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幾年前,兒子給我?guī)Щ亓艘徊繂畏聪鄼C!從此就迷上了攝影,經(jīng)常跟朋友出去徒步拍照,走了好多地方!也拍了好多花花、草草,和各種美景!但最感興趣的還是古橋,一座座古橋,靜臥在清澈碧綠的江水上,它凝聚了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和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下面就展示一下我拍的一些桂林周邊的古橋倩影吧!<br></h3> <h3> 富里橋 距桂林市56公里,陽朔縣城12公里處,處于遇龍河上游500米,石結構單拱,長30米,寬5米,高10米,筑于明代,距今約500余年歷史,造型美觀,水中倒影恰似一滿月。<br></h3> <h3> 乾隆橋 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歷覽相思埭運河,游歷臨桂的睦洞湖,又路過此橋,故后人稱此橋為“乾隆橋”。<br></h3> <h3>關龍橋 據(jù)村中的碑文記載,此橋修建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至今已有530年。關龍橋因挨著路邊的關帝廟而得名,據(jù)稱,石拱橋北端曾連接有一段旱橋,1958年被洪水沖走,僅剩下雙孔石橋。在橋中間還隱約能看到有斷裂,已是斷橋危橋。這個村子被人發(fā)現(xiàn)是由于這古橋與香樟樹相伴實在成為一道絕配,即使是在冬天,香樟樹依然枝繁葉茂,下邊的枝條掩映著橋身,上方覆蓋著橋面,小橋、流水、古樹,仿佛畫中的景觀。<br></h3> <h3> 馬蹊橋 在上橋村村北,還有一座古橋, 名為馬蹊橋,用巨條石砌成也是雙孔石拱橋,為明代古橋。 上橋村之所以多古橋,是此村過去位于湘桂古商道上,當年商賈車馬川流不息,這些橋都曾發(fā)揮著重要作用!<br></h3> <h3> 仙人橋 位于荔浦的沙街,全橋均以大型方石塊砌成,為虹式3孔石拱橋,全長16米,寬4.2米,拱高6米!傳說:在建橋的時候有100人參加,而每次吃飯的時候只有99人,當橋建好后,發(fā)現(xiàn)橋的西頭一塊石板上,有個深深的大腳印,人們說是仙人參加了建橋,并留下了印記!就把此橋稱為了仙人橋<br></h3> <h3>花橋 元末明初,該橋被洪水沖塌。明景泰七年(1456),桂林知府何永全在原來的橋基上“架木為橋”。嘉靖十九年(1540),靖江安肅王妃徐氏,重修為現(xiàn)存的四孔石橋,同時增旱橋6拱,以加強排洪。橋分東西兩部分,東段為水橋,長60米、寬6.3米、高8米;西段為旱橋,長65.20米。1965年整修時新增一孔為七孔。<br></h3> <h3></h3><h3></h3><h3></h3><h3>
花橋 自古景色迷人,山光水色,幽雅綺麗,讓人心曠神怡。北望花橋,水橋四孔與倒影,通圓如四輪明月,有“花橋虹影”美譽,甚為壯觀,在這里,有月看水中映月,無月看橋孔影月。四孔臨水,圓月可數(shù),正是: 花橋常有月,慧眼數(shù)團圓。<br></h3><h3></h3><h3></h3><h3></h3> <h3> 花橋 全長約120余米,寬6米許,用青石砌成,橋上兩邊為白玉欄桿,橋頂蓋青色琉璃瓦,橋拱極薄,橋身雅秀,橋孔與水中倒影相連,如同半浮水上半沉水下的皓月。整座橋設計精細,具有獨特風格。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公園的一部分,供游人參觀游覽!<br></h3> <h3></h3><h3></h3><h3><br></h3><h3></h3><h3></h3> <h3> 五孔橋 位于桂林的花江之上!花江發(fā)源于田鎮(zhèn)永正村三月嶺,其水最終匯入漓江,屬漓江的一條主要支流。花江江面寬闊,水流長年不斷,水質清澈,多段長滿水草,兩岸林木蔥郁,山光水色,風景優(yōu)美,堪稱“桂林美麗的后花園”!<br></h3> <h3></h3><h3></h3><h3></h3><h3>
七孔橋 也在花江上!坐落在江邊的村子,遺世獨立般地存在,村中古墻古巷,古橋古屋,雞犬相聞,良田美池,漁翁捕魚,橋頭河邊,婦人在洗衣,孩童在游泳,鴨子在戲水,生活波瀾不驚,卻處處充滿生機。一幅幅世外桃源仙境般的生活美景,呈現(xiàn)在眼前……<br></h3><h3></h3><h3></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浏阳市|
民权县|
元氏县|
佛冈县|
玉门市|
福清市|
通江县|
台北县|
故城县|
肥城市|
麻城市|
贡觉县|
富平县|
张家川|
乐都县|
石景山区|
娱乐|
南开区|
伊通|
万荣县|
当雄县|
伊宁市|
新竹县|
平利县|
白玉县|
四川省|
新建县|
普兰店市|
余姚市|
五台县|
永宁县|
新乐市|
织金县|
浪卡子县|
建水县|
恩平市|
定远县|
西城区|
汝南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