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76年1月8日9時57分,<span style="line-height: 1.8;">78歲的他帶著對國家和人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多的“放不下”離開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那道長安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總理卻靜靜躺在車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車外的人群擠滿了十里長安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送他最后一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他最后一眼……</span></h3><h3> 今天,又到1月8日。<span style="line-height: 1.8;">4</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4年(1976年)前,總理走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他</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沒有子女,沒留下房產,</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他將骨灰灑向了大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連一個能讓我們點上一根蠟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放束鮮花、灑杯白酒,</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寄托哀思的墓碑都沒有留下……</span></h3><h3> 78載崢嶸歲月,<span style="line-height: 1.8;">50多年革命生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26年的總理任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生憂國憂民,殫精竭慮。</span></h3><h3> </h3> <p>一、周恩來總理一生的主要貢獻</p><p>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周恩來同志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創建革命統一戰線、創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了不朽功勛。在大革命中,他出色領導了國民革命軍軍政工作、廣東地方政權工作、震驚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成為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斗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后,他領導發動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黨的六大以后,他作為實際主持黨中央工作的領導人,在極端險惡的條件下機智勇敢地保衛黨的中央機關,保護黨的大批領導骨干,發展黨在白區的秘密工作,支持工農武裝割據。他積極探索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明確提出“鄉村中心”的思想,為推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他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成功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創造了大兵團伏擊殲滅戰的新經驗。</p><p> 紅軍長征途中,在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紅軍、挽救黨,發揮了重要作用。西安事變爆發后,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根據黨中央的既定方針,前往西安,在極端復雜而艱難的環境中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新局面。抗日戰爭中,他代表我們黨長期堅持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負責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廣泛團結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堅持并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勇有謀的斗爭。抗日戰爭勝利后,為制止內戰,他陪同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爾后又率領我黨代表團與國民黨當局開展了有理有節的政治斗爭。解放戰爭時期,他協助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在推動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轉戰陜北、指揮一系列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略大決戰、籌備召開新政協、主持起草《共同綱領》等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貢獻。</p><p>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同志先后擔任政務院總理、國務院總理長達26年,為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全面組織和實施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在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統戰、科技、文化、教育、新聞、衛生、體育等各領域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在領導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中,他強調經濟建設工作在整個國家生活中“居于首要的地位”,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上不能完全獨立,政治上也就不能完全獨立。他強調要正確處理各種關系,做到統籌全局、全面安排、綜合平衡、協調發展;強調“我們的國家不僅要有經濟建設,還要有政治建設和精神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全面發展;強調一定要重視環境保護,不能因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不要做對不起子孫后代的事。他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強調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于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勝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他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大規模科技攻堅取得重大突破,極大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他高度重視對外貿易和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調“學習外國必須同獨創精 神相結合”。他高度重視發揮統一戰線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經常傾聽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意見,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時時不忘祖國統一大業,為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問題做了大量基礎性、開拓性工作。他卓有成效地領導了黨和國家的外事工作,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遵照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推動我國積極發展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使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豐富多彩的外交實踐、獨具一格的外交藝術和外交風格,在國際社會為黨和國家贏得了很高的聲譽。</p><p> 在“文化大革命”極端復雜的特殊環境下,周恩來同志忍辱負重,苦撐危局,作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維護黨和國家正常工作的運轉,全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盡一切可能減少損失。他保護了一大批黨的領導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他協助毛澤東同志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妄圖奪取最高權力的陰謀,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糾正極左思潮的錯誤,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轉機;他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決策積極促成和落實鄧小平同志復出并主持中央工作,全力支持鄧小平同志領導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整頓;他身患絕癥,仍頑強堅持工作,并同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同志等一起,與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斗爭;他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重申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極大鼓舞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p><p> 周恩來同志參與領導了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各項重大工作,為黨的每一個重大勝利付出了大量心血。在長期實踐中,他注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認真總結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深入進行理論思考,深刻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統一戰線、文化教育和黨的建設等領域都作出了理論建樹,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后來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p><p><br></p><p>二、周恩來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社會評價</p><p> 周恩來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發展、壯大,同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他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在中國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我們緬懷周恩來同志,就是要永遠銘記和認真學習周恩來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斷發揚光大。</p><p> 周恩來同志始終信仰堅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現為他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精神。這是他畢生奮斗的力量源泉。周恩來同志說:“人是應該有理想的,沒有理想的生活會變成盲目。”他在確立共產主義信仰之時就說過:“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他對黨的事業、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光明前途、對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始終充滿必勝的信心,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困苦,從不動搖。他說:“共產黨人就是為不斷克服困難,繼續前進而存在的。畏難茍安,不是共產黨人的品質。”他在確立革命理想信念的過程中,既有追求真理的強烈愿望,又有深思熟慮的理性思考;既重視對科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又注重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科學理論;既注意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理論,又注意吸取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他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建立在理性自覺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是堅如磐石的。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要以誓死不變的精神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的誓言。</p><p> 周恩來同志始終熱愛人民、勤政為民,集中表現為他甘當人民公仆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總服務員”,反復強調“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要“永遠做人民忠實的勤務員”。他心系人民,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只要是關系群眾安危冷暖之事,他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逢年過節,他總是關心在生產一線的工人能不能吃上一頓餃子。他多次奔赴抗洪前線、地震現場,哪里有災情,哪里群眾有困難,他就及時出現在哪里。</p><p> 1973年,他重返延安時,目睹群眾生活仍然貧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淚下,痛心地自責對不起老區人民。</p><p> 1975年,大手術之后,他依然牽掛著遠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錫礦工人的健康。他一生勤勤懇懇、嘔心瀝血、任勞任怨,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有時在16個小時以上。即使在病重住院的生命最后時期,他還抱病操勞國事。他說:“死我并不怕。古人說,人活七十古來稀,我已是七十七歲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壽了。可是這二十幾年的時間,總應該把國家建設得好點,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馬克思那里報到,才感到安心。現在這種狀況去報到,總感到內疚、羞愧。”逝世前,他交待說:“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這也是為人民服務。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后也要為人民服務。”周恩來同志真正做到了他所說的“應該像條牛一樣努力奮斗”,“為人民服務而死”,為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人民總理愛人民,人民總理 人民愛”,人民群眾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周恩來同志最真摯的感情。</p><p>周恩來同志始終顧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現為他高度珍視和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精神。周恩來同志深知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始終顧全大局、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他把增強黨的團結、反對個人主義提到“對黨、對人民、對共產主義的事業都具有決定意義”的高度,特別告誡:因為我們黨是勝利的黨、執政的黨,尤其要警惕種種破壞和危害黨的團結的行為。他堅持民主集中制,強調“特別是要在高級領導同志中間加強集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來保證我們黨的團結”。他把維護和鞏固黨的團結作為自己言行的準則,有利于黨的團結的話和事就說、就做,不利于黨的團結的話和事就不說、不做,講黨性不徇私情,講原則不講關系,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把個人榮辱置于身外。他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何派別思想、小團體習氣、地方主義、山頭主義和本位主義,從不搞小圈子、小集團,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方面堪稱楷模。</p><p> 周恩來同志始終實事求是、嚴謹細致,集中表現為他求真務實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實際工作。他一貫倡導實際工作者要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認為“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客觀規律,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強調“單靠多讀幾本馬列主義的書是不行的,問題在于實踐”。他善于把革命膽略與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既有超人的大智大勇,處變不驚,善于化解錯綜復雜的矛盾,善于應對險象環生的局面,又能夠極為周密和細致地考慮和處理問題。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復倡導要“講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要把主觀能動性和客觀可能性結合起來,干勁要大,步子要穩,既要有雄心壯志,盡快趕上先進水平,又要循序漸進,不能一步登天。他高度重視對實際情況的調查研究 ,注重總結實踐經驗,考慮問題時總是力求在分析、綜合、比較上多下功夫,主張“一切當從多方考慮,經過集體商決而后行”。正因為如此,在組織領導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過程中,周恩來同志既是國家建設總體藍圖的重要設計者,又是將黨和國家各項重大決策創造性地付諸實施的卓越組織者,深得毛澤東同志的倚重</p><p> 周恩來同志始終虛懷若谷、戒驕戒躁,集中表現為他謙虛謹慎的精神。周恩來同志為黨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但功勞越大,他越是虛懷若谷。他常說“我們每一個人,不管過去做了多少工作,現在擔任什么職務,沒有黨和人民,就既不會有過去的成績,也不會有今天的職務。黨和人民是偉大的,我們個人是渺小的”。他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是“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他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認為做工作“應該有臨事而懼的精神。這不是后退,不是泄氣,而是戒慎恐懼”。他認為“不僅要教育群眾,還要向群眾學習。因為領導者本身知識還不完全,經驗還不夠,領導地位并不能使你得到知識和經驗”。他善于啟發和傾聽不同意見,即使是普通干部或群眾講的意見都認真考慮。他說:“一個人的認識總是有限的,要多聽不同的意見,這樣才利于綜合。”他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充分發揮每個同志的聰明才智,自己卻從來不居功、不諉過。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真誠同各界人士廣泛交往,從不以領導者自居。他經常說:“一個人站在領導地位,不虛心,不平易近人,自以為了不起、什么都懂,只要有這種思想并且在作風中表現出來,就危險了。”周恩來同志以其謙虛謹慎、廣納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風范,贏得了黨內外由衷的信賴和愛戴,是中國共產黨人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優良作風的最好榜樣。</p><p> </p><p><br></p><p><br></p> <p>我從三個方面精選了一些周總理的生平照片,再現周總理的絕世風采,此刻,追憶那段不凡歲月,深切緬懷!</p><p> 第一、周恩來與鄧潁超既是生活中的夫妻又是革命的伴侶。他們的一生光輝燦爛,永世留芳!以下是他們生活中的部分合影照片,"八互"閃光。</p> <p> 周恩來與鄧穎超提倡的夫妻“八互”是:互愛、互敬、互勉、互慰、互讓、互諒、互助、互學。周恩來與鄧穎超夫妻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以下圖片紀錄了他們的真實寫照。</p> <p>重溫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意義頗深。周總理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范!黨的干部,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要以周總理為榜樣,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才能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p><p><br></p><p> 第二,周恩來總理生平工作的部分照片展示</p><p><br></p> <p><br></p><p><br></p><p><br></p><p> </p> <p>三、周總理在外交生涯中的經典妙語,幽默是最好的回應。</p><p> 周總理在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風趣著稱。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么樣的對手,周總理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占到便宜。這里整理幾個周總理外交的例子,感受他的經典妙語,懷緬周總理。</p><p>01 -</p><p> 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p><p> 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p><p> 周總理聽后,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p><p> 02 -</p><p> 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p><p> 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濟情報。</p><p> 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p><p>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p><p>“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p><p> 03 -</p><p> 1971年,基辛格博士為恢復中美外交關系秘密訪華。</p><p> 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尸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p><p>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尸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愿意否?”</p><p> 周恩來總理聽后,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么來交換?”</p><p>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p><p> 周總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p><p>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么?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時候?為什么不公布?”</p><p>周恩來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p><p>“我們怎么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p><p>怎么,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p><p>周恩來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p><p>04 -</p><p> 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p><p>“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么意義的。</p><p> 他聽后沒有急于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p><p> 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么低頭走路,這又怎么解釋呢?”</p><p> 周總理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p><p> 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p><p>“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p><p>- 05 -</p><p> 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p><p>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p><p>“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于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于資產階級。”</p><p>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p><p>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后平靜地回答:</p><p>“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p><p>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據說,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p><p>06 -</p><p> 1960年4月下旬,周恩來總理與印度談判中印邊界問題,印方提出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嗎?”</p><p>周恩來總理說:“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的領土。”</p><p>對方說:“時間太短了。”</p><p>周恩來總理說:“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么,美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這顯然是荒謬的。”</p><p>印方代表啞口無言。</p><p>07</p><p> 一次訪問會上,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此刻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樣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的‘說:“有!”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臺灣省。”頓時掌聲雷動。</p><p>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十分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鉆。中國解放以后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先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必須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之后說“臺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臺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那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臺灣的比較。周總理思考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么快速反應,讓你不佩服他也難啊!</p><p>08</p><p> 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先是主動和周恩來握手,周總理出于禮節沒有拒絕,但沒有想到這個記者剛握完手,忽然大聲說:“我怎么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剛和周恩來握過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進褲兜。</p><p>這時很多人在圍觀,看周總理如何處理。周恩來略略皺了一下眉頭,他從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隨意地在手上掃了幾下,然后——走到拐角處,把這個手帕扔進了痰盂。他說:“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干凈了!”</p><p>10.</p><p> 對!牛彈琴</p><p>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同國民黨政府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同我方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當即靈機一動,利用對方拋來的詞語,將計就計,巧妙地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在這里,周恩來總理把對方拋來的”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巧妙地進行了結構上的調整,變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的“對!牛彈琴!”</p><p>這位國民黨官員說“對牛彈琴”意思是貶低共產黨談判代表的水平,而周恩來原話奉還,還是這四個字,只是在“對”字后停頓了一下,變成兩個斷句,把國民黨官員的言論比作“牛彈琴”。既擺脫了困難,又迫使對方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p><p>11,</p><p>舌戰米高揚</p><p> 有一次,周總理從日內瓦開會回來順道訪問莫斯科。在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他用英語向蘇聯人祝酒。這時米高揚(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抱怨道:“周,你為什么不說俄語?你的俄語很好嘛!”這句話顯然是很不友好的。周總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語回答說:“米高揚,該是你學習漢語的時候了。”以促米高揚說出不學漢語的原因。米高揚果然上鉤,抱怨說:“漢語太難學了。”此話一出,周總理馬上輕快地說:“沒關系,下回到我們使館來,我們將非常高興地教你。”一下子將米高揚置于一個學生的地位。</p><p>12</p><p> 當年,中日關系尚在冰點。為緩和兩國的關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訪。在宴會席間,周總理給田中猜了個謎語。謎面是:“外國無有,中國獨有。一人一個,全家好幾個,全國十幾個。”田中當然猜不出來。就是在坐的中國人也愕然不解,總理意在那里呢?</p><p> 當翻譯告知謎底是十二屬相后,并互相了解自己是屬什么的?席間頓然歡笑不斷,氣氛十分的熱烈。從周恩來總理的臉上,田中內閣和中外記者敏感的意識到,中日關系要“柳暗花明”了。</p><p>這就是我們敬愛的開國總理周恩來。細微之處可觀世界大事,笑談之間領略國際風云。</p><p>13</p><p> 眾所周知中美關系解凍具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但是過程并不是一團和氣,雙方也都是暗中較著勁。當時周恩來總理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不知無意還是有意,這位美國總統語帶諷刺說:“美國擁有的核武器足夠把地球摧毀幾十次了!”</p><p>周總理看了他一眼,頓了下,回復:“我們中國比較落后,擁有的核武器只夠把地球毀滅一次。”讓我想起一句話:腰桿要是夠硬,說話不需高聲,氣定神閑中氣足。</p><p>大家知道,周恩來死不留灰、生而無后、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無怨、去不留言。其人品是何等的優秀!其人格是何等的崇高!</p><p> 正如有人說,在周恩來實現“六個大無”的同時,也得到了人民“六個大有”的褒揚: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這既是周恩來傾其一生福澤萬代的獨特奉獻,也是他勞其一生光耀千秋的真實寫照。</p><p> 還有人說,在中國共產黨漫長的革命斗爭中,如果毛澤東是頭腦,朱德是心臟,那么周恩來就是執行之手。這恰當地說出了毛周朱三人的關系。</p><p> ...中國如果沒有毛澤東,革命之火很難燒起來;如果沒有周恩來,熊熊烈火就會把中國燒為灰燼。這句話或許有一定的道理。</p><p>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去世后,聯合國旗降半旗致哀,很多國家感到不平。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說:“聯合國下半旗是我決定的,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分錢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個孩子。”</p><p>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值得非常驕傲的總理 一一一周思來!</p><p> </p><p><br></p><p> 圖 文 來自網絡</p><p> 制 作 薛 惠 民</p><p> 2020年1月8日</p><p><br></p><p><br></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德惠市|
友谊县|
海淀区|
涿鹿县|
格尔木市|
宁明县|
广汉市|
兴安县|
宽甸|
昌黎县|
包头市|
津南区|
牙克石市|
梅河口市|
安义县|
班玛县|
循化|
花垣县|
任丘市|
平阴县|
广西|
绍兴县|
舞钢市|
扎鲁特旗|
九龙县|
开封市|
六枝特区|
南汇区|
罗源县|
浠水县|
儋州市|
紫金县|
龙泉市|
七台河市|
岳西县|
怀宁县|
根河市|
通渭县|
汉中市|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