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淺談簡潔之美在攝影中小應用

良子詩影

<h3>年少時聽《夢回唐朝》,對大唐的繁華與富庶也曾有張楚式的夢回之愿。至于宋朝,向來都被歷史課本影響至深,一直都覺得這就是羸弱的國度,不值得崇拜,甚至不愿提起。這些年,隨著年長與磨練,對繁華與艷麗的感覺愈來愈淡,甚至多少都有些抵觸之心,宋朝之美開始漸入視線。一番深入學習之后,才發現,原來宋朝之富庶與繁華不亞于唐朝,文化之高度甚至甚于唐朝,只不過在審美上,宋朝似乎有點歷盡滄桑之感,開始返璞歸真,對自然和簡約之美的大膽應用,達到中國審美的最高峰!當然到了明朝,老朱家的審美眼光自然是一落千丈。去過日本的朋友估計會有這樣的感覺,日本文化里,特別建筑、飲食和茶道等都極為推崇自然和極簡,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宋朝文化的影響。我覺得個人審美的成長經歷和朝代有點類似,也有年代感和時代差。唐朝就是青春期的小伙子,朝氣蓬勃,甚至霸氣側漏。宋朝就是歷盡滄桑的中年的但不油膩的大叔,知道簡簡單單才是美,平平淡淡才是真。我自己年少時去博物館,特別喜歡唐三彩和青花瓷,每次看到宋瓷,特別是相比于唐三彩的絢麗,總覺得太過于簡單與樸素。年少時欣賞書法也一樣,那時候最崇拜文征明和王羲之,每次看到蘇軾和鄭板橋的書法,總覺得這沒什么美好,亂七八糟,歪歪扭扭,即不瀟灑也不遒勁。人到中年之后,漸漸開始返璞歸真,才發現自己喜歡的極簡風格,在千年前的宋朝已經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審美,在那個國度已經被玩的爐火純青。比如宋朝瓷器,淡雅的單色調,極簡的設計風格,特別是冰裂紋的單色瓷器簡直美的不可方物。當人生經歷過更多的非議與不公之后,再看蘇軾的《寒食帖》與鄭板橋的六分半體,感覺這已不是純粹形式上的美,更多的是自我意識的外現,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看透并釋然的灑脫。原來,最美的是最自然的和最簡單的。</h3><h3><br></h3><h3>當然中國歷代繪畫都非常講究自然,中國的審美受道家影響更深刻,老子說“道法自然”,這是中國藝術的最本質的特征之一。但極簡風格確是宋朝發揮到極致。正好攝影也是減法的藝術形式,我們今天就討論一下簡約風格在攝影中應用。</h3><h3><br></h3><h3>首先,簡約不是簡單,這要辯證的看。有人拍人像喜歡拍大頭貼,大頭貼當然好拍,環境中的各種元素都隔離了,確實很簡,但這種簡是簡單,比較無趣。如果要拍大頭貼,干嘛還要跑到這么美的地方拍呢,在家就可以拍了嘛。簡約不是簡單,簡約是以最少的元素表達更深遠的意味,這種簡單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引發讀者去想象,看了之后還想再看,也就是說不能讓讀者看一眼就完全看透了,否則就無趣和單調了。下面簡單談幾點簡潔在攝影中應用的小技巧。</h3><h3><br></h3> <h3>一、拉近距離。</h3><h3>可能朋友會有這樣的感觸,為什么一塘荷花爭鮮斗艷,辣么美,自己拍出來卻是很不好看,很不上鏡。首先人眼睛看到風景,實際上經過大腦過濾過的,再反饋給大腦,但相機拍出來的是沒有過濾的,包含的元素太多,所以照片就顯得非常亂。如果你拉進距離的話,萬支芙蓉只取一支,自然就好看多了。那怎么拉進呢?首先能靠近就靠近,花不動人就動嘛。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說,你拍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有人說萬一夠不到怎么辦?比如荷花就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可以使用長焦鏡頭啊,長焦鏡頭不僅能靠的更近,還可以增強空間壓縮感,讓畫面更簡潔。所以拉進距離,才能更美。</h3><h3><br></h3><h3>下圖是微距拉進距離。</h3> <h3>通過長焦鏡頭拉進距離。</h3> <h3>二、虛化。</h3><h3>虛化就更簡單了,無論前景虛化還是背景虛化,都可以讓畫面更簡潔。所謂的空間切割感,就是讓前后景更簡潔,讓主體更加凸顯。當然虛化也不是越厲害越好,如果把背景虛化的如一片空白一般,那又變得和前面說的拍大頭貼一樣,過于簡單就變得無趣了,這里面要有個度,虛化之后,即要能交代環境,又不讓背景的畫面太亂、太干擾視覺。虛化要講究適可而止。</h3> <h3>三、二次構圖。</h3><h3>所謂的二次構圖就是裁剪。相機的相框是個4:3或16:9的長方形,有時候框住的畫面未必是作者想要的,有時候難免框住的東西太多,裁剪就是讓畫面更加簡化。通常裁剪有按比例裁剪,也有不按比例,比如裁剪成方形,畫面感就會比較凝重。裁剪的目的是讓畫面更簡潔,當然最好是拍攝時一次性構圖成功,當然這更體現攝影人的功底。個人認為,所謂的構圖過程,其實就是做減法的過程,拍攝時需要不停地思考,到底想要什么?表達的主題是什么?哪些是主角,哪些是配角?畫框移動一點,角度變化一點,焦段伸縮一點,這都是不斷地調整,不斷地做減法,找到最簡潔的畫面。</h3><h3><br></h3><h3>下面兩張圖對比,就是二次構圖的例子。</h3> <h3>裁剪后畫面更簡潔</h3> <h3>四、圓形構圖。</h3><h3>圓構圖其實是二次構圖的一種。我自己比較喜歡圓構圖,主要兩個原因。一方面,正如剛才所講,相機相框是長方形,但實際上人眼睛看到的畫面是橢圓形,圓形更接近視覺。另一方面,中國畫中經常用圓形構圖,天圓地方,畫面感確實比較和諧。其實圓形構圖特別能讓畫面更簡潔更聚焦,形成獨特的中國美,以前我還戲稱,圓形構圖是救命的,很多時候,一些廢片因為圓形構圖起死回生,極力推薦朋友們多試試。</h3> <h3>五、留白。</h3><h3>留白是中國畫特有的構圖風格。你要仔細觀察西方畫,很少有留白的現象,西方畫的畫面也比較滿,不似中國畫追求“空”。這個“空”就是留白,留白的“白”不是白色,這個“白”更多的應該是“無”,是“空”,留這個“白”的目的是為了表現“有”,是留有余地,是留出想象空間,留出更多讓人回味的趣味。所以,有時候這個留白的“白”可能一片黑,也可能是一片淡淡云,一層薄薄的霧,有可能是鏡頭虛化的前景,也可能是逆光下虛化的光斑。留白的“白”不是物理上的白,是心靈上的白。</h3><h3><br></h3><h3>下圖留白是空白,但通過水波的漣漪,讓畫面更靜。</h3> <h3>真正的留“白”</h3> <h3>這個白,實際上是竹干的虛化,也是一種留白</h3> <h3>前景虛化,也是一種留白</h3> <h3>下面幾張圖其實留“黑”,這個白是空,是無</h3> <h3>六、黑白處理。</h3><h3>畫面的簡潔,有時候是因為元素太多,干擾視覺,有時候干擾視覺的也可能是紛雜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種干擾源。當萬千繽紛的色彩褪去,有一種花褪殘紅的淡雅,還有一種如茶如水的禪機。去除色彩本身就是一種減法,用黑白灰和層次感來代替紛擾燦爛的色彩,就如中國的水墨丹青一樣,最簡單的色彩卻能表達最豐富的意義,這是比較高的境界。</h3><h3>當然不是所有的畫面都是用黑白處理,首先攝影本身也是一種表達。一切都是為了主題服務吧。黑白處理更能表達禪意。</h3> <h3>黑白處理凸顯質感</h3> <h3>七、韻律感。</h3><h3>我們說簡潔是做減法,減法主要手段是減少畫面中的元素,或者簡化元素。有時候盡管元素比較多,但只要呈現一定的韻律感,繁而不亂,也能做到簡潔的效果,這就是韻律之美,韻律之美要能服務主題,也不能喧賓奪主。</h3><h3>前面講的七個小技巧,也不是什么獨到的見解,只是作者拍攝過程思考的記錄。個人一直堅持的認為,攝影中,構圖是最關鍵的一步,一旦構圖塵埃落定,其他的只能是修修補補,簡潔只是構圖的一個方面,后面期望更多的聊聊構圖。</h3><h3>也祝愿各位影友2020年收貨多多。</h3> <h3>凌亂的枝干,因為有著統一的走勢,表達了一種特別的意味,這也是韻律感的一種</h3> <h3>我的微信公眾號,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多交流。<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滨州市| 依安县| 托里县| 峨眉山市| 香港 | 嘉祥县| 全南县| 通江县| 澄城县| 遂昌县| 江口县| 河间市| 揭阳市| 额尔古纳市| 祁阳县| 静海县| 阿鲁科尔沁旗| 恭城| 拜泉县| 海门市| 平乐县| 全州县| 湘潭县| 阳朔县| 通许县| 兴山县| 昭平县| 巫溪县| 青神县| 措美县| 萨迦县| 宜城市| 扎鲁特旗| 宁海县| 神农架林区| 左贡县| 资中县| 钦州市| 尤溪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