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為提升我校英語組教師英語教育教學能力,李國純、王建莉、趙月于2019.12.26--27日參加了由山西省教育學會主辦的“黃河教育學術論壇--精彩課堂小學英語展示活動”。本次論壇開幕式由山西省教育學會秘書長陳曉力主持,他希望通過“精彩課堂、學科展示”等方面改變教育困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首先山西省實驗小學英語教師屈艷帶來的展示課,滬教版四年級Module 1 Unit 1 Touch and feel Period 3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屈老師的這節(jié)課是一篇寓言故事,重點強調(diào)讓學生從故事圖片和文字上整體感知,整體體驗盲人是如何感知世界的,本課設計為三個層次,讓學生逐漸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運用各種方式去全面認識事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下來太原市萬柏林區(qū)興華街小學英語教師姚瑜帶來的展示課,滬教版四年級Module 3 Unit 9 At home Period 2 Where is my fish? 姚老師的這節(jié)課注重建立舊知與新知的內(nèi)部結構聯(lián)系,為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理解和建構奠定了基礎,在講解小貓Ginger吃魚的故事時,除了語言知識,還讓學生明白應辨證地看待事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太原市迎澤區(qū)海邊街小學英語教師吳鑫帶來的展示課,滬教版三年級Module 4 Unit 11 Small animals , 吳老師的這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幫助Mickey找朋友”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和運用目標語言,吳老師發(fā)音地道,課堂生動活潑,全班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點明小動物就在我們身邊,體會人類與小動物的情感,呼吁大家愛護小動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太原市實驗小學英語教師武凌帶來的展示課,滬教版五年級Module 4 Unit 11 Water Period 3 The journey of Little Water Drop , 武老師的這節(jié)課通過故事的發(fā)展對小水滴的旅行進行梳理,通過抓關鍵信息分析圖片,表演,復述,通過問題引領,預測,分析,總結歸納故事,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帶領學生分析水循環(huán)的過程。</font></h3> 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義務教育課程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中小學英語教研員,李萍主任進行了點評,她認為學生學習語言應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中,體驗,感悟以及參與,教師在發(fā)出指令前,應給學生鋪墊清楚,學生才能明白,教師應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下,創(chuàng)設問題,以問題鏈引導學生深度認識文本,由易到難,逐漸深入。<div> 山西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義務教育課程教學研究中心教研員史志杰老師認為,英語課堂熱身要燃,語音要準,學法要精,活動要實,評價要適,板書要巧。</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王紅麗老師做了小學英語專題報告《設計有效活動,提升閱讀品質(zhì)》,</font>王紅麗老師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國際閱讀教學觀的變化以及目前小學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具體案例《Little Water Drop 》《A toothless tiger 》講解圍繞文本主線,怎樣進行有效地設計閱讀活動。 </h3><h3><br></h3><h3> 短短一天半的時間,來自山西省內(nèi)不同地市、不同區(qū)縣、不同學校的教師,為我們帶來12節(jié)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別樣課堂,精彩紛呈。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教學的思考永遠在路上……</h3>