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0日早吃完早餐就從科英布拉開往波爾圖,一個半小時后到達波爾圖。</h3><h3>牧師塔是波爾圖市中心的地標式建筑,也是波爾圖的最高建筑。塔高76米,共有6層。</h3> <h3>與牧師塔相連的牧師教堂</h3> <h3>登高望遠,前方那條河流就是貫穿波爾圖的杜羅河。</h3> <h3>俯瞰的波爾圖城市風光</h3> <h3>波爾圖圣本篤(San Bento)火車站,號稱葡萄牙最美的火車站,1916年建成,整個建筑帶有法國文藝復興氣息,里面鑲嵌在墻上的兩萬塊藍色主調手繪瓷磚使其成為唯一,這些藍瓷作品是藝術家喬治·拉索所繪,大部分反應的是葡萄牙交通史和王室生活的主題。</h3> <h3>如果你是第一次乘火車來到這里的候車大廳,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火車大廳幾乎就是個藍色世界。四面墻上全是“色白花青”的瓷磚壁畫,場面相當壯觀令人難忘。走過那么多城市這樣奢華獨特的火車站還真是頭一回見到。</h3> <h3>自由廣場,從這里我們坐上環城旅游觀光雙層大巴,繞波爾圖游走一圈,大概兩個小時,這樣對這個城市有了大概了解,下來就是重點去看幾個特色的地方了。</h3> <h3>波爾圖大教堂前</h3> <h3>教堂側面很有歷史感</h3> <h3>教堂里面回廊,墻上都是青花瓷</h3> <h3>巴洛克風格</h3> <h3>教堂頂層</h3> <h3>模特鴿子</h3> <h3>路易一世橋</h3> <h3>這座鐵橋系由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設計者埃菲爾的徒弟設計,所以其橋拱的造型與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底部比較相像。</h3> <h3>波爾圖的路易一世大橋是一座橫跨杜羅河的鋼鐵拱橋,車道分高低兩層,上層走火車,下層走汽車,連接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和加亞新城。其172公尺的跨度是當時世界第一,跨越多羅河兩岸,氣勢十分宏偉。</h3> <h3>1881年開工,1886年落成啟用。其名紀念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一世。</h3> <h3>羅萊書店號稱“世界上最美的書店”</h3> <h3>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哥特式風格的書店,游客太多,沒法好好拍出書店震撼的美,JK羅琳住波爾圖的時候,這個書店給了她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靈感,里面有各種版本的哈利波特,又是哈迷的打卡之地。</h3> <h3>精美的雕刻扶梯</h3> <h3>五彩玻璃的天窗</h3> <h3>葡萄牙語的書,看也看不懂,裝裝樣子了!</h3> <h3>從側面看牧師塔,也是牧師教堂的入口</h3> <h3>太陽落山了,我們也往回走了。波爾圖一日游呀。</h3> <h3>11日從科英布拉開車到托馬爾大概一個小時,找到了教堂就來到了市中心。</h3> <h3>從市中心往山上走,一會兒就看到了基督會院,這里也被列入世界遺產。</h3> <h3>托馬爾的基督會院綜合了羅馬式、哥特式、曼努埃爾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是葡萄牙最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建筑之一,于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h3> <h3>這個修道院從動工到完工用了大約500年,經歷了葡萄牙最主要的幾個王朝,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距今700-800年前的古董原貨。</h3> <h3><h3>修道院最出彩的建筑有兩個,一是主廳,有葡萄牙獨一無二的圓形禮拜堂,最初被稱為“圓形大廳”。</h3></h3><h3>圓形大廳,1162年興建時就是核心建筑,因為立體型多層結構,形態太壯觀,精致豪華的程度無以復加,難以用文字表達清楚。</h3> <h3>圓形大廳內的墻壁是16面體,據說是仿照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而建。每一根柱子上矗立一尊高大的宗教人物雕像,形態逼真。</h3> <h3></h3><h3><h3>修道院最出彩的建筑第二點是曼努埃爾之窗。</h3></h3><h3>曼努埃爾式的“葡萄牙之窗”,窗戶的最上面是代表著基督騎士團的十字架,十字架下方是曼努埃爾一世盾徽,盾徽兩側是渾天儀,這是自曼努埃爾一世開始的葡萄牙象征。窗戶的四周是繩索、海草、珊瑚等裝飾,窗戶最下面的半身像代表著這座曼努埃爾式窗的設計者或海神。據說辛特拉佩納宮的窗臺就是以這個為藍本:佩納宮生死門上的玻璃窗,描繪的是在海底和陸地之上創造生命的故事。站在修道院頂樓還能看見外墻圓型立柱上端部分的“水手腰帶”,形狀獨特,它是葡萄牙典型的海上霸權象征。</h3> <h3>沉重的歷史感</h3> <h3>從托馬爾到埃武拉兩個小時二十分鐘,高速上車很少,幾乎見不到什么車,一路暢通。</h3><h3>埃武拉是以白色,黃色兩色為主的。</h3> <h3>很有特點的當地紀念品</h3> <h3>埃武拉大教堂現存建筑的大部分,建造于1280年至1340年,是葡萄牙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大教堂的入口,雕刻著十二信徒。這組雕刻大約成于1335年,手法細膩逼真,形象生動。進入教堂,里面的正廳和回廊也無比精美。大教堂其實融合了多種風格:里面有一個曼努埃爾式的十字型小禮拜室,主禮拜室卻是巴洛克式,至于管風琴和唱詩班席位則是1566年左右的文藝復興風格。</h3> <h3>教堂里有人在唱歌</h3> <h3>人們來到埃武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著來看狄安娜神廟(Diana Temple)。這個建于公元一世紀(也有觀點認為是建于公元二世紀甚至三世紀)的羅馬神廟(Roman Temple of Evora),不僅是埃武拉最古老的遺跡,也是全葡萄牙現存的獨一無二的古羅馬神廟。</h3><h3>神廟全部共有十四根花崗巖石柱,每根高達7.68米,準確勾勒出當時的輪廓。狄安娜神廟聳立在“廣場“中央。</h3> <h3>人骨教堂——一座內飾全部用人的頭骨和脛骨覆蓋的教堂。但其實,這個名為圣法蘭西斯科的教堂內含一組建筑,有好幾個以巴洛克風格裝飾的禮拜堂,人骨教堂只是其中一扇門里的風景,大可以跳過不入。我也沒敢拍這樣人骨,看著還是有點瘆。</h3><h3>圣法蘭西斯科教堂建造于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早期,是哥特式和曼努埃爾式的混合,尤其是其寬闊的正廳,堪稱哥特式建筑的杰作。</h3><h3><br></h3> <h3>埃武拉整個城墻圍起來的地方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3> <h3>12日繼續在埃武拉溜達,又拍了幾張悠閑的照片</h3> <h3>昨天沒拍出14根柱子,今天找個種角度,拍的更清楚些</h3> <h3>小城街道,很安靜,幾乎沒人。</h3> <h3>也是一個王宮</h3> <h3>城墻</h3> <h3>我們住的城墻酒店</h3> <h3>中午12點從埃武拉出發,經過三個小時到達法魯地區的阿爾加維。</h3> <h3>13日從酒店開往圣維森特角,一個小時左右到達</h3><h3>圣維森特角,位于葡萄牙西南端。與薩格里什角共為突出于大西洋的兩海岬。</h3> <h3>陽光燦爛,溫暖如春</h3> <h3>極目遠眺,海天皆空</h3> <h3>從圣維森特角往薩格里什走的路上還有一個摩爾人的舊城堡,因為是淡季,沒有開放。</h3> <h3>薩格里什角(Sagres)現今葡萄牙最西南端,與圣維森特角共為突出于大西洋的兩海岬。</h3> <h3>海浪拍打著懸崖,海水灌入了溶洞噴涌而出,伴隨著彩虹,形成巨大的浪花,發出轟隆的聲響。</h3> <h3>雖然地方不大,卻有好幾種小鳥,抓拍了其中一種,黑色為主尾巴棕色的小鳥</h3> <h3>美麗的海灣</h3> <h3></h3><h3>佩達德角,是葡萄牙人的天涯海角。這里是歐洲大陸西南端的天涯,也是凸進大西洋最深的海角。</h3> <h3>腳踏萬傾碧波,頭頂藍天白云,仰望千仞峭壁,面對孤峰石塔,迎著陣陣海風,聽著隆隆海浪,頓生無限感慨,大自然的造化無所不能呀。</h3> <h3>俯視腳下,峭壁直落萬丈。</h3> <h3>投影在巖石上身影</h3> <h3>創意無限</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饶阳县|
泰安市|
三门峡市|
晋江市|
军事|
神农架林区|
广德县|
丰原市|
甘泉县|
大宁县|
永泰县|
镇巴县|
黄浦区|
长宁县|
嘉黎县|
台北县|
宜春市|
汉源县|
昌黎县|
金湖县|
华坪县|
文山县|
石屏县|
祥云县|
黄陵县|
伽师县|
廊坊市|
淮北市|
合山市|
东明县|
荣昌县|
林周县|
壤塘县|
邻水|
广汉市|
古丈县|
金堂县|
南宁市|
宝兴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