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前 序</h1><h1> 原空軍工程兵第四團第五任干部股長郭慶炳編輯的《戰友影像錄 》,今天和大家見面了,慶炳戰友滿懷對老部隊的崇高敬意,對老戰友的深厚情誼,對幾十年軍隊生活的無限眷戀,用了近半年時間進行資料收集,圖片整理,編輯排版制作完成了這部《戰友影像錄》,跨越時間40多年,入選圖片100幅,涉及工程四團老領導、老戰友1000多人。《戰友影像錄》在一個側面反映了工程四團的戰斗歷程,幾十年部隊生活的真實寫照,幾代軍人的奮斗情結,值得分享、珍藏和傳承。</h1><h1> 這部《戰友影像錄》的照片也許有的已經發黃且也模糊,但當時被定格的容顏和場景卻再現在我們面前;也許有的畫面已忘卻了它的時空背景和歷史軌跡,但卻會隱約想起它的件件溫暖而浪漫的故事;也許有的已遺忘了他曾經熟悉的面孔,但卻依然能夠讀懂哪閃爍著真誠的眼神……。</h1><h1> 往事如煙,聚散兩茫。不思量,自難忘!感謝緣分,讓我們相識相知;感謝軍營,讓我們成長成材;感謝彼此,讓我們互激互勵!大千世界我們是同一熔爐鑄就的鋼。人的生涯中會經歷各種情緣,往復各種情結,畄下萬千情誼,但戰友情義最為濃烈,最為真誠,彌久愈香,回味無窮!這種情懷不但沒有被無情流失的歲月所刷淡,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深刻、更加猶新、更加念念不忘!</h1><h1> 回首往事,歷久彌新。如今,我們已經變老,但對部隊的懷念依在、戰友的情誼依在、戀舊的思緒依在!戰友間雖然天各一方,但打開這部《戰友影像錄》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記得他、思念他!就會聯系到哪年哪月那些事,就會勾起哪省哪市那些地方的風土與人文。當下,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嘆息歲月的磋砣,我們只有在歷史的回眸中面對現實,面對人生,面對花開花落,勇敢地漫邁晚霞,讓黃昏燦爛!讓夕陽更紅……!</h1><h1>祝各位戰友順利,吉祥,安康!</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謝仁海 于福州</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公歷2020年1月</h1><h1> 農歷庚子年春</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簡 述</p><p class="ql-block"> 原空軍工程兵第四團是于1963年底,在原福州軍區空軍后勤部工兵營和修建大隊基礎上組建于江西鷹潭,第一任團長高玉彬,政委莊毅。先后以3888、空字364、87430為代號著稱。</p><p class="ql-block"> 工程四團存續的幾十年中,南征北戰,勇挑重擔。先后在福建、江西、貴州、四川、重慶、安微、江蘇等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國防工程施工任務。在那物質潰乏的年代,以苦為榮,以工地為家,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住的是深山溝茅草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重傷不叫一聲苦,輕傷從不下火線,靠雙手和肩膀,所到之處,令一個個洞庫,一座座機場,一排排營房,屹立在國防線上,為軍隊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1985年隨原福州軍區撤編與原南京軍區空軍工程兵第三團合并改為空防五處,隸屬南京軍區空軍。</p> <h3>工程四團一向注重部隊的文化體育活動,在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戰備施工任務持別艱巨、部隊駐防比較分散的情況下,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除了有一支不錯的業余文藝演出隊外,還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藍球隊。這是團領導與第一屆體育運動會運動員合影。前第三排右起九張曉、十劉希武、十一汪新民.</h3> <p class="ql-block">1964年陳炳才同志榮獲“全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稱號,去北京參加表彰大會時隨與會人員一起受到毛主席接見,是本部唯一受到毛主席接見的人員。這是他和戰友們分享那一刻的喜悅。后被破格提干。</p> <p class="ql-block">陳炳才與戰友一邊洗衣服一邊談心。</p> <p class="ql-block">軍區空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雨霖副政委參加軍區空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時,與豐福生(全軍積極分子)、王裕昌(救戰友失去右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團領導與團機關和直屬隊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當時各分隊的戰士業余文藝演出活動。</p> <p class="ql-block">笛子獨奏。</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中期修理連開大會</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修理連在稻草營房前照像。</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修理連戰士在營房前寫黑板報。</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修理連在營區露天上政治課。</p> <h3>1970.年重慶白市驛北洞口</h3> <p class="ql-block">洞庫工程從兩頭掘進,不論多長最后貫通,怎么它就分毫不差呢!后來才知道是測量隊在把著水平和方向,當時的機械水平低,工程主要靠人抬肩扛,只有測量隊那可是高科技分隊,即便這樣,海量的數據是他們夜以繼日地靠人工用算盤子計算出來的。</p> <p>下面這張片子是工程四團的老領導比較集中的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大家都比較熟悉。這些老首長有的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煅煉和考驗,有的是早期哈工大畢業的高才生,有的是解放后成長起來的優秀干部。他們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軍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他們智勇並舉、統攬全局、一絲不茍、廢寢忘食、全身心撲在部隊的全面建設上,是典型的工作狂;他們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率先垂范、無私奉獻;他們平易近人、和謁可親、愛兵如子、與官兵同甘共苦,是工程四團的主心骨,為工程四團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給我們留下了難以忘記的深刻印象! 前排左起許本琛、茅仕新、楊春富、盧振鐸,前排左七起劉希武、汪新民、賀修明、孫存珍、白漢清</p> <p class="ql-block">下片是團首長和司政后及營以上領導出鏡最齊全的一張照片,彌足珍貴。幾十年過去了,在場的有幾位老領導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有的己年邁少動步入晚年,借此,追念故去老領導!祝健在的各位老首長、老領導、老戰友幸福吉祥,健康長壽!</p> <p>這應該是七十年代早期的留影。記得高副團長去機一連視察,發現軍容不整提出批評,班長辯解:“報告副團長!我們太忙了沒顧上”。高副團長生氣地說:“救火忙不忙?你看到有光疪股救火的嗎?”。這句話雖不太好聽,但道理很深刻,至今記憶猶新。</p> <h3>無從考證活動名稱和時間地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一部分是從高寒區過來,一部分是來自溫區,有帽子為證。</h3> <h3>當年工程四團的秀才們,爬完格子爬山,創作之余放松一下。</h3> <h3>1972.測量隊在泰和國防工程工地</h3> <h3>部隊又接受了一項新的國防工程建設任務,一部分同志由泰和轉場九江</h3> <h3>這片子實在有點模糊,但它反映了一代人在那個青澀的年代,除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天斗地,還有詩和遠方……。</h3> <h3>1980.春節.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在那艱苦的環境中夫妻雙雙獻身國防事業的其中的一對。</h3> <h3>江西泰和.一營二連.連長、指導員與年度退伍老戰士合影</h3> <h3>在那個年代要照個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這是去出公差時順便在縣城的照像館照的。片中三人來自遼寧建平和山東無棣1969年度戰友,當年度還有上海青浦和浙江紹興入伍的戰友。</h3> <h3>六十年代未期,有部分干部抽調“三支兩軍”,加之干部隊伍老化,有部分干部轉業地方工作,七十年代陸續從優秀士兵中選拔干部,這是新干部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同志年富力強,德才兼備,為部隊干部隊伍建設增添了新鮮血液。</h3> <h3>這是從優秀士兵中培養提拔的一批新干部。為加強部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央軍委決定之后的軍隊干部都由軍隊院校培養和征招地方高校應屆畢業生。</h3> <h3>工程四團調原??蘸笄诓抗ぷ鞯牟糠指刹?lt;/h3> <h3>江西鷹潭.90年代初,因工作需要十年前離別的戰友又調到了一個單位,戰友相逢喜出望外,遠道而來的戰友也來祝興。</h3> <h3>這是上海青浦戰友提供的老照片</h3> <h3>幾十年來工程四團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一部分響應黨和軍隊號召退伍、復員、轉業地方工作,把工程四團勇于吃苦,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祖國四面八方,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聰明才智。這是轉業干部中的一部分。</h3> <h3>原福空后勤部政治部干部及家屬聚會合影.前排右四.白漢清主任</h3> <h3>工程四團電影組成員合影.在沒有電視機的年代,電影是部隊主要的文化活動,放影之前連隊之間的拉歌比賽,己成了鼓舞部隊士氣的一道風景線。</h3> <h3>遼寧丹東鴨綠江邊,背后是鴨綠江大橋和我們的老朋友。站在這里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上世紀中期美帝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挑起的那場錯誤的戰爭,侵略者以失敗告終。</h3> <h3>2014.5.在原部隊駐地舉行的“相約九江”戰友聚會是工程四團第一次大型的聚會活動。闊別幾十年的戰友從祖國四面八方集聚在一起,相擁而泣,享受那久別重逢的喜悅!看望朝思暮想的老首長。這次聚會后,各分隊各地區各年度戰友聚會活動如雨后春筍全面鋪開。前二排中長者盧振鐸、左賀修明、唐桂生、右王雨霖、李才佳、張曉、魏友莊</h3> <h3>戰友代表相約拜望老政委.左二盧振鐸、左四周衛星、左五曹者康</h3> <h3>戰友代表拜望老政委.前排中盧振鋒、后排左二曹者康、左三邢志國</h3> <h3>2014.10.3.福州.前排右一曾憲模、右二范鑫、右四白漢清、右五劉希武、右六張曉、右七魏友莊</h3> <h3>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福州軍區撤編,四團成建制并入南京軍區,這是部分隨編人員南京聚會。</h3> <h3>2016.10.15.侖庫戰友福州、九江聚會</h3> <h3>江西九江黃老門.測量隊戰友聚會故地重返</h3> <h3>2016.11.8.南京.測量隊戰友聚會</h3> <h3>2016.11.8南京.測量隊戰友聚會</h3> <p>一營一連2016.11.11日在廣州花都區戰友聚會中部分戰友留影.(沒征到集體合影照片)。</p> <h3>2017.4.江西九江.機三連首屆戰友聚會.</h3> <h3>2017.4.江西九江.機三連首屆戰友聚會</h3> <h3>2019.3.6.福建長汀.機械三連戰友聚會</h3> <h3>同上</h3> <h3>同上.戰友之情是人世間最純潔的情感,沒有當過兵的人很難理解,當過兵的人也眾說紛云??戳诉@張照片,心潮澎湃!我的淚馕怎么也控制不住了……!要讓子彈先飛一會……。覺得所有文字對戰友情誼的權釋都顯得蒼白無力!</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杭州.汽車連戰友聚會</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2016.10.九江.二營六連戰友聚會</h3> <h3>同上</h3> <h3>2016.10.福州.機一連(原八連)戰友聚會全體合影</h3> <h3>2016.10.福州.機一連(原八連)戰友聚會</h3> <h3>2016.10.泰和.安裝連戰友聚會</h3> <h3>2016.10..泰和.安裝連戰友聚會</h3> <h3>2017.4.20.九江.二營六連戰友聚會全體合影</h3> <p class="ql-block">2017.10.15.杭州.修理連戰友聚會</p> <h3>2017.10.28.九江.十五連戰友聚會集體合影.</h3> <h3>相約福建惠安.二營五連戰友聚會</h3> <h3>2019.3.上海青浦戰友參軍五十周年紀念聚會</h3> <h3>2017.5.31.上海青浦.戰友聚會.前排楊春富夫婦</h3> <h3>2018.4.30.南京.戰友聚會.前排右二邢志國</h3> <h3>2002.10.測量隊丁財紅就職青浦區發改委間隨政府代表團參訪日本</h3> <h3>上海戰友重返重慶紅色之旅</h3> <h3>2018.浙江海寧.戰友聚會.左三魏友莊</h3> <h3>浙江.紹興.技術連戰友第二次聚會集體合影</h3> <h3>山東無棣戰友入伍五十周年紀念聚會</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2016.5.廣東潮州.聚會.左四魏友莊、左五李才佳</h3> <h3>八十年代中期.九江廬山.魏友莊全家</h3> <h3>魏友莊工作照(潮汕網)</h3> <h3>2019.2.24.浙江紹興戰友入伍五十周年紀念聚會</h3> <h3>同上</h3> <h3>2019.8.23.湖南臨澧紅色之旅.機械保障連戰友聚會</h3> <h3>同上.左二賀修明、左三唐桂生</h3> <h3>同上</h3> <h3>同上</h3> <h3>工作照(鷹潭新聞)</h3> <h3>2006.6.8.天津.右王雨霖</h3> <h3>昔征沙場,今聚華堂,花好酒香,暢敘衷腸。</h3> <h3>這幾位可不是省油的燈,時常離家出走,常年不是在景點,就是在去景點的路上。</h3> <h3>2017.11.28.廣東梅州.老八連戰友聚會</h3> <h3>還有很多珍貴的片子,因系統限制,只能忍痛割愛。最后讓我們跟隨老八連的幾位戰友灰諳幽默的反串,義無反顧地向快樂出發!搬得動過去,舉得起未來,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h3> <p class="ql-block"> 后 記 </p><p class="ql-block"> 工程四團全體指戰員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哪里艱苦哪里安家,前赴后繼,無私奉獻,敢于承擔,勇往直前的精神已熔化在我們的血液中!我們參與、見證了它的發展、壯大和變革,留下了深刻難忘的足跡、情感與回憶!以上收集的影像資料,只是這個過程中一個小小的縮影。</p><p class="ql-block"> 這個《戰友影像錄》編輯過程的幾點說明:</p><p class="ql-block"> 一.選材。大體本著老照片優先,有團老領導在場的合影優先,大型活動集體合影優先的原則。</p><p class="ql-block"> 二.標注。因涉及人員眾多很難標出每個戰友名字,大體上僅對其中在工程四團擔任過團職領導和司、政、后機關領導(含高級職稱)及轉業后擔任地方副廳級以上職務的人士予以標注,但大都不標職務。</p><p class="ql-block"> 三.時間順序。大體上按早先晚后,但不失隨意。有些片子供源沒有標注時間地點,所以編排時只好忽略,有的標注不盡準確,但并不影響風采展示。</p><p class="ql-block"> 四.對因信息渠道問題沒能征集到素材的地區和遼寧建平的聚會資料因微信上不能下載到相冊,而無法上傳表示遺憾!</p><p class="ql-block"> 該片的制作,早在幾個月前我與原空軍工程四團第四任干部股長謝仁海戰友的想法不謀而合,確定了大體的思路,范圍隨素材累積由小而大。在制作的前后過程中仁海戰友鼎力支持、指導、聚集素材,並應邀提筆賜《序》,在此特表示衷心地感謝!</p><p class="ql-block"> 同時也得到廣大戰友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戰友發來各種影像資料200多幅,由于系統容量受限只選取了100幅。值此,對積極提供資料的謝仁海、熊秋華、王華甫、丁財紅、張海燕、戴奇德、江木文、羅學炳、鄭月興、莊榮輝、鄭幼榮、周小川、張小文、石金啟、張占元、王振友、吳金山、孫紀康、原七一、張仁榮、張黎明以及提供技術支持的胡文武等戰友表示真誠地感謝!童怡泉戰友府上有資料珍藏,但因人不在合肥,無法提供,一並表示謝意!對因技術、素材質量、系統限量、偏離主題、定稿后才收到的素材等原因,末能上傳的資料提供者表示十分謙意!</p><p class="ql-block"> 因人多面廣,資料收集和編輯難度大,加之水平有限,缺乏經驗,難免會出現缺陷和差錯,敬請各位見涼!</p><p class="ql-block">祝工程四團所有老首長、老戰友健康、吉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慶炳 于天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1 (庚子年春)</p><p class="ql-block">點擊照片放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柳江县|
东兴市|
交口县|
龙陵县|
桃园市|
鱼台县|
保德县|
定安县|
淳化县|
潞城市|
曲靖市|
日土县|
岐山县|
资阳市|
灌阳县|
大冶市|
永泰县|
万安县|
宝清县|
新沂市|
苏州市|
巴里|
龙海市|
淮南市|
逊克县|
呼和浩特市|
金秀|
东乡族自治县|
中江县|
孟州市|
驻马店市|
鄂尔多斯市|
宣恩县|
霞浦县|
土默特右旗|
多伦县|
塔城市|
彭州市|
上杭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