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蘇岑說:“女人就是要富養自己。你身上所有的焦慮和戾氣,都是虧待出來的,不想被俗世浸透,那從現在開始,先愛上自己。”</h3><br><h3>深以為然。</h3><br><h3><strong>當我們活得足夠矜貴,人生自然足夠圓滿。</strong></h3><br><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b></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物質豐盛</b></div><br></h3><h3>知乎上有個匿名答主,講了一個“因為窮,連愛情都守護不了”的故事。</h3><br><h3>姑娘喜歡上了學長,但很少有機會交談。兩人唯一的一次交集,發生在學長光顧姑娘打零工的咖啡屋時。但遺憾的是,學長一開口,姑娘就飛速地跑掉了。</h3><br><h3>因為,她把咖啡灑在了學長的白襯衣上,擔心賠不起,只能落荒而逃,即便那是她朝思暮想的人。</h3><br><h3>她說:“我也想像那些家庭富裕的女孩子一樣,溫柔地說出我的名字,寫下我的電話,然后告訴他,衣服我賠你吧。<br><br></h3><br><h3>可是我不敢。那幾百塊錢一件的衣服,是我一個月的伙食費,我怕我一個月都要用水沖麥片過日子。”</h3><br><h3><strong>因為窮,這場青春歲月里盛大的心動,只是姑娘一個人的初戀。讓人心酸。</strong></h3><br><h3>而生活的殘酷,還不僅僅是摧毀一個夢那么簡單,它能讓沒錢的女人,活得如同盛世螻蟻、人世蜉蝣。</h3><br><h3>作家李筱懿在著作《你才是自己的過來人》中,講過一件真人真事。事件的主人公,是一個因工廠倒閉,賦閑在家的全職家庭主婦。</h3><br><h3>有一次,她在商場看到一款標價368元的鞋子,非常喜歡,就買下了。</h3><br><h3>結果,當她歡歡喜喜回到家,丈夫大發雷霆,原因有兩個:一,一個家庭婦女,穿百八十元的地攤貨就行,買368元的鞋太奢侈;二,這筆巨款在動用前竟然沒有和他商量。</h3><br><h3><strong>女人為什么不能窮?因為“女本為弱”。</strong></h3><br><h3><strong>她可能會因為性別遭遇不公平對待,可能會因為身體構造的脆弱,在人生跑道上,落敗于任意一次關于耐力的比拼……</strong></h3><br><h3>如果再加上物質基礎薄弱,那么,她所面臨的打擊,則會更多。</h3><br><h3></h3> <h3>作家毛姆早就窺探到了金錢對于人的意義,他說:</h3></br><h3>“人追求的當然不只是財富,但必須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h3></br><h3><strong>同理,女人賺錢,不在多少,而在于擁有自由、尊嚴,以及話語權:</strong></h3></br><h3>想去瑞士看雪、想去日本賞櫻?不必等待,訂好機票就可以出發了;</h3></br><h3>辦公室政治很無聊,勾心斗角沒意思?不必忍耐,換份工作就好了;</h3></br><h3>愛人工作壓力大發脾氣?不必小心翼翼,告訴他你也能養家……</h3></br><h3><strong>可以說,錢,物質,是女人最牢靠的庇所,最無可替代的依傍,有了它,女人才能對想要的說“我可以”,更能對不想要的說“不”。</strong></h3></br><h3>這份能量和底氣,是女人從容行走人間路的鎧甲,千金不換。</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b></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精神獨立</strong></div><br></h3><h3>曾看過這樣一個段子。</h3><br><h3>丈夫打電話通知妻子說:“我要晚點回來,晚飯你們自己安排,不用等我。”</h3><br><h3>妻子聽完,馬上發出“七連問”:</h3><br>你要去哪里?能帶我去嗎?是商務宴請,還是私人聚餐?那些人我都認識嗎?吃完飯還有什么活動?你什么時候回來?<h3>回來時還愛我嗎?</h3><br><h3>這7個問題,每一個字,都在說同一句話:“我好無聊,沒有你,我不知道怎么辦才好。”</h3><br><h3><strong>這種女人,就是精神上的“窮人”。她沒有自己的世界,就算有,那片窄小的天空,也是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屋頂。</strong></h3><br><h3>作家晚睡形容這種女人是“小螃蟹”:</h3><br><h3>“小螃蟹寄生在螺殼中,隨著螺殼到處走,走到哪里,停在哪里,是由不得它來做主的。除非,它能爬出來別人的小世界,自己出去走走,它才能自己決定自己看到什么,擁有什么,留給這個世界什么。”</h3><br><h3><strong>那些精神上富有的女人,就不會這樣以他人為中心,她有自己的志趣,不糾纏、不攀附、不依附,能獨立做選擇,并能為自己的所有決定負責任。</strong></h3><br><h3>就像張幼儀那樣。</h3><br><h3>徐志摩別有懷抱,執意離婚,剛剛誕下二胎的張幼儀,迅速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講定的5000元贍養費,一分都沒要;</h3><br><h3>兩年后,徐志摩另娶陸小曼,徐父徐母征求張幼儀的意見:“你反對他同陸小曼結婚嗎?”<br><br></h3><br><h3>她平靜地回答:“不反對。”</h3><br><h3>之后,張幼儀憑借強大的自我驅動,一路向前走。先是到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后來到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前身)教德語,再后來,又涉足金融業,出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并且,還兼任“云裳”時裝公司總經理。</h3><br><h3>即使是零經驗,即使時局動蕩,她管理的銀行、執掌的服裝公司,都成績裴然。</h3><br><h3><strong>可以說,在摒棄過往之后,張幼儀以強大的自信,以不服輸的精神,重新出發、振翅高飛,締造了自己的人生。</strong></h3><br><h3>倘若沒有固若金湯的精神內核做支撐,這個生在100年前的女子,很可能折戟沉沙,絕無可能破繭成蝶。</h3><br><h3>而她的后半生,無非是在失婚、失子、失志中度過,凄凄慘慘,幽幽怨怨。</h3><br><h3>舒婷在《致橡樹》中寫道:“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h3><br><h3><strong>精神富裕的女人,是木棉,自我經營、自成一體、自立為王;</strong></h3><br><h3>精神貧窮的女人,是菟絲花,靠寄生他人汲取營養,當寄主不復存在,她也只有湮滅這條路可走。</h3><br><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b></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時間自由</strong></div><br></h3><h3>作家畢淑敏在《女人什么時候開始享受》一文中,描摹了女人操勞忙碌的一生:</h3><br><h3>孩子還小時,女人“抱著嬰兒,煮著牛奶,洗著衣物,用沾滿肥皂的手抹頭上的汗水”;</h3><br><h3>孩子漸漸大了,女人“挽著孩子,買菜做飯,熬著夜,寫工作報告”;</h3><br><h3>孩子上學了,女人“陀螺似的轉動在單位、家、學校、自由市場和各種各樣的兒童培訓班里”;</h3><br><h3>孩子大了,飛出鴿巢,然后又回來了,帶回來一個更小的孩子,女人當起了“奶奶”……</h3><br><h3>就這樣,女人老了,鬢藏秋霜,發有白雪,“再也不需要任何享受了”。</h3><br><h3>讀來令人心酸。</h3><br><h3><strong>縱觀周圍,有的女人就是如此這般,很少在自己身上花心思、花精力,只以丈夫的滿意度、孩子的笑臉,為人生的KPI。</strong><strong>這種女人,就是“時間”上的窮人。</strong></h3><br><h3>而有的女人,則剛好相反,比如楊瀾。</h3><br><h3>作為主持人、作家、企業家、慈善家,同時兼具女兒、妻子、母親等多重身份,楊瀾是很忙碌的,但她沒有身心俱疲,訣竅在于,<strong>她建立了“家庭支持系統”,每天、每周、每個月,甚至每一年,都會抽出固定的時間放松自己。</strong></h3><br><h3>比如說,做做瑜伽,打打網球,或者外出旅行,這些看起來“無用”的事,讓楊瀾既愉悅了身心,又豐富了人生經驗,非常智慧。</h3><br><h3><strong>她說:</strong><strong>“誰也不是神仙,每天只有24小時,你一定要適時發出求救信號。</strong><strong>”</strong></h3><br><h3>生活中,女人攬下的事越多,留給自己的時間就越少。在日復一日中,歲月自會運用它的力量,抽走她的美貌和力量,空留下一堆皺紋,來填充黑洞。</h3><br><h3><strong>心理學上認為,無論你是誰,你首先應該是你自己。所以,與其為別人豪擲時間,不如為自己費點心思,比如:</strong></h3><br><h3>隔三差五,給自己煲個湯,補充一下熬夜毀掉的好氣色;</h3><br><h3>三不五時,約幾個閨蜜,來一場下午茶時光,說說近況,聊聊心事,讓狀態回到激情飛揚的少女時期;</h3><br><h3>每一天,讀幾頁書,開闊眼界,拓展胸懷,明白世態如人民幣,有正面當然也有反面,凡事不可一味幻想;</h3><br><h3>每一年,安排一次旅行,以路上的風土人情,以途中的所見所聞,為自己增添清朗和歡樂……</h3><br><h3>記得有人曾說:<strong>“學會給自己時間很重要,一個真正懂得愛的人,其實第一個應該是愛自己。</strong><strong>”</strong></h3><br><h3>生活是遼闊的,如果女人懂得在一片繁蕪中為自己留白,那就是愛自己的開始。</h3><br><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h3> <h3>女人這一生,幸福與否、價值幾何,與外界評判、旁人期待無關,只在于自己的定義。</h3><br><h3><strong>要想活得“貴”一點,就一定要用“高配置”,來為自己的人生“控股”:</strong></h3><br><h3>要有點錢,這是從容行走的底氣;</h3><br><h3>要能獨立,這是開疆拓土的格局;</h3><br><h3>要有空閑,這是修復自我的養分。</h3><br><h3><strong>唯有如此,才能蔥綠如樹、繁盛如花,既根系發達、養料充分,又活力張揚、卓爾不凡。</strong></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黄龙县|
台安县|
山西省|
定西市|
河曲县|
通州市|
大同县|
贺兰县|
曲阜市|
广昌县|
井冈山市|
扎鲁特旗|
江山市|
苍南县|
逊克县|
香港
|
永和县|
吉林省|
内黄县|
石渠县|
东乌珠穆沁旗|
高州市|
乌兰浩特市|
五峰|
资中县|
台湾省|
北宁市|
阳春市|
大名县|
宜昌市|
吴桥县|
祁阳县|
右玉县|
郧西县|
沅陵县|
池州市|
武清区|
启东市|
天台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