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李蕊蓮子的美篇

李蕊蓮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再讀《紅巖》</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讀《紅巖》</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春年少讀“紅巖”,英雄群象記心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暮年再品先烈誌, 雄關漫道抒新篇。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崢嶸歲月真理求,腥風血雨罄難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紅巖》喋血警后世,堅定信仰跟黨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曾記得于1963年之夏,我剛考完高中,同院里的鄰居鴻運大哥遞給我一本厚厚的小說《紅巖》。我像所有那個時代的青年人一樣,喜歡革命書刊、崇尚英雄人物。我如饑似渴地讀起了《紅巖》。大約一個星期后,我把書還給了鴻運大哥。鴻運大哥像老師似的問我道:“看完了?都記住了哪些人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說:“許云峰啊、江姐啊、雙槍老太婆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還有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還有……就是印刷挺進報的成崗、劉思揚、渣滓洞里的華子良、小蘿卜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初讀《紅巖》,我哪里懂得思考?鴻云哥的提問是否還有含義?我也沒心理會。但是那個象征著革命先烈崇高精神形象的封面,卻深深印在了我的記憶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慢慢懂得了英雄之所以能成為英雄,首先是因為他心中樹立了崇高的信仰。比如在過去白色恐怖的年代里,一個人假若沒有以民族的生死存亡為己任的話,何以能在長期艱苦曲折的斗爭實踐中保持堅定的革命立場?又何以能在敵人殘酷審訊面前表現得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想起《紅巖》,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鄰家鴻運大哥,當初是他給了我一個讀《紅巖》的機會。鴻運大哥死在動蕩的年代,他的死對我來說永遠是個謎,也永遠是個痛,他是臥軌而死的。究竟為什么他要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呢?鴻運大哥本來是在縣人行工作的,但由于五七年被錯劃的問題,而被打到某公社的一個銀行代辦所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與鴻運大哥相差二十來歲的年齡。記得小時候有一次他帶著我先走到小東關外,然后又從小東關外的木橋上走到南城東關糧庫,找到我的大表姐。大表姐從褲兜里掏出一個饅頭給我。饅頭是圓形的,還是學齡前的我那會兒簡直高興的不得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鴻運大哥實在是個好人。記得我上小學以后,有一次我向母親要二百錢(就是2分錢)買算術本,母親正在搓衣服,雙手沾滿了肥皂水,鴻運哥立即掏出兩張壹分的小紙幣給我。我又想起仿字本也用完了,于是又張口道:“仿字本也用完了!”鴻運哥連忙又掏出三分錢給我,并親切的囑咐道:“給老妹,都拿好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晃十年過去,如夢如幻,春秋無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記得是在六十年代末的一天的傍晚,我從知青點回來,發現我家堂屋里坐滿了人,多年不見的鴻運嫂子也來了。鴻運嫂子結結巴巴的說道:“俺三娘、俺四娘、還有俺六娘,請你們相信,我跟鴻運一輩子雖然沒享到他一天的福,但是你們這個侄媳婦我絕不會再嫁人了!”“鴻運他是個好人,就怨命太苦哇!”說著說著,鴻運嫂又嗚嗚地痛哭起來,滿屋子的人也跟著撲簌撲簌地往下掉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堂屋下方的一個角落里,鴻運哥的一個小堂弟始終低著頭,手里拿著一張黑白照片。那是公安局拍下的一個死者的現場照片,地點就是申城火車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顯然,鴻運哥的一切后事都已料理完畢,他的老家就在西店。鴻運嫂是來向各位老親老鄰們謝孝并告別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驚懵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憐的鴻運大哥,你究竟是為了表現你徹底的與世無爭呢?還是以死來表達你對命運的不屈不服?你一生都活在悲劇之中,但是在我這個小幺妹的一雙眼睛里,你總是面帶著微笑。童年時代的點點滴滴無一不是在向我傳遞著你為人處事的善良與豁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隱隱若若地聽大人們小聲議論過,說你后來就沒有工資了。但是你一米八的大個子,從不低著頭喪著臉,很有男人范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群大雁從灰色的蒼穹上飛過,無聲無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切都無法挽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晃,又一個五十年也過去了。如夢幻般,風雨番番、場場忙碌、青絲變白發、往事如煙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秋天,我邀來一位拾荒者,要把一大堆雜物賣給他。談話間,我發現他的一個編織袋破了一個大洞,露出一個圖片,好眼熟啊!我伸出兩個手指頭把那破洞往下一扒,果然是《紅巖》一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紅巖》,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連串的往事,一些給了我潛移默化很深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說:“師傅,這本書給我吧,條件好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拓荒師傅爽快地回答說:“要啥條件?稀罕就值錢,不稀罕就不值錢,你拿去好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初讀《紅巖》,我剛剛告別少年時代,僅僅就記住了幾個英雄人物。至于那里面大大小小的壞蛋們,我根本不屑去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后再讀《紅巖》,我只要眼睛一閉,腦海里閃現出的依然還是許云峰、江姐、雙槍老太婆、成崗、劉思楊和華子良、小蘿卜頭這些英雄人物。至于那些反面人物,我主觀的認為確實也無須再琢磨了。因為歷史畢竟又向前推進了幾大步。在這飛逝疾去的半個世紀里,時代潮流的莽蒼大筆早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上涂上了各種深淺不一的顏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五十年里,我們大多人都讀過沈醉的《我這三十年》、《我所知道的戴笠》、《中美合作所內幕》。作為國民黨的少將處長,沈醉曾直接審訊過江姐和許許多多重要政治犯。可以說沈醉的雙手也是沾滿了革命者的鮮血。但是最后他還是被我們的黨徹底教育并改造過來,成為一名對黨和國家有用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公館的看守楊欽典,也曾參與了秘密殺害楊虎城將軍及他的兩個兒子,還有秘書宋綺云夫婦及小兒子宋建中(小蘿卜頭)等六人的罪惡行動。但是在重慶11·27集體大屠殺中,楊欽典還是選擇了站在人民一邊。是他把白公館死牢的門打開,羅廣斌等十五名同志才有幸逃了出來,不然也就沒有《紅巖》這部紅色經典著作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五十年里,我們知曉了《紅巖》中的頭號殺人魔王徐鵬飛的原型徐遠舉,在從重慶逃逸到昆明,準備飛往臺灣時,被云南盧漢將軍的起義部隊抓捕。徐最后是死在北京功德林監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國民黨中統局局長戴笠,白公館監獄的建造者,早于1946年死于飛機失事。戴笠的死對于國民黨來說,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致命的一擊!難怪蔣介石會沉痛地說:“如雨農不死,我們不至失大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為可恥的大叛徒蒲志高,終究也沒能逃脫人民的審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當年羅山縣豫劇團來我們縣演出豫劇《江姐》——根據小說《紅巖》改編。戲中有一個特務大個頭,相貌十分猙獰、特像白骨精。他一把抓住蒲志高的衣領,蒲嚇得渾身像篩糠,眼鏡滑到鼻翼上。他縮著頭,弓著腿,雙手向上支那著,一副十足的小丑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骨精特務厲聲問道:“蒲志高!想死還是想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瞬間,蒲志高似乎清醒了一點,即刻回答說:“想活、想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下面的戲就是許云峰被捕、江姐被捕、許多革命同志被捕。重慶地下市委機關報黨《挺進報》被破壞、成崗被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時間,舞臺上燈光昏暗,音樂上也加了效果,整個氣氛即緊張又陰森,恐怖極了。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雷電風雨驟襲來、牛鬼蛇神洞里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志士流血不留淚,國恨家愁幾時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蒲志高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榮華富貴,最終還是落入華鎣山游擊隊之手,死在雙槍老太婆的槍口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戴笠、徐鵬飛、嚴醉、楊看守等,作為國民黨反動勢力不同層面的形象代表,歷史都給了他們應有的審判和交代。至于貓頭鷹、大猩猩之類的劊子手及嘍啰們,還能逃脫歷史洪流的巨大沖擊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讀《紅巖》,我并沒有因為革命最終取得勝利而感到輕松和歡欣,反而對黎明前的黑夜產生了一定的恐懼。我難以想象: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之夜,一行人在負重前行, 腳下是未知的溝溝壑壑,迎面是看不見影子的魑魅魍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批人前進是死,站著不動,也是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一行人不是信奉宗教的苦行者,而是重慶地下黨組織、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及川東地區游擊隊等各方面力量的代表。他們被蔣介石反動派抓來,受盡了各種各樣的酷刑。比如: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特別是江姐,特務們竟然把一根一根的竹簽釘進了她的十個手指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群人衣衫襤褸、形容枯瘦、渾身沾滿了血跡,有的還被砸上腳鐐手銬,單獨投進潮濕的地牢里,如許云峰。有的已被關押達十四年之久,如華子良。有個女嬰就降生在這個魔窟里,一生下來就沒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難友們把她起名叫“監獄之花”。小蘿卜頭宋建中出生才八個月就跟著父母一起倍受鐵窗之苦,直到八歲又被秘密殺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11月27日,是重慶解放的前三天,也是重慶的國民黨當局進行最后瘋狂的日子。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蔣介石反動派一朝殺害。開始是借口轉移而被一批批拉出去殺害,這樣的殺戮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天黑。急于收兵潰逃的特務們眼看時間不夠用了,干脆端著機槍直接站在牢房門口就掃射起來。許多共產黨員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這一起慘絕人寰的集體大屠殺,使得200多位革命志士倒在了勝利的黎明之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哪個革命者不想活著出去?革命者也是人,也有父母家人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紅巖》里的革命者何曾姑息過自己的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對勇敢的人,淚水會玷污它的名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高唱贊歌埋葬蔣家王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對敵人的屠刀,《紅巖》里的每個革命者都是如此的自信頑強、大義凌然。這種共同的精神品質,來源于一個共同的信念: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也是千百年來受盡各種侵略凌辱和壓迫剝削的中國人一致的追求。為了這個追求,一代一代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英勇奮斗、前仆后繼、流血犧牲。當然也包括被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鐵窗烈火志彌剛,枷鎖冰涼氣宇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滿含熱淚紅旗繡,溫馨壯烈千古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槍聲震耳色不驚,民族大義烙印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含笑赴死曙光前。歌樂山脈埋忠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根據小說的內容,這本書的名字可以有好多的選項。比如“拂曉壯歌”、“黎明悲歌”、“重慶在1949”等等。但是作者卻選擇“紅巖”二字作為書名,真乃畫龍點睛、經典至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紅巖,顧名思義,紅色的巖石,革命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紅巖,猶如一座巨大的墓碑,莊嚴肅穆,堅不可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紅巖,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恪守信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重慶紅巖村,曾是周恩來、毛主席辦公的地方,是國民黨統治區里一座明亮的燈塔,敵人害怕它、人民敬仰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紅巖》一書封面的設計也尤其雄渾含蓄、立意高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8年,羅廣斌和楊益言才剛剛參加革命不久便被捕。目睹蔣介石反動派的種種慘無人道,革命者的堅貞不屈及難友們之間生死與共般的緊密團結······生活在這種艱苦卓越、悲壯感人的環境氣氛中,年輕的革命者羅廣斌和楊益言的靈魂早得到了深刻的洗禮。最后,他們也像他們一樣,把個人生死置于度外,把自己的一切全都交給人民的解放事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羅、楊二位是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親歷者、見證人、幸存者。因此,向全國人民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法西斯暴行,為死難的革命同志樹碑立說,早已化為他們自覺的良心和責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慘絕人寰大屠殺,熱血浸透歌樂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先烈犧牲多壯志,生者提筆淚潸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年,沉毅凝重、嘔心瀝血,被人譽為《共產主義的奇書》的長篇小說《紅巖》終于在1961年12月成功問世了!凡是讀過《紅巖》的人,無不為書中那些為了全中國的光明與解放而不惜與敵人進行殊死較量的革命先烈們而深受感動和激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1949年前后出生的人,是共和國的一代長子。雖然沒經歷過戰爭年代的種種嚴峻考驗,但是我們也深知祖國母親的艱難。如今我們的祖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天安門廣場建國70周年國慶大閱兵,正是我國社會和諧、國富軍強、科技騰飛等綜合實力的集中展現。真是太壯觀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是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不畏艱難險阻、團結拼搏所取得的豐碩成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讀《紅巖》,我們可以告慰先烈:在祖國轟轟烈烈的取得一個個驕人的成就光環下,在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洪荒之力中,也有我們堅強奮進的身影。作為共和國的一代長子,我們是在“聽毛主席的話,跟黨走,長大了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的號召教育下一天天成長起來的。我們曾同祖國一同蹉跎、一同前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1949至2019,七十年的光輝歲月,如夢如幻。我們這一代人也都進入了古稀,但是我們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和忠誠絲毫沒有減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國家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會受到國內外紛紜復雜因素的干擾與破壞。因此,我們會不忘初心、繼續堅持無產階級的革命理想與信念;我們會仍然保持一顆不老之心,為促進祖國的社會和諧與發展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們是新時代的老人,我們會不斷學習新知識、發揮一己之長、抒寫小故事、傳達正能量。讓四個“老有”在我們的身上綻放出異樣光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讀《紅巖》,總覺有一種聲音在我們的耳際不斷的回響:“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無數革命先烈前仆后繼流血犧牲,就沒有如今的夕陽燦爛、歲月靜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啊!愿我們這一代人,永遠不辜負先烈們的期望,在享受美好晚年生活的同時,還能以各自不同的人生風景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獻上深情樸實而又絢爛的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烈士長眠歌樂山, 青石含悲變紅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千年松柏永作證,。 革命精神代代傳。</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蓮 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元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海南文昌《白金海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蓮子</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来凤县| 苏尼特右旗| 彭山县| 革吉县| 昭苏县| 会理县| 财经| 克东县| 漯河市| 忻城县| 府谷县| 扶沟县| 临沧市| 天峻县| 奇台县| 吉木萨尔县| 扎兰屯市| 内乡县| 浠水县| 武冈市| 清丰县| 绥阳县| 昭平县| 内乡县| 山西省| 青龙| 清涧县| 韶山市| 河曲县| 疏附县| 余庆县| 抚远县| 大厂| 宁乡县| 长丰县| 永年县| 香格里拉县| 新河县| 谷城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