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ed2308">遠看棉窩村這個龍珠嶺的基本面容</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上柿子灣組的初春景色</font></b></h3> <h3>河南省靈寶市川口鄉棉窩村位于川口鄉東南角,燕子山西北,尚莊塬對面。下轄4個村民小組,共有93戶353口人,耕地面積1300余畝。主導產業蘋果和櫻桃。主要農業產品是玉米、小麥。主要農副產品大豆、綠豆、谷子、芝麻等。農民年平均收入0.56萬元。棉窩村背靠土塬,坐北向南,地勢朝陽,如同加蓋棉被一樣暖和,故名棉窩村。</h3><h3> 棉窩村有千年歷史。由于棉窩嶺上是平原,東南連著燕子山主山脈,西可鳥瞰官莊塬,北眺鳳凰嶺,南邊對望盤龍嶺,古人稱龍鳳戲珠。棉窩就是那顆龍珠。夢仙頭村的山神廟古建筑和壁畫、彭公震山碑文、上柿子灣的龍王廟的墻壁上的壁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建國以來,走出的的大學生和才華橫溢的學者層出不窮。文革時期從河南醫科大學被下放的兩位教授,在此地帶出了一個徒弟張超醫生,正用自己潛心所學和名師的教誨,福澤著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靈寶市境內的第一條鄉村凝化公路就產生在此地。</h3> <h3><b><font color="#ed2308">在龍珠嶺上看到的下柿子灣組的初春景象</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棉窩組初春的魅力</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棉窩組的夏天景色</font></b></h3> <h3> 2020年1月4、5、6日連續三天的雨雪,封堵住了棉窩村父老鄉親通往外邊的通道。將近一尺厚的積雪,已經讓人難以行走。整個世界成了一片白皚皚的海洋。散落在松柏樹葉上的雪花,在寒冷的環境下,和枝葉凝固在一起,形成一大塊一大塊又大又重的雪錘,把一個個挺拔的樹枝壓彎,甚至壓斷。落盡樹葉的樹干上、樹杈上堆積著厚厚一層雪,就像樹上開滿了白色的絨花。滿山遍野的枯草、藤條上繡滿了雪蓮。人們穿著冬靴踩在雪地上,腳一下去,雪就淹沒到膝蓋,想再邁一步,都要費很大氣力才行。冒著熱氣騰騰的房檐下,那些一排排檐瓦尖上,吊著一串串晶瑩的冰掉......</h3><h3> 人常說:瑞雪兆豐年。厚厚的積雪給大地蓋上面被子,滋潤著春天的希望。</h3> <h3> 淳樸厚德的棉窩村人民,滿含著春天的喜悅,也想到了出入村落的人們行走不便。千年祖輩留下的習慣,各掃自家門前雪,家家路通皆歡樂。于是,在家的男女老少,拿著鐵銑,掃帚,把自己家通往大路的雪清理干凈。同時,棉窩村一路把雪清理到上柿子灣村和夢仙頭村掃雪隊想接,上柿子灣村又一路把雪清理到下柿子灣村,下柿子灣村接力下去......就這樣,從棉窩村到陽店鎮的上坡頭村,長達五公里的大路,年年下雪,年年掃,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美德村風,讓人們贊頌。</h3><h3><br></h3> <h3>棉窩村民很友善,</h3><h3>年年掃雪都方便。</h3><h3>克服路滑與嚴寒,</h3><h3>揮銑鏟雪干勁滿。</h3><h3>小小村落美德傳,</h3><h3>過往行人都點贊!</h3> <h3>大雪封山路難行,四方茫茫冷寒風。</h3><h3>祖輩家訓心中鳴,方便大家樂融融。</h3><h3>厚德敞開寒冰路,幸福通道任我行。</h3><h3>棉窩村民勇擔當,高歌頌唱民族風!</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广灵县|
高州市|
毕节市|
赤城县|
明水县|
依兰县|
靖州|
延长县|
平乐县|
惠来县|
五莲县|
永修县|
门头沟区|
嵊泗县|
和田县|
临高县|
望都县|
贵州省|
新余市|
水富县|
扶沟县|
故城县|
西乡县|
嘉兴市|
大冶市|
昭通市|
怀安县|
九台市|
沅江市|
砚山县|
南开区|
阿尔山市|
蓝山县|
重庆市|
元朗区|
五河县|
清镇市|
册亨县|
苍溪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