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美麗悉尼初印象</b></h3><h3>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在我平生的印象之中莫過于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一望無際的美麗草原、還有奔走如飛袋鼠和憨厚可愛的考拉。</h3><h3>今年12月上旬,我和夫人準備去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跟團旅游前夕,我在網上查閱了解澳大利亞相關信息。</h3><h3>澳大利亞聯邦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h3><h3>澳大利亞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h3><h3>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后抵此。1788年“第一艦隊”的到來使其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h3><h3>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h3><h3>2019年12月9日中午,我們西安12.8澳新旅行團乘坐東方航空公司A330航班,在澳大利亞悉尼斯密斯國際機場降落。悉尼是我們澳新之旅到達澳洲的第一站,悉尼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在悉尼旅游觀光的兩天里,我們游覽了許多景點,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悉尼歌劇院和悉尼海港大橋。</h3><h3>著名的悉尼海港大橋是一座號稱世界第一的單孔拱橋,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之一。悉尼海港大橋1932年3月竣工通車。這座大橋整個工程的全部用鋼量為528噸,鉚釘數600萬個,最大的鉚釘重量3.5公斤。現在海港大橋的交通完全由電腦控制。每當夜幕降臨,大橋的鋼架上就亮起了萬盞燈火,遠遠望去燦爛奪目,應像一道橫貫海港的長虹。</h3><h3>悉尼歌劇院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中心,2007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悉尼歌劇院三面臨水,外觀為巨大的十片貝殼。那些巨大的白色貝殼片像海上的帆船,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無論清晨還是黃昏,悉尼歌劇院都為人們展現不同的風采。據說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直到他去世都沒能到悉尼親眼看一看自己的杰作。</h3><h3>總之,悉尼這座城市真令人賞心悅目。蔚藍的海水,金黃的沙灘,大片綠色原始森林,加上海港大橋和悉尼歌劇院,讓我們直接回到了了大自然。只要到過悉尼的人都對悉尼有著深刻的印象。</h3> <h3> <b>澳大利亞六個州山火持續燃燒</b><b></b></h3><h3>澳大利亞山火始于2019年9月,持續至今已經4個月。此次山火遍及澳大利亞6個州,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是“重災區”。新南威爾士州是澳大利亞最古老和人口最多的州,擁有悉尼、堪培拉等重要城市以及拜倫灣、藍山以及納吉亞國家公園等標志性景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人口第二大城市墨爾本,也有大洋路、菲利普島等重要景點。山火雖未對城市造成直接的威脅,但是山火引起的高溫和空氣污染也波及城市。</h3><h3>2019年12月8日澎拜新聞報道,澳大利亞山火情勢近日正在加劇,已持續數日的新南威爾士州的山火尚未熄滅,從12月6日開始,悉尼周邊更是出現巨大火勢,令城市繼續受濃煙濃霧籠罩,官方稱大火或持續燃燒數周。</h3> <h3> <b>感受濃煙濃霧籠罩下的悉尼</b><br></h3><h3> ——<b>2019年12月9日游記</b></h3><h3>2019年12月9日上午澳大利亞夏令時11時10分,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乘坐的東方航空公司航班在悉尼金斯福德斯密斯國際機場降落后,經過機艙消毒,機場安檢、邊檢、檢疫后,我們旅行團在候機大廳等候地陪導游期間,我趁機到外面溜達一圈,拍照留念。</h3><h3>走出航站樓,我看到天空霧蒙蒙的,還以為是遇到了霧霾天氣。后來的地陪導游小祁在車上告訴我們,從今年九月開始澳大利亞幾個州遭遇連月山火,引起了嚴重霧霾天氣,濃煙濃霧籠罩了美麗的悉尼。站在高處幾乎看不到城市的天際線。悉尼北部高地和西北坡區的空氣質量達到“危險”等級,當地居民已被警告要避免在戶外活動。</h3><h3>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是一個西安市城區中老年組成的拼團,全團共15人,50后7人,60后6人,年齡最大的是蘭阿姨,她今年78歲了,與女兒、女婿和外孫女小章,她們一家四口同團參加澳新凱墨之旅。</h3><h3>對中國游客來說,悉尼是一個知名的“洗肺”目的地,然而,面對如此糟糕的環境,我們也感到困擾和無奈,大家還是興高采烈、情趣盎然的在地陪導游小祁帶領下開始了為期二天的悉尼之旅。</h3><h3><b>今日景點:藍山→盧拉小鎮</b></h3> <h3>悉尼金斯福德斯密斯國際機場候機大廳鳥瞰圖</h3> <h3>作者在悉尼金斯福德斯密斯國際機場候機大廳前留影</h3> <h3>作者夫人MM悉尼金斯福德斯密斯國際機場候機大廳前留影</h3> <h3> 美麗悉尼藍山國家公園遠眺圖</h3><h3>藍山國家公園屬于大藍山地區,該區域擁有3個國家公園,在2000年被列入自然類世界遺產。公園內生長著大面積的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其中以尤加利樹最為知名,尤加利樹為澳洲的國樹,有500多種之多,是澳洲珍貴的動物無尾熊的唯一的食品。<br></h3> <h3> <b>悉尼藍山三姐妹峰的傳說</b></h3><h3>悉尼藍山三姐妹峰(Sydney Three Sisters peaks)是藍山的標志,其實每個名勝都有自己的故事,藍山三姐妹峰聽來又是一個非常泣美的愛情故事。</h3><h3>藍山里三座巖石分別為922公尺,918公尺和906公尺。關于三姐妹峰有兩種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三位美貌的姐妹分別叫做 “米艾爾”,“溫拉” 和 “甘杜妮”。這三位姐妹出生在Katoomba部落,很不幸的是他們三人同時愛上了山下Nepean族兄弟三人。這是有違異族恩怨與規矩,不被父輩首肯,后來因為他們的戀情而引爆了兩族的戰爭。當時有一位巫師為了保護三姐妹免受戰爭的威脅就把她們變成了石頭。然而最后巫師卻戰死,剩下死守山谷的三姐妹巖。還有一種傳說,三個美麗的姑娘都是當地土著部落酋長的女兒,為了抵遇外敵,分別嫁給了三個出征的勇士。壯士一去不復返,三姑娘還在山峰上苦苦地等待自己的郎君。因此三姐妹巖成了藍山最聞名的名勝。</h3> <h3>前往藍山國家公園三姐妹峰觀景臺途中</h3> <h3> 藍山國家公園觀景臺步道石碑</h3> <h3> 夫人MM在觀景臺步道小憩</h3> <h3> 藍山國家公園三姐妹峰觀景臺</h3> <h3>濃煙濃霧籠罩下的藍山三姐妹峰一瞥</h3> <h3>夫人MM在藍山國家公園三姐妹峰觀景臺留影</h3> <h3> 藍山國家公園三姐妹山觀景臺一瞥</h3> <h3>藍山國家公園三姐妹山觀景臺步道一瞥</h3> <h3> <b>走進美麗休閑藍山盧拉小鎮</b></h3><h3>按照澳新凱墨行程,國內旅行團來到悉尼旅游游覽藍山和盧拉小鎮是規定動作。當天下午4時許,我們來到被譽為“山上皇冠上閃耀的寶石”盧拉小鎮游覽,盧拉鎮位于新南威爾士州藍山,小鎮寧靜又舒適,人和車都很少,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滲透出生機勃勃,路旁都是讓人休息的長椅。</h3> <h3> 盧拉鎮主街一瞥</h3><h3>盧拉鎮的主街僅有短短200米,卻布滿了各種餐廳、咖啡館、創意禮品店、古書店、花店……真是一條充滿澳式生活氣息的街道,這是來逛一逛就能讓人心生出無數羨慕與向往。</h3> <h3>盧拉小鎮有一個小型超市,旅行團來到小鎮后在超市附近下車后,游客們都進入超市游逛購物。</h3> <h3>夫人MM在超市買了二盒鮮酸奶品嘗</h3> <h3>經過精心雕琢的居民別墅和房前屋后的鮮花簇擁,構成了人間天堂的美圖美景。被譽為“山上皇冠上閃耀的寶石”。鎮上的居民熱愛生活,精心培育各種鮮花,打扮著自己的家園。</h3> <h3> 作者夫人MM悉尼藍山盧拉小鎮留念</h3> <h3> 藍山盧拉小鎮主街道邊酒吧屋一瞥</h3> <h3> 作者夫人MM悉尼藍山盧拉小鎮留念</h3> <h3> 游歷盧拉小鎮之感慨</h3><h3>澳洲的歷史不長,但在美麗的藍山盧拉小鎮上,能目睹百年建筑感到十分稀罕。不過我更是感受盧拉小鎮人家的安逸和靜美,體會這個美麗休閑小鎮的獨特魅力。</h3><h3><br></h3> <h3> 盧拉小鎮街口中英文提示牌</h3> <h3> 悉尼北區“您好小廚”中國餐館</h3><h3>12月9日下午4時40分許,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游覽完盧拉小鎮后返回悉尼,在東區路邊一家中國“您好小廚”餐館二樓餐廳就餐。晚餐是六菜一湯、大米飯。味道非常一般,我自嘲“旅游吃飯只管包不管好!”</h3> <h3> 悉尼北區雙塔酒店</h3><h3>12月8日晚上7時許,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來到悉尼北區,在一家四星級“雙塔酒店”下榻。</h3> <h3> <b>感受濃煙濃霧籠罩下的悉尼</b></h3><h3><b>2019年12月10日游覽景點:</b></h3><h3><b>皇家植物園→州立藝術館→圣瑪麗大教堂</b></h3><h3><b>→海德公園→邦迪海灘→悉尼歌劇院</b></h3><h3><b>→悉尼大學→悉尼情人港</b></h3><h3><br></h3> <h3> <b>第一站:美麗的悉尼皇家植物園</b></h3><h3>2019年12月10日上午9時許,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一行十六人,在悉尼地陪導游小祁帶領下,首先來到悉尼皇家植物園游覽。據了解,悉尼皇家植物園,原是澳洲的第一個農場,緊鄰悉尼歌劇院和中心商務區。于1816年在當時總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由于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于植物園的植物收集,故園內收集展示了大量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國內和太平洋地區考察引進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而來。植物標牌提供植物收集的歷史信息,特色的園區更是植物園歷史的寫照。園中主要建筑和設施有: 宮廷花園、棕櫚園、蕨類植物區、第一農場、低地園、 展覽溫室、南威爾士國家標本館等。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參觀。</h3> <h3>濃煙濃霧籠罩下的悉尼皇家植物園一瞥</h3> <h3>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于植物園的植物收集。植物園收集展示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國內和太平洋地區考察引進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而來。植物標牌提供植物收集的歷史信息,特色的園區更是植物園歷史的寫照。</h3> <h3> <b>“麥考利夫人椅子”</b></h3><h3>來悉尼的游客大凡都會去坐一下“麥考利夫人椅子(Mrs. Macquarie's Chair)”。這位大名鼎鼎的夫人是17世紀的總督夫人,由于總督大人要經常回英國述職,一去就很長時間,寂寞的麥考利夫人只能經常來到海邊遙望遠方,期盼先生早日歸來,深受感動的民眾于是就在這里建了個座椅來紀念這位夫人。</h3> <h3>作者在“麥考利夫人椅子”前自拍留念</h3> <h3>作者夫人MM坐在“麥考利夫人椅子”自拍留念</h3> <h3>作者在悉尼皇家植物園用手機拍攝霧霾籠罩下的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實景照片</h3> <h3> <b>第二站:悉尼州立美術館</b></h3><h3>今天上午,我們游覽的第二個景點是悉尼州立美術館,據了解,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在澳大利亞著名的悉尼歌劇院旁,位于環形碼頭附近,距離悉尼歌劇院或悉尼塔步行15分鐘的路程,建于1874年的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是澳洲國內3大美術館之一,陳列著澳洲境內最優秀的藝術作品。館內主要展出的是澳大利亞各個時期的美術作品,也有印象派大師和亞洲的美術作品。每年澳大利亞美術界最重要的三項藝術大獎的評選都在這里,獲獎的作品也都在這里展出。</h3> <h3> 悉尼州立美術館展廳一瞥</h3> <h3> <b>第三站:悉尼圣瑪麗大教堂探秘</b></h3><h3>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為古老的教堂悉尼圣瑪麗大教堂,這個教堂是一座聞名海內外的免費景點,這里不僅有氣勢恢宏的建筑外面,還有莊嚴肅穆的內在,這里是澳大利亞人民深厚文化的一部分。當天中午11時50分,我們在地陪導游小祁帶領下,走進悉尼海德公園教堂圣瑪麗大教堂探秘。</h3><h3>據了解,圣瑪麗大教堂是悉尼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建于悉尼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位于學院街與阿爾伯特王子路的街角處,也就是在海德公園的對面。</h3> <h3>走進圣瑪麗大教堂,內部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找個位子坐下來靜靜欣賞,抬頭看,好個遼闊高遠的空間,兩側的圓柱支撐著拱型頂棚。這幽深浩渺的蒼穹不僅是歷史的寶貴遺產,更是今天整個城市和國家的精神和文化寄托。</h3> <h3> 作者夫人MM在圣瑪麗大教堂里留影</h3> <h3> 祈禱</h3> <h3> <b>第四站:印象最美悉尼海德公園</b></h3><h3>悉尼海德公園位于悉尼市中心的東側,初建于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那里有大片潔凈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是這里休閑的一個好去處。公園的中心是一個設計獨特的噴水池。他是由一組青銅雕塑組成,中間高處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他的后面有扇型的噴水,水池里還有幾組銅雕。海德公園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正平方南端和圓形北端,西邊與伊麗莎白街(Elizabeth Street)接壤,東邊則是大學街(College Street),北面是圣詹姆斯路(St. James Road)和阿爾伯特王子路(Prince Albert Road),還有南面的利物浦街(Liverpool Street)。</h3> <h3>作者夫人MM在悉尼海德公園噴水池前留影</h3> <h3> 作者夫人MM在悉尼海德公園小憩</h3> <h3>作者夫人MM在悉尼海德公園里林蔭大道留影</h3> <h3><b>第五站:感受悉尼最美邦迪海灘獨特魅力</b></h3><h3>中午12時半,我們旅行團來到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海灘之一邦迪海灘游覽。</h3><h3>邦迪海灘(Bondi Beach)是澳洲傳統沖浪救生訓練基地。名字來自于原居民的語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邦迪海灘(讀音:"BOND-eye" with a long i 聽起來象“邦待”)長達1公里,雖然只是個沙灘濱海小鎮,卻是澳洲具歷史的沖浪運動中心。</h3> <h3>邦迪海灘,位于澳大利亞著名的海灘之一,也是悉尼曬太陽、戲水弄潮與沖浪的最佳地之一。</h3> <h3>作者夫人MM在悉尼邦迪海灘留影</h3> <h3> 作者夫人MM在邦迪海灘留影</h3> <h3><b>第六站:感受濃煙濃霧籠罩下的悉尼歌劇院</b></h3><h3>當日下午1時20分許,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來到悉尼歌劇院游覽。在我心目中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是澳大利亞的象征。我還了解到悉尼歌劇院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內設音樂廳、歌劇場、戲劇場、兒童劇場和一個攝影場,幾乎每天這里都要舉行拍賣會、音樂會和其它各種活動,是悉尼最受歡迎的地方。</h3><h3>我們下車來到悉尼歌劇院游覽時,天空被山火引起的霧霾籠罩著,能見度很低,拍出來的照片也霧蒙蒙的,但絲毫不影響我們游覽悉尼歌劇院的興趣,遠遠望去,悉尼歌劇院外觀,既像風帆,也是像貝殼。</h3> <h3>作者用手機拍攝濃煙濃霧籠罩下的通向悉尼歌劇院的海邊步道一瞥</h3> <h3>作者夫人MM在悉尼歌劇院海邊步道留影</h3> <h3>作者用手機拍攝濃煙濃霧籠罩下的悉尼歌劇院實景照片</h3> <h3> 作者夫人MM在悉尼歌劇院前留影</h3> <h3> <b>第七站:悉尼大學“魔法學院”探秘</b></h3><h3>當天下午2時許,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慕名來到今天第七個游覽景點觀光悉尼大學。地陪導游小祁告訴我們說(據說)這里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國內游客到悉尼來旅游是必選景點。</h3><h3>據悉,悉尼大學始建于1850年,是坐落在南半球金融、貿易與旅游中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的世界著名頂尖研究型大學。悉尼大學是全澳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是整個南半球首屈一指的學術殿堂和全球著名的高等學府,在全世界大學各種排名中,均在80名之內。澳大利亞有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澳大利亞總理,23名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法官,來自悉尼大學。悉尼大學有17個學院,共100多個系,在悉尼共有9個校區,我們游覽的是靠近悉尼火車站和唐人街的主校區,主要參觀具有悠久歷史的主樓。主樓建成于1857年,是四方院型的歐洲十九世紀哥特式建筑。從不起眼的校門到這棟主樓有一條長長的綠蔭夾護的通道。主樓前還有一個大大的草坪,是游客駐足拍照和休息的地方。</h3> <h3><b>濃煙濃霧籠罩下的悉尼大學古老的主樓</b></h3><h3></h3><h3>悉尼大學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和最負盛名的大學,創建于1850年。這座主樓是四方院型的十九世紀哥特式建筑,建成于1857年。據說這里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但是實際上并不是,因為悉尼大學的很多建筑風格都是參照著英國牛津大學建造的,而哈利波特的真正取景地是牛津大學。</h3> <h3> <b>一個美麗的誤會</b></h3><h3>作者在編輯本篇《悉尼印象》時無意發現一個美麗的誤會,我們來悉尼大學游覽時,地陪導游小祁告訴我們;“這棟主樓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點之一。”據查閱得知是澳洲悉尼大學主樓是一棟哥特式建筑與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相似,有些國內旅游網站稱電影就在該處拍攝,借此推銷旅游行程,導致大量中國游客專程造訪。</h3><h3>深入了解后得知,系列《哈利·波特》電影中全部場景都在英國拍攝,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主要取景場地在近蘇格蘭愛丁堡的古堡。</h3><h3>牛津大學城內的基督教會學院及Bodleian圖書館是霍格華茲的主要拍攝場景。學院的宏偉飯堂被用作拍攝霍格華茲的飯堂。Bodleian圖書館成為電影里哈利波特的課室,而館外的Divinity學院小廳則在拍攝期間被被改裝成霍格華茲的醫務室。被譽為英國最美麗的建筑瑰寶———格洛斯特大教堂修道院。在影片中,它作為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背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作者在悉尼大學“魔法學院”前留影</h3> <h3>作者與夫人MM在悉尼大學哈利波特魔法樓前留影</h3> <h3>夫人MM在悉尼大學哈利波特魔法學院留影</h3> <h3>夫人MM在悉尼大學主樓門洞“悉尼大學校徽”前留影</h3> <h3> 悉尼大學光榮榜</h3><h3>進入主樓大門洞,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兩側墻上鑲嵌的兩塊銅質裝飾板。回國后在編輯本篇《悉尼印象》時查閱方知悉尼大學的1800名師生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7人犧牲;4000名師生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50人犧牲。銅板上銘刻的就是犧牲者的姓名,不知世界上有幾所綜合名校能有此光輝傳統,又怎么能不叫人肅然起敬。</h3> <h3>校園印象一一花草、樹木、游泳池,綠綠茵茵一一沒有圍墻!從1881年開始招收女生,是世界上最早允許女生授學的學府之一,(比牛津和劍橋大學都早)當之無愧的世界知名學府。</h3> <h3><b>第八站:乘坐游輪暢游悉尼港(達令港)美景實錄視頻</b></h3><h3><b> 悉尼情人港(達令港)印象</b></h3><h3>悉尼情人港(達令港)是造訪悉尼的游客必到的景點之一,達令港是音譯,意譯的話就是情人港,是我們西安12.8澳新凱墨旅行團在悉尼游覽的最后一個景點。</h3><h3>當天下午4時20分許,我們來到悉尼情人港5號碼頭。地陪導游小祁給大伙講了上船就餐的注意事項后,讓大家在碼頭游覽或稍息等候登船。</h3><h3>等候登船期間,我沿著海邊步道走馬觀花,看到港口海邊很多精致漂亮的公寓和酒店,海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游船,安靜、干凈、漂亮是給游客的主要印象。沿著海邊走有很多餐廳、咖啡廳可以飽腹、休息。</h3><h3>下午4時40分許,登船的各國游客排成長隊,我觀察了一下百分之九十多游客都是中國游客。</h3><h3>游客們進入船艙圍著長條桌入坐后,游覽上開始給游客上免費三道式西餐,令游客</h3><h3>下午5時許,雙體游輪徐徐啟動,開始圍繞悉尼情人港游歷,在一個小時的乘船游歷中,游客近距離感受悉尼海港大橋、悉尼歌劇院等海岸線美景。</h3> <h3><b>藍天白云下美麗悉尼情人港(達令港)遠眺圖片(源于網絡)</b></h3><h3>達令港(Darling Harbour),又譯情人港,由港口碼頭、綠地流水和各種建筑群組成,位于悉尼市中心的西北部,距中央火車站2公里并和唐人街相連。達令港不僅是悉尼最繽紛的旅游和購物中心,也是舉行重大會議和慶典的場所。達令港的名字取于新南威爾士州第七任總督芮福·達令(RALPH DARLING)。</h3> <h3>悉尼情人港(達令港)一個很美麗的名字。從這里乘坐游輪,途徑悉尼歌劇院、悉尼海港大橋……一個個不同角度的它,一個個不同色彩的它。</h3> <h3>濃霧籠罩下的悉尼情人港(達令港)一瞥</h3> <h3>作者夫人MM在西悉尼情人港稍息留影</h3> <h3> 情人港(達令港)酒吧街一瞥</h3> <h3>在情人港(達令港),各國游客乘船游覽是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游客們乘坐游輪高大的雙體船繞港灣一圈,尤其是游輪上為乘客提供的三道式西餐令人難忘。</h3> <h3> <b>澳大利亞悉尼二日游初印象</b></h3><h3>晚上6時許,我們下船后等大巴車,隨后便乘旅游中巴車回雙塔酒店休息。</h3><h3>晚上6時50分許,我們抵達雙塔酒店臨下車前,導游小祁告訴大家明天凌晨4時出發前往悉尼機場,登機后前往澳大利亞墨爾本旅游,并叮囑大家回到客房后先檢查一下酒店是否把明天早點打包,若果客房沒有見到打包盒,讓游客與西安導游李肖聯系。</h3><h3>我與夫人回到059客房洗漱后,躺在床上我整理了昨天抵達悉尼二日游(實際是一天半時間),先后走馬觀花式的游歷藍山國家公園、盧拉小鎮、皇家植物園、州立美術館、圣瑪麗大教堂、海德公園、邦迪海灘、悉尼歌劇院、悉尼大學、悉尼情人港共10個景點,總得感覺是悉尼確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主要印象有四:</h3><h3><b>印象之一:夢中的綠色。</b></h3><h3>一出機場,我們就感到氣候上的差異。我們的家鄉西安已是天寒地凍,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正屬于炎熱夏季,滿眼綠色,那一片片紅紅的三角楓,開的象火一樣,一樹一樹紫色的木本紫羅蘭,把天空印的一片浪漫,我們一下子仿佛臵身于花的海洋。</h3><h3><b>印象之二:魅麗的海灘。</b></h3><h3>澳大利亞是個島國,海岸線總長達36735公里。澳大利亞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贏得了不少美譽,我們到悉尼時節恰逢圣誕節即將來臨,新年長假絡繹不絕的游客紛紛前往澳洲來飽覽這充滿陽光和海灘的人間天堂。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海灘之一悉尼邦迪海灘舉世聞名。相比其他任何澳大利亞的特色而言,它更常出現在明信片、電視節目和電影中。邦迪海灘是悉尼游客光顧最多的海灘之一。</h3><h3><b>印象之三:有序的交通。</b></h3><h3>悉尼的人行道口都設有按鈕,按一下按鈕對面的紅燈才會變成綠燈,否則滾滾車流涌過,永遠也不會停止。當然有點不足的是人行橫道并不劃斑馬線,只是用兩條直線劃成窄窄的通道,顯得并不那么醒目。不過說到底,其實紅綠燈已經夠醒目了,不像國內的司機看到斑馬線反而會加足油門狠狠碾過。</h3><h3><b>印象之四:不滅的山火。</b></h3><h3>小時候看《西游記之火焰山》,印象極為深刻。“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過得山,縱然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孫悟空更是三借芭蕉扇,滅了山火,才讓師徒四人順利取經。沒想到,神話故事也會發生在現實。這場始于2019年9月的山火,澳大利亞成為人間煉獄。據12月10日澎拜新聞報道:由于持續高溫天氣和干旱,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大范圍山火仍難以得到有效控制。當地時間10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仍有超過100處山火持續燃燒。山火造成的大量煙塵飄進悉尼市中心,對當地的空氣質量以及交通造成嚴重影響。在悉尼,受山火引發的濃煙影響,當地能見度大幅降低,居民開車出行不得不減緩速度,造成道路擁堵。近期悉尼市多家醫院收治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數量也不斷增加。當地政府呼吁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出行。</h3><h3><b>澳大利亞山火最新消息:</b></h3><h3><b>中新網2020年元月月10日電 </b>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當局10日要求約24萬人撤離家園,因氣溫急升和風向多變,預計將導致致命的山林火災席卷整個東海岸。</h3><h3>據報道,這次澳大利亞的山火,吞噬了相當于韓國國土面積的逾1030萬公頃土地,導致27人喪生,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由于氣溫開始上升,維多利亞州當局要求民眾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h3><h3>“我們發出了緊急警報,還給24萬人發送了手機短信,基本上覆蓋了這個州整個東部的范圍。如果你們能出來,就要出來,不要留在我們州的偏遠林區,”維多利亞州緊急事務管理官員克里斯普(Andrew Crisp)對澳大利亞廣播電臺(ABC)說。</h3><h3>澳大利亞一些地區的氣溫10日預計將遠遠超過攝氏40度,對已燒毀近2000戶人家的山火季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h3><h3>報道稱,澳大利亞全國仍有150多處火場在燃燒,當局擔心10日稍晚風向轉南,將會加劇火勢,并改變許多大火的方向。</h3><h3>據悉,這場風本身的強度就足以被歸類到“具破壞性”,預計將席卷悉尼、墨爾本和阿德萊德等城市。</h3> <p> 初創:2019年12月28日</p><p> 攝影:墨香檢緣</p><p> 出鏡:清爽綠</p><p> 文字:墨香檢緣</p><p> 編輯:墨香檢緣</p><p> 出品:2020年元月12月28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广昌县|
类乌齐县|
永康市|
大荔县|
钟祥市|
瓦房店市|
大竹县|
尖扎县|
江津市|
柘城县|
翁牛特旗|
孟津县|
澎湖县|
旬阳县|
交城县|
安乡县|
惠水县|
福海县|
视频|
徐州市|
会同县|
阳西县|
凤翔县|
特克斯县|
通河县|
杨浦区|
南昌县|
阳东县|
巨野县|
大丰市|
金门县|
鹰潭市|
平邑县|
绩溪县|
双城市|
辽阳县|
石景山区|
山阴县|
泾源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