軍長韓偉</h3> <h3>六十八軍軍長文年生</h3> <h3>第六十九軍軍長董其武</h3> <h3><b>解放軍70個軍緣何只有66位首任軍長</b></h3> <h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人們一直習慣上稱有70個軍的番號,按常理,70個軍應該有70位首任軍長,但是在實際歷史進程中,卻只有66位首任軍長。原因何在?其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h3><h3><br></h3><h3><br></h3><h3><br></h3><h3>解放軍70個軍的番號怎么來的</h3> <h3> 1948年之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個戰場上對國民黨軍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作戰規模不斷擴大,部隊開始跨區作戰,不同戰略區的部隊逐步進行戰役協同。</h3><h3><br></h3><h3> 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部隊總兵力也由原來的127萬人發展到280萬人。整體作戰態勢表明,解放軍更大規模的跨區作戰和不同建制部隊之間的戰役協同成為發展趨勢,這就迫切需要統一指揮、統一編制,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統一的后勤保障體系。</h3><h3><br></h3><h3> 這一點,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早已了然于胸。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建軍500萬,在解放戰爭第三年開始實行正規化建設任務。<br></h3><h3><br></h3><h3>中央軍委根據中共中央要求,于1948年11月1日頒發了 《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規定稱:“番號排列數目為70個軍210個師,內中空額,留待今后建立新的軍和師時補足。”這就是解放軍歷史上70個軍的番號由來。</h3> <h3> 從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施統一番號,全軍使用了51個軍的番號,后來又連續使用了16個軍的番號。</h3><h3> </h3><h3> 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正式使用了67個軍的番號。</h3> <h3> 按常理,67個軍應該有67位首任軍長,但是為什么首任軍長卻只有66位呢?</h3><h3><br></h3><h3> 在這67個軍里面,有一個軍的成軍時間非常短,短到連軍長都未配上,就撤銷了。這個軍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0軍。</h3><h3><br></h3><h3> 1949年1月,華北野戰軍第14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0軍,所轄兩個師,甘渭漢任軍政委,石志本任副軍長,高厚良任軍參謀長。1949年9月,第70軍撤銷番號時,軍長尚未配上,部隊縮編為第207師。</h3> <h3> 中央軍委撤銷這個軍事根據聶榮臻、薄一波和唐延杰的建議:“70軍為緊縮機構便于整訓,提議將該軍縮編為一個師,該軍轄兩個師11916人,每連不滿百人。擬定將軍改為師,所屬兩個師的勤雜人員可充實在連隊內,而干部除另外分配外可入軍大學習。”</h3><h3><br></h3><h3> 為此,第70軍在軍長尚未配上的情況下就撤編了,首任軍長也就成了空缺。</h3><h3><br></h3><h3><br></h3><h3> 其實,還有一個軍,比第70軍的番號撤銷更早,而且軍長、政委都未配上。這個軍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9軍,1949年1月,華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9軍時,只任命了周彪為副軍長、漆遠渥為副政委,沒有任命軍長和政委。</h3> <h3> </h3><h3> 同年5月,第69軍的番號撤銷。這就是許多讀者朋友和研究人員誤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只有65位首任軍長的原因。</h3><h3><br></h3><h3>事實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9軍是由首任軍長的。有人會問了,部隊都撤銷了,而且未任命過軍長、政委,哪來的首任軍長呢?</h3><h3><br></h3><h3>讓我們把時間放到1953年,事情就清楚了。1951年12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第23兵團從朝鮮勝利回國,駐河北定縣。1952年12月15日,第23兵團改編第69軍。1953年3月,中央軍委任命董其武為第69軍正兵團級軍長,裴周玉任軍政委。</h3> <h3>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1329374678微信QQ同號刪除,謝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浦东新区|
潮安县|
普兰店市|
沂南县|
大厂|
太康县|
泌阳县|
襄汾县|
隆尧县|
天台县|
东明县|
南岸区|
大同县|
霍林郭勒市|
陆良县|
会宁县|
土默特左旗|
邮箱|
河北区|
西乡县|
西吉县|
屏边|
阿克|
云梦县|
余江县|
寻乌县|
澎湖县|
合作市|
县级市|
惠来县|
页游|
贺兰县|
自贡市|
济阳县|
孝昌县|
抚宁县|
浠水县|
双江|
武义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