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高考作文 / 陳慶中

陳慶中

<p class="ql-block">  1985年,我第三次參加高考。那年,作文滿分是50分,我得了47分,為福建省最高分 !并列此殊榮的,全省共有13名考生,而莆田考區僅我一人,我成了這年莆田的高考作文狀元。</p> <p class="ql-block"><b>1985年全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作文題目</b></p><p class="ql-block">  澄溪中學附近有一家前進工廠。工廠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氣體和廢水。廣大師生和附近居民長期處在被污染的環境中,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工作學習受到影響。幾年來,學校多次向工廠提出意見,要求妥善解決污染問題。但廠方以生產任務繁重、技術力量薄弱和經費開支太大等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決。試就上述問題,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述理由、呼吁盡快解決。 </p><p class="ql-block"> 注意: </p><p class="ql-block"> 一、要求符合書信格式,最后署名一律寫“澄溪中學學生會”,不得寫個人姓名,不得透露所在地區和學校,否則扣分。</p><p class="ql-block"> 二、可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適當補充有關材料。</p><p class="ql-block"> 三、不要少于五百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刊登的優秀作文均系原文,未作修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我的高考作文全文如下</b></p><p class="ql-block">編輯同志:</p><p class="ql-block"> 你好!</p><p class="ql-block"> 我們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譽向貴報反映在我校附近的環境污染情況,誠望貴報給予大力的幫助。</p><p class="ql-block"> 我校附近的前進化工廠。工廠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氣體和廢水。廣大師生和附近居民長期處在被污染的環境之中,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工作學習受到了影響。例如,原先我校幾口水質良好的井,由于廢水長期滲入地下水,污染了水源使這幾口井不能食用了,不得已把井封住,全靠自來水的供應,有時自來水供應緊張,無法滿足師生的用水要求,影響了正常生活。在附近的居民點也有這種情況;校旁的一條小河原先清澈見底,水草繁生,時常能見到魚兒,是學生們學習的好地方,可是由于化工廠的廢水從這里排出,整條小河惡臭沖天,水草沒了,魚兒也不見了,破壞了生態平衡;由于有毒的氣體到處飄散,不僅破壞了新鮮的空氣,還給予廣大師生和居民帶來嚴重的危害,我校一位體質較弱的教師因受不了毒氣的刺激在一次講課中昏過去。學生們不時地咳嗽,有些同學因此也患了肺病,不得不中斷學業,損害了身體健康,影響了教學質量,師生們和附近的居民意見很大。紛紛要求對污染問題盡快解決。</p><p class="ql-block"> 幾年來,我校一再向該廠提出意見,要求妥善解決,但廠方以生產任務繁重,技術力量薄弱和經費開支太大為理由,一再拖延,不予解決。現在, 工廠的廢水仍然在流向小河,有毒的氣體仍然在飄散,時時刻刻都在危害師生和居民的健康。試問:該廠的廢水、毒氣何時能解決好?這種只顧本廠利益,不顧廣大師生和群眾的身體健康,是否符合社會公德?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工廠的經濟效益,殺雞取卵式的做法是可取的嗎?!</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們想借貴報的一角,向全社會呼吁:讓全社會都來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盡快解決好類似化工廠的環境污染問題!</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 敬禮 </p><p class="ql-block"> 澄溪中學學生會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七月七日</p><p class="ql-block"> (莆田考生 陳慶中)</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漫話我的高考作文</b>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陳慶中</b> </p><p class="ql-block"> 回首三十多年前,想成為一名大學生是多么的不容易,那時大學錄取率低,據說大約是百分之五,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不僅是上大學的孩子很光榮,大學生的家人甚至是親戚都會覺得有面子,臉上有光。</p><p class="ql-block">  大學生畢業后,國家是包分配工作的。考上大學,往往意味著有工作,成為國家工作人員;考不上大學,那只能自謀生活出路。高中老師常用“穿皮鞋”和“穿草鞋”的話來形容考上大學與考不上大學的兩種命運,激勵學生要好好讀書、刻苦學習,拼盡全力考大學,這話成為當時社會和各個學校的“流行語”。沒考上大學的高中生,相當一部分會“回爐”補習,再參加第二年的高考,直到考上大學為止。所以那時的高考生中既有應屆的,也有往屆的,而且往屆補習生比例還不小(出于公平,往屆畢業生的大學錄取線比應屆生要高出若干分)。我第二次補習時,班上就有一個女同學,外語是報考日語的,連續補習了七年,直到第八年,也就是和我同一年考上大學,考取到福建師范大學,那超人的毅力和韌勁著實令人敬佩。</p> <h3> 我一共參加了三次高考,考上大學是1985年。這一年我的高考總分是422分,正好是大專錄取線,被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中文專業錄取,真是萬幸之至。但讓我更為出乎意料的事還不在此。<br>  高考成績公布后,8月15日我到母校——莆田縣政協文化補習學校打聽高招的消息。這所學校只辦了幾年,現在還知道它的人恐怕很少了,是當時莆田縣幾位教育界的政協委員創辦的,主要是解決一部分高考落榜生補習困難的問題,收的學費也不貴,可以說是不以贏利為目的民辦學校,由當時已退休、原莆田四中校長林淑嫻當任校長。</h3> <h3>  林校長以自己在教育界的名望,在莆田一中、二中、四中等名校“招兵買馬”,把這幾所學校一些有名的老教師聘過來當任課任老師。學校規模很小,文理科各辦一個班級,每班人數在40人左右。學校沒有自己的校舍,向位于市區金橋巷原莆田九中借用教室(現在這里建成荔城區第一實驗幼兒園),教室簡陋陰暗,墻壁是用土夯成的,窗戶是木框的,嵌在厚厚的土墻里,又小又舊;課桌椅也是又破又爛,據說是老校長去其他學校“乞討”來的;教室在操場的一個角落里,是一座一層的瓦房,比操場要低20厘米,中間隔著一條窄窄的排水溝,外面有幾棵六七米高的樹,外墻斑斑駁駁的,顯得破舊不堪。第二學期教室搬到附近倉后路的市政府宿舍區對面一家老民宅里,這里現在已拆遷改造成金鼎廣場。所謂的教室其實是這家老民宅的一個廳,左邊是天井,右邊隔著木板與街道相鄰,冬天透著嗖嗖的冷風,學生只能頂著凍人的寒氣上課;夏天太陽曬在天井里,陽光的腳步每天都有幾個小時光顧到教室,忍著來自天井和街道熱氣,老師和同學常常是汗流浹背地上課。盡管條件如此,難能可貴的是,沒有一個同學叫苦,上課秩序特別的好。大家都是懷揣夢想來到這里,都是沖著名師而來的。大家同為名落孫山補習生、“同是天涯淪落人”,心里都明白自己是來干嘛的,卯足了勁為了前途和命運來拼搏的,不是來享受的。即使條件不佳,也沒有人退卻而轉到其他學校去。古人云“斯是陋室”,但“惟吾德馨,何陋之有”呢?</h3> <h3>(位于金橋巷的原莆田九中現已是荔城區第一實驗幼兒園。政協文化補習學校曾經用過的舊教室已拆除,建成新的辦公大樓)</h3> <h3>  我到學校后,陳金加老教師把我叫到臨街的辦公室,指著放在桌面上的一份《福建招生通訊》,滿臉喜悅對我說:“慶中啊,你放了一顆衛星啦!”見我不解,這位滿頭銀發慈祥的老師告訴我說,省高招辦通過市招生辦向學校核實我的情況。原來我的高考作文得分居然是全省的最高分。這一年語文滿分是120分,其中作文是50分,我得了47分,全省共有13位考生得了47分,并列第一!莆田只有我一個考生獲此殊榮。大家都知道作文得高分還不是一位閱卷老師就能定下來的,要閱卷組集體通過后層層把關才行,含金量很高。這份年度第12期的《福建招生通訊》刊登了我們13位考生的作文,學校派人到市招生辦取了這期報刊,特意留一份給我做紀念的。<br>  拿到這份似乎還飄著墨香的報紙,我真的做夢都沒有想到!既意外,又高興!我是讀文科的,讀書上沒什么天分,且文理偏科,英語也讀得不好,只能靠勤奮和刻苦。很快,我的全省高考作文狀元稱號被叫開了,為很不起眼、名不見經傳、被人們戲稱為“十八代貧農”的政協文化補習學校大大爭了一回光。老師后來還告訴我,在一次市教委會議上,莆田二中的校領導還提起我高中是在二中畢業的。或許是為上大學已付出了太多的艱辛,我反而有點淡定,沒有顯得特別的高興和激動。而且總分不算高,能不能考上大學心里沒底,仍然是忐忑不安。</h3> <h3>(三信金鼎廣場)</h3> <h3>(位于莆田市區倉后路的政協文化補習學校租用老宅作教室的地方,現在已成為三信金鼎廣場背面1號門)</h3> <h3>  那時高考時間是7月的7、8、9日三天。7月7日上午考語文,應該說整個考試過程還是比較緊張的,我在答題和寫作文時真的是拼盡全力。最讓我難受的是考試卷紙質不好,鋼筆落到紙上,筆畫就有點洇開,這讓我不得不加快寫字速度,而且要把字寫大點防止筆畫糊在一起,特別的別扭。那時心里真有點氣:怎么能用這樣的紙來作試卷呢?答題時的難受勁現在還有印象。語文基礎知識部分我做得比較快,這樣留給寫作文的時間就多點。這年的作文考題是材料作文,提供前進工廠污染環境的情況,要考生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向《光明日報》寫一封反映信。信是我比較喜歡的寫作體裁,覺得信更能直抒胸臆,表達情感。在參加的三次高考中,這次作文考題最合我心意,在寫的過程中做到了卷面整潔。為了盡量不涂改,我有時還趴在考桌上構思打腹稿、想著如何更好落筆,弄的監考老師幾次來到我的身邊看我,大概是怕我身體不適出什么問題吧。盡管老師沒有開口問話,老師的善意和關切之情我卻感受到了。<br>  對我來說,作文的成功是有些偶然性的,但也包含了一些必然性。寫好作文是需要方方面面積累的,在高中時我曾經見過一條河上浮滿了垃圾令人恐怖的一幕,看過生態環境遭破壞的報道,高中地理課本也有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我是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以及平時閱報留意讀者來信之類的欄目和書本上的知識綜合應用到作文里的。作文的高潮處應是倒數第二段的“三問”,有人評價說這三個反問句,抓住了要害,說到了點上,扣緊了主題,增強了力量,使作文得以出彩。</h3> <h3>  這次高考作文選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時環境保護已得到社會的關注,解決好環境污染問題是人民群眾普遍的心聲。在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環境保護措施、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當時這樣的作文選題還是頗有意義的。</h3> <h3>(六年前,我在新華書店五折舊書架上看到這本1999年4月出版的《最新全國高考20年優秀作文選評(1979—1998)》,里面也收了4篇1985年的全國高考優秀作文,雖然沒有福建考生作文,但仍感到親切,當即就買下來了。)</h3> <h3>  時光飛逝,一轉眼34年過去了。我就讀的學校和教室也早已不在了,當年老師大都是九十多歲的老人家了。物已不在,人亦非當年的人了。老師給我的報紙也已泛黃,折痕和邊緣的地方多處破損,但我是如同珍寶般保存著。想起往事,歷歷在目,拉拉雜雜寫了這么多,也算是對我的母校——莆田縣政協文化補習學校和老師,以及過去那段歲月的一份紀念吧。 <br> <br> (2020年1月1日定稿)</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建水县| 绿春县| 蚌埠市| 密山市| 炉霍县| 高邮市| 郎溪县| 台前县| 衡山县| 陆河县| 上林县| 汉源县| 绵竹市| 简阳市| 海南省| 河池市| 宁陕县| 东源县| 呼和浩特市| 同仁县| 当涂县| 康马县| 宝兴县| 郧西县| 武义县| 句容市| 元谋县| 白山市| 连南| 丹巴县| 磐石市| 温宿县| 英德市| 繁峙县| 泾川县| 海丰县| 门源| 始兴县| 电白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