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第十二天,終于寫到了岡仁波齊,這是我第二次進藏的終極目標。出發前就計算著,今年的生日要在西藏過,如果能在生日時轉山就完美了。</div><div><br></div><div> 問了一些戶外俱樂部和拼車游,都被告知十一之后沒有轉山,只能走大北線。可是于我而言,不能去轉山走大北線的意義就失去了一大半。</div><div><br></div><div> 大北線+轉山,拉薩出發一般都是15天,如果想在生日(10月14日)轉山,必須9號或者10號出發。于是就定下出發日期,請朋友幫忙聯系,自己也問了幾家旅行社,但如果拼車只能雙號出發,問題是沒人。</div><div><br></div><h3> 一直到10月6號,已經做好了實在不行就坐客車直接去轉山的準備,只去轉山不走大北線也會覺得有些遺憾。</h3><div><br></div><div> 在此之前,我對很多事情的感覺都很準。這一次,即便丙察察路上差點“掛”了,我還是強烈的覺得大北線轉山在我今年生日時是可以完成的,難道這一次的“直覺”欺騙了我?</div><div><br></div><div> 事實告訴我并沒有,一直到6號下午,一家旅行社客服突然聯系我,說10月8號可以出發,一共三個人,另外兩位一男一女,問我是否可以。10月8號出發,13號可以轉完山,從山上下來正好過生日,這樣也不錯,趕緊交了費用定下行程。</div><div><br></div><div> 只有一天的準備時間,其實也沒什么可準備的,行李早已經收拾好,準備些食物就可以出發。10月7號給自己安排了一天的藏文化體驗,下午旅行社小張來找我簽合同。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沒有變化快。一式兩份的合同剛簽了一份,就接到旅行社客服電話,說8號同行的兩位高反了,行程取消。</div><div><br></div><div> What?一共3個人,兩個人高反?跟我開玩笑吧?我這邊簽著合同,你那邊告訴我行程取消,這種情況讓我怎么接受?</div><div><br></div><div> 小張也是一頭霧水,他說他并沒有接到通知,問我怎么辦。我說合同我先留下,你有事就先走,沒事就在這等著,我等你們客服給我解決方案。</div><div><br></div><div> 小張和公司電話溝通后,合同留給我他就走了。如果放在以前,遇到這樣的變化,估計早已經吵得不可開交。這一次,我不僅沒發牢騷沒爭吵,小張離開后,我還能繼續安安靜靜的體驗畫唐卡。看來西藏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可以讓人有這么大的變化,從西藏回來之后也一直保持著。</div><div><br></div><div> 出乎意料,不到半個小時客服再次給我打來電話說了解決方案:</div><div> ①還是10月8號出發,換商務車,退行程差價。</div><div> ②調整出發日期,10月10號出發,目前有一位已報名,8~9號給我定酒店。</div><div> ③如果上面的都不行,還可以10月8號出發,我一個人也可以安排普拉多,不過因為要承擔司機的食宿,一個人出發不太劃算。</div><div><br></div><div> What?這劇情翻轉的也太快了,原計劃10號出發,因告知8號可以出發才報的8號團期。現在不止可以給我調到10號出發,還送我兩晚住宿,這是什么神操作?</div><div><br></div><div> 不得不說西藏的旅游業市場比我想的成熟得多,出現問題解決的速度很快和態度也很好。對于解決的結果很滿意,只是不知道10號還會不會出現類似8號這種情況。只能告訴自己就算出現了問題,到時再說。要相信事與愿違,一定是上天另有安排。</div><div><br></div><div> 直到9號晚上司機大哥給我打電話確認酒店地址,我知道我的岡仁波齊轉山愿望終于要實現了。</div><div><br></div><div> 有了這段小插曲,不禁對轉山之路充滿期待。看來西藏對我是極好的。</div><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岡仁波齊 攝影:小張 2019.10.14攝】</span></p><p><br></p> 第一次進藏前,把銀行卡密碼,保險賬號,合同編號,客戶經理聯系方式統統寫好,放在抽屜里。想著一旦有什么事,家人來我家收拾東西時,一下就能看到。回來之后覺得這個舉動很好笑,哪有那么危險。這一次去丙察察和岡仁波齊,出發前差一點寫好“遺書”,臨出發時想想好像沒什么需要寫的。<div><br></div><div> 不過在拉薩出發前,手寫了一份心經,準備回家前送給一位朋友。從阿里回來,按計劃送給他,希望他口中的“幸運女神”可以為他帶去一份平靜和力量。</div><h3><br></h3> 言歸正傳,10月14號如愿開始轉山。到了塔爾欽基本都是靠發電的,以至于手機和充電寶都沒有充滿電就去轉山,也直接導致了第二天的完全“失聯”。<div><br></div><div> 早上7點天還是漆黑一片,和東北早上四點差不多。不一樣的是路上一點光亮都沒有,帶著頭燈拄著登山杖,和喬哥兩個人走在陌生又“漫長”的轉山路上。</div><div><br></div><div> 我們兩個人并沒有請背夫和向導,因此確實走了一些“冤枉道”,也翻山越嶺走了一些“小毛道”。喬哥本是攝影愛好者,帶了兩部相機來大北線,為了減輕負重,轉山時放棄了帶相機。我本來帶了冰爪和睡袋,也果斷放棄了。</div><h3><br></h3> 岡仁波齊轉山分為內轉和外轉,內轉線路是綠色的,外傳線路是藍色的。內轉路程短但是道路險,難度系數大,且需要連續轉13圈外圈才有資格內轉。<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轉山路線圖】</font></h3> <h3> 轉山前看了很多攻略,都是建議第一天到止熱寺住宿,第二天早點出發翻過卓瑪拉埡口。我和喬哥覺得海拔高的地方肯定休息的不好,為了第二天輕松一些,第一天要翻過卓瑪拉埡口。實事證明我們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h3><h3><br></h3><h3> 第一天我們早上七點出發,下午一點剛過就到達止熱寺,如果第一天就在止熱寺休息,會浪費很多時間。</h3> 兩天轉山距離及海拔:<div><h3><br></h3><h3>Day1:</h3><h3>29.3㎞</h3><h3>12.5h(7:00~19:30)</h3><h3>海拔4675M(塔爾欽)→5648M(卓瑪拉)→5233M(住宿點)</h3><h3>步數5萬+。</h3><div><h3><br></h3><h3>Day2</h3><h3>20.7㎞</h3><h3>5.5h(8:30-14:00)</h3><h3>海拔5233M(住宿點)→4675M(塔爾欽)</h3><h3>步數3萬+。</h3></div><div><br></div><div> 兩天總共用時18小時,如果早一些出發,貪點晚返回塔爾欽,估計一天轉完應該也能做到,但第一次轉山沒有經驗,為了安全還是選擇了兩天。</div><h3><br></h3></div> 一直走到八點多,身后才開始慢慢有了光亮,可我們離經幡廣場還有很遠的距離。據說從塔爾欽到經幡廣場有班車可以送達,估計是十一之后游客少了,或者是我們出發的太早,并沒有看到班車。直到八點多才看到一輛皮卡追上我們,車上坐的全是工作人員,非常友好的詢問我們是不是去轉山,并告訴我們不坐車的話不需要沿著大路走,有山路可以近一些。因為天太黑路不清楚,不敢隨便走,直到天亮起來我決定不走大路翻山過去。<div><br></div><div> 在山坡上有很多刻有六字真言的石頭,喬哥在后面拍照,我在前面探路,喬哥問我有沒有路,其實真的沒有,我告訴他跟著電線桿走吧,估計錯不了。憑直覺還是很準的,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看到了岡仁波齊南面有經幡,以為是傳說中的經幡廣場,我們很是興奮。到了經幡處看到了很多藏民在磕長頭,但這里并不是經幡廣場。</div><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岡仁波齊南面的經幡】</font></h3> <br> 藏民在這里磕長頭后就會沿著一條小路繼續往前走,我們就跟在他們后面。<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的藏民走得很快,完全跟不上,有的走的又很慢。走著走著就變成了前后都沒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獨自在路上】</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心之所往,步履不停】</font></h3> 一直走到九點,才真正走到經幡廣場。在岡仁波齊周圍,好像能看到神山的位置都有經幡。<h3><br></h3> 過了經幡廣場,第一件事對著神山許生日愿望。同樣的生日愿望許了兩遍,第一次陰歷生日在岡仁波齊;第二次陽歷生日在大昭寺對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對著神山許生日愿望】</font></h3> 繼續往前走,陸續看到很多磕長頭朝拜的人,雖然在大昭寺也有很多磕長頭的人,但在這看到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看到第一個磕長頭的藏民時,眼淚瞬間就下來了。<h3><br></h3> 看藏民磕長頭在地上留下的痕跡,像圖騰一樣。那是用身體勾勒出的信仰的模樣。路上遇到三位年輕的藏民剛好在休息,和他們簡單的聊了下。據說他們磕長頭轉山一圈大概半個月的時間,隨身帶著干糧,磕長頭的時候要先把隨身帶的東西往前送一段距離,然后走回上一次磕長頭的位置,繼續磕長頭到行李的位置,然后再往前送行李... ...周而復始。也就是說磕長頭轉山,加上送行李往返,實際上轉山一圈已經走了三圈的距離。<div><br></div><div> 我想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div><h3><br></h3> 沒留意馬鞍在哪,在這里望著岡仁波齊做了簡單的補給。不只是誰留下的飲料瓶子,在這里顯得特別突兀。這片土地只有經幡最配。<div><br></div><div> 如果去轉山,請帶好自己的垃圾離開。神山腳下的凈土需要大家共同維護。</div><h3><br></h3> 太陽出來暖和多了,可是我帶的運動飲料還是結冰了。像我這種腸胃不好的人,保溫杯一定一定是必須的。<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旦真仲康是個補給點,有熱水,有泡面。在這沒休息,繼續向前。</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轉山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從這個橋過去,沿著里邊的路一直走可以到止熱寺。直熱普貢巴就是止熱寺。我們不準備在止熱寺休息,并沒有過橋,沿著原路繼續向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拍的不清晰,遠處那個寺就是止熱寺。</font></h3> 一路向前,這種路已經算是很好的路了。<div><br></div> 在止熱寺的對面崗加可以看到岡仁波齊的另一面,視覺上感覺這里應該是外轉離岡仁波齊最近的地方。<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果夜宿止熱寺,估計可以看到月光下的岡仁波齊,以后有機會可以嘗試在止熱寺休息,看看夜晚的岡仁波齊。</font></h3> 過了止熱寺有一處休息點,有開水,可以喝奶茶,也可以住宿。<div><br></div><div> 老板在昆明待過很長時間,所以普通話講的很好,從她那里得知天葬臺的位置。休息點有一個剛會走的寶寶,一直看我,我跟她玩她就往回跑,終于在我要走的時候伸手讓我抱抱。</div><div><br></div><div> 過了休息處,又爬了一段山坡,看到一片經幡,又有一些藏民在對著經幡磕長頭,不知道這里是不是天葬臺,但看到地上有一些衣物,感覺應該是了,就把提前準備好的衣服放在這里,在上面堆了瑪尼堆。</div><div><br></div><div> 據說在天葬臺留一件衣服代表著一世輪回,有些事我是信其有的態度,留下一件衣服,又向自己的衣服拜了拜,繼續上路。</div><h3><br></h3> 這里離卓瑪拉埡口很近了,這里看岡仁波齊我特別喜歡,下邊像有荷花花瓣包裹,看一眼便心生歡喜。<div><br></div><div> 在這里遇到了可愛的小鳥,我把食物分給它一起吃。<br><div><br></div><div> 但從這到卓瑪拉埡口的路并不好走,要一直上坡。這一段路是我走的最絕望的。<div><br></div><h3> </h3></div></div> 喬哥說喜歡這就拍張照吧,于是我閉上眼睛,真的很用心在感受周圍的一切,那是一種可以和周圍一切融為一體的感覺,心里很平靜,很舒服,具體的說不出來。<h3><br></h3> 繼續往前走就是這樣的石頭和小路了,如果雨雪天氣真的會超級難走,還好,萬幸,這次轉山的天氣真的特別好,不是很曬又沒有雨雪。據說十一的時候山上已經開始下雪了,真的是一邊走一邊感謝上天的垂憐。<h3><br></h3> 喬哥在前面,我在后面緊跟,真的不敢想象如果只有我一個人來會是怎么樣。<div><br></div><div> 在這里不得不再次感謝雨崩遇到的漂哥,因為他我背會了心經,心經幾乎陪伴我整個轉山路。一步一個字,這一圈走下來背了幾十遍還是上百遍,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在翻卓瑪拉埡口的時候,只背誦心經的咒: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div><div><br></div><div> 現在想想那些藏民在轉山時手上都會拿著念珠,一邊走一邊念屬于他們的咒,是不是和我背心經道理一樣,可以給自己力量和勇氣,當專注于誦經的時候,就會忘記身體的疲憊和缺氧。</div><h3><br></h3> 這就是我在翻埡口時的真實狀態,感覺身體每一個多余的動作都是極大的消耗,多說一個字都是一種體能的浪費。只能默默在心里誦經。<h3><br></h3> 索南一家在轉山途中多次遇到,回到塔爾欽的時候也遇到了,真是很有緣分的。18歲的索南在拉薩讀書,只有他會說漢語,翻卓瑪拉埡口的時候,這位哥哥看我走的很困難提出要幫我背行李,我拒絕了。一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可以,二是我不想耽誤他們的進度。后來在卓瑪拉埡口再次遇到,我們坐在一起分享食物,他們給我的糖果現在還保存在我家冰箱里。<h3><br></h3> 終于終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卓瑪拉”,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已經雀躍不起來了。除了想流淚還是想流淚。<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卓瑪拉埡口掛滿經幡,風很大,經幡很美。</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卓瑪拉埡口的經幡】</font></h3> 在卓瑪拉埡口望著岡仁波齊的方向,海拔5648M,也許這將是我這輩子達到的人生巔峰之處。<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在卓瑪拉埡口望著岡仁波齊的方向】</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在卓瑪拉埡口和藏民分享食物】</font></h3> 過了卓瑪拉很快能看到一個美麗的小湖——慈悲湖。經過了卓瑪拉的生死考驗,看到這個安靜美麗的小湖時,心里升起的那種感受應該就是慈悲了吧。<div><br></div><h3> 佛教里愿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愿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這個小湖在剛剛翻過埡口的時候出現,可能給人的感覺就是忘記剛剛翻過埡口的痛苦,滿心安樂歡喜的準備下山,這種感受就叫做慈悲。</h3><h3><br></h3> 這種路走起來都很困難,磕長頭的難度可想而知,再一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h3><br></h3> 翻過埡口瞬間覺得心和天地都變得寬闊起來,可這種感覺并沒有持續多久,就明白了上山不易下山更難。<h3><br></h3> 這就是下山路,根本不能稱之為路的路,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下來的,可能是連滾帶爬,可能是手腳并用,總之下來之后后頭再看根本看不到路,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個石頭上下來的。<div><br></div><div> 天氣晴好下山已經很困難了,遇到雨雪天氣不知道該怎么辦,那些磕長頭的藏民該怎么辦。</div><h3><br></h3> 下邊那白色的大棚——夏吉查多,就是第一晚的住宿點,看上去很近,實際走了一個多小時。<h3><br></h3> 我們到達這里是晚上七點半,如果第一晚不在夏吉查多住宿,可以繼續往前走2公里左右,還有一個住宿點,繼續走的話,應該可以在日落前趕到。因為已經翻過埡口并不著急,所以選擇在這里住下。<div><br></div><div> 這里沒有電,要靠發電機,又充不了電,所以在這里手機徹底沒電失聯了。</div><div><br></div><div> 也是在這里,第二次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晚上嚴重高反,頭痛欲裂,感覺眼睛已經鼓出來的那種脹痛。白天出汗多衣服全部濕透,渾身貼滿暖寶寶,硬是靠一身的暖寶寶烘干了衣服。</div><div><br></div><div> 在拉薩的時候,為了以防萬一買了一盒高原安,心想就當做買了心里安慰,在珠峰大本營沒用到,以為不會再用了。多虧買了高原安,在岡仁波齊連著吃了兩回,不知道是不是吃了高原安有效果,晚上抱著氧氣瓶,偶爾吸一下,竟然睡得還不錯。這是阿里環線唯一一次吸氧經歷,雖然連一瓶都沒用完,帶了總歸是好的。</div><div><br></div><div> 在高反最嚴重的那一刻,和羊湖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在羊湖我知道身體不舒服,但也知道不會有事。在岡仁波齊時是真的不知道第二天會不會醒來,只想趁著手機還有電,蹭了熱點,給最想念的朋友發了條消息,告訴他我的想念,因為那一刻真的怕想說的話沒說,以后再也沒有機會。</div><div><br></div><div> 正如《西藏生死書》所說:<font color="#39b54a"><b>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b></font></div><div><br></div><div> 從岡仁波齊回來好像什么都沒變,好像有些東西確實不一樣了,說不清楚。</div><h3><br></h3> 第二天走起來輕松多了,這兩天除了我和喬哥沒遇到其他游客,遇到很多藏民,他們很友好,會微笑著說“扎西德勒”。于是這兩天“扎西德勒”是我說過和聽過最多的話。<h3><br></h3> 有一些路注定要一個人走,除了勇往直前別無選擇。有些路一旦選擇就要無所畏懼,因為沒人可以替代。<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段路轉過去就可以看到納木那尼峰了。</font></h3> 過了這片石頭,再走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到塔爾欽住宿的地方,在塔爾欽偶遇索南,我們四個再次合了影。<div><br></div><div> 至此兩天18小時,50公里轉山圓滿結束。<br><h3><br></h3></div> <h3><font color="#010101"> 回到客棧,晚上請小伙伴吃了晚餐,一是慶祝轉山成功歸來,二是慶祝自己又長一歲。據說能在神山過生日是非常有福報的,但我覺得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所有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這樣足夠了。</font></h3> 老板知道我過生日,特意送了生日面。我們幾個人每人吃了一些,他們都說我是自帶福氣自帶光環,我想把我的福氣分享給他們一些。<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準備離開的時候,天上還掛著月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離開的時候納木那尼峰看不到了,岡仁波齊也戴了一層紗一樣的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至此,轉山結束,阿里大北線結束。</font></h3> 轉山后記:<div><br></div><div> 這次從西藏回來之后,很多之前特別在意的事情變得不那么在乎了,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清楚。選擇愛與付出,會義無反顧不求回報;選擇告別,會非常灑脫沒有任何留戀。</div><div><br></div><div> 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會非常認真的對待,把每一天當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要今天做的事絕不拖到明天。</div><div><br></div><div> 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很多都是憑直覺判斷,而不是以前那種邏輯分析,利害關系的分析。</div><div><br></div><div> 據說轉山一圈可以洗清今生余孽,我是愿意相信的,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好的結果,而是有了這顆干凈的心之后,便不舍得再讓它犯錯。</div><div><br></div><div> 所以三十一歲,在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心懷感恩,要做個善良的人,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步履不停。我想這就是我這么執著去轉山的意義吧。</div><div><br></div><h3> 岡仁波齊,我想我們還會再見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尖扎县|
石台县|
大方县|
乌拉特后旗|
兖州市|
启东市|
栖霞市|
绥化市|
宁国市|
新乐市|
宜君县|
铜川市|
兴宁市|
林西县|
五寨县|
石泉县|
咸丰县|
虎林市|
泽州县|
重庆市|
宁明县|
松原市|
雅江县|
齐齐哈尔市|
紫阳县|
永丰县|
通渭县|
仙游县|
丰顺县|
中西区|
尼勒克县|
江门市|
始兴县|
额济纳旗|
普兰县|
泾川县|
金山区|
邹平县|
临夏市|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