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數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記者走進了瀾滄江東岸的一條山谷,在大山的皺褶里邂逅了深藏在山谷深處的一個叫同樂的傈僳族山村。這里依然保留的數百年傈僳族最原始的木板蓋頂的木楞房依山而建,家家相疊,戶戶相連,百余戶屋舍形成聚落,在向陽山坡上是那樣的賞心悅目。這里青山環抱,溪流潺潺,西望是屏列的碧羅雪山。</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 于是,這位記者驚嘆于這里淳樸的民風獨特的鄉土建筑和美麗的風景,他一呆就是數十天,用相機拍下了許多照片,配上文字發在了互聯網上,于是許多徒步旅行愛好者紛至沓來。讓這個沉默了好多世紀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h1><h3><br></h3> <h1><br></h1><h1> 也許是因為緣分,2016年的深冬,我們沿214國道從大理到德欽飛來寺,看到了梅里雪山在朝暉里金碧輝煌的壯麗美景。然后第一次沿著瀾滄江南下,先到瀾滄江西岸的茨中,看了著名的茨中教堂,第二天經過維西的巴迪鄉、葉枝鎮,在路牌的指引下我們順著一條清澈的溪流第一次走進了同樂村。一路上,潺潺的溪流兩邊,只見一樹樹紅艷艷或者金燦燦的豆金娘果讓人賞心悅目。雖然是嚴冬,依然青山綠樹,只有那些落盡葉的數百年的野生核桃樹在陽光下伸展著枝條。站在路邊有觀景臺,只見北坡上,百余間木板蓋的木楞房鱗次櫛比,家家戶戶的屋檐下堆放著金色的玉米,屋舍間一樹樹落盡葉的金紅色的柿子燦然枝頭,這別樣的風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難以見到。</h1><h1> </h1><h1> 于是,去歲,當有維西的朋友相約,我們又一次來到了同樂,那是初夏時節,同樂村舉辦運動會,四周山上的傈僳族和瀾滄江邊的納西族,漢族,拉瑪族同胞都來到同樂,大大小小的車輛停滿了路邊,村里的籃球場上正在舉行激烈的籃球賽,四周站滿看熱鬧的人們。我們只好匆匆離開了。</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r></h1><h1> 2019年12月27日,當我們第三次冬至時節造訪同樂村時,眼前的景象令我們癡迷不已,因為是數九嚴冬,游人很少,一頭扎進同樂村起伏曲折的小巷深處,仿佛迷失在時光的隧道里,這最古老原始的傈僳族木楞房建筑和民族風情,讓我們生活在水泥林立的城市里的人如游歷夢境,我們驚嘆于當下,因為國家扶貧攻堅而使得許多山村原始建筑都幾乎變成鋼筋水泥時,同樂古村依然守望著這一份最本真的質樸。</h1><h3><br></h3> <h1><br></h1><h1> 冬季柿子紅了,經霜寒凍,樹葉作最后的告別飄零落地,留下累累碩果高懸枝頭。同樂村的柿子特別誘人,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栽種著柿子,金燦燦、黃澄澄,綴滿枝頭。吉祥富貴的金黃映照著同樂村傈僳人家特有的木板屋頂,舊屋新果相映成趣,色澤明亮,畫感迷人。</h1><h3><br></h3> <h1><br></h1><h1> 桔紅色的柿子,還有堆放在屋檐下金燦燦的玉米,這是豐收的色彩,斑斕耀眼,喜慶祥和。這燦爛的色彩和被煙熏火燎了數百年的木楞房相映成趣,讓這個深藏在云嶺深處的傈僳族山村成為難得一見的風景。</h1><h3><br></h3> <h1><br></h1><h1> 這最原始的風景正是攝影家和驢友們傾心和向往的。</h1><h3><br></h3> <h1><br></h1><h1> 蒼勁的枝干向我們講述著遙遠的故事,古樸的氣息潛藏著難以復制的美<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歷經滄桑、依然保留著最樸素的美。</span></h1><h3><br></h3> <h1><br></h1><h1> 同樂村的民房仍保留著原始的風格,石基、木楞墻,木地板,木片頂。房屋為兩層結構,下層做圈房,關牛、羊、豬等牲口,二層人住,以火塘為中心,兩邊鋪有床板,白天倦好床被,在火塘邊烤火做飯,這里也是待客和休閑的地方,和許多云南其他少數民族一樣,火塘是生活的中心,很多傳說故事,家風民俗正是在火塘邊代代相傳。夜晚拉開被褥就著火塘入眠。</h1><h3><br></h3> <h1><br></h1><h1> 房屋依山建造,利用山的坡度形成兩級臺階,人走上層,牲畜走下層,各不相擾。</h1><h3><br></h3> <h1><br></h1><h1> 至于貓雞狗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筑窩位置,狗是人類的親密伙伴,地位比其它動物高,可以入住屋內或走廊通道較好的地方。</h1><h3><br></h3> <h1><br></h1><h1> 木板房有開放式的陽臺,木板的長短決定陽臺的空間大小,一根竹竿用來掛晾衣服物件,靠壁的木椽可以曬秋。所以誰家收成多少可以一目了然。</h1><h3><br></h3> <h1><br></h1> <h1><br></h1><h1> 晴朗的日子老人坐在陽臺上曬曬太陽,邊做家務活邊瞭望村外的風景。</h1><h3><br></h3> <h1><br></h1><h1> 年輕人通過手機早已把自己與世界相連,小小的手機是他們了解山外世界的窗口。</h1><h3><br></h3> <h1><br></h1><h1> 進入12月下旬傈僳族迎來闊時節,今天同樂村好幾戶人家都殺豬,親戚朋友都來幫忙。</h1><h3><br></h3> <h1><br></h1><h1> 按村規民俗殺豬當日邀請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家吃上一頓殺豬飯。現在黨的富民政策好,精準扶貧政府帶領大家一起脫貧奔小康,山村道路暢通,電燈照明,房屋得到修善,村容村貌整潔,同樂村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h1><h3><br></h3> <h1><br></h1><h1> 每家都殺至少兩頭以上的豬,木楞房的通風透氣為用鹽腌制過的豬肉提供了良好的保存環境,火腿臘肉為一年的生活提供了油葷的保障。</h1><h3><br></h3> <h1><br></h1><h1> 外出務工的兒女們都回來了,殺豬時節最能化解鄉愁,幸福的日子最牽掛外出的親人,此時的團聚最溫暖,最貼心。</h1><h3><br></h3> <h1><br></h1><h1> 閣樓擁擠起來,割舍不掉的親情在炊煙四起的小院聚集濃縮。民族的記憶在此代代相傳,雖然現代社會發展迅猛,外面的世界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但同樂村如涓涓溪流泉源不絕,悠悠山歌在舒緩綿長的音符中唱響,古樸濃郁而又細膩獨特。</h1><h3><br></h3> <h1><br></h1><h1> 有幸在小院嘗到了傈僳人家的殺豬飯,放養的跑地豬的肉香勾起了我們早已陌生的童年滋味,比起其他民族傈僳族或許不大講究烹調技巧,但食材絕對是一流的原生態,主人視我們為上賓,不斷加菜,熱情有加,同行的外省人直呼過癮!</h1><h3><br></h3> <h1><br></h1><h1> 傍晚天氣突變,雪花片片飛舞。主人家的兒子告訴我們同樂村已有好幾年沒下過大雪了,明天同樂村會有冰雪覆蓋,攝影愛好者會蜂擁而至,村里要熱鬧了。</h1><h3><br></h3> <h1><br></h1><h1> 果然一夜雪飄。第二天早上拉開窗簾,哇,青山披銀紗,白雪映紅柿,我們不斷地變換著手機和相機,拍下這難得的美景。忘卻寒冷。</h1><h3><br></h3> <h1><br></h1><h1> 對面的山巒與村后的山峰都積了厚厚的雪,木楞房的木片上卻只落有薄薄的一層白雪,許是雪花的飄落也有選擇,一夜溫柔的覆蓋不愿打攪傈僳人家的幸福美夢。</h1><h3><br></h3> <h1><br></h1><h1> 山嵐彌漫,霧靄籠罩,天欲晴又陰,變化莫測。</h1><h3><br></h3> <h1><br></h1><h1> 霧散了,四面山巒、白雪、青松、田野,映襯一枝紅柿,畫面鮮活生動,色彩繽紛,西面遠處的碧羅雪山銀光燦爛,是同樂村最美麗的風景。</h1><h3><br></h3> <h1><br></h1><h1> 霧聚,山寨朦朧神秘,飄飄渺渺間如臨仙境,騰云駕霧般如處太虛幻境。</h1><h3><br></h3> <h1><br></h1><h1> 果然趕來了兩個本縣的攝影愛好者,腳步匆匆捕捉著最好的佳境。或許驚艷的同樂村明天將在網絡的世界里傳揚。</h1><h3><br></h3> <h1><br></h1><h1> 一陣碓響的聲音吸引了我們,循聲走進一戶人家,夫妻倆正在搭檔舂玉米。傈僳族的特色美食中有一種叫“殼索餓了”的包谷稀飯,把當地的老品種白包谷籽用碓舂去外皮,然后與火腿、雞肉混煮,再加上山上采來的竹葉菜、山菌等,用小火熬成粥,這種帶著山野氣息的玉米粥粘稠細糯,火腿與山珍的美味令人唇齒留香。</h1><h3><br></h3> <h1><br></h1><h1> 原始的勞作方式延續至今,傳統的飲食文化淵源流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為他們的執著堅守點贊。</h1><h3><br></h3> <h1><br></h1><h1> 主人告訴我們因為今天下雨干不了農活,在家舂點包谷煮點稀飯,好有情趣的生活,令人羨慕。</h1><h3><br></h3> <h1><br></h1><h1> 下雪天,依然有勤快的鄉親上山背柴。</h1><h3><br></h3> <h1><br></h1><h1> 生活繼續,勞作不停,一夜雨雪該修補的地方應趕早動手了。</h1><h3><br></h3> <h1><br></h1><h1> 山芋的種子要備好藏好,凍壞了明年的收成就沒指望了。</h1><h3><br></h3> <h1><br></h1><h1> 也有忙著要裝修房子的。</h1><h3><br></h3> <h1><br></h1><h1> 炊煙四起,傈僳人家開始了一天的繁忙勞作,醒來的山寨飄起了裊裊炊煙,生活繼續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與瑣碎,任山外花開花落,山寨的日子靜美中風輕云淡。</h1><h3><br></h3> <h1><br></h1><h1> 細雨和風,瑞雪豐年。從容淡定地面對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是山寨的常態。</h1><h3><br></h3> <h1><br></h1><h1> 傈僳族的“阿尺木刮”已錄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闊時節與春節期間傈僳族群眾著傳統的民族服裝,模仿山羊打跳載歌載舞,舞隊曲折蜿蜒,歌聲回蕩四野。</h1><h3><br></h3> <h1><br></h1><h1> 傈僳族還擅長用弩弓射箭,這種來自遠古游獵時期的文化遺存保存著一個民族永久的記憶。</h1><h3><br></h3> <h1><br></h1><h1> 云開霧散的時候,能眺望到遠方的碧羅雪山,碧羅雪山是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世界自然遺產的三江并流的大山深處,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境,等待著人們的探索發現。</h1><h3><br></h3> <h1><br></h1><h1> 神秘的傈僳族同樂村四季風景秀麗,值得你涉足一游。</h1><h3><br></h3> <h1><br></h1><h1> 大美同樂村,一個仍保持著古樸風貌的傈僳山寨,它的故事悠遠而綿長。</h1><h1><br></h1><h1> 幸運的是,同樂村已經列入云南省重點保護的民族特色村,我們殷切希望,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還能看到這珍貴的民族風情……</h1><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乌拉特前旗|
黄浦区|
宁南县|
防城港市|
南陵县|
临洮县|
湖北省|
石泉县|
通化市|
进贤县|
黄大仙区|
平泉县|
南平市|
乌鲁木齐县|
沭阳县|
祥云县|
聂拉木县|
福海县|
镇赉县|
汤原县|
洪泽县|
嘉兴市|
榆社县|
石景山区|
平陆县|
阿勒泰市|
广汉市|
灌阳县|
蓝山县|
开封市|
敦化市|
凤城市|
东阳市|
灵武市|
天等县|
台安县|
叶城县|
宣汉县|
桐城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